正在阅读:

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

中国时尚传媒教父是怎么炼成的。

1993年,刘江借20万创办了《时尚》杂志。2010年,他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送给巴菲特一件礼物:一辆后座上放着一摞杂志的自行车。这就是刘江创业时期的写照: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写字楼里边去推销杂志。

20多年来,他做了十几种杂志:《时尚先生》,《时尚芭沙》,《男人装》,等等。作为时尚创业者,刘江认为时尚人群的特点是: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但是,今年2月份读的一本书冲击了他这个认识,为什么呢?

主讲嘉宾/刘江

时尚人群的特点是什么呢?我的理念是: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但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天,我这个理念受到了挑战。那天我在机场,看到一本书:《狩猎式创新》。这本书讲猎人和创新的关系,把农夫作为猎人的对立面,来表现猎人的创新能力。这对我是一个刺激。他强调了猎人具有的几个特点:永不满足,充满好奇,勇于突破。而这些特点,我非常认同,而且我们的工作实践、创业历程也印证了这些。

01 永不满足

时尚是个永不满足的团队,从1993年创办中国第一本时尚杂志开始,我们就一路小跑,每年都做新的杂志,基本上相当于每年创办一本新的杂志,这是一种不断的进取的精神。很多媒体人就固守在自己那一个地盘里边,没有迈出新的步伐,而我们基于对时尚的理解,不断迈出去。

创办杂志之前我和我的搭档都是在报社当记者,那个时候生活非常悠闲,一个月的工作是可以用一个星期完成的,剩下的时间就非常自由,可以打打球下下棋。但是,我们觉得不满足,不能平庸地渡过自己的时光,所以我们想下海,我们要创造新的机遇,要把自己的价值实现。由于有这种精神,我们一路走来,创造了很多新产品,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滋养。

02 充满好奇

在时尚大厦里边工作的人,都是那种充满激情和有朝气的人。他们不仅外在的着装、形象、气质是美的,内在的激情是一种动力,对生活对事业充满好奇心。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好奇心,他进不来。为什么呢?做时尚必须永远保持一种激情满怀的状态,才能有创造。绝不是四平八稳就能够创造的,所以这种好奇心,也是我们对我们人才的要求。

当然了,我的选人标准有三条,叫做见识第一,组合能力第二,业务水平第三。现在大学毕业的人能写篇文章算什么?这个业务水平是最基础的。组合能力是什么呢?是能够适应变化。新的社会环境、生态圈和社会圈层的变化,都要求我们能够有一种适应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我看重的是见识。见识首先是他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认定,他对于事物的看法,他对价值的判断,这点特别重要。

大家知道苏芒吗?她刚刚加盟时尚的时候,是一个二十出头小姑娘。她从助理记者开始,后来又让她去做广告。她本来觉得做记者很有面子,但工作需要她做新的事情,她就去做。我觉得这是一种骨子里边的时尚人:好奇心强,对一无所知的东西,都敢于去试。当时她还不知道什么叫信用卡,就找人问,问完以后去谈,把信用卡的广告拉到《时尚》上。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在整个的历程当中不断地成长。

03 勇于突破

勇于突破,我觉得和我们的时尚历程也是相关的。我们打破了很多禁忌,不是说传统意义上的杂志社。咱们的出版单位都是什么社长总编制,但是在我们这里我们把它打破了。杂志社的四个门类:编辑、广告、市场、发行,我们融合到一体,由一个出版人管理,这在管理模式上是创新的。还有两句话:一、做什么像什么;二、做什么不像什么。

做什么像什么,是说我们是做杂志的,我们做的杂志不允许别人超越我们,无论是杂志的设计,还是杂志的印刷质量,还是杂志里边的选题内容,我们都特别强烈地要求做到最好,成为样板。

做什么不像什么,是说我们做杂志不能局限于只会做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套路,我们要自己有突破,这就是猎人的思维。我们的突破在于我们把杂志的本身内容做好之后,我们在市场营销上,在跨界跨领域的发展上,做了很多事情。

视频来源/总裁读书会

文字编辑/正和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

中国时尚传媒教父是怎么炼成的。

1993年,刘江借20万创办了《时尚》杂志。2010年,他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送给巴菲特一件礼物:一辆后座上放着一摞杂志的自行车。这就是刘江创业时期的写照:骑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写字楼里边去推销杂志。

20多年来,他做了十几种杂志:《时尚先生》,《时尚芭沙》,《男人装》,等等。作为时尚创业者,刘江认为时尚人群的特点是: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但是,今年2月份读的一本书冲击了他这个认识,为什么呢?

主讲嘉宾/刘江

时尚人群的特点是什么呢?我的理念是:像诗人一样有想象力,像农夫一样脚踏实地。但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天,我这个理念受到了挑战。那天我在机场,看到一本书:《狩猎式创新》。这本书讲猎人和创新的关系,把农夫作为猎人的对立面,来表现猎人的创新能力。这对我是一个刺激。他强调了猎人具有的几个特点:永不满足,充满好奇,勇于突破。而这些特点,我非常认同,而且我们的工作实践、创业历程也印证了这些。

01 永不满足

时尚是个永不满足的团队,从1993年创办中国第一本时尚杂志开始,我们就一路小跑,每年都做新的杂志,基本上相当于每年创办一本新的杂志,这是一种不断的进取的精神。很多媒体人就固守在自己那一个地盘里边,没有迈出新的步伐,而我们基于对时尚的理解,不断迈出去。

创办杂志之前我和我的搭档都是在报社当记者,那个时候生活非常悠闲,一个月的工作是可以用一个星期完成的,剩下的时间就非常自由,可以打打球下下棋。但是,我们觉得不满足,不能平庸地渡过自己的时光,所以我们想下海,我们要创造新的机遇,要把自己的价值实现。由于有这种精神,我们一路走来,创造了很多新产品,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滋养。

02 充满好奇

在时尚大厦里边工作的人,都是那种充满激情和有朝气的人。他们不仅外在的着装、形象、气质是美的,内在的激情是一种动力,对生活对事业充满好奇心。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好奇心,他进不来。为什么呢?做时尚必须永远保持一种激情满怀的状态,才能有创造。绝不是四平八稳就能够创造的,所以这种好奇心,也是我们对我们人才的要求。

当然了,我的选人标准有三条,叫做见识第一,组合能力第二,业务水平第三。现在大学毕业的人能写篇文章算什么?这个业务水平是最基础的。组合能力是什么呢?是能够适应变化。新的社会环境、生态圈和社会圈层的变化,都要求我们能够有一种适应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我看重的是见识。见识首先是他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认定,他对于事物的看法,他对价值的判断,这点特别重要。

大家知道苏芒吗?她刚刚加盟时尚的时候,是一个二十出头小姑娘。她从助理记者开始,后来又让她去做广告。她本来觉得做记者很有面子,但工作需要她做新的事情,她就去做。我觉得这是一种骨子里边的时尚人:好奇心强,对一无所知的东西,都敢于去试。当时她还不知道什么叫信用卡,就找人问,问完以后去谈,把信用卡的广告拉到《时尚》上。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在整个的历程当中不断地成长。

03 勇于突破

勇于突破,我觉得和我们的时尚历程也是相关的。我们打破了很多禁忌,不是说传统意义上的杂志社。咱们的出版单位都是什么社长总编制,但是在我们这里我们把它打破了。杂志社的四个门类:编辑、广告、市场、发行,我们融合到一体,由一个出版人管理,这在管理模式上是创新的。还有两句话:一、做什么像什么;二、做什么不像什么。

做什么像什么,是说我们是做杂志的,我们做的杂志不允许别人超越我们,无论是杂志的设计,还是杂志的印刷质量,还是杂志里边的选题内容,我们都特别强烈地要求做到最好,成为样板。

做什么不像什么,是说我们做杂志不能局限于只会做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套路,我们要自己有突破,这就是猎人的思维。我们的突破在于我们把杂志的本身内容做好之后,我们在市场营销上,在跨界跨领域的发展上,做了很多事情。

视频来源/总裁读书会

文字编辑/正和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