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果小米们不再送测,DXOMARK还能怎样做业务?我们和CEO聊了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果小米们不再送测,DXOMARK还能怎样做业务?我们和CEO聊了聊

“即使有一天DXOMARK排行榜没有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业务模式。”弗雷德里克·吉夏尔表示。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伍洋宇

如果说智能手机赛道拥有一位明星裁判,DXOMARK一定当仁不让。 

这家来自法国的专业影像评测机构,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成为了国内外手机厂商发布会上的固定嘉宾。它给厂商打出的分数,常常被作为PPT的一大亮点,成为厂商宣传自家手机影像能力的重要噱头。

不过,这股热度近来有所降温。由于厂商之间你追我赶、交替取得第一的情形,以及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商业化方面的赢利角色,DXOMARK存在的价值及其公平性接受了一系列拷问。

其间,最为社交平台热议的一次事件是,雷军在今年发布会上宣布,加持了徕卡影像能力的小米12 Ultra不会送测DXOMARK,而小米曾是DXOMARK榜单的常客,并多次标榜过自己第一名的成绩。

上述举动被视为DXOMARK在厂商之中的影响力下降。作为后续,DXOMARK按照常规公布了小米12 Ultra的商用机测试成绩,其得分较小米11 Ultra有所下降。一来一回,这场隔空对话被外界赋予了“背刺”的意味。 

对此,DXOMARK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弗雷德里克·吉夏尔(Frédéric Guichard)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回应称,“我们并没有特别去回应小米,只是想解答社交网络上的消费者疑问。”DXOMARK想要强调自己独立第三方的定位,尤其希望外界能够通过了解其商业模式认识到其分数是无偿的。 

除了小米事件,弗雷德里克也尝试回答了其他一些来自中国从业者和消费者对于DXOMARK的疑惑。

20年前,DXOMRAK的前身——DXO实验室成立。当时恰逢相机迈入电子化,电子算法被普遍用于补偿相机的硬件表现。DXO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算法,以帮助数码相机或镜头来识别和修正照片成像过程中的错误。

但弗雷德里克发现,仅仅有算法还不够,他们还需要一套测试工具来判断这些成像性能的好坏。渐渐地,除了算法,譬如尼康、索尼、佳能等传统摄像机品牌也开始配备这一本供DXO内部使用的测试工具和实验室。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逐步取代传统的专业摄像机,DXO也着手研究和搭建用于手机拍照的测试工具,并将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厂商变为自己的客户。 

DXO的商业化道路算是顺风顺水,但它充其量是一个面向B端的生意,真正让其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晓,并最终成为手机厂商角逐对象的转折点是,DXO实验室决定公开DXOMARK榜单。

弗雷德里克最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考虑到有消费者对此感到好奇,就萌生了将这些内部参考数据免费公开的点子。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们的商业模式。”弗雷德里克说,“一方面我们为厂商提供实验室和测试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并出售厂商送测机和商用机的测评报告;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向消费者公布我们的测试数据和分数作为参考,帮助他们更理智地选择产品。”

弗雷德里克提到的测评报告正是DXOMARK主要的商业模式。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厂商送测的原型机的测评报告,这份报告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只能由厂商自己决定公布与否;另一种则是量产商用机的测试报告,可以售卖给不同厂商,这些报告也组成了得以公开的DXOMARK榜单。 

商用机测试报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回应行业的质疑——为了赢得更高的分数,手机厂商们送测机的固件可能会做专门的调试,不同于上市机型。于是在厂商送测原型机的两三周之后,DXOMARK会从欧洲或中国购买商用机进行“复测”,如果发现上市机型的固件与原型机不同就会予以反馈,敦促厂商进行调整。如果厂商没有这样做,其DXOMARK的分数和排名将面临重新调整。

在弗雷德里克的印象中,发现固件不同的厂商最终都进行了修正,“这更多是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固件问题,厂商可以直接从技术层面进行修正,基本在收到反馈后几个星期之内就会完成修正。”他说。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海内外市场固件版本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形下,DXOMARK的建议是将两种固件进行综合,最终达成一样的效果。

测评报告之外,DXOMARK也面向厂商出售其测试工具和测试实验室,品牌方完全可以按照一样的流程再次检验报告的可靠性。“这也是保证我们测试公正性和独立性的一种方式。”弗雷德里克表示。目前,测评报告和测试工具/实验室是DXOMARK的两大营收门类,收入占比大致为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围绕在榜单左右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当各家厂商争做DXOMARK第一名时,刷榜行为似乎削弱了榜单的公信力。

DXOMARK不是没有注意到国内厂商掀起的这股风潮,事实上,是在美国率先掀起的。“在中国,这种风潮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弗雷德里克回忆道,“但是我们观察发现,中国厂商对于测评结果的态度是,只有当他们的产品获得第一名时才会公布。”

厂商宣传“第一名”这件事属于常规操作,但第一名只有一个,而DXOMARK不希望引导一种只有第一名才是“最好的、最值得买的”这种观点。因此,DXOMARK从今年起创建推出了新的“DXOMARK评级标志”的细分系统,从“金”、“银”、“铜”这三个评级去区分产品性能和品质。他们希望消费者意识到有些产品的分数虽然不在第一名,但也具有很好的品质。并且,不是每个人都最为注重手机拍照的性能,也有其他维度需要评判。

对于今年开始小米等厂商纷纷选择不再送测DXOMARK,甚至在发布会上也减少了提及次数,弗雷德里克给出了他认为最简单和最直观的答案,“不是越来越少的厂商不用我们的测试分数,而是越来越少的手机测试分数能排在第一。”而只有“第一名”才有被企业宣传和提及的意义。 

“第一名”变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位列榜首的均为超高端旗舰机型,能够超越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或许现在会有一个瓶颈阶段,但面对目前的市场情况,我们认为厂商进行影像良性竞争的局面会回来的。”弗雷德里克表示,“尤其是对于中端产品,还有很多提升空间,毕竟使用旗舰机的用户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消费者。”

DXOMARK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想、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参考价值,这里也存在一个问号。有观点认为,DXOMARK的标准和消费者最终喜欢的成像效果可能并不一致。例如DXOMARK认为色准很重要,这导致有时候照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都不够强烈,而这可能并不符合消费者的喜好,于是DXOMARK评分对手机厂商的意义也减弱了。

“我们并不是根据个人喜好来评分的。”弗雷德里克回应得很明确,“比如佳能跟尼康,他们有自己的成像风格选择,这种选择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数。”

DXOMARK的评测标准实际上更多建立于相机成像结果的表现,例如白平衡的错误等等,但这种专业考量并不意味着DXOMARK不会考虑消费者的偏好。团队也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调研,或是与手机厂商不断对话交流,从不同角度获得对方有关手机相机成像和消费者使用方面的洞察。

“我们在影像测评中会根据消费者习惯来决定照片和视频等项目的权重,最终分数强调的也是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弗雷德里克这样认为。

测评机构的身份之外,作为一家需要考虑营收规模和业务发展的公司,DXOMARK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影像功能曾经是智能手机最核心的竞争点,但随着各家水平齐头并进,现状似乎变成了“都挺好”。在这样的趋势中,DXOMARK的作用是否被弱化了?

这家公司清楚意识到,今时今日,影像功能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机功能,但出于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DXOMARK也正在寻求纵向和横向的多方向业务拓展。例如在智能手机这一品类上,DXOMARK已经从影像测试拓展到屏幕、电池和音频等领域。此外,公司的目光也开始放到大众电子消费产品身上,例如电脑、平板电脑、车载摄像头、视频会议系统或家庭监控摄像头等。这些创新项目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约20%。

弗雷德里克认为,无论厂商在研发什么样的产品,他们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为其技术团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分析。“即使有一天DXOMARK排行榜没有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业务模式。”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果小米们不再送测,DXOMARK还能怎样做业务?我们和CEO聊了聊

“即使有一天DXOMARK排行榜没有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业务模式。”弗雷德里克·吉夏尔表示。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伍洋宇

如果说智能手机赛道拥有一位明星裁判,DXOMARK一定当仁不让。 

这家来自法国的专业影像评测机构,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成为了国内外手机厂商发布会上的固定嘉宾。它给厂商打出的分数,常常被作为PPT的一大亮点,成为厂商宣传自家手机影像能力的重要噱头。

不过,这股热度近来有所降温。由于厂商之间你追我赶、交替取得第一的情形,以及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商业化方面的赢利角色,DXOMARK存在的价值及其公平性接受了一系列拷问。

其间,最为社交平台热议的一次事件是,雷军在今年发布会上宣布,加持了徕卡影像能力的小米12 Ultra不会送测DXOMARK,而小米曾是DXOMARK榜单的常客,并多次标榜过自己第一名的成绩。

上述举动被视为DXOMARK在厂商之中的影响力下降。作为后续,DXOMARK按照常规公布了小米12 Ultra的商用机测试成绩,其得分较小米11 Ultra有所下降。一来一回,这场隔空对话被外界赋予了“背刺”的意味。 

对此,DXOMARK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弗雷德里克·吉夏尔(Frédéric Guichard)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回应称,“我们并没有特别去回应小米,只是想解答社交网络上的消费者疑问。”DXOMARK想要强调自己独立第三方的定位,尤其希望外界能够通过了解其商业模式认识到其分数是无偿的。 

除了小米事件,弗雷德里克也尝试回答了其他一些来自中国从业者和消费者对于DXOMARK的疑惑。

20年前,DXOMRAK的前身——DXO实验室成立。当时恰逢相机迈入电子化,电子算法被普遍用于补偿相机的硬件表现。DXO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算法,以帮助数码相机或镜头来识别和修正照片成像过程中的错误。

但弗雷德里克发现,仅仅有算法还不够,他们还需要一套测试工具来判断这些成像性能的好坏。渐渐地,除了算法,譬如尼康、索尼、佳能等传统摄像机品牌也开始配备这一本供DXO内部使用的测试工具和实验室。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逐步取代传统的专业摄像机,DXO也着手研究和搭建用于手机拍照的测试工具,并将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厂商变为自己的客户。 

DXO的商业化道路算是顺风顺水,但它充其量是一个面向B端的生意,真正让其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晓,并最终成为手机厂商角逐对象的转折点是,DXO实验室决定公开DXOMARK榜单。

弗雷德里克最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考虑到有消费者对此感到好奇,就萌生了将这些内部参考数据免费公开的点子。

“这其实也解释了我们的商业模式。”弗雷德里克说,“一方面我们为厂商提供实验室和测试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并出售厂商送测机和商用机的测评报告;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向消费者公布我们的测试数据和分数作为参考,帮助他们更理智地选择产品。”

弗雷德里克提到的测评报告正是DXOMARK主要的商业模式。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厂商送测的原型机的测评报告,这份报告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只能由厂商自己决定公布与否;另一种则是量产商用机的测试报告,可以售卖给不同厂商,这些报告也组成了得以公开的DXOMARK榜单。 

商用机测试报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回应行业的质疑——为了赢得更高的分数,手机厂商们送测机的固件可能会做专门的调试,不同于上市机型。于是在厂商送测原型机的两三周之后,DXOMARK会从欧洲或中国购买商用机进行“复测”,如果发现上市机型的固件与原型机不同就会予以反馈,敦促厂商进行调整。如果厂商没有这样做,其DXOMARK的分数和排名将面临重新调整。

在弗雷德里克的印象中,发现固件不同的厂商最终都进行了修正,“这更多是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固件问题,厂商可以直接从技术层面进行修正,基本在收到反馈后几个星期之内就会完成修正。”他说。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海内外市场固件版本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形下,DXOMARK的建议是将两种固件进行综合,最终达成一样的效果。

测评报告之外,DXOMARK也面向厂商出售其测试工具和测试实验室,品牌方完全可以按照一样的流程再次检验报告的可靠性。“这也是保证我们测试公正性和独立性的一种方式。”弗雷德里克表示。目前,测评报告和测试工具/实验室是DXOMARK的两大营收门类,收入占比大致为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围绕在榜单左右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当各家厂商争做DXOMARK第一名时,刷榜行为似乎削弱了榜单的公信力。

DXOMARK不是没有注意到国内厂商掀起的这股风潮,事实上,是在美国率先掀起的。“在中国,这种风潮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弗雷德里克回忆道,“但是我们观察发现,中国厂商对于测评结果的态度是,只有当他们的产品获得第一名时才会公布。”

厂商宣传“第一名”这件事属于常规操作,但第一名只有一个,而DXOMARK不希望引导一种只有第一名才是“最好的、最值得买的”这种观点。因此,DXOMARK从今年起创建推出了新的“DXOMARK评级标志”的细分系统,从“金”、“银”、“铜”这三个评级去区分产品性能和品质。他们希望消费者意识到有些产品的分数虽然不在第一名,但也具有很好的品质。并且,不是每个人都最为注重手机拍照的性能,也有其他维度需要评判。

对于今年开始小米等厂商纷纷选择不再送测DXOMARK,甚至在发布会上也减少了提及次数,弗雷德里克给出了他认为最简单和最直观的答案,“不是越来越少的厂商不用我们的测试分数,而是越来越少的手机测试分数能排在第一。”而只有“第一名”才有被企业宣传和提及的意义。 

“第一名”变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位列榜首的均为超高端旗舰机型,能够超越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或许现在会有一个瓶颈阶段,但面对目前的市场情况,我们认为厂商进行影像良性竞争的局面会回来的。”弗雷德里克表示,“尤其是对于中端产品,还有很多提升空间,毕竟使用旗舰机的用户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消费者。”

DXOMARK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想、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参考价值,这里也存在一个问号。有观点认为,DXOMARK的标准和消费者最终喜欢的成像效果可能并不一致。例如DXOMARK认为色准很重要,这导致有时候照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都不够强烈,而这可能并不符合消费者的喜好,于是DXOMARK评分对手机厂商的意义也减弱了。

“我们并不是根据个人喜好来评分的。”弗雷德里克回应得很明确,“比如佳能跟尼康,他们有自己的成像风格选择,这种选择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数。”

DXOMARK的评测标准实际上更多建立于相机成像结果的表现,例如白平衡的错误等等,但这种专业考量并不意味着DXOMARK不会考虑消费者的偏好。团队也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调研,或是与手机厂商不断对话交流,从不同角度获得对方有关手机相机成像和消费者使用方面的洞察。

“我们在影像测评中会根据消费者习惯来决定照片和视频等项目的权重,最终分数强调的也是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弗雷德里克这样认为。

测评机构的身份之外,作为一家需要考虑营收规模和业务发展的公司,DXOMARK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影像功能曾经是智能手机最核心的竞争点,但随着各家水平齐头并进,现状似乎变成了“都挺好”。在这样的趋势中,DXOMARK的作用是否被弱化了?

这家公司清楚意识到,今时今日,影像功能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机功能,但出于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DXOMARK也正在寻求纵向和横向的多方向业务拓展。例如在智能手机这一品类上,DXOMARK已经从影像测试拓展到屏幕、电池和音频等领域。此外,公司的目光也开始放到大众电子消费产品身上,例如电脑、平板电脑、车载摄像头、视频会议系统或家庭监控摄像头等。这些创新项目带来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约20%。

弗雷德里克认为,无论厂商在研发什么样的产品,他们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为其技术团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分析。“即使有一天DXOMARK排行榜没有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业务模式。”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