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郎平:冠军!从铁榔头到狼图腾,当时出走美国另有隐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郎平:冠军!从铁榔头到狼图腾,当时出走美国另有隐情

“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所以,到美国,我选学了体育管理。”

微博网友:“郎女神和长腿女排姑娘们今天刷爆了手机屏。对于亲历过女排五连冠的我们这一代人,女排情结以及被女排精神激励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的意义。”

网易网友:“不要太神话郎平,一个教练不可能左右比赛全局。目前女排的整体实力还是有点起伏不定,个人认为想要夺冠不是靠女排精神就可以的。”

“打世界大赛,毕竟不是打世界大战,我们打的不是利益,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精神。”——郎平

12年!中国女排再进决赛!

场边的郎平嗓音沙哑,场内的姑娘们肆意地拥抱欢呼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荷兰队,挺进决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冲击奥运会金牌!

小组2胜3负?球员普遍年轻?面对卫冕冠军毫无优势?但是中国女排的精神长存,女排姑娘有她们的“妈妈”——郎平。

在郎平的精心打造下,三年多前还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在去年拿到了世界杯冠军。郎指导锻造了新人,让深埋国人心底的女排精神重新唤起。挺进决赛让一向淡定的郎平也非常激动,她少见地在赛后发布会上谈起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动情地表示,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只是尽力做好。

比赛后,华谊兄弟的老总王中磊转发微博呼吁用正能量砸碎八卦新闻:年少时全国人民都看女排,都看郎平,女排精神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典范,今天铁榔头再次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神经,女排精神中国能量快砸碎那些污七八糟的八卦新闻吧!

从第一局27-25的险胜到第二局23-25被对手扳回一局,从第三局29-27的大逆转到最终以25-23锁定胜局,一个又一个的局点、赛点让无数观众大呼:太刺激了!半决赛打出了决赛的水平!连央视记者在采访时都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不停问郎导:“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得不说,两支队伍确实实力相近,往往是你得一分,我追一分。但最终,依靠郎平出色的赛场调度能力,中国姑娘们咬紧牙关凭借强大的毅力和信念战胜了对手,牢牢握住了通往决赛的门票!黄晓明也在微博上第一时间示爱郎导:郎平就是我的女神,今天赢得太不容易了!

今天,艾问每日人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郎平的人物故事,揭秘一代传奇名将的起伏人生。

隐情!出国是替领导背黑锅

1、曾为人背黑锅

首先,郎平提到的出国理由是“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其实出国另有隐情,郎平曾爆料说,当时她为郴州基地的一位主任背过黑锅。基地主任通过郎平向国家经委要拨款,却没有把钱马上用来建设基地,结果是她因为“伸手要钱”而被严肃批评,还要写检查。

“这个事件的阴影在我心里好像再也抹不去。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所以,到美国,我选学了体育管理。”

2、为省钱自制三明治,吃到想吐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由于签证性质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对于这段“留洋”经历,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郎平还说了个有趣的小典故:“第一次回国,和女排老队员一起去哈尔滨市打一场表演赛,我的那些老队友,大都是处长、主任级干部,可我还是个穷学生,我笑称自己是‘国际农民’。”

3、为钱打球,真是拼了

1989年,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老板聘郎平打比赛,这是郎平运动生涯第一次为了收入去打球。她说:“赛季打到一半,我的右膝关节严重受伤,不得不动手术,医生关照,必须休息一个月。但是你拿人家的钱,干不了也得干,我真是卖命地打。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是我生平第一次为钱打球。”一年后,郎平的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好消息接踵而至,郎平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自从95年和第一任丈夫白帆离婚后,很多球迷和观众都很关心郎平的个人生活。令人欣慰的是,今年1月,她和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在京举行婚礼。丈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学术界知名的宗教学者和文物鉴定专家。悠悠二十年,郎平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所有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女排振兴了一个时代!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郎平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2、为了把中国队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2013年,在排管中心的反复游说下,53岁的郎平经过一个月的犹豫、纠结,决定参加国家队主教练的竞聘,并最终“在离幸福的退休生活还有一步之遥时”重新执掌中国女排。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已签订的多项合同都取消了,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郎平说:“要是为了钱、为了工资,我就不回来了!”

郎平为了中国女排可谓倾尽了全力,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爬起来研究比赛录像。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 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

伤痛之余,郎平说:“我就想踏踏实实把中国女排的基础打好了,尽我最大努力带中国女排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对待球迷给她冠上的“郎圣”的称呼,她也很谦虚:“千万别给我(叫)什么郎家军、郎圣。中国队可不是郎家军,中国女排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球队,千万别挂上谁的名字。”

最后,艾问每日人物(ID:iaskmedia)想说:自2013年在危局之中重新接过中国女排帅印之后,郎平在短短的时间里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在3年内连续赢得世锦赛、世界杯的前两名。逆袭巴西,鏖战荷兰,这次郎平又带领中国女排挺进奥运会决赛!在球员时代开启五连冠,执掌帅印助力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战绩让你很难拒绝成为她的“脑残粉”。但最让艾问动容的,不是郎平显赫的战绩与辉煌的过往,而是她回应褒奖时说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胜利的才去谈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没错,无论里约奥运会决赛结果如何,她,以及那些在里约顽强奋战的女排姑娘,都将被国人铭记。郎平,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你看,坚韧和勇敢能让女人散发出多么醒目的光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郎平:冠军!从铁榔头到狼图腾,当时出走美国另有隐情

“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所以,到美国,我选学了体育管理。”

微博网友:“郎女神和长腿女排姑娘们今天刷爆了手机屏。对于亲历过女排五连冠的我们这一代人,女排情结以及被女排精神激励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的意义。”

网易网友:“不要太神话郎平,一个教练不可能左右比赛全局。目前女排的整体实力还是有点起伏不定,个人认为想要夺冠不是靠女排精神就可以的。”

“打世界大赛,毕竟不是打世界大战,我们打的不是利益,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精神。”——郎平

12年!中国女排再进决赛!

场边的郎平嗓音沙哑,场内的姑娘们肆意地拥抱欢呼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荷兰队,挺进决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冲击奥运会金牌!

小组2胜3负?球员普遍年轻?面对卫冕冠军毫无优势?但是中国女排的精神长存,女排姑娘有她们的“妈妈”——郎平。

在郎平的精心打造下,三年多前还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在去年拿到了世界杯冠军。郎指导锻造了新人,让深埋国人心底的女排精神重新唤起。挺进决赛让一向淡定的郎平也非常激动,她少见地在赛后发布会上谈起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动情地表示,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只是尽力做好。

比赛后,华谊兄弟的老总王中磊转发微博呼吁用正能量砸碎八卦新闻:年少时全国人民都看女排,都看郎平,女排精神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典范,今天铁榔头再次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神经,女排精神中国能量快砸碎那些污七八糟的八卦新闻吧!

从第一局27-25的险胜到第二局23-25被对手扳回一局,从第三局29-27的大逆转到最终以25-23锁定胜局,一个又一个的局点、赛点让无数观众大呼:太刺激了!半决赛打出了决赛的水平!连央视记者在采访时都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不停问郎导:“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得不说,两支队伍确实实力相近,往往是你得一分,我追一分。但最终,依靠郎平出色的赛场调度能力,中国姑娘们咬紧牙关凭借强大的毅力和信念战胜了对手,牢牢握住了通往决赛的门票!黄晓明也在微博上第一时间示爱郎导:郎平就是我的女神,今天赢得太不容易了!

今天,艾问每日人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郎平的人物故事,揭秘一代传奇名将的起伏人生。

隐情!出国是替领导背黑锅

1、曾为人背黑锅

首先,郎平提到的出国理由是“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其实出国另有隐情,郎平曾爆料说,当时她为郴州基地的一位主任背过黑锅。基地主任通过郎平向国家经委要拨款,却没有把钱马上用来建设基地,结果是她因为“伸手要钱”而被严肃批评,还要写检查。

“这个事件的阴影在我心里好像再也抹不去。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所以,到美国,我选学了体育管理。”

2、为省钱自制三明治,吃到想吐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由于签证性质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对于这段“留洋”经历,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郎平还说了个有趣的小典故:“第一次回国,和女排老队员一起去哈尔滨市打一场表演赛,我的那些老队友,大都是处长、主任级干部,可我还是个穷学生,我笑称自己是‘国际农民’。”

3、为钱打球,真是拼了

1989年,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老板聘郎平打比赛,这是郎平运动生涯第一次为了收入去打球。她说:“赛季打到一半,我的右膝关节严重受伤,不得不动手术,医生关照,必须休息一个月。但是你拿人家的钱,干不了也得干,我真是卖命地打。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是我生平第一次为钱打球。”一年后,郎平的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好消息接踵而至,郎平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自从95年和第一任丈夫白帆离婚后,很多球迷和观众都很关心郎平的个人生活。令人欣慰的是,今年1月,她和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在京举行婚礼。丈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是学术界知名的宗教学者和文物鉴定专家。悠悠二十年,郎平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所有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女排振兴了一个时代!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郎平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2、为了把中国队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2013年,在排管中心的反复游说下,53岁的郎平经过一个月的犹豫、纠结,决定参加国家队主教练的竞聘,并最终“在离幸福的退休生活还有一步之遥时”重新执掌中国女排。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已签订的多项合同都取消了,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郎平说:“要是为了钱、为了工资,我就不回来了!”

郎平为了中国女排可谓倾尽了全力,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爬起来研究比赛录像。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 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

伤痛之余,郎平说:“我就想踏踏实实把中国女排的基础打好了,尽我最大努力带中国女排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对待球迷给她冠上的“郎圣”的称呼,她也很谦虚:“千万别给我(叫)什么郎家军、郎圣。中国队可不是郎家军,中国女排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球队,千万别挂上谁的名字。”

最后,艾问每日人物(ID:iaskmedia)想说:自2013年在危局之中重新接过中国女排帅印之后,郎平在短短的时间里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在3年内连续赢得世锦赛、世界杯的前两名。逆袭巴西,鏖战荷兰,这次郎平又带领中国女排挺进奥运会决赛!在球员时代开启五连冠,执掌帅印助力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战绩让你很难拒绝成为她的“脑残粉”。但最让艾问动容的,不是郎平显赫的战绩与辉煌的过往,而是她回应褒奖时说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胜利的才去谈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没错,无论里约奥运会决赛结果如何,她,以及那些在里约顽强奋战的女排姑娘,都将被国人铭记。郎平,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你看,坚韧和勇敢能让女人散发出多么醒目的光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