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宝强被大众消费的背后:日渐扭曲的价值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宝强被大众消费的背后:日渐扭曲的价值观

大众对明星的 “消费”不是“无节操”的,必须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即使是互联网,也必须守住这一道防线。

有人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可是王宝强却在8月14日凌晨,叫醒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

从8月14日凌晨开始,整个网络都在被王宝强的婚变事件刷屏,引发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各种观点扑面而来。有替王宝强喊打喊杀的,有替其妻子喊冤的;有牵挂他的子女们的基因的,也有借此质疑婚姻本质的;有对当事人掘土挖坟的,也有冷嘲热讽娱乐圈混乱的;有点评那篇离婚声明文辞不过关的,也有指责王宝强不该把家务事变成天下事的......甚至一部以王宝强婚变为故事蓝本的网络大电影《宝宝不哭》也趁热开机。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大众对明星八卦的消费心理!

长期以来,明星的私事、家务事、倒霉事总是特别容易成为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哪怕遇上奥运会的精彩赛事也没有例外。王宝强的婚变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证。

蹭热点无底线 网络大电影《宝宝别哭》开机

一边是深受婚变打击无法正常工作的王宝强,一边则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甚至有不少人透过王宝强婚变事件,看到了利益的存在。

8月18日,一部名为《宝宝别哭》的网络大电影已经开机,而在王宝强离婚事件曝光仅不足一周的时间里,该片的剧本、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外景地已全部到位,实在令人震惊。

据透露,《宝宝别哭》由导演李博华、赵锦波联合指导。剧本中的主角直接以“宝宝”、“蓉”、“阿哲”命名,不仅有“宝宝捉奸”的情节,还有律师进行财产分配、甚至亲子鉴定的内容。

这种无底线蹭热点的行为,不仅引发网友众怒,也引来圈内人士的集体抵制。对此,北京乐漾影视有限公司创始人、乐视“老板娘”甘薇十分愤慨,她怒斥此举无节操无底线,并表态在乐视视频平台将不会播放这部电影,呼吁全网一起抵制。

《煎饼侠》制片人陈祉希在微博上表示,“不要脸到极点了,电影行业的耻辱!呼吁所有平台和渠道都将他们关在门外,观众也不要有猎奇心理观看!”

有温情的力挺 也有“心机婊”的作秀

随着王宝强离婚事件进一步发酵,舆论也更加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微博上,凡是熟悉王宝强人品、有一定交情的娱乐圈人士,都纷纷发微博支持王宝强。

陈思诚为“宝宝”抱不平,最早在微博写下支持的言论,放话:“兄弟,无论怎样,我在你身边!”曾在《士兵突击》和《奔跑吧兄弟》与宝强并肩作战过的李晨也发声力挺自家兄弟,并在微博写道:“十年前曾一同战斗过,十年后也无惧风雨。挺你,兄弟。”曾与王宝强有多次合作的小沈阳,在微博中晒出“宝宝”的照片称:“希望兄弟宝强早点回来,大家都等着看你的电影呢”!叶璇也站出来怒斥马蓉,为宝强加油打气:好兄弟,你终将幸福!还有我们的“黄教主”黄晓明也站出来力挺王宝强“无论什么时候,你需要什么,随时一句话。兄弟们都在,陪着你,一起走!”

除此之外,佟丽娅、张歆艺、徐峥、张译、陈欧、作家六六、陈祉希等圈内人士都力挺王宝强,就连赵薇、黄渤都力证王宝强在黄晓明婚礼上的清白。

而与这些圈内友人的支持、力挺,画风不一样的是,几乎消失在大众视野的“凤姐”和“芙蓉姐姐”居然也跳出来凑热闹了。

8月16日,罗玉凤接连发微博表达对王宝强离婚马蓉出轨一事的看法,她先表态称:“钱财乃身外之物,不用特别记挂。能用钱财来摆脱一个人是一种幸运,宝宝别哭。所谓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遭到网友质疑后,凤姐随后接着发声称:“恩,我在法拉盛看见马蓉了一定会为她介绍个黑人男朋友,够粗够长,她一定喜欢。”尺度较大,让人瞠目!

8月18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也加入力挺队伍中,并晒自拍照。照片中,芙蓉姐姐画着精致的妆容,身材妩媚,腰肢纤细,傲人事业线吸引眼球。而更惹人注意的是,芙蓉姐姐晒出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卡、车钥匙等“嫁妆”,配文写道:“宝宝,20日我在民政局门口等你!带上我的所有嫁妆!嫁人就嫁王宝强”。

王宝强婚变成“香饽饽” 商家借势营销

“因心疼我宝强哥,今天凡名字里带‘王’、带‘宝’、带‘强’的朋友,消费一律特价(特别到什么程度,请进店咨询),凡长得像王宝强的,一律免费。”最近,在全国各地不少餐厅都推出了类似力挺王宝强的广告。

商家借势王宝强,无疑是看中了宝宝的热点效应。现在网上谁最火?无疑是王宝强,风头快盖过奥运夺金了,且网上爆料更是层出不穷。许多宝宝迷们更是洒了无数同情泪,“心疼宝强哥”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如此一来,餐馆举办“名字像特价,长得像免费”的宝宝促销,也算是借着给大家发福利,薄利多销中既能提升名气又可小赚一笔。有人说,宝强事件,在炒热网络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需要提醒的是,商家追逐利益,但商家不可忘义,更不可无良。搞促销需要由头,但不可揭人痛处。王宝强事件,离婚争娃分房分包,还有一波又一波的爆料,可谓是搞得宝宝焦头烂额。这时候的宝宝,最需要的是安慰、支持、鼓励,而不是在幽默搞笑中在伤口上撒盐。看到如此特价免费活动,让大众怎看?让宝宝怎么想?宝宝心里苦,苦得难以形容。

面对个别商家的“宝宝”促销法,众商还需“择其善者而从之”。中国有句老话:报喜不报忧。在促销活动中,广大商家也应本着积极向上的主题来开展,像这种挖人痛处、伤口撒盐的事情还需谨慎从事,这不仅有损商者德行,更有违商者良心,还是不要做的好。

宝强遭殃渔翁得利 今天你消费王宝强了吗?

尽管王宝强与马蓉的离婚闹剧还没有水落石出,但如果换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的网络演变,就会发现这件力压奥运风头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大家没有留意的得利者。

第一类得益者,微博(WB)。

新浪微博一夜之间市值增加了五亿美元,现在已经接近百亿美元。王宝强事件,新浪微博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新浪微博是目前最大的得益者!当然包括微信、今日头条等等,也都因为热点增加而流量大增,估计也在暗自窃喜。世道如此,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第二类得益者,各种关键意见领袖(KOL)。

据不完全统计,事发之后,浏览量达到十万+的文章,就有832条!最多的是娱乐号、八卦号,各种真假消息混杂,真是欲罢不能。然后是情感类、两性类大号,可以说是兴奋莫名,连夜炮制,明星、性、金钱、阴谋、背叛、跨国乃至暴力,所有的想象如同一剂春药,快速在传播。

第三类得益者,各种营销号。

自称是“宋哲”、“马蓉”、“宋哲爱马蓉”、“马蓉爸爸马阳”等等各种骗粉的无良营销号很多,还有假冒杜蕾斯的跟风图。大家看看各种截屏就知道,假扮当事人发言,基本都是造谣胡说八道,毫无良知底线。各种假朋友、假内幕,每小时都在出现。据说真有一些号一夜之间增加几万粉丝的。这些号增加来干什么?摇身一变成为广告号啊。吸粉的时候叫“宋哲爱马蓉”,过两天就改成XX金融、某某理财了!

第四类得益者,各路专家。

包括律师、财务专家、股权设计者,他们从自己专业角度来发言,但是发言也良莠不齐,并非都很靠谱。

这是一个狂欢的年代,也是信息泛滥的年代。丑闻刺激大众神经,吸引大众注意力,注意力在网络上转化为流量,流量产生收益!这个循环下,不仅王石如此、傅园慧如此、王宝强如此,下一个热点人物也会如此。热点不止,流量不止,利益不止,大众在热点刺激兴奋的同时,也在为利益链的各个环节创造着丰厚的价值!

消费明星须坚守底线 莫让八卦心态扭曲了价值观

娱乐圈风潮变化快,男神女神轮流当,审美观一天一个样,唯独在消费明星八卦这件事上,多年来热度只增不减。有人说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可是这个涉及价值观的问题确实值得谈一谈。

古时就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说法,而如今是互联网、地球村的时代,更是不管好事、坏事、私事、公事都有可能变成网络食材,尤其是与明星挂钩的,更是容易被人拿去变成嚼头,甚至被商家拿来借势营销。

时间长了,人们看普通人的家长里短就像是喝白开水,觉得没味道,看明星的私生活则像三伏天的冰镇可乐,快乐地冒着泡。而一遇上明星婚恋事件,还特别容易出现一些错乱的逻辑、扭曲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明星婚恋八卦也格外容易滋生假消息,比如有人假冒王宝强经纪人胡编一条和王宝强儿子有关的挑衅味道极强的微博。

段子手曾经总结过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点赞”,点出了这种网络狂欢背后的病态,乍一听是笑话,细细想透心凉。这些以明星隐私八卦为食材、以获取关注度为出发点炮制出的网络嚼头虽然不会直接吃死人,但却是慢性毒药,与它挂钩的是久而久之形成的扭曲变态的心理、冷漠寒凉的体质。

最后提醒一句:大众对明星的 “消费”不是“无节操”的,必须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即使是互联网,也必须守住这一道防线。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宝强被大众消费的背后:日渐扭曲的价值观

大众对明星的 “消费”不是“无节操”的,必须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即使是互联网,也必须守住这一道防线。

有人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可是王宝强却在8月14日凌晨,叫醒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

从8月14日凌晨开始,整个网络都在被王宝强的婚变事件刷屏,引发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各种观点扑面而来。有替王宝强喊打喊杀的,有替其妻子喊冤的;有牵挂他的子女们的基因的,也有借此质疑婚姻本质的;有对当事人掘土挖坟的,也有冷嘲热讽娱乐圈混乱的;有点评那篇离婚声明文辞不过关的,也有指责王宝强不该把家务事变成天下事的......甚至一部以王宝强婚变为故事蓝本的网络大电影《宝宝不哭》也趁热开机。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大众对明星八卦的消费心理!

长期以来,明星的私事、家务事、倒霉事总是特别容易成为大众议论的热门话题,哪怕遇上奥运会的精彩赛事也没有例外。王宝强的婚变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证。

蹭热点无底线 网络大电影《宝宝别哭》开机

一边是深受婚变打击无法正常工作的王宝强,一边则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甚至有不少人透过王宝强婚变事件,看到了利益的存在。

8月18日,一部名为《宝宝别哭》的网络大电影已经开机,而在王宝强离婚事件曝光仅不足一周的时间里,该片的剧本、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外景地已全部到位,实在令人震惊。

据透露,《宝宝别哭》由导演李博华、赵锦波联合指导。剧本中的主角直接以“宝宝”、“蓉”、“阿哲”命名,不仅有“宝宝捉奸”的情节,还有律师进行财产分配、甚至亲子鉴定的内容。

这种无底线蹭热点的行为,不仅引发网友众怒,也引来圈内人士的集体抵制。对此,北京乐漾影视有限公司创始人、乐视“老板娘”甘薇十分愤慨,她怒斥此举无节操无底线,并表态在乐视视频平台将不会播放这部电影,呼吁全网一起抵制。

《煎饼侠》制片人陈祉希在微博上表示,“不要脸到极点了,电影行业的耻辱!呼吁所有平台和渠道都将他们关在门外,观众也不要有猎奇心理观看!”

有温情的力挺 也有“心机婊”的作秀

随着王宝强离婚事件进一步发酵,舆论也更加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微博上,凡是熟悉王宝强人品、有一定交情的娱乐圈人士,都纷纷发微博支持王宝强。

陈思诚为“宝宝”抱不平,最早在微博写下支持的言论,放话:“兄弟,无论怎样,我在你身边!”曾在《士兵突击》和《奔跑吧兄弟》与宝强并肩作战过的李晨也发声力挺自家兄弟,并在微博写道:“十年前曾一同战斗过,十年后也无惧风雨。挺你,兄弟。”曾与王宝强有多次合作的小沈阳,在微博中晒出“宝宝”的照片称:“希望兄弟宝强早点回来,大家都等着看你的电影呢”!叶璇也站出来怒斥马蓉,为宝强加油打气:好兄弟,你终将幸福!还有我们的“黄教主”黄晓明也站出来力挺王宝强“无论什么时候,你需要什么,随时一句话。兄弟们都在,陪着你,一起走!”

除此之外,佟丽娅、张歆艺、徐峥、张译、陈欧、作家六六、陈祉希等圈内人士都力挺王宝强,就连赵薇、黄渤都力证王宝强在黄晓明婚礼上的清白。

而与这些圈内友人的支持、力挺,画风不一样的是,几乎消失在大众视野的“凤姐”和“芙蓉姐姐”居然也跳出来凑热闹了。

8月16日,罗玉凤接连发微博表达对王宝强离婚马蓉出轨一事的看法,她先表态称:“钱财乃身外之物,不用特别记挂。能用钱财来摆脱一个人是一种幸运,宝宝别哭。所谓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遭到网友质疑后,凤姐随后接着发声称:“恩,我在法拉盛看见马蓉了一定会为她介绍个黑人男朋友,够粗够长,她一定喜欢。”尺度较大,让人瞠目!

8月18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也加入力挺队伍中,并晒自拍照。照片中,芙蓉姐姐画着精致的妆容,身材妩媚,腰肢纤细,傲人事业线吸引眼球。而更惹人注意的是,芙蓉姐姐晒出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卡、车钥匙等“嫁妆”,配文写道:“宝宝,20日我在民政局门口等你!带上我的所有嫁妆!嫁人就嫁王宝强”。

王宝强婚变成“香饽饽” 商家借势营销

“因心疼我宝强哥,今天凡名字里带‘王’、带‘宝’、带‘强’的朋友,消费一律特价(特别到什么程度,请进店咨询),凡长得像王宝强的,一律免费。”最近,在全国各地不少餐厅都推出了类似力挺王宝强的广告。

商家借势王宝强,无疑是看中了宝宝的热点效应。现在网上谁最火?无疑是王宝强,风头快盖过奥运夺金了,且网上爆料更是层出不穷。许多宝宝迷们更是洒了无数同情泪,“心疼宝强哥”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如此一来,餐馆举办“名字像特价,长得像免费”的宝宝促销,也算是借着给大家发福利,薄利多销中既能提升名气又可小赚一笔。有人说,宝强事件,在炒热网络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需要提醒的是,商家追逐利益,但商家不可忘义,更不可无良。搞促销需要由头,但不可揭人痛处。王宝强事件,离婚争娃分房分包,还有一波又一波的爆料,可谓是搞得宝宝焦头烂额。这时候的宝宝,最需要的是安慰、支持、鼓励,而不是在幽默搞笑中在伤口上撒盐。看到如此特价免费活动,让大众怎看?让宝宝怎么想?宝宝心里苦,苦得难以形容。

面对个别商家的“宝宝”促销法,众商还需“择其善者而从之”。中国有句老话:报喜不报忧。在促销活动中,广大商家也应本着积极向上的主题来开展,像这种挖人痛处、伤口撒盐的事情还需谨慎从事,这不仅有损商者德行,更有违商者良心,还是不要做的好。

宝强遭殃渔翁得利 今天你消费王宝强了吗?

尽管王宝强与马蓉的离婚闹剧还没有水落石出,但如果换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的网络演变,就会发现这件力压奥运风头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大家没有留意的得利者。

第一类得益者,微博(WB)。

新浪微博一夜之间市值增加了五亿美元,现在已经接近百亿美元。王宝强事件,新浪微博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新浪微博是目前最大的得益者!当然包括微信、今日头条等等,也都因为热点增加而流量大增,估计也在暗自窃喜。世道如此,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第二类得益者,各种关键意见领袖(KOL)。

据不完全统计,事发之后,浏览量达到十万+的文章,就有832条!最多的是娱乐号、八卦号,各种真假消息混杂,真是欲罢不能。然后是情感类、两性类大号,可以说是兴奋莫名,连夜炮制,明星、性、金钱、阴谋、背叛、跨国乃至暴力,所有的想象如同一剂春药,快速在传播。

第三类得益者,各种营销号。

自称是“宋哲”、“马蓉”、“宋哲爱马蓉”、“马蓉爸爸马阳”等等各种骗粉的无良营销号很多,还有假冒杜蕾斯的跟风图。大家看看各种截屏就知道,假扮当事人发言,基本都是造谣胡说八道,毫无良知底线。各种假朋友、假内幕,每小时都在出现。据说真有一些号一夜之间增加几万粉丝的。这些号增加来干什么?摇身一变成为广告号啊。吸粉的时候叫“宋哲爱马蓉”,过两天就改成XX金融、某某理财了!

第四类得益者,各路专家。

包括律师、财务专家、股权设计者,他们从自己专业角度来发言,但是发言也良莠不齐,并非都很靠谱。

这是一个狂欢的年代,也是信息泛滥的年代。丑闻刺激大众神经,吸引大众注意力,注意力在网络上转化为流量,流量产生收益!这个循环下,不仅王石如此、傅园慧如此、王宝强如此,下一个热点人物也会如此。热点不止,流量不止,利益不止,大众在热点刺激兴奋的同时,也在为利益链的各个环节创造着丰厚的价值!

消费明星须坚守底线 莫让八卦心态扭曲了价值观

娱乐圈风潮变化快,男神女神轮流当,审美观一天一个样,唯独在消费明星八卦这件事上,多年来热度只增不减。有人说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可是这个涉及价值观的问题确实值得谈一谈。

古时就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说法,而如今是互联网、地球村的时代,更是不管好事、坏事、私事、公事都有可能变成网络食材,尤其是与明星挂钩的,更是容易被人拿去变成嚼头,甚至被商家拿来借势营销。

时间长了,人们看普通人的家长里短就像是喝白开水,觉得没味道,看明星的私生活则像三伏天的冰镇可乐,快乐地冒着泡。而一遇上明星婚恋事件,还特别容易出现一些错乱的逻辑、扭曲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明星婚恋八卦也格外容易滋生假消息,比如有人假冒王宝强经纪人胡编一条和王宝强儿子有关的挑衅味道极强的微博。

段子手曾经总结过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点赞”,点出了这种网络狂欢背后的病态,乍一听是笑话,细细想透心凉。这些以明星隐私八卦为食材、以获取关注度为出发点炮制出的网络嚼头虽然不会直接吃死人,但却是慢性毒药,与它挂钩的是久而久之形成的扭曲变态的心理、冷漠寒凉的体质。

最后提醒一句:大众对明星的 “消费”不是“无节操”的,必须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即使是互联网,也必须守住这一道防线。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