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论坛举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论坛举行

本年度蓝皮书共分为总论提要、总体报告、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等5个篇章

9月21日下午,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本次论坛以“建设产业强市 提升城市能级”为主题,应西安步入都市圈时代、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聚焦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和高品质建设相关议题,为西安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公司、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联合主办。来自陕西省决咨委、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保局以及西安市委政研室、市决咨委、市发改委等部门相关领导,高新区、学术研究机构及团体、媒体和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大会由西安市社科联主席、市政府参事王作权主持。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高东新表示,今年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举办的第五年,五年来,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征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样也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不强”等问题和短板,要破解难题离不开承担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命、作为我市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的支持。高新区城市客厅以高品质公共空间建设为抓手,以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等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全方位提升要素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成为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典范。主办方真诚欢迎大家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难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推动高能级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贡献智慧。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主任、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代表IMD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2)》进行了解读。

本年度蓝皮书共分为总论提要、总体报告、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等5个篇章,李栋院长特别针对“周期之魅”“均好之城”“产业强市”和“品质城市”四大主题展开详细解读。“周期之魅”指出五年来西安承古开新,踔厉前行,实现了观念之变、定位之变、能级之变、格局之变、开放之变和韧性之变。“均好之城”提到蓝皮书以“1+6”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IMDEI)评价体系为工具,科学测评并提出过去五年支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六维支撑体系基础稳固、发展均衡,西安体现出中国城市较为少见的均好性,“均好之城”名至实归。“产业强市”提出当前西安正处于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建设产业强市是西安兼顾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选择。“品质城市”指出西安高新区通过开发空间潜能,善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已形成一批高品质公共空间先行先试范例。未来西安应加快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能级品质。

论坛环节,五位嘉宾围绕“建设产业强市 提升城市能级”主题,聚焦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分别从各自角度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薛健认为,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所拱卫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迈入都市圈时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宁波等成熟都市圈发展相比,西安都市圈体量还较小,现阶段可考虑先聚集再走向均衡的发展模式,借鉴关中平原城市群跨省联席会议机制经验,在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上成立省一级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机构,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从不同层面推动都市圈内部紧密合作,加快促进四市一区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作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板块、市域国家级开发区老大哥——西安高新区应发挥硬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优势,通过打造高能级产业园、产业载体、产业基金,构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链集群,实现都市圈维度的辐射带动作用。 原西安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鲁伟林表示,当前西安仍处于进一步集聚经济和人口、加快提高城市能级的关键阶段,要立足城市发展阶段和客观规律,以国际视野、长远眼光有序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提高城市生活舒适度,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功能调整,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用更具前瞻性的创新思维统筹推进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结合西安区位禀赋打造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速西安都市圈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的同城化进程,自上而下构建顶层设计的同时,自下而上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发展的具体实践。二是承担引领西安高质量创新发展重任的高新区,要抓住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实验区等契机,探索新型开发区发展模式,将开发区逐步打造为区域开放、经济发展的“野战军”,充分发挥开发区“海外先遣队”作用。从全球范围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发展的经济实力及发展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指出,陕西是教育大省、科技大省,但是大不等于强,当前西安每万人拥有专利数为45项,在科技创新方面不具有优势。从高校职能上看,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在如何发挥“双一流”研究型大学综合优势、促进两链融合、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冯耕中认为,一是高校要更多地在产学研方面发力,打破“城墙思维”,充分释放各方资源效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思维逻辑的转变,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产业、产业链的发展及其整体布局,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考虑,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三是模式推广,积极推广“四主体一联合”等好的模式及做法,解决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务长刘克成教授表示,西安品质城市建设要兼具开放性、舒适性和服务性。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化城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功能,打造人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空间。二是保留地方色彩,充分结合地方特有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域,打造极具西安特色的品质城市。三是平衡经济发展与文遗保护的关系,加强商业开发与文遗保护协调发展,使文物遗产转变为经济发展的资产资源,促使经济与文化、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永续发展。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对西安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打造”目标和九项重点任务总体部署提出了个人见解。全面推进落实“六个打造”目标任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六个打造”的核心内涵,明确“六个打造”之间的内在关联,其中打造西部经济强市是物质基础,打造国家创新名城是动力源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关键行动,打造美丽家园是生态保障,打造世界人文之都是特色所系,打造宜居幸福西安是根本目标,“六个打造”环环相扣、紧密关联。另一方面,要坚持整体思维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建设更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带动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以科学方法论推动“六个打造”整体协调、相互兼顾,同时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和打造幸福西安两大核心目标方面重点发力、集中突破,为西安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年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论坛举办的第五年,也是由IMD倾力打造的公益性城市国际化发展年度评估报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发布的第五年。五年来,蓝皮书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与国际化大都市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议题,与古城西安的发展建设、成长进步、繁荣兴旺同频共振,先后编制出版了《复兴中的世界城市》《韧性城市》《回归制造》《奔向零碳》以及《产业强市》等五本蓝皮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论坛举行

本年度蓝皮书共分为总论提要、总体报告、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等5个篇章

9月21日下午,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论坛在西安高新区举行。本次论坛以“建设产业强市 提升城市能级”为主题,应西安步入都市圈时代、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聚焦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和高品质建设相关议题,为西安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公司、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联合主办。来自陕西省决咨委、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保局以及西安市委政研室、市决咨委、市发改委等部门相关领导,高新区、学术研究机构及团体、媒体和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大会由西安市社科联主席、市政府参事王作权主持。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高东新表示,今年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举办的第五年,五年来,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征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样也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不强”等问题和短板,要破解难题离不开承担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命、作为我市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的支持。高新区城市客厅以高品质公共空间建设为抓手,以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等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全方位提升要素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成为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典范。主办方真诚欢迎大家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难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推动高能级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贡献智慧。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主任、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代表IMD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2)》进行了解读。

本年度蓝皮书共分为总论提要、总体报告、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等5个篇章,李栋院长特别针对“周期之魅”“均好之城”“产业强市”和“品质城市”四大主题展开详细解读。“周期之魅”指出五年来西安承古开新,踔厉前行,实现了观念之变、定位之变、能级之变、格局之变、开放之变和韧性之变。“均好之城”提到蓝皮书以“1+6”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IMDEI)评价体系为工具,科学测评并提出过去五年支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六维支撑体系基础稳固、发展均衡,西安体现出中国城市较为少见的均好性,“均好之城”名至实归。“产业强市”提出当前西安正处于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加快转变的重要时期,建设产业强市是西安兼顾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选择。“品质城市”指出西安高新区通过开发空间潜能,善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已形成一批高品质公共空间先行先试范例。未来西安应加快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能级品质。

论坛环节,五位嘉宾围绕“建设产业强市 提升城市能级”主题,聚焦高能级西安都市圈建设与品质城市发展,分别从各自角度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薛健认为,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所拱卫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迈入都市圈时代,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宁波等成熟都市圈发展相比,西安都市圈体量还较小,现阶段可考虑先聚集再走向均衡的发展模式,借鉴关中平原城市群跨省联席会议机制经验,在陕西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基础上成立省一级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机构,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从不同层面推动都市圈内部紧密合作,加快促进四市一区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作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重要板块、市域国家级开发区老大哥——西安高新区应发挥硬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优势,通过打造高能级产业园、产业载体、产业基金,构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链集群,实现都市圈维度的辐射带动作用。 原西安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鲁伟林表示,当前西安仍处于进一步集聚经济和人口、加快提高城市能级的关键阶段,要立足城市发展阶段和客观规律,以国际视野、长远眼光有序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提高城市生活舒适度,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功能调整,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用更具前瞻性的创新思维统筹推进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结合西安区位禀赋打造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速西安都市圈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的同城化进程,自上而下构建顶层设计的同时,自下而上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发展的具体实践。二是承担引领西安高质量创新发展重任的高新区,要抓住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实验区等契机,探索新型开发区发展模式,将开发区逐步打造为区域开放、经济发展的“野战军”,充分发挥开发区“海外先遣队”作用。从全球范围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发展的经济实力及发展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指出,陕西是教育大省、科技大省,但是大不等于强,当前西安每万人拥有专利数为45项,在科技创新方面不具有优势。从高校职能上看,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方面。在如何发挥“双一流”研究型大学综合优势、促进两链融合、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冯耕中认为,一是高校要更多地在产学研方面发力,打破“城墙思维”,充分释放各方资源效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思维逻辑的转变,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产业、产业链的发展及其整体布局,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考虑,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三是模式推广,积极推广“四主体一联合”等好的模式及做法,解决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务长刘克成教授表示,西安品质城市建设要兼具开放性、舒适性和服务性。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化城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功能,打造人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空间。二是保留地方色彩,充分结合地方特有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域,打造极具西安特色的品质城市。三是平衡经济发展与文遗保护的关系,加强商业开发与文遗保护协调发展,使文物遗产转变为经济发展的资产资源,促使经济与文化、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永续发展。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对西安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打造”目标和九项重点任务总体部署提出了个人见解。全面推进落实“六个打造”目标任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六个打造”的核心内涵,明确“六个打造”之间的内在关联,其中打造西部经济强市是物质基础,打造国家创新名城是动力源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关键行动,打造美丽家园是生态保障,打造世界人文之都是特色所系,打造宜居幸福西安是根本目标,“六个打造”环环相扣、紧密关联。另一方面,要坚持整体思维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建设更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带动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以科学方法论推动“六个打造”整体协调、相互兼顾,同时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和打造幸福西安两大核心目标方面重点发力、集中突破,为西安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年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论坛举办的第五年,也是由IMD倾力打造的公益性城市国际化发展年度评估报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发布的第五年。五年来,蓝皮书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与国际化大都市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议题,与古城西安的发展建设、成长进步、繁荣兴旺同频共振,先后编制出版了《复兴中的世界城市》《韧性城市》《回归制造》《奔向零碳》以及《产业强市》等五本蓝皮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