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希望活得久一点,现在去结束那些家庭矛盾或许是明智的。
似乎验证了“血浓于水”的说法,研究证明,相比一群拥有亲密朋友的人,家庭关系更密切的人更加长寿。
对老年人来说,若社交网络中有更多或者更密切的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或妻子——能够降低他们死亡的几率,而拥有更多或更亲密的朋友则没有这种效果。
这一结果让研究者出乎意料,他们本以为,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因此友谊比我们不能选择的亲人更能够迎合个人需要。
“我们发现有更多家庭成员的较年长的人,以及和家人联系更紧密的年长的人死亡的几率相对都较小,”领导该研究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表示James Iveniuk说,“而从朋友的数量或亲密程度上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联系。”
该研究使用了代表性数据样本,来调查社交网络的哪个方面对延长57-85岁人的生命最为重要。
参与者被要求列出5个最亲密的人,详细地描述每段关系的本质,指出他们与每个人的亲密度感受。
除了伴侣,参与者列出的最亲密的人的平均数量为2.91,大多数年长者认为他们的社交联系人对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参与者多为已婚人士,身体状况良好,自认为不孤独。
研究者发现,平均来说,那些在清单中对家人“感到‘十分亲密’”的年长者接下来来5年中的死亡率是6%,相比之下,跟清单中的家人感到‘不太亲密’的群体,其死亡率为14%。
该研究还发现,将更多家人列入亲密社交网络的被试,不论亲密程度,他的死亡几率都会更低。
Iveniuk博士说,“不论一段关系的情感内涵,只要与另一个人有社交关系都可能对长寿有帮助。”
他说,对家人感觉更亲近、亲戚更多的人死亡风险更低,这一点让他感觉很惊讶。“因为朋友可以选,所以你可能会认为与朋友的关系更能影响到寿命,因为你会根据自己所需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他说,“然而,这种假设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那些某种意义上你无法自由选择、而对方也没办法不得不选择你的人,似乎对长寿的影响最大。”
与死亡率风险减少关联最大的4个因素是:已婚、更大的社交网络、社会组织的更大参与度,以及对亲密的人感到更亲近。这4个因素的重要程度相似。
研究显示较为次要的因素包括与亲密的人的相处时间、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等。
调查发现,婚姻对寿命有最积极的影响,无论婚姻状况如何。
Iveniuk博士说,这些发现支持一种观点,即家庭关系对长寿是极其重要的。
他补充说:“回到最初的社会学理论,很多不同的思考者曾表示人们对家庭关系的投入有某种特殊的重要性,让人们去亲近和支持一些人,而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们本来不一定会选择与这些人交往。”
(翻译:刘卓岚;编辑:闫桂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