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第一第二大建材集团重组 5700亿建材“巨无霸”诞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第一第二大建材集团重组 5700亿建材“巨无霸”诞生

截至2016年3月底,中建材总资产为4483.9亿元,中材集团总资产为1191.5亿元;重组后的建材新央企总资产将接近5700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总资产接近5700亿元的新央企巨头即将诞生。

8月22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称,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中材集团)实施重组。

早在今年1月底,两大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就发布公告称,中建材正在于中材集团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不过当时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中建材总资产为4483.9亿元,负债率77.8%,净亏损7274.2万元;中材集团总资产为1191.5亿元,负债率68.4%,净亏损2714.8万元。两家重组后的总资产将近5700亿元。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央企实施两两重组,包括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合并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等。

中建材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建材产业集团,业务涵盖水泥、玻璃、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等,拥有中国建材(03323.HK)、北新建材(000786.SZ)、洛阳玻璃(600876.SH)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中材集团是中国第二大建材企业集团,“三大主导产业”分别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以及非金属矿业,拥有中材科技(002080.SZ)、祁连山(600720.SH)、天山股份(000877.SZ)、宁夏建材(600449.SH)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和第二的两大建材集团,两者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通过跨集团的业务重组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

另外,该人士指出,中建材更擅长水泥、玻璃、轻质建材、玻璃纤维等建筑材料,而中材集团更擅长非金属材料制造及工程业务。

此前中建材及中材集团均在内部实施了资产重组。其中,中建材旗下的洛阳玻璃以持有的五家公司股权及债权,与洛玻集团持有的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等值资产置换;重组后,洛阳玻璃将不再经营普通浮法玻璃业务,将主要生产超薄玻璃基板,实现向高档化、超薄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中材集团方面,中材科技拟通过定增作价38.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中材股份旗下泰山玻纤100%股权,从而成为中材集团旗下在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唯一上市平台。

“国资委对‘两材’实施重组的批复,意味着改革已经从集团内部的资产注入上升到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上述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集团层面重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同时,对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降本增效、完善支持政策等做出了要求。这也是国务院近二十年来首次为建材工业独立出台的一份指导意见。

另外,在“两材”重组获批当日,中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在《经济日报》刊文指出,新常态下,水泥行业进入平台过渡期,一方面市场需求已越过峰值,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目前中国水泥产能高达35亿吨,过剩超过30%。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11.1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5%,下半年多条新线产能释放,产能利用率会更低。“水泥行业利润从前几年每年七八百亿下滑到2015年的30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只有96亿元,同比下降27%,为“十二五”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宋志平在文章中指出。

“除了去产能的任务,‘两材’重组获批后,首要工作是解决中材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离承诺截止期限仅剩半个月时间”,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

中材集团曾在2010年9月作出承诺,将根据境内监管规则要求,本着消除公司水泥业务潜在的同业竞争,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原则,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对水泥业务的梳理,并将水泥业务整合为一个发展平台,从而彻底解决水泥业务的同业竞争。涉及企业包括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及中材水泥。

不过,就在上述五年承诺即将到期时,中材集团于去年9月宣布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延期一年履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建材集团

  • 募集资金150亿,“国家队”组团在皖干大事
  • 奋进市中,见证“城”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第一第二大建材集团重组 5700亿建材“巨无霸”诞生

截至2016年3月底,中建材总资产为4483.9亿元,中材集团总资产为1191.5亿元;重组后的建材新央企总资产将接近5700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家总资产接近5700亿元的新央企巨头即将诞生。

8月22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称,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中材集团)实施重组。

早在今年1月底,两大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就发布公告称,中建材正在于中材集团筹划战略重组事宜,不过当时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中建材总资产为4483.9亿元,负债率77.8%,净亏损7274.2万元;中材集团总资产为1191.5亿元,负债率68.4%,净亏损2714.8万元。两家重组后的总资产将近5700亿元。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央企实施两两重组,包括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合并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等。

中建材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建材产业集团,业务涵盖水泥、玻璃、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等,拥有中国建材(03323.HK)、北新建材(000786.SZ)、洛阳玻璃(600876.SH)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中材集团是中国第二大建材企业集团,“三大主导产业”分别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以及非金属矿业,拥有中材科技(002080.SZ)、祁连山(600720.SH)、天山股份(000877.SZ)、宁夏建材(600449.SH)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和第二的两大建材集团,两者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通过跨集团的业务重组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

另外,该人士指出,中建材更擅长水泥、玻璃、轻质建材、玻璃纤维等建筑材料,而中材集团更擅长非金属材料制造及工程业务。

此前中建材及中材集团均在内部实施了资产重组。其中,中建材旗下的洛阳玻璃以持有的五家公司股权及债权,与洛玻集团持有的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等值资产置换;重组后,洛阳玻璃将不再经营普通浮法玻璃业务,将主要生产超薄玻璃基板,实现向高档化、超薄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中材集团方面,中材科技拟通过定增作价38.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中材股份旗下泰山玻纤100%股权,从而成为中材集团旗下在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唯一上市平台。

“国资委对‘两材’实施重组的批复,意味着改革已经从集团内部的资产注入上升到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上述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集团层面重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同时,对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降本增效、完善支持政策等做出了要求。这也是国务院近二十年来首次为建材工业独立出台的一份指导意见。

另外,在“两材”重组获批当日,中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在《经济日报》刊文指出,新常态下,水泥行业进入平台过渡期,一方面市场需求已越过峰值,另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目前中国水泥产能高达35亿吨,过剩超过30%。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11.1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5%,下半年多条新线产能释放,产能利用率会更低。“水泥行业利润从前几年每年七八百亿下滑到2015年的30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只有96亿元,同比下降27%,为“十二五”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宋志平在文章中指出。

“除了去产能的任务,‘两材’重组获批后,首要工作是解决中材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离承诺截止期限仅剩半个月时间”,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

中材集团曾在2010年9月作出承诺,将根据境内监管规则要求,本着消除公司水泥业务潜在的同业竞争,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原则,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对水泥业务的梳理,并将水泥业务整合为一个发展平台,从而彻底解决水泥业务的同业竞争。涉及企业包括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及中材水泥。

不过,就在上述五年承诺即将到期时,中材集团于去年9月宣布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延期一年履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