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乘风破浪立潮头,枣庄市市中区书写“老城本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乘风破浪立潮头,枣庄市市中区书写“老城本色”

起而行之,扛起老城担当。

文 | 宋光耀

回顾“十三五”,枣庄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以超乎想象的行动力与决断力,从待挖掘的“潜力股”城市成长为工业重镇再振兴的样本城市。

擘画“十四五”,“凤凰涅槃”的枣庄站在更高的起点,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作为枣庄历史的根和魂,枣庄市中区正在以产业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新经济开拓产业体系变革的蓝海、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在老城完成嬗变之后,开启“新”市中的进化之路。

起而行之,扛起老城担当。

经济先行,火力全开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要“竞技场”。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集中做强先进制造业。制造业不仅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更是优势所在。”

枣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同样提出了“聚焦工业率先突破,培育壮大以六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6+3’现代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枣庄特色的工业现代化之路”的未来五年规划。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枣庄市市中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工业强区 产业兴区 城建立区”战略。作为枣庄的原市驻地、老工业基地,市中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突出的优势,更保持着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

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来看,市中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1.3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35.9亿元,同比增长27.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正凯新材、中岩建材等14家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度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今年以来,市中区按照集群发展、延链聚合理念,细化明确了以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十条特色产业链为支撑的产业生态链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泰和HEDP技改、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及正凯年产20万锭智慧纺纱等项目,巩固泰和科技、正凯新材龙头地位;发挥雅博科技上市企业优势,积极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泉为科技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建设,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积蓄动能。

与此同时,全区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46个,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34个。山东省兽用生物制品监测实验室枣庄中心完成授牌,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兽药谷、总投资100亿元的凡华教育产业园完成签约并启动建设。

中国兽药谷

在工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市中区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向着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

为民生计,保民生息

满眼青绿,花枝摇曳。漫步市中,于不经意间就会遇见方寸之美。如今,市中区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建造的近15处小巧多样、舒适宜游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绵延的健身步道将绿地、水系等串珠成链,让城市更健康、更宜居。

曾几何时,市中区三角花园东南片区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市民口中的“城不是城、村不是村”。如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市中区老城更新面临的实际问题。

原市人防办公楼问题解决后,地上建设“口袋公园”,地下规划建设老枣庄城市记忆馆,腾出更多民生工程用地。”

口袋公园  薛开元 摄

今年以来,市中区组织开展了3次集中拆除活动,拆除182户,全区棚改项目安置区范围内滞迁户实现平稳清零,为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让全区干部思想迈上了新境界,士气获得新提升,把‘难题清单’转化为了全区干部的‘使命清单’。”市中区委书记宋磊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人民生活幸福才是“国之大者”。

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面,市中区今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3个,涉及7个镇街,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421户,项目总投资2.364亿元。7条道路开工建设,4条道路改造快速推进,9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雨污分流改造30.8公里,新建改造15处城区绿化节点,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味,塑造崭新市中形象。

枣庄市市中区东湖公园  薛开元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方面,2020年以来,市中区投入11.48亿元,启动学校建设项目14个,光明路中学一期、实验中学二期高中部等10个项目投入使用。同时,充分发挥市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枣庄三中全面管理枣庄十六中,枣庄十五中形成“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均衡城乡发展,全区投入200多万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累计组织334名教师开展城乡支教交流、短缺学科教师走教活动。今年中考,全区乡镇中学升入高中人数再创新高。

市中区还成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校联研共同体11个,全区获省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1项、市一等奖3项。持续擦亮“学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初、高中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全区重点高中录取人数由2019年的668人增加到2022年的1244人,2022年本科过线突破600人,上线率约63%,实现历史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7日,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暨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项目在市中区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将扩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新建一所高职学院,同步规划产教融合职教园区;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总投资约22亿元,将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产教融合培训、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综合体。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市中区以打造区域教育中心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事业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加速迈进。

比较优势,争当典型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振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最早的“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创建行动,市中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那么市中区会带来哪些“乡村振兴”的灵感?

答案简单明了——以产业振兴为引领。

据了解,市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创建行动旨在依托村庄资源禀赋和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重,打造各具特色、竞相迸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谭家河湿地

本次行动将在2022年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特色村10个,精品村10个;从2023年起每年新创建不低于10个特色村,10个精品村,三年内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的创建率达到70%以上,五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打造1-2个省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镇。

活动最终将通过考核评比形成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名单,根据创建标准和数量占比推荐示范镇名单。区委将对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予以隆重表彰并现场挂牌,创建工作结果将直接运用于乡村振兴考核。对成功创建示范村的区级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对成功创建特色村、精品村的区级一次性各给予10万元奖励。

市中区齐村镇乔屯村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加工村,村中的制陶师傅双手来回揉捏着,一件件精美的器物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了;有的农户家中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农户家里在编织笤帚,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学生走进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的砂陶制作基地参观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砂陶制作技艺。 孙中喆 摄

“以前都是传统渠道销售,现在有了网络,许多农户开通了网络电商平台,尽管销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特色不强的问题,这不区里真金白银支持咱们村庄发展嘛,我们打算建两个快递收发点,探索成立“网络+公司+农户”一体化销售模式,借此机会争创特色村,把区里10万元、镇里10万元全拿到,让咱的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咱村村民增收致富。”乔屯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一副干劲十足的派头。

作风提升,赢在中层

今年是枣庄市市中区的“重点工作提升年”,也是“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市中区以“干部赋能提升工程”为抓手,围绕服务各级重点中心工作,统筹谋划开设了8个班次的“干部赋能提升工程”培训班和为期1个月的“赢在中层——全区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通过“区内党校+域外名校+回炉总结”的方式,全面探索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式培训,开启“三年内将全区科级干部轮训一遍”的新征程。

坚持“因事择人”原则,聚焦市中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和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创新能力、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八大提升突破工程”,按照“分线分批、压茬推进”思路,统筹开设8个专题培训班次,有针对性地选调涉及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全面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枣庄市市中区干部赋能提升工程培训班开班式

此外,为提升窗口部门、涉企部门公共服务水平,市中区选取了32个区直部门100个热点科室(科长)和11个群体1016名评议代表,组追开展了“百名科长大家评”活动,通过公开亮屏监督、正反双向激励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

今年以来,市中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干部作风专项察访、协助区委制定《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等系列举措,推动全区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的新局面。

秋空明月悬,奋斗须“枣”为。站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时刻,我们正瞩目,期待眺望一个更远的“市中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乘风破浪立潮头,枣庄市市中区书写“老城本色”

起而行之,扛起老城担当。

文 | 宋光耀

回顾“十三五”,枣庄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以超乎想象的行动力与决断力,从待挖掘的“潜力股”城市成长为工业重镇再振兴的样本城市。

擘画“十四五”,“凤凰涅槃”的枣庄站在更高的起点,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作为枣庄历史的根和魂,枣庄市中区正在以产业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新经济开拓产业体系变革的蓝海、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在老城完成嬗变之后,开启“新”市中的进化之路。

起而行之,扛起老城担当。

经济先行,火力全开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要“竞技场”。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集中做强先进制造业。制造业不仅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更是优势所在。”

枣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同样提出了“聚焦工业率先突破,培育壮大以六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6+3’现代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枣庄特色的工业现代化之路”的未来五年规划。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枣庄市市中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工业强区 产业兴区 城建立区”战略。作为枣庄的原市驻地、老工业基地,市中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突出的优势,更保持着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

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来看,市中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1.3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35.9亿元,同比增长27.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正凯新材、中岩建材等14家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度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今年以来,市中区按照集群发展、延链聚合理念,细化明确了以四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十条特色产业链为支撑的产业生态链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泰和HEDP技改、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及正凯年产20万锭智慧纺纱等项目,巩固泰和科技、正凯新材龙头地位;发挥雅博科技上市企业优势,积极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泉为科技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建设,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积蓄动能。

与此同时,全区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46个,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34个。山东省兽用生物制品监测实验室枣庄中心完成授牌,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兽药谷、总投资100亿元的凡华教育产业园完成签约并启动建设。

中国兽药谷

在工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市中区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向着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

为民生计,保民生息

满眼青绿,花枝摇曳。漫步市中,于不经意间就会遇见方寸之美。如今,市中区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建造的近15处小巧多样、舒适宜游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绵延的健身步道将绿地、水系等串珠成链,让城市更健康、更宜居。

曾几何时,市中区三角花园东南片区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市民口中的“城不是城、村不是村”。如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市中区老城更新面临的实际问题。

原市人防办公楼问题解决后,地上建设“口袋公园”,地下规划建设老枣庄城市记忆馆,腾出更多民生工程用地。”

口袋公园  薛开元 摄

今年以来,市中区组织开展了3次集中拆除活动,拆除182户,全区棚改项目安置区范围内滞迁户实现平稳清零,为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让全区干部思想迈上了新境界,士气获得新提升,把‘难题清单’转化为了全区干部的‘使命清单’。”市中区委书记宋磊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人民生活幸福才是“国之大者”。

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面,市中区今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3个,涉及7个镇街,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421户,项目总投资2.364亿元。7条道路开工建设,4条道路改造快速推进,9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雨污分流改造30.8公里,新建改造15处城区绿化节点,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味,塑造崭新市中形象。

枣庄市市中区东湖公园  薛开元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教育方面,2020年以来,市中区投入11.48亿元,启动学校建设项目14个,光明路中学一期、实验中学二期高中部等10个项目投入使用。同时,充分发挥市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枣庄三中全面管理枣庄十六中,枣庄十五中形成“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均衡城乡发展,全区投入200多万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累计组织334名教师开展城乡支教交流、短缺学科教师走教活动。今年中考,全区乡镇中学升入高中人数再创新高。

市中区还成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校联研共同体11个,全区获省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1项、市一等奖3项。持续擦亮“学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初、高中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全区重点高中录取人数由2019年的668人增加到2022年的1244人,2022年本科过线突破600人,上线率约63%,实现历史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7日,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暨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项目在市中区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将扩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新建一所高职学院,同步规划产教融合职教园区;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总投资约22亿元,将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产教融合培训、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综合体。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市中区以打造区域教育中心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事业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加速迈进。

比较优势,争当典型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振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最早的“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再到现在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创建行动,市中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那么市中区会带来哪些“乡村振兴”的灵感?

答案简单明了——以产业振兴为引领。

据了解,市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创建行动旨在依托村庄资源禀赋和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重,打造各具特色、竞相迸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谭家河湿地

本次行动将在2022年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特色村10个,精品村10个;从2023年起每年新创建不低于10个特色村,10个精品村,三年内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的创建率达到70%以上,五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打造1-2个省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镇。

活动最终将通过考核评比形成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名单,根据创建标准和数量占比推荐示范镇名单。区委将对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予以隆重表彰并现场挂牌,创建工作结果将直接运用于乡村振兴考核。对成功创建示范村的区级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对成功创建特色村、精品村的区级一次性各给予10万元奖励。

市中区齐村镇乔屯村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加工村,村中的制陶师傅双手来回揉捏着,一件件精美的器物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了;有的农户家中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农户家里在编织笤帚,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学生走进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的砂陶制作基地参观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砂陶制作技艺。 孙中喆 摄

“以前都是传统渠道销售,现在有了网络,许多农户开通了网络电商平台,尽管销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特色不强的问题,这不区里真金白银支持咱们村庄发展嘛,我们打算建两个快递收发点,探索成立“网络+公司+农户”一体化销售模式,借此机会争创特色村,把区里10万元、镇里10万元全拿到,让咱的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咱村村民增收致富。”乔屯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一副干劲十足的派头。

作风提升,赢在中层

今年是枣庄市市中区的“重点工作提升年”,也是“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市中区以“干部赋能提升工程”为抓手,围绕服务各级重点中心工作,统筹谋划开设了8个班次的“干部赋能提升工程”培训班和为期1个月的“赢在中层——全区年轻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通过“区内党校+域外名校+回炉总结”的方式,全面探索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式培训,开启“三年内将全区科级干部轮训一遍”的新征程。

坚持“因事择人”原则,聚焦市中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和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创新能力、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八大提升突破工程”,按照“分线分批、压茬推进”思路,统筹开设8个专题培训班次,有针对性地选调涉及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全面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枣庄市市中区干部赋能提升工程培训班开班式

此外,为提升窗口部门、涉企部门公共服务水平,市中区选取了32个区直部门100个热点科室(科长)和11个群体1016名评议代表,组追开展了“百名科长大家评”活动,通过公开亮屏监督、正反双向激励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

今年以来,市中区纪委监委通过开展干部作风专项察访、协助区委制定《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容错纠错的办法》等系列举措,推动全区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的新局面。

秋空明月悬,奋斗须“枣”为。站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时刻,我们正瞩目,期待眺望一个更远的“市中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