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omorrowland的音乐下,开始写今天的市场观感。
缩量、尾盘半小时拉升,收盘时,大多数行业指数收红,但实际上市场并没有这么乐观。下一步如何走?方向不明。因此,选择保守的态度。个别中药股大涨,但没有板块效应。
政策面、资金面继续平淡。只有方总在昨天接见外宾时说的一句话:“资本市场运行稳定,有很强的管控风险能力。”——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对现状满意的姿态。
着重体会“资本市场运行稳定”这一评语。“稳定”意味着市场热度得以保持。“热度”从哪里来?当然是炒作。“举牌”、“私有化”玩完之后,就剩下“次新股”了。要注意,它是目前为止,没有被“特停”关照过的,明显的纯资金游戏区。就像股市的特区一样。但看看这些股票的市盈率,珠穆朗玛也可以被它们踩在脚下。(可笑一些“权威媒体”,在评论股市时,总是将高市盈率和创业板划等号。连市场最基本的风险分布特征都没搞清楚,就在那里指点江山,点赞骂人。)这中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锁仓”、“控盘”动作,因此,还是谨慎为好。
傍晚出现一条来自路透的消息,大意是王健林称万达商业将在2-3年内在A股上市,IPO或借壳都有可能。从消息自身来说,没有具体的时间、场合,不是直接引语。这让人联想到昨天蚂蚁金服概念股的炒作——一条在去年和今年4月份被报道过,但没有炒作过的所谓新闻,被拿到现在炒作。因此,今天出来的这条消息,不排除是资金为了获利兑现而特意做的局。
那么,证监会接下来的重点是不是会向“引资”切换?市场再涨一点是否可以?从保监会的态度看,“断流”、“风控”还是金融监管的主题。所以,“引资”缺乏基本环境。但没有资金的流入,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难度将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增加。这一点,我能想到,监管层也能想到。如何做?不知道。
换言之,作为交易者,目前看不出政策下一步的风向,由此使交易的难度增加。因此,还是老实的守着“国改”,等着那支壳股跳水,并逢高清掉券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