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非凡十年,青岛市交出亮眼生态环保碧水答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非凡十年,青岛市交出亮眼生态环保碧水答卷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青岛市将着眼“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实现青岛市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岛坚持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环境污染宣战,打响了一场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十年沧桑巨变,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青岛决心和勇气,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并向着“美丽青岛”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日起,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从蓝天、碧水、净土等多方面盘点十年来的环境变迁,向市民交上青岛生态环保答卷。

源头活水让绕城河流清如许

“行到小桥绿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初秋时节,漫步李村河,水面波光粼粼,四周绿意盎然。河道内,水质清澈,鱼儿悠闲地游荡着;草丛中,不时能看见白鹭等水鸟的身影。它们,或是低头惬意进食,或是静静站立着,水岸青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向人们展示着“青山碧水入画来”的良好生态。这样触手可及的生态,只是岛城多条绕城河流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出台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保障提升攻坚方案,系统编制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深化水源地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城市污水处理,创新水质监测、环境执法、生态补偿等监管机制,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14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年度目标,水质均达到四类及以上,水质同比改善10.98%;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今年前8月,全市14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质均达到四类及以上,多项监测数据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220多条“彩带”润城

青岛依山傍海,不光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有着令众多北方城市艳羡的绕城河流。河流与城市,相依相偎彼此成长。

作为一名和水打了十几年交道的生态环保老兵,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金柏峰对岛城的水资源情况了如指掌。金柏峰表示,青岛是个自然水资源极端短缺的城市,年均降雨量少,而地质结构偏沙化,涵蓄水功能不强。青岛拥有命名河流220余条,主要分为大沽河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和滨海诸河水系等。潺潺流水给了河道以活力和灵气,也给居民增添了休闲乐趣。灵动、清澈、平静,有水的地方就拥有着勃勃生气。不过,和降水充沛的南方城市不同,岛城河流自然资源禀赋差,受降雨总量少的现状制约,河流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枯水时极易断流,很难维持水质的长期稳定。与此同时,受历史欠账影响,排污管网薄弱,曾经的河流,有的成了排污通道,有的则成了垃圾倾倒点。河道两旁,杂草丛生蚊虫遍地,不仅影响河道泄洪,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也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解难题找来源头活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面对艰巨的任务,青岛市吹响了碧水保卫战的冲锋号角。要改变河道季节性断流的现状,让河道实现流水潺潺的景象,唯有找来“源头活水”。李村河流域跨市北、李沧、崂山三区,是一条典型的城市内河水系,更是一条丘陵地带独流入海的河流,季节性特征明显。2017年以来,青岛市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细化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一套有效保障的制度体系,在持续开展全流域控源截污和污水集中收纳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海绵理念,采取“多点布局、生态耦联、梯级利用”的方式,实施了以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流生态水源的补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有效破解了李村河“无稳定源水”“有水就黑臭”的难题,持续改善了李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

如何实现李村河“久清”?为此,青岛市积极转变思路,坚定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道主要生态基流的决心,腾挪河道及河岸空间,既建设中水回补管网、泵站、补水点,又增建河道调蓄设施和水生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已在李村河流域建设中水回补管网26.5公里,配套泵站(中水回补的动力系统)9座,建设景观式的补水点12个,建设叠水坝、橡胶坝25座,在河道内种植了莲花、芦苇、花叶芦竹、千屈菜、梭鱼草等10余种近13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建立了芦苇、菹草、鸢尾、黑藻、菹草、金鱼藻等净化水质能力强的水生植被群落。

李村河流域所在区域为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带,坡降相对较大,早期为节约建设成本并发挥海域纳污能力强的优势,以重力流为主的污水收纳处理系统,决定了污水处理厂要建在了流域入海口。受限于自然条件,单纯靠重力流无法实现中水回补全覆盖。为扩大中水回补范围,并保障补水水质符合河流功能需要,青岛市从工程布局和方式上,确定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补水体系,实现中水回补的生态耦联、梯级利用。目前,整个流域的中水回补能力达到24.6万吨/日,其中自下而上补水20万吨/日,自上而下补水4.6万吨/日,除干流恢复了长流水之外,支流张村河、大村河等也有了较为稳定水流。

此后,青岛市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建设与运行并重,建立了李村河流域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制定并印发了《青岛市李村河流域长效生态补水实施方案》,明确了补水运营主体、补水水量、水质监测频次及日常监管要求,确定河道补水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 1:1 比例分担,制定了对补水运营单位的监督考核办法,为李村河流域长效化、高标准生态补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渔鸥翔集成了网红打卡地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青岛市充分结合河道两岸物理特性、水文情势、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不断加大亲水景观和设施的建设,实施了李村河上游环境提升及海绵化改造工程、李村河上游院士产业核心区周边道路绿地海绵化改造工程,建设了包括李村河滨河公园、李村河党建生态主题公园、李村河木栈道在内的多处休闲娱乐场所,整治工程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李村河基本构建起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成为青岛主城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随着水生植物的繁衍和常态化径流的恢复,各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再现,目前李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25种、底栖动物16种、大型浮游动物7种、着生藻119种、鱼类5种,岸边植被超过20余种,平均植被覆盖度超过70%,“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的生动局面初步显现。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已由2018年前的劣V类(甚至部分河段黑臭),到2019年跃升为均值Ⅳ类,到2020年以后的总体Ⅲ类;昔日的季节性河流,如今已是四季清水长流,形成了清水润城、生态惠民的美好景象。

潺潺流水给了河道以活力和灵气,也给城市增添了人气。李村河的治理模式,得到了住建部认可,我市获准创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如今,李村河的经验做法,正在张村河、墨水河等多条城市河流应用,也被全省乃至全国不少地方借鉴。

连续三年列入“一号工程”

河道治理、修复,需要久久为功。从2009年以来,我市以胶州湾流域为重点实施了两轮流域污染整治行动,环湾区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处理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2013年,我市又启动了胶州湾流域第三轮整治行动,确定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管网建设、河道清淤整治与湿地修复、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业企业搬迁治理等7个方面100项整治工程。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我市把水污染治理作为市财力投资一号工程,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项资金支持,并将水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资金7409万元,争取中央、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和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6753万元,支持开展重点河湖污染排查溯源、“三河一库”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工程等项目。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大沽河治理工程莫属。大沽河治理工程是一项涉及水利、交通、林业、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多领域的系统性惠民工程,是我市治河史上以水利为主体的最大的综合性基础建设项目。治理工程从2011年5月开始启动,于2012年2月8日正式奠基,治理后的大沽河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河道内一次性最大拦蓄水能力由4400万立方米增加到了8700万立方米;丰富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沿岸招商引资的 “金字招牌”。

河道治理牵涉部门众多,如何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压实各基层主体责任、激发各相关单位的能动性,在不断摸索实践中,青岛市蹚出了一条水生态环境补偿的新路:2018年,我市以保护水质为目的,按照“达标是义务、超标要赔付、改善可获偿”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以区(市)级之间横向补偿和市区之间纵向补偿相结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范围市控以上断面全覆盖。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充分发挥经济激励约束作用,有力撬动了辖区治污积极性,助力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10个参与生态补偿的区市中,获补生态补偿资金的区市由2018年5个,升至2021年的10个;全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8年的33.3%,提升至2021年的64.3%;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较差的劣V类水体比例由2018年的11.7%,下降至2021年的1.5%。

一河一策打好碧水保卫战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破解都市型水源地环境保护难的问题,青岛市坚持立法先行,依法保护群众的“大水缸”,织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安全网”,提请人大修订出台了新的《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并于今年正式实施。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新一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及勘界立标等工作,水源保护区划更加科学、精准,水源地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6处城市级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每月公开,10处城镇级水源地每季度公开。我市从严确定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并根据情况细化了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对保护区内的农业污染防治、生活面源污染及生态保护也进行规范。

碧水保卫战,监测是基础。青岛市创新水质监测方式,提升水质精细化、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市控以上断面人工加密监测及有条件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两个全覆盖,用好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定期通报水质监测结果,为水环境问题原因分析、措施制定、治理整改等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碧水保卫战,查处是保障。治水同时,我市重拳打击各类违法排污等污染水质的行为。青岛市在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基础上,实施突击检查、夜查、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无人机执法等,严查各类涉水违法排污行为。围绕大沽河、墨水河、北胶莱河等重点流域,强化现场蹲点帮扶指导,以河道清淤、截污治污、中水回补和河道生态修复为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扩容改造,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坚持“一河(库)一策”,精准施治、科学治污,用好考核“指挥棒”,从实从细从速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提升各区市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青岛市将着眼“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实现青岛市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9/29 13:1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非凡十年,青岛市交出亮眼生态环保碧水答卷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青岛市将着眼“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实现青岛市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岛坚持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环境污染宣战,打响了一场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十年沧桑巨变,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青岛决心和勇气,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之美从理想照进现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并向着“美丽青岛”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日起,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从蓝天、碧水、净土等多方面盘点十年来的环境变迁,向市民交上青岛生态环保答卷。

源头活水让绕城河流清如许

“行到小桥绿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初秋时节,漫步李村河,水面波光粼粼,四周绿意盎然。河道内,水质清澈,鱼儿悠闲地游荡着;草丛中,不时能看见白鹭等水鸟的身影。它们,或是低头惬意进食,或是静静站立着,水岸青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向人们展示着“青山碧水入画来”的良好生态。这样触手可及的生态,只是岛城多条绕城河流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出台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保障提升攻坚方案,系统编制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深化水源地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城市污水处理,创新水质监测、环境执法、生态补偿等监管机制,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14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年度目标,水质均达到四类及以上,水质同比改善10.98%;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今年前8月,全市14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质均达到四类及以上,多项监测数据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220多条“彩带”润城

青岛依山傍海,不光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有着令众多北方城市艳羡的绕城河流。河流与城市,相依相偎彼此成长。

作为一名和水打了十几年交道的生态环保老兵,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金柏峰对岛城的水资源情况了如指掌。金柏峰表示,青岛是个自然水资源极端短缺的城市,年均降雨量少,而地质结构偏沙化,涵蓄水功能不强。青岛拥有命名河流220余条,主要分为大沽河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和滨海诸河水系等。潺潺流水给了河道以活力和灵气,也给居民增添了休闲乐趣。灵动、清澈、平静,有水的地方就拥有着勃勃生气。不过,和降水充沛的南方城市不同,岛城河流自然资源禀赋差,受降雨总量少的现状制约,河流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枯水时极易断流,很难维持水质的长期稳定。与此同时,受历史欠账影响,排污管网薄弱,曾经的河流,有的成了排污通道,有的则成了垃圾倾倒点。河道两旁,杂草丛生蚊虫遍地,不仅影响河道泄洪,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也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解难题找来源头活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面对艰巨的任务,青岛市吹响了碧水保卫战的冲锋号角。要改变河道季节性断流的现状,让河道实现流水潺潺的景象,唯有找来“源头活水”。李村河流域跨市北、李沧、崂山三区,是一条典型的城市内河水系,更是一条丘陵地带独流入海的河流,季节性特征明显。2017年以来,青岛市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细化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一套有效保障的制度体系,在持续开展全流域控源截污和污水集中收纳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海绵理念,采取“多点布局、生态耦联、梯级利用”的方式,实施了以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流生态水源的补水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有效破解了李村河“无稳定源水”“有水就黑臭”的难题,持续改善了李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

如何实现李村河“久清”?为此,青岛市积极转变思路,坚定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道主要生态基流的决心,腾挪河道及河岸空间,既建设中水回补管网、泵站、补水点,又增建河道调蓄设施和水生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已在李村河流域建设中水回补管网26.5公里,配套泵站(中水回补的动力系统)9座,建设景观式的补水点12个,建设叠水坝、橡胶坝25座,在河道内种植了莲花、芦苇、花叶芦竹、千屈菜、梭鱼草等10余种近13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建立了芦苇、菹草、鸢尾、黑藻、菹草、金鱼藻等净化水质能力强的水生植被群落。

李村河流域所在区域为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带,坡降相对较大,早期为节约建设成本并发挥海域纳污能力强的优势,以重力流为主的污水收纳处理系统,决定了污水处理厂要建在了流域入海口。受限于自然条件,单纯靠重力流无法实现中水回补全覆盖。为扩大中水回补范围,并保障补水水质符合河流功能需要,青岛市从工程布局和方式上,确定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补水体系,实现中水回补的生态耦联、梯级利用。目前,整个流域的中水回补能力达到24.6万吨/日,其中自下而上补水20万吨/日,自上而下补水4.6万吨/日,除干流恢复了长流水之外,支流张村河、大村河等也有了较为稳定水流。

此后,青岛市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参与”的原则,坚持建设与运行并重,建立了李村河流域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制定并印发了《青岛市李村河流域长效生态补水实施方案》,明确了补水运营主体、补水水量、水质监测频次及日常监管要求,确定河道补水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 1:1 比例分担,制定了对补水运营单位的监督考核办法,为李村河流域长效化、高标准生态补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渔鸥翔集成了网红打卡地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青岛市充分结合河道两岸物理特性、水文情势、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不断加大亲水景观和设施的建设,实施了李村河上游环境提升及海绵化改造工程、李村河上游院士产业核心区周边道路绿地海绵化改造工程,建设了包括李村河滨河公园、李村河党建生态主题公园、李村河木栈道在内的多处休闲娱乐场所,整治工程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李村河基本构建起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成为青岛主城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随着水生植物的繁衍和常态化径流的恢复,各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再现,目前李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25种、底栖动物16种、大型浮游动物7种、着生藻119种、鱼类5种,岸边植被超过20余种,平均植被覆盖度超过70%,“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的生动局面初步显现。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已由2018年前的劣V类(甚至部分河段黑臭),到2019年跃升为均值Ⅳ类,到2020年以后的总体Ⅲ类;昔日的季节性河流,如今已是四季清水长流,形成了清水润城、生态惠民的美好景象。

潺潺流水给了河道以活力和灵气,也给城市增添了人气。李村河的治理模式,得到了住建部认可,我市获准创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如今,李村河的经验做法,正在张村河、墨水河等多条城市河流应用,也被全省乃至全国不少地方借鉴。

连续三年列入“一号工程”

河道治理、修复,需要久久为功。从2009年以来,我市以胶州湾流域为重点实施了两轮流域污染整治行动,环湾区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处理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2013年,我市又启动了胶州湾流域第三轮整治行动,确定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管网建设、河道清淤整治与湿地修复、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业企业搬迁治理等7个方面100项整治工程。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我市把水污染治理作为市财力投资一号工程,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项资金支持,并将水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资金7409万元,争取中央、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和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6753万元,支持开展重点河湖污染排查溯源、“三河一库”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工程等项目。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大沽河治理工程莫属。大沽河治理工程是一项涉及水利、交通、林业、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多领域的系统性惠民工程,是我市治河史上以水利为主体的最大的综合性基础建设项目。治理工程从2011年5月开始启动,于2012年2月8日正式奠基,治理后的大沽河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河道内一次性最大拦蓄水能力由4400万立方米增加到了8700万立方米;丰富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沿岸招商引资的 “金字招牌”。

河道治理牵涉部门众多,如何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压实各基层主体责任、激发各相关单位的能动性,在不断摸索实践中,青岛市蹚出了一条水生态环境补偿的新路:2018年,我市以保护水质为目的,按照“达标是义务、超标要赔付、改善可获偿”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以区(市)级之间横向补偿和市区之间纵向补偿相结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范围市控以上断面全覆盖。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充分发挥经济激励约束作用,有力撬动了辖区治污积极性,助力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10个参与生态补偿的区市中,获补生态补偿资金的区市由2018年5个,升至2021年的10个;全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8年的33.3%,提升至2021年的64.3%;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较差的劣V类水体比例由2018年的11.7%,下降至2021年的1.5%。

一河一策打好碧水保卫战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破解都市型水源地环境保护难的问题,青岛市坚持立法先行,依法保护群众的“大水缸”,织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安全网”,提请人大修订出台了新的《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并于今年正式实施。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新一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及勘界立标等工作,水源保护区划更加科学、精准,水源地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6处城市级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每月公开,10处城镇级水源地每季度公开。我市从严确定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并根据情况细化了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和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对保护区内的农业污染防治、生活面源污染及生态保护也进行规范。

碧水保卫战,监测是基础。青岛市创新水质监测方式,提升水质精细化、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市控以上断面人工加密监测及有条件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两个全覆盖,用好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定期通报水质监测结果,为水环境问题原因分析、措施制定、治理整改等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碧水保卫战,查处是保障。治水同时,我市重拳打击各类违法排污等污染水质的行为。青岛市在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基础上,实施突击检查、夜查、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无人机执法等,严查各类涉水违法排污行为。围绕大沽河、墨水河、北胶莱河等重点流域,强化现场蹲点帮扶指导,以河道清淤、截污治污、中水回补和河道生态修复为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扩容改造,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坚持“一河(库)一策”,精准施治、科学治污,用好考核“指挥棒”,从实从细从速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提升各区市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青岛市将着眼“一轴、一带、两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布局,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源头上、制度上保障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清”,为实现青岛市河湖水质优良、人水和谐、百姓拥护的水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9/29 13:1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