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四季度如何稳经济,李克强称要用好这两项重要政策工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四季度如何稳经济,李克强称要用好这两项重要政策工具

按照此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是四季度稳经济大盘的两项重要工具。

2020年10月2日,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辖区的嘉陵江将军大桥项目建设现场,钢架林立,近200工人放弃假日休息加入了施工队伍,全力推进这一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三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针对对下一步稳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一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二是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疲弱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复苏之路颇为曲折,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仅增长0.4%,远低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增长5.5%左右的目标。

5月以来,中央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经过一系列努力,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

李克强在会上称,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恢复回稳,但与正常增长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面进一步发力。其中,四季度的重点是抓落实,即把前期各类政策红利向市场主体充分兑现,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确保四季度经济增速向5.5%左右的正常增长水平靠拢。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也表示,虽然8、9月国内经济有所企稳,但总体增长动能仍然偏弱,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滑坡和失业率高企两大顽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仍需政策呵护。

按照此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是四季度稳经济大盘的两项重要工具。

李克强要求,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根据地方项目需求合理确定额度投放,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官方信息显示,目前,两批共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基本投完。

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9月17日发布消息称,在高效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第一期900亿元投放任务的基础上,第二期投放已达100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国家开发银行表示,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元,支持项目超800个。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是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9月16日表示,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投资项目900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投资撬动作用比较明显。

王青称,考虑到当前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普遍在20%左右,6000亿元资金最高可带动约6万亿元配套融资。“由此,本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最高可为重大项目投资引入约6.6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约相当于2021年全口径基建投资规模的34.9%左右。”

“这将推动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在较高的两位数水平,全年基建投资累计增速也有望达到10%以上。这将拉动今年GDP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左右。”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3%,比1-7月加快0.9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进一步表示,后续不排除继续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一方面,从当前经济恢复情况看,四季度国内经济大概率呈弱修复态势,若再次出现超预期因素导致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继续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加力稳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他说,“从用途上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导致的基建项目资本金缺口。若后续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继续使用该工具的必要性增强。”

王青也表示,考虑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实施进度较快,后期视整体经济修复形势而定,不排除四季度再度追加额度的可能。

李克强提到的第二个工具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尽早形成现实需求。

就在会议召开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在2000亿元以上,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就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比如,2020年出台1.8万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接续转换工作,今年接连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工具。

王青表示,这些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激发社会领域、制造业等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推动以上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继续为促投资发挥积极作用。长期来看,推动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也符合补短板、调结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

徐天辰指出,当下支持技改投资有两层含义,不仅要注意到通过促进投资来实现稳增长的短期意义,更要关注服务于制造业减碳节能、数字化智能化等目标,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长期意义。

目前疫情在部分地区仍有反复,失业率依旧在高位运行并对居民收入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会议还对保民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李克强表示,当前困难群众增多,要扎实保民生、兜底线。在第四季度阶段性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低保补助,各地要扎实、公平落到位,应保尽保,中央财政对地方新增支出予以70%补助。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障扩围政策,使返乡农民工也能拿到补助或救助。将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纳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范围。

据央视新闻9月7日消息,日前,民政部起草《关于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条件,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加强因疫因灾遇困群众临时救助,及时将未就业大学生等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四季度如何稳经济,李克强称要用好这两项重要政策工具

按照此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是四季度稳经济大盘的两项重要工具。

2020年10月2日,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辖区的嘉陵江将军大桥项目建设现场,钢架林立,近200工人放弃假日休息加入了施工队伍,全力推进这一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三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针对对下一步稳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一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二是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

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疲弱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复苏之路颇为曲折,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仅增长0.4%,远低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增长5.5%左右的目标。

5月以来,中央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经过一系列努力,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

李克强在会上称,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恢复回稳,但与正常增长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面进一步发力。其中,四季度的重点是抓落实,即把前期各类政策红利向市场主体充分兑现,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确保四季度经济增速向5.5%左右的正常增长水平靠拢。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也表示,虽然8、9月国内经济有所企稳,但总体增长动能仍然偏弱,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滑坡和失业率高企两大顽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仍需政策呵护。

按照此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是四季度稳经济大盘的两项重要工具。

李克强要求,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根据地方项目需求合理确定额度投放,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官方信息显示,目前,两批共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基本投完。

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9月17日发布消息称,在高效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第一期900亿元投放任务的基础上,第二期投放已达100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9月28日披露,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圆满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国家开发银行表示,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3600亿元,支持项目超800个。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是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9月16日表示,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投资项目900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投资撬动作用比较明显。

王青称,考虑到当前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普遍在20%左右,6000亿元资金最高可带动约6万亿元配套融资。“由此,本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最高可为重大项目投资引入约6.6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约相当于2021年全口径基建投资规模的34.9%左右。”

“这将推动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在较高的两位数水平,全年基建投资累计增速也有望达到10%以上。这将拉动今年GDP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左右。”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3%,比1-7月加快0.9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进一步表示,后续不排除继续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一方面,从当前经济恢复情况看,四季度国内经济大概率呈弱修复态势,若再次出现超预期因素导致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继续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加力稳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他说,“从用途上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导致的基建项目资本金缺口。若后续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继续使用该工具的必要性增强。”

王青也表示,考虑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实施进度较快,后期视整体经济修复形势而定,不排除四季度再度追加额度的可能。

李克强提到的第二个工具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尽早形成现实需求。

就在会议召开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在2000亿元以上,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就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比如,2020年出台1.8万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接续转换工作,今年接连推出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工具。

王青表示,这些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激发社会领域、制造业等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推动以上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继续为促投资发挥积极作用。长期来看,推动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也符合补短板、调结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

徐天辰指出,当下支持技改投资有两层含义,不仅要注意到通过促进投资来实现稳增长的短期意义,更要关注服务于制造业减碳节能、数字化智能化等目标,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长期意义。

目前疫情在部分地区仍有反复,失业率依旧在高位运行并对居民收入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会议还对保民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李克强表示,当前困难群众增多,要扎实保民生、兜底线。在第四季度阶段性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将低保边缘户纳入低保补助,各地要扎实、公平落到位,应保尽保,中央财政对地方新增支出予以70%补助。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障扩围政策,使返乡农民工也能拿到补助或救助。将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纳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范围。

据央视新闻9月7日消息,日前,民政部起草《关于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条件,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加强因疫因灾遇困群众临时救助,及时将未就业大学生等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