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配得上她的脑子! 2022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是如何炼成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配得上她的脑子! 2022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是如何炼成的

冷静与摇滚之间,梦想与现实之中,人生的维度在上升,一切皆可跨越。

文 | 安琪

图片来源:the nobel prize

2022年诺贝尔奖从10月3-10日陆续公布了。提到「女性科学家」,大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大多数是:一个戴着眼镜,冷静且一丝不苟的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人。

本次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之一的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却是一个有意思的存在,在「女性科学家」这个标签之外,她还是摇滚乐队的成员、街头篮球和足球的业余玩家……多重身份之间的完美转换,让人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热情无限、能量无限的power woman」。

她们是如何炼成的?本期TOPHER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她们的成长故事。

热血科学进击路

贝尔托西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史上第8位女性获奖者,也是今年诺贝尔奖科学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

贝尔托西1966年出生于美国,199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免疫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贝尔托西从2015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任教,是首批加入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所ChEM-H(化学、人类健康工程和医学)的研究人员之一。

早在爱上化学之前,贝尔托西就已经是一个专业音乐制作人了。高中时,她曾在作曲和音乐方面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并且多次获奖。后来放弃音乐道路,选择哈佛大学包含数理课程的医学预科专业(后转为化学专业),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真正的热爱岂能甘心被放弃。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一般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份兼职贴补生活花销,大多数选择成为餐厅服务生一类。从小就与众不同的贝尔托西则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上学期间组织了一支乐队,名为厌学乐队(Bored of Education),当键盘手挣钱,有时也会自己亲自谱曲演唱。据说,现在在美国小有名气的暴力反抗机器乐队(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吉他手汤姆·莫雷洛(Tom Morello)就是她曾经的队友。

除此之外,爱好广泛的贝尔托西还喜欢户外运动以及健身,她的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能量。

贝尔托西与化学的结缘也非常具有戏剧性。她最早学的医学必修课里有化学这门课。当时的化学老师喜欢给同学故意设置一些复杂的化学难题,常常使得一同上课的同学们叫苦连天。但这却恰好激发了贝尔托西的好胜意志,她逐渐被化学吸引:「这个好难,我喜欢!配得上我的脑子」。

此后,贝尔托西的化学研究之路就顺利展开了。

到了读博期间,意外又来了。

当时贝尔托西正在努力做实验,一切都在向着预想的方向有条不紊的前进着,直到读博的第3年,她的导师Bednarski患上了结肠癌,治疗期间改变了志向——他决定重新去医学院念书。一番慎重的思考之后,贝尔托西决定不换到其他组,还是继续当时的研究。

她和其他组员开始自己研究,自己投稿,所有的实验都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尝试,探索,辩论……最终,他们成功了。

多年之后,贝尔托西回忆说:「这真的是太狂野了!换到现在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学校还有监管以及安全方面的考量。但当时就有点像闯西部似的」。

正是凭借这股对心爱之事的热情,她在33岁的时候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个注重创造性工作的奖项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2010年,获得了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是这个奖项设立近20年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2022年,她长长的奖项列表里又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

冷静尖锐的「现实书写者」

图片来源:the nobel prize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为82岁的法国女作家安妮 · 埃尔诺(Annie Ernaux)。安妮 · 埃尔诺 1940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童年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进行文学写作。埃尔诺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享誉盛名。

1974年,安妮 · 埃尔诺以自传体小说「清空」开启文学创作,1984年,她的另一部自传体作品「一个人的地方」获得勒诺多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悠悠岁月」、「空衣橱」、「耻辱」、「位置」、「一个女人」等。

生活并不能支配什么。它不会自己书写自己。它是沉默的、无形的。书写生活,就是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而不是发明或改造,就是要把它镌刻在形式里,镌刻在句子里,镌刻在词语里。”

作为一个作者,她在其作品中的语气大多是平淡温和的叙事体,从不运用过分夸张的修饰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华美词藻。她的文字就像是一股潺潺的泉水,自上而下缓缓流入读者的心中,然后,书中人物的真实世界在此之中慢慢展开……

「卫报」记者在2019年采访埃尔诺时就指出,埃尔诺写作时必须明确保证所写的一切都是准确和真实的,「这包括了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精准用词,一首歌的歌词,一件套头衫的准确颜色」,对所书写文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之高的确非常少见。

相比于一个「作者」,也许「社会学家」可能更适合安妮 ·埃尔诺一些。在她看来,作品的文学性固然重要,但它必须要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所有的情节和描述以及人物的构造必须要准确把握当下时代的脉搏。「真实」是安妮 ·埃尔诺在其作品中尤为重要的特点。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17位女性得主,安妮·埃尔诺被瑞典学院评价为「她相信写作的解放力量。她的作品毫不妥协,用平实的语言将一切讲得清清楚楚。在她的作品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一种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有着强烈差异的生活。她成为作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不可否认,安妮·埃尔诺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女性视角在写作时给她作品在无形之中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性别、阶级是她作品中无法回避的两个主题。女性视角对于世界的解读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经受的遭遇都是安妮·埃尔诺宝贵的写作资源。「一个女人的故事」正是安妮·埃尔诺对母女关系、现实与梦想的关系的别样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旅行」,她想要尝试寻找那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在「女儿」这个身份之外的女人。其中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坚固的情感联系,以及我们面对终将逝去自己所爱之人这一残忍命运的事。整篇作品遵循安妮·埃尔诺的风格——平静之中藏有巨浪。看似平淡日常的叙述之下,是令人深刻反思的社会议题。

作为关注社会议题和女性议题的作家,埃尔诺常常在采访中提及波伏娃对自己的影响,埃尔诺也曾将自己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寄给过波伏娃。

另外,安妮·埃尔诺的另一本小说「正发生」,经由法国导演奥黛丽·迪万 (Audrey Diwan) 将其改编为电影,并于2021年9月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映后获得最佳影片。

其实,无论是看似应该拥有严肃、冷静面孔,实则对热爱之事倾尽热情的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还是现实中拥有一张优雅知性的面庞,却凭借着执着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书写下一部又一部令人感叹的「社会启示录」般作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她们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将人们对「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推翻,树立起另一种独特、真实且生动的「三维立体」女性形象。

借由她们,我们知道:冷静与摇滚之间,梦想与现实之中,人生的维度在上升,一切皆可跨越。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配得上她的脑子! 2022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是如何炼成的

冷静与摇滚之间,梦想与现实之中,人生的维度在上升,一切皆可跨越。

文 | 安琪

图片来源:the nobel prize

2022年诺贝尔奖从10月3-10日陆续公布了。提到「女性科学家」,大家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大多数是:一个戴着眼镜,冷静且一丝不苟的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人。

本次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之一的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却是一个有意思的存在,在「女性科学家」这个标签之外,她还是摇滚乐队的成员、街头篮球和足球的业余玩家……多重身份之间的完美转换,让人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热情无限、能量无限的power woman」。

她们是如何炼成的?本期TOPHER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她们的成长故事。

热血科学进击路

贝尔托西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史上第8位女性获奖者,也是今年诺贝尔奖科学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

贝尔托西1966年出生于美国,199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免疫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贝尔托西从2015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任教,是首批加入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所ChEM-H(化学、人类健康工程和医学)的研究人员之一。

早在爱上化学之前,贝尔托西就已经是一个专业音乐制作人了。高中时,她曾在作曲和音乐方面展露出了惊人的才华,并且多次获奖。后来放弃音乐道路,选择哈佛大学包含数理课程的医学预科专业(后转为化学专业),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真正的热爱岂能甘心被放弃。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一般的学生都会选择一份兼职贴补生活花销,大多数选择成为餐厅服务生一类。从小就与众不同的贝尔托西则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上学期间组织了一支乐队,名为厌学乐队(Bored of Education),当键盘手挣钱,有时也会自己亲自谱曲演唱。据说,现在在美国小有名气的暴力反抗机器乐队(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吉他手汤姆·莫雷洛(Tom Morello)就是她曾经的队友。

除此之外,爱好广泛的贝尔托西还喜欢户外运动以及健身,她的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能量。

贝尔托西与化学的结缘也非常具有戏剧性。她最早学的医学必修课里有化学这门课。当时的化学老师喜欢给同学故意设置一些复杂的化学难题,常常使得一同上课的同学们叫苦连天。但这却恰好激发了贝尔托西的好胜意志,她逐渐被化学吸引:「这个好难,我喜欢!配得上我的脑子」。

此后,贝尔托西的化学研究之路就顺利展开了。

到了读博期间,意外又来了。

当时贝尔托西正在努力做实验,一切都在向着预想的方向有条不紊的前进着,直到读博的第3年,她的导师Bednarski患上了结肠癌,治疗期间改变了志向——他决定重新去医学院念书。一番慎重的思考之后,贝尔托西决定不换到其他组,还是继续当时的研究。

她和其他组员开始自己研究,自己投稿,所有的实验都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尝试,探索,辩论……最终,他们成功了。

多年之后,贝尔托西回忆说:「这真的是太狂野了!换到现在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学校还有监管以及安全方面的考量。但当时就有点像闯西部似的」。

正是凭借这股对心爱之事的热情,她在33岁的时候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个注重创造性工作的奖项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2010年,获得了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奖,是这个奖项设立近20年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2022年,她长长的奖项列表里又添上了诺贝尔化学奖。

冷静尖锐的「现实书写者」

图片来源:the nobel prize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为82岁的法国女作家安妮 · 埃尔诺(Annie Ernaux)。安妮 · 埃尔诺 1940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童年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进行文学写作。埃尔诺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享誉盛名。

1974年,安妮 · 埃尔诺以自传体小说「清空」开启文学创作,1984年,她的另一部自传体作品「一个人的地方」获得勒诺多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悠悠岁月」、「空衣橱」、「耻辱」、「位置」、「一个女人」等。

生活并不能支配什么。它不会自己书写自己。它是沉默的、无形的。书写生活,就是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而不是发明或改造,就是要把它镌刻在形式里,镌刻在句子里,镌刻在词语里。”

作为一个作者,她在其作品中的语气大多是平淡温和的叙事体,从不运用过分夸张的修饰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华美词藻。她的文字就像是一股潺潺的泉水,自上而下缓缓流入读者的心中,然后,书中人物的真实世界在此之中慢慢展开……

「卫报」记者在2019年采访埃尔诺时就指出,埃尔诺写作时必须明确保证所写的一切都是准确和真实的,「这包括了属于某个特定时代的精准用词,一首歌的歌词,一件套头衫的准确颜色」,对所书写文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要求之高的确非常少见。

相比于一个「作者」,也许「社会学家」可能更适合安妮 ·埃尔诺一些。在她看来,作品的文学性固然重要,但它必须要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所有的情节和描述以及人物的构造必须要准确把握当下时代的脉搏。「真实」是安妮 ·埃尔诺在其作品中尤为重要的特点。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17位女性得主,安妮·埃尔诺被瑞典学院评价为「她相信写作的解放力量。她的作品毫不妥协,用平实的语言将一切讲得清清楚楚。在她的作品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一种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有着强烈差异的生活。她成为作家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不可否认,安妮·埃尔诺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女性视角在写作时给她作品在无形之中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性别、阶级是她作品中无法回避的两个主题。女性视角对于世界的解读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经受的遭遇都是安妮·埃尔诺宝贵的写作资源。「一个女人的故事」正是安妮·埃尔诺对母女关系、现实与梦想的关系的别样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旅行」,她想要尝试寻找那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在「女儿」这个身份之外的女人。其中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坚固的情感联系,以及我们面对终将逝去自己所爱之人这一残忍命运的事。整篇作品遵循安妮·埃尔诺的风格——平静之中藏有巨浪。看似平淡日常的叙述之下,是令人深刻反思的社会议题。

作为关注社会议题和女性议题的作家,埃尔诺常常在采访中提及波伏娃对自己的影响,埃尔诺也曾将自己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寄给过波伏娃。

另外,安妮·埃尔诺的另一本小说「正发生」,经由法国导演奥黛丽·迪万 (Audrey Diwan) 将其改编为电影,并于2021年9月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映后获得最佳影片。

其实,无论是看似应该拥有严肃、冷静面孔,实则对热爱之事倾尽热情的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还是现实中拥有一张优雅知性的面庞,却凭借着执着的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书写下一部又一部令人感叹的「社会启示录」般作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她们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将人们对「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推翻,树立起另一种独特、真实且生动的「三维立体」女性形象。

借由她们,我们知道:冷静与摇滚之间,梦想与现实之中,人生的维度在上升,一切皆可跨越。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