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财说 | 海天“跌倒”,千禾“吃饱”?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财说 | 海天“跌倒”,千禾“吃饱”?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谁能抄底?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酱油茅”海天味业(603288.SH)受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影响,股价在10月10日直逼跌停板,最终收跌9.35%,市值一天蒸发358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酱油企业千禾味业(603027.SH)当日开盘一字涨停。原因主要是千禾味业的主打产品以“零添加”为卖点。

海天味业的食品添加剂风波影响多大?千禾味业真能从中获利吗?一涨一跌之间,哪家公司蕴藏投资机会?

“零添加”并不稀有

海天味业的这次风波,股价方面明显受益的只有千禾味业,其他酱油个股中炬高新(600872.SH)、加加食品(002650.SZ)等股价也受到市场拖累。“零添加”酱油是近年酱油行业消费升级方向,海天、李锦记、千禾以及厨邦(中炬高新)旗下均有“零添加”酱油。而“零添加”酱油通常定位中高端,平均售价比普通酱油更高。

之所以说千禾味业最为受益,是因为千禾产品定位以中高端为主,目前零添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50%以上。而海天和中炬高新的厨邦酱油都有不同系列,覆盖不同产品价格段,也包含产品定位中高端的“零添加”酱油,如海天的0金标生抽。酱油行业产品升级的趋势仍在进行中,中低端酱油仍有相当市场份额,因此海天和中炬高新“零添加”酱油在销售中的占比不如千禾味业。

市场不缺“零添加”酱油,但之所以会出现海天味业的添加剂“双标”风波,以及千禾味业与海天味业股价冰火两重天的景况,关键在于目前我国市场对于调味品“零添加”标识尚没有明确标准和规定。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地位难撼动,但影响不可忽视

客观来看,仅凭借食品添加剂这一事件撼动海天味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比较困难。

首先,海天味业的规模一骑绝尘。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收入达到135亿元,排在第二位的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只有26.5亿元;千禾味业的销售收入刚刚跨过10亿元门槛。酱油的规模化生产可以使其成本端产生巨大优势,这一点从千禾味业和海天味业的毛利率对比就可以看出。千禾味业定位中高端,产品售价更高,上半年毛利率为35.37%;产品平均价格更低的海天味业毛利率则为36.63%。而且,海天味业的毛利率更加稳定。

行业地位的不同也体现在渠道布局的深度和广度。海天味业已经成为全国熟知的酱油品牌,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份市场,产品遍布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零售店,并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千禾味业仍属于区域性酱油品牌,在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正在向全国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这次添加剂风波持续时间较长,对终端销售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近日,北京市场上部分超市开始对海天酱油降价处理,加大销售力度。永辉超市小程序中,也有大批海天酱油出现折扣,降价力度不等。而对手千禾味业的两款主力产品均没有降价。如果海天味业终端销售持续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经销商利润,甚至导致库存积压。

抄底还不是时候

从投资者视角看,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股价剧烈波动也蕴含投资机会。但谈抄底恐怕还为时尚早。

市值蒸发了358亿元的海天味业,TTM市盈率估值仍达到52倍。这一估值仅仅是回到其历史估值中枢。千禾味业自9月底添加剂风波发酵以来,股价涨幅接近20%,TTM市盈率估值达到58倍。可见,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在估值方面均没有安全边际。

多数酱油股股价早已经历腰斩,估值仍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目前酱油企业整体成长性承受较大压力。

海天味业营收主要来自于以餐饮端和工业端为主的B端市场,营收占比超过50%,以超市、零售店、社区团购为主的C端市场占比在30%-40%。疫情导致餐饮端消费不振,因此海天味业餐饮渠道销售受到较大影响。餐饮渠道占比较低的千禾味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今年上半年,千禾味业营业收入增长14.45%,海天味业营业收入增长9.73%。

酱油股真正的反弹,还需要业绩东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海天味业

3.5k
  • 海天味业成立工程技术公司进军AI? 董秘回应:不要误会,是做酿造设备
  • 东莞证券:持续关注食品饮料行业成本、需求等边际改善机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财说 | 海天“跌倒”,千禾“吃饱”?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谁能抄底?

记者 | 袁颖琪

编辑 | 陈菲遐

酱油茅”海天味业(603288.SH)受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影响,股价在10月10日直逼跌停板,最终收跌9.35%,市值一天蒸发358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酱油企业千禾味业(603027.SH)当日开盘一字涨停。原因主要是千禾味业的主打产品以“零添加”为卖点。

海天味业的食品添加剂风波影响多大?千禾味业真能从中获利吗?一涨一跌之间,哪家公司蕴藏投资机会?

“零添加”并不稀有

海天味业的这次风波,股价方面明显受益的只有千禾味业,其他酱油个股中炬高新(600872.SH)、加加食品(002650.SZ)等股价也受到市场拖累。“零添加”酱油是近年酱油行业消费升级方向,海天、李锦记、千禾以及厨邦(中炬高新)旗下均有“零添加”酱油。而“零添加”酱油通常定位中高端,平均售价比普通酱油更高。

之所以说千禾味业最为受益,是因为千禾产品定位以中高端为主,目前零添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50%以上。而海天和中炬高新的厨邦酱油都有不同系列,覆盖不同产品价格段,也包含产品定位中高端的“零添加”酱油,如海天的0金标生抽。酱油行业产品升级的趋势仍在进行中,中低端酱油仍有相当市场份额,因此海天和中炬高新“零添加”酱油在销售中的占比不如千禾味业。

市场不缺“零添加”酱油,但之所以会出现海天味业的添加剂“双标”风波,以及千禾味业与海天味业股价冰火两重天的景况,关键在于目前我国市场对于调味品“零添加”标识尚没有明确标准和规定。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地位难撼动,但影响不可忽视

客观来看,仅凭借食品添加剂这一事件撼动海天味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比较困难。

首先,海天味业的规模一骑绝尘。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收入达到135亿元,排在第二位的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只有26.5亿元;千禾味业的销售收入刚刚跨过10亿元门槛。酱油的规模化生产可以使其成本端产生巨大优势,这一点从千禾味业和海天味业的毛利率对比就可以看出。千禾味业定位中高端,产品售价更高,上半年毛利率为35.37%;产品平均价格更低的海天味业毛利率则为36.63%。而且,海天味业的毛利率更加稳定。

行业地位的不同也体现在渠道布局的深度和广度。海天味业已经成为全国熟知的酱油品牌,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32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份市场,产品遍布各大连锁超市、各级批发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零售店,并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千禾味业仍属于区域性酱油品牌,在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正在向全国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业这次添加剂风波持续时间较长,对终端销售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近日,北京市场上部分超市开始对海天酱油降价处理,加大销售力度。永辉超市小程序中,也有大批海天酱油出现折扣,降价力度不等。而对手千禾味业的两款主力产品均没有降价。如果海天味业终端销售持续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经销商利润,甚至导致库存积压。

抄底还不是时候

从投资者视角看,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股价剧烈波动也蕴含投资机会。但谈抄底恐怕还为时尚早。

市值蒸发了358亿元的海天味业,TTM市盈率估值仍达到52倍。这一估值仅仅是回到其历史估值中枢。千禾味业自9月底添加剂风波发酵以来,股价涨幅接近20%,TTM市盈率估值达到58倍。可见,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在估值方面均没有安全边际。

多数酱油股股价早已经历腰斩,估值仍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目前酱油企业整体成长性承受较大压力。

海天味业营收主要来自于以餐饮端和工业端为主的B端市场,营收占比超过50%,以超市、零售店、社区团购为主的C端市场占比在30%-40%。疫情导致餐饮端消费不振,因此海天味业餐饮渠道销售受到较大影响。餐饮渠道占比较低的千禾味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今年上半年,千禾味业营业收入增长14.45%,海天味业营业收入增长9.73%。

酱油股真正的反弹,还需要业绩东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