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逆向考研”热议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影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逆向考研”热议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影响?

当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接近或超过本科招生规模的70%时,就有可能出现“逆向考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查沁君

“逆向考研”成为最近热议的新现象。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

近日,“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公布了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该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159人,占比5%,分布于武科大18个学院。

其中,来自211985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分别有38人、8人。985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读研究生主要是做研究,选择团队和老师比选择学校更重要。”武科大此次公布的案例中,2022级研究生新生王正给出了他逆向考研的原因。

王正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调剂到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张一敏团队。他在上网查询过各学校的相关资料后,发现张一敏团队的科研实力很厉害,于是选择了武科大。

为什么会出现逆向考研的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界面教育,当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接近或超过本科生招生规模的70%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储朝晖进一步解释,至少有30%的“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是由于高中条件好或其它偶然因素而在高考中胜出,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后,无论找工作还是考研,可能不敌在基础教育阶段因学习条件不足而进入“双非”院校前10%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如果还想继续读研究生,就不得不拓宽视野,选择“双非”高校。

“逆向考研”的风早在去年就开始刮了。

2021年,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公布,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仅浙江大学就有96人,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

今年,“逆向考研”的现象似乎更普遍了,全国各地不少“双非”高校都出现了名校生“逆流”现象。

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新生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中,有92名本科来自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四所C9高校。

在深圳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的生源占41%,创历史新高。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近年来,在广外接收的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的高校生源每年占比基本在30%-40%

逆向考研对“双非”高校也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促进各种办学资源更理性地依据专业实际需求而非学校的名气配置。

在储朝晖看来,由于“双非”学校基数很大,其中不少学校的教师在学术能力和指导学生方面并不比“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差。有了优质生源,他们的业绩也更容易显现。

客观上,使得过去纵向隔阂的研究生教育空间在更高程度上相互打通,形成更为广阔的研究生就读的扁平空间,这个空间越大,流动性越强,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体量必然增大,就能给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报考者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储朝晖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应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科、专业,这是更为理性的考研规划,也能拓宽学生的选择。

世界一流大学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最强。有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的某一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在行业内得到的认可度与影响力超过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很普遍的。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

他表示,中国在启动“双一流”建设时就明确提出,“双一流”名单是建设名单而不是建成名单。今年,中国在公布“双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时,更取消了将“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区分开来的做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其用意是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明确‘双一流’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熊丙奇表示,社会中仍存在把“双一流”作为学校身份、层次的“唯学历”评价问题,这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熊丙奇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要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就必须扭转源精英教育时代的“身份教育”与“学历社会”问题,推进教育观和人才观转向“能力社会”。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读研,要以提升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线,而“逆向考研”这样的说法,也就不再有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逆向考研”热议背后,有哪些原因和影响?

当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接近或超过本科招生规模的70%时,就有可能出现“逆向考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查沁君

“逆向考研”成为最近热议的新现象。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

近日,“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公布了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该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159人,占比5%,分布于武科大18个学院。

其中,来自211985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武科大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分别有38人、8人。985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读研究生主要是做研究,选择团队和老师比选择学校更重要。”武科大此次公布的案例中,2022级研究生新生王正给出了他逆向考研的原因。

王正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调剂到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张一敏团队。他在上网查询过各学校的相关资料后,发现张一敏团队的科研实力很厉害,于是选择了武科大。

为什么会出现逆向考研的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界面教育,当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接近或超过本科生招生规模的70%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储朝晖进一步解释,至少有30%的“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是由于高中条件好或其它偶然因素而在高考中胜出,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后,无论找工作还是考研,可能不敌在基础教育阶段因学习条件不足而进入“双非”院校前10%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如果还想继续读研究生,就不得不拓宽视野,选择“双非”高校。

“逆向考研”的风早在去年就开始刮了。

2021年,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公布,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仅浙江大学就有96人,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

今年,“逆向考研”的现象似乎更普遍了,全国各地不少“双非”高校都出现了名校生“逆流”现象。

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新生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中,有92名本科来自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四所C9高校。

在深圳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来自“双一流”高校及本校的生源占41%,创历史新高。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近年来,在广外接收的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的高校生源每年占比基本在30%-40%

逆向考研对“双非”高校也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促进各种办学资源更理性地依据专业实际需求而非学校的名气配置。

在储朝晖看来,由于“双非”学校基数很大,其中不少学校的教师在学术能力和指导学生方面并不比“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差。有了优质生源,他们的业绩也更容易显现。

客观上,使得过去纵向隔阂的研究生教育空间在更高程度上相互打通,形成更为广阔的研究生就读的扁平空间,这个空间越大,流动性越强,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体量必然增大,就能给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报考者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储朝晖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认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应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科、专业,这是更为理性的考研规划,也能拓宽学生的选择。

世界一流大学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最强。有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的某一学科、专业的办学实力,在行业内得到的认可度与影响力超过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很普遍的。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

他表示,中国在启动“双一流”建设时就明确提出,“双一流”名单是建设名单而不是建成名单。今年,中国在公布“双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时,更取消了将“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区分开来的做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其用意是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明确‘双一流’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熊丙奇表示,社会中仍存在把“双一流”作为学校身份、层次的“唯学历”评价问题,这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熊丙奇称,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要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就必须扭转源精英教育时代的“身份教育”与“学历社会”问题,推进教育观和人才观转向“能力社会”。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读研,要以提升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线,而“逆向考研”这样的说法,也就不再有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