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字 中国人》:以承启之法,作中华文明的时代注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字 中国人》:以承启之法,作中华文明的时代注解

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图书(9月)名录。

文|单烁

底蕴深厚的齐鲁文明,迎来了一种独具时代色彩的全新注解。

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图书(9月)名录。

而在此之前,该书已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宣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9月书单。

一面是文化瑰宝的传承,另一面是时代美德的弘扬。可以看到,一本《中国字中国人》,让传统汉字之美与山东城市文明之光发生了一次美妙的交叠,这座孔孟文化的发源之地正在每一笔银钩铁画的描摹中,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更具时代意义的文明光彩。

汉字与山东,源自基因的天然联结

从气质上看,山东与汉字之间存在着一种源自基因的天然联结。

作为孔孟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天然传承儒家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等君子之道;而进入新时代的山东,更是基于此优秀的基因,愈发重视中华新时代美德的建设和发扬。

2022年年初,山东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明确如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山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设美德山东,培养时代新人,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另外,为让行为有遵循,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近年来山东省16市全部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文明行为养成行动,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引导人们更好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媒介。陈寅恪先生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伴千年至今,不仅陪伴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路的传承与积累,更见证着新时代美德体系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化与丰富的过程。

这便是山东出版《中国字 中国人》这本书的最根本的原因。这座坐落于黄河入海口的、坐拥千年孔孟底蕴的城市,希望能够用这样一本书,来展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汉字,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中国人与中国精神。

新时代精神与汉字间的最佳融合

这一次,山东显然找到了汉字韵味与新时代美德间最佳的融合方式。

从内容上看,《中国字 中国人》以汉字为切入点,由“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的号召出发,紧紧围绕“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主题,精选与之对应的107个汉字,每个主题选择17-18个汉字,并配以含有历史典故的优美国风散文,让读者在品读中国文字的同时,重温人文经典,探寻中国精神。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中国话 中国人》却并不是一本仅仅面向“中国人”的书籍。在《中国字 中国人》(英文版)的编纂中,为能够让海外读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涉及的中华文化元素,编辑团队在确保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还特别对书中的相关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更通俗的英文阐释。

中国字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这本书的助力下被更好地推广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

作为《中国字 中国人》的主编,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召集了六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赵卫东、李细成、于媛、李琳、房秀丽、蓝法典作为撰稿团队,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字里行间显精彩,细微之处见功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字的排序上,颜炳罡教授也另辟蹊径。以《孝老爱亲》篇为例,“孝悌友,老少敬,爱养亲、敦慕尊,谏戒让,家顺昌”,颜炳罡教授巧妙地以三字句的歌诀形式将107个汉字编联起来,形成了一首文气调畅、音韵合辙、朗朗上口的“百字歌”。

这本《中国字 中国人》的诞生,实际上精准捕捉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与中华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之间的相通之处。汉字之美与新时代文明之美,在这一刻光影重叠——

它以汉字深入浅出地诠释山东新时代美德的内涵,又通过山东新时代美德展示中华汉字中所蕴藏的深厚文化韵味,中国字的韵味与中国人的风骨在这本书巧妙的安排下交相辉映。

这本书是历史名城山东迈向时代新征程的勇毅担当,它正在让中国汉字与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字 中国人》:以承启之法,作中华文明的时代注解

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图书(9月)名录。

文|单烁

底蕴深厚的齐鲁文明,迎来了一种独具时代色彩的全新注解。

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图书(9月)名录。

而在此之前,该书已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宣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9月书单。

一面是文化瑰宝的传承,另一面是时代美德的弘扬。可以看到,一本《中国字中国人》,让传统汉字之美与山东城市文明之光发生了一次美妙的交叠,这座孔孟文化的发源之地正在每一笔银钩铁画的描摹中,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更具时代意义的文明光彩。

汉字与山东,源自基因的天然联结

从气质上看,山东与汉字之间存在着一种源自基因的天然联结。

作为孔孟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天然传承儒家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等君子之道;而进入新时代的山东,更是基于此优秀的基因,愈发重视中华新时代美德的建设和发扬。

2022年年初,山东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明确如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山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设美德山东,培养时代新人,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另外,为让行为有遵循,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近年来山东省16市全部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文明行为养成行动,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引导人们更好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媒介。陈寅恪先生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汉字与中华传统美德相伴千年至今,不仅陪伴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路的传承与积累,更见证着新时代美德体系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化与丰富的过程。

这便是山东出版《中国字 中国人》这本书的最根本的原因。这座坐落于黄河入海口的、坐拥千年孔孟底蕴的城市,希望能够用这样一本书,来展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汉字,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中国人与中国精神。

新时代精神与汉字间的最佳融合

这一次,山东显然找到了汉字韵味与新时代美德间最佳的融合方式。

从内容上看,《中国字 中国人》以汉字为切入点,由“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的号召出发,紧紧围绕“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主题,精选与之对应的107个汉字,每个主题选择17-18个汉字,并配以含有历史典故的优美国风散文,让读者在品读中国文字的同时,重温人文经典,探寻中国精神。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中国话 中国人》却并不是一本仅仅面向“中国人”的书籍。在《中国字 中国人》(英文版)的编纂中,为能够让海外读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涉及的中华文化元素,编辑团队在确保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还特别对书中的相关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更通俗的英文阐释。

中国字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这本书的助力下被更好地推广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

作为《中国字 中国人》的主编,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召集了六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赵卫东、李细成、于媛、李琳、房秀丽、蓝法典作为撰稿团队,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字里行间显精彩,细微之处见功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字的排序上,颜炳罡教授也另辟蹊径。以《孝老爱亲》篇为例,“孝悌友,老少敬,爱养亲、敦慕尊,谏戒让,家顺昌”,颜炳罡教授巧妙地以三字句的歌诀形式将107个汉字编联起来,形成了一首文气调畅、音韵合辙、朗朗上口的“百字歌”。

这本《中国字 中国人》的诞生,实际上精准捕捉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与中华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之间的相通之处。汉字之美与新时代文明之美,在这一刻光影重叠——

它以汉字深入浅出地诠释山东新时代美德的内涵,又通过山东新时代美德展示中华汉字中所蕴藏的深厚文化韵味,中国字的韵味与中国人的风骨在这本书巧妙的安排下交相辉映。

这本书是历史名城山东迈向时代新征程的勇毅担当,它正在让中国汉字与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