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厂丨三只松鼠,从电商“顶流”跌落的十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厂丨三只松鼠,从电商“顶流”跌落的十年

当营销和流量的光环褪去,三只松鼠已经攀不上电商“高枝”。

2022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迎来了出道十年最差的中报。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9.51%,主营业务营业成本同比上升69.73%,在实现52亿元营收的同时,这家互联网零食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8亿元。
三只松鼠市值也从高峰时期的350多亿跌为目前73亿元,被称“三只松鼠”跌为“半只”。

 


3年线下店计划“失败”


2019年,三只松鼠在深交所上市,迎来高光时刻。但是此时,创始人章燎原已经意识到了其过分依赖电商渠道的危机。
上市不久后,章燎原宣布将在一年内开出1000家线下门店,并喊出2022年开出10000家线下门店的“万店计划”。
然而,时间来到2022年,三只松鼠不仅没有开出万家线下店,反而在在大规模关闭线下店。

零售专家鲍跃忠谈到,“五年万店“计划曾经是三只松鼠章燎原最引入注目的豪言壮语,可如今三只松鼠几乎已坦然接受了梦想的破灭,转头琢磨起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1年,三只松鼠投食店新开12家,闭店43家,截至期末累计140家;联盟店新开341家,闭店288家,截至期末累计925家。 
三只松鼠年报中称,疫情的反复对门店客流造成一定影响,公司下半年度起暂停门店扩张,并对现有门店进行主动优化,新年度将延续该策略。
而三只松鼠的线下店中,几乎90%都是加盟店,也就是三只松鼠所说的联盟店。但是三只松鼠在线上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粉丝积累,线下店并不具备价格优势。“三只松鼠价格特别乱,线下没有优势,就是给线下引流。”一位三只松鼠加盟商透露。
来自江浙的沈静在1年多前加盟了三只松鼠,刚开始她满怀着希望开门营业,首月的营业额也不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营业额越来越少,到最后每月只有2万营业额。而且房租是27万一年,每年还要交给三只松鼠4万元加盟费。最终,在开店一年多之后,她无奈关店。
“倒了大片”是三只松鼠加盟商的集体声音。
电厂记者了解到,大批三只松鼠加盟商最后都以亏损、倒闭收场。
当三只松鼠线上活动满300元减199元时,线下只有75折,线下店完全没有价格优势。一位加盟商告诉电厂,有时候他们的商品进价费用比线上的卖价还要贵。电厂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商场三只松鼠门店发现,即使是周六日,其客流量也很少。一位中部三线城市消费者告诉电厂,他们当地的三只松鼠专卖店几乎没有人,中心商场的三只松鼠专卖店甚至经常在外面商场摆摊做活动。


而对于三只松鼠的直营店来说,情况也并不乐观。
早前,就有三只松鼠内部员工告诉电厂,他们的直营店基本也都是亏损。
事实上,三只松鼠的线下布局本身就晚于同行。
三只松鼠最大的竞争对手良品铺子拥有的线下门店已经超过了2100家,而来伊份在2018年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2500家。
去年,章燎原又把线下的目标投向了商场等传统渠道。2021年的秋糖,章燎原罕见的亲自到场,并且聘请了分销行业“老江湖”,曾在洽洽、五谷道场等企业任职的吴峰担任分销事业部总经理,并成立了5个“战区”,100天内招募了230多名经销商入局。
但是三只松鼠并没有费用支持线下经销商,也没有进场费给线下商超,这在业内几乎是一个另类。要知道,即使是伊利、亿滋等深耕线下渠道多年的老品牌,也会在线下投入费用。

 


章燎原“宗教式”管理危机


从管理来论述一家企业的衰落,往往很难量化。但是对于三只松鼠这家企业来说,却又尤其典型。因为这是一家极其崇尚章燎原洗脑文化的“宗教”型公司。
章燎原在三只松鼠内部被称为“老爹”,他的工牌自称“首席战略规划师兼创始人”,他管理员工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给他们“洗脑”。在此前的采访中,章燎原曾透露:“在三只松鼠,你就应该相信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验证这个信仰对不对。”

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
章燎原推崇刘邦、朱元璋和毛泽东,他认为优秀的企业家思想,最终的走向都是宗教。所以他不会招聘北大、清华毕业的人,因为他自称“忽悠不了”。
在知乎上,有一份帖子叫“你为什么从三只松鼠离职”。员工们吐槽这家成立不过10年的电商品牌公司,内部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酒桌文化横行。
在很多方面,三只松鼠的做法,完全不像是一家现代化企业。一位三只松鼠离职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阐释了自己离职的原因。此后不久,他却收到了来自三只松鼠在职员工和高管的私信,信中要求道歉声明所有评论都是虚构,并且扬言“不删掉,我们来灭口。”
食品行内人士告诉电厂,因为章燎原本人是从“混混”摸爬滚打出来,所以有很多做法会带有江湖气。
曾经,章燎原曾在员工大会上说过,员工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无所顾忌地以邮件形式发到老爹信箱。但多位三只松鼠离职员工透露,该信箱早就名存实亡,匿名信件实际上是可以查到本人,而且回复人多为部门内部人。
在外部舆论上,三只松鼠近年来的口碑也在下滑。
仅仅是今年,三只松鼠就多次因食安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7月,三只松鼠因为脱氧剂泄露致孕妇误食,而几天前又有消费者在购买三只松鼠的“多味花生”中发现疑似油炸过的壁虎。
对于三只松鼠来说,长期依赖代工而导致的供应链短板和食安问题,像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将三只松鼠推向舆论风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三只松鼠

4k
  • 三只松鼠: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滑22.46%
  • 三只松鼠冲港股上市,守住百亿业绩是挑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厂丨三只松鼠,从电商“顶流”跌落的十年

当营销和流量的光环褪去,三只松鼠已经攀不上电商“高枝”。

2022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迎来了出道十年最差的中报。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9.51%,主营业务营业成本同比上升69.73%,在实现52亿元营收的同时,这家互联网零食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8亿元。
三只松鼠市值也从高峰时期的350多亿跌为目前73亿元,被称“三只松鼠”跌为“半只”。

 


3年线下店计划“失败”


2019年,三只松鼠在深交所上市,迎来高光时刻。但是此时,创始人章燎原已经意识到了其过分依赖电商渠道的危机。
上市不久后,章燎原宣布将在一年内开出1000家线下门店,并喊出2022年开出10000家线下门店的“万店计划”。
然而,时间来到2022年,三只松鼠不仅没有开出万家线下店,反而在在大规模关闭线下店。

零售专家鲍跃忠谈到,“五年万店“计划曾经是三只松鼠章燎原最引入注目的豪言壮语,可如今三只松鼠几乎已坦然接受了梦想的破灭,转头琢磨起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1年,三只松鼠投食店新开12家,闭店43家,截至期末累计140家;联盟店新开341家,闭店288家,截至期末累计925家。 
三只松鼠年报中称,疫情的反复对门店客流造成一定影响,公司下半年度起暂停门店扩张,并对现有门店进行主动优化,新年度将延续该策略。
而三只松鼠的线下店中,几乎90%都是加盟店,也就是三只松鼠所说的联盟店。但是三只松鼠在线上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粉丝积累,线下店并不具备价格优势。“三只松鼠价格特别乱,线下没有优势,就是给线下引流。”一位三只松鼠加盟商透露。
来自江浙的沈静在1年多前加盟了三只松鼠,刚开始她满怀着希望开门营业,首月的营业额也不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营业额越来越少,到最后每月只有2万营业额。而且房租是27万一年,每年还要交给三只松鼠4万元加盟费。最终,在开店一年多之后,她无奈关店。
“倒了大片”是三只松鼠加盟商的集体声音。
电厂记者了解到,大批三只松鼠加盟商最后都以亏损、倒闭收场。
当三只松鼠线上活动满300元减199元时,线下只有75折,线下店完全没有价格优势。一位加盟商告诉电厂,有时候他们的商品进价费用比线上的卖价还要贵。电厂记者走访北京部分商场三只松鼠门店发现,即使是周六日,其客流量也很少。一位中部三线城市消费者告诉电厂,他们当地的三只松鼠专卖店几乎没有人,中心商场的三只松鼠专卖店甚至经常在外面商场摆摊做活动。


而对于三只松鼠的直营店来说,情况也并不乐观。
早前,就有三只松鼠内部员工告诉电厂,他们的直营店基本也都是亏损。
事实上,三只松鼠的线下布局本身就晚于同行。
三只松鼠最大的竞争对手良品铺子拥有的线下门店已经超过了2100家,而来伊份在2018年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2500家。
去年,章燎原又把线下的目标投向了商场等传统渠道。2021年的秋糖,章燎原罕见的亲自到场,并且聘请了分销行业“老江湖”,曾在洽洽、五谷道场等企业任职的吴峰担任分销事业部总经理,并成立了5个“战区”,100天内招募了230多名经销商入局。
但是三只松鼠并没有费用支持线下经销商,也没有进场费给线下商超,这在业内几乎是一个另类。要知道,即使是伊利、亿滋等深耕线下渠道多年的老品牌,也会在线下投入费用。

 


章燎原“宗教式”管理危机


从管理来论述一家企业的衰落,往往很难量化。但是对于三只松鼠这家企业来说,却又尤其典型。因为这是一家极其崇尚章燎原洗脑文化的“宗教”型公司。
章燎原在三只松鼠内部被称为“老爹”,他的工牌自称“首席战略规划师兼创始人”,他管理员工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给他们“洗脑”。在此前的采访中,章燎原曾透露:“在三只松鼠,你就应该相信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验证这个信仰对不对。”

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
章燎原推崇刘邦、朱元璋和毛泽东,他认为优秀的企业家思想,最终的走向都是宗教。所以他不会招聘北大、清华毕业的人,因为他自称“忽悠不了”。
在知乎上,有一份帖子叫“你为什么从三只松鼠离职”。员工们吐槽这家成立不过10年的电商品牌公司,内部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酒桌文化横行。
在很多方面,三只松鼠的做法,完全不像是一家现代化企业。一位三只松鼠离职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阐释了自己离职的原因。此后不久,他却收到了来自三只松鼠在职员工和高管的私信,信中要求道歉声明所有评论都是虚构,并且扬言“不删掉,我们来灭口。”
食品行内人士告诉电厂,因为章燎原本人是从“混混”摸爬滚打出来,所以有很多做法会带有江湖气。
曾经,章燎原曾在员工大会上说过,员工可以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无所顾忌地以邮件形式发到老爹信箱。但多位三只松鼠离职员工透露,该信箱早就名存实亡,匿名信件实际上是可以查到本人,而且回复人多为部门内部人。
在外部舆论上,三只松鼠近年来的口碑也在下滑。
仅仅是今年,三只松鼠就多次因食安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7月,三只松鼠因为脱氧剂泄露致孕妇误食,而几天前又有消费者在购买三只松鼠的“多味花生”中发现疑似油炸过的壁虎。
对于三只松鼠来说,长期依赖代工而导致的供应链短板和食安问题,像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将三只松鼠推向舆论风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