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报告还明确了两步走的时间表。报告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本次报告中最闪亮的关键词,就经济工作来看,报告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础民生领域有望迎来更多的相关政策。
此外, 报告还提到了科教兴国、生态环境等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内容。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研发投入或迎来进一步上升,政府或将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部分市场机构的解读
太平洋证券:“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列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的五个方面。在这当中,“共同富裕”是重要内容。
当前全球各国贫富差距大多处于二战以来最大值,导致很多国家民粹主义盛行、政局不稳。中国提出“共同富裕”有助于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当然,“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走极端,报告中指出“促进机会公平”, 这是对共同富裕的较好诠释。
促进机会公平的涵义在于防止阶层固化,主要方式是保护每个公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础民生领域的相对公平。这也可能需要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调节作用。
粤开证券: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进一步落实落细
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而在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基础上,报告新提出“机会平等”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预计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进一步落实落细。
报告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这意味实事求是肯定收入差距必然存在的规律。未来要解决的是就业机会的均等,如减少男女之间、城乡之间的机会不均等;要解决教育机会的均等,如学区房差异带来的教育资源差异;要解决的是医疗机会的均等;如户籍制度带来医疗资源差异。
报告提出,明确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对个人财富而言,意味着在容许财富合理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税收等制度将更加规范。建议对于娱乐明星的高收入加强征管、同时设置高税率;加强对网红、直播带货等新型个人收入所得的征收管理;加强偷税漏税打击力度等。对集体财富而言,或旨在规范国有资产投资,在尽可能少挤占私人投资的同时完成合理的保值增值。
光大证券: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放在了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为两个内涵,一是坚持“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坚持“高质量”,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也是实现全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上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能在经济规模收缩的背景下实现产业升级,也不能因为改革遇到了困难,就走回老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础没有改变,产需两端均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
第一, “总蛋糕”还有扩大空间,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体量稳定扩张,才能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稳定的经济大盘支撑。
第二,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空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产业升级、自主可控持续推进,成为了制造业复苏的重要支撑,但是依然存在相关领域发展较为薄弱的情况。“十四五”期间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中金公司:中国研发投入将迎来进一步的上升期
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第一动力”。我们认为,中国的研发投入或迎来进一步的上升,政府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报告的新提法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不同于以往“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新提出的新型能源体系还处于“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可能会出台更细化的顶层设计,统筹能源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在民生方面,报告强调了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前期失业金扩围、稳岗返还和技能培训补贴等措施有望进一步加大力度。报告同时强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疫情凸显了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我国人均ICU占有量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医疗设施和医药的建设发展或将重点推进。
广发策略:未来需求侧作用将得到强化
相比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需求侧作用,如在自主可控创新战略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此外,报告提出,推进“双碳”目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双碳政策坚持“先立后破”,具体路径包括“推进能源革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在建设国家安全体系方面,相比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新增了国家安全篇幅,内涵提及包括“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其中,报告新增“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等表述,国防安全重要性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