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文章中介绍了一个创业案例,案例中的创业者非常勤奋,我说这种勤奋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结果收到一条出乎我意料的评论,有位朋友说“勤奋有什么用,我家里人是农民,天天在地里累死累活,比谁都勤奋,不一样还是一事无成。”
最开始我觉得这位朋友有点偏激,后来我越想这条评论越有意思,我相信他肯定知道勤奋只是案例中导致成功的众多因素之一,他也肯定明白并非所有勤奋一定换来成功,但不勤奋多半不会成功。
他这样说的原因,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出于一种迷茫和抱怨,也许他非常努力的去工作和打拼,但迟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评论中说是家人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其实说的可能是他自己。
而这并不是个例,许多人都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得闲,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为什么这么多人忙忙碌碌却还是一事无成,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有好的药方吗?
一
没有目标就容易南辕北辙
跑得越快就离目标越远
有些人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可能是因为他的目标方向错了,或者干脆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只是随波逐流,这样做得努力越多,反而有可能离成功越远,这让我想起南辕北辙这个小故事。
南辕北辙是源自战国策的一个小故事,有人在太行山遇见一辆往北边走的马车,驾车人说想到楚国去。别人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别人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别人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很善于驾车。”
我们都把这当成笑话,因为这个驾车人的方向错了,他的这些条件越好,他付出的努力越多,他离楚国就越远。
但当我们笑话别人的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也许我们自己就是这个笑话的主人公。
你的确非常忙碌,但你有没有清晰正确的目标方向呢?你每天付出的这么多努力,有没有帮助你往自己的目标方向更近一步呢?
不要抱怨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了,也许你的忙碌根本没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反而越来越远!
二
不懂借用外部资源
什么都想亲力亲为
有些人整天起早贪黑的忙忙碌碌,却做不出什么成绩,很大的原因是他不懂借用外部资源,什么都想亲力亲为,结果让太多没有意义的琐事消耗了他大量时间精力。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段话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说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 什么 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如果不懂得利用外部资源,不懂得善假于物,在最终结果上,你闷头苦干的忙忙碌碌,很可能比不上别的善用外部资源的人的云淡风清。
外部资源不光是车马舟船,还包括资本、人力等各种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方面,华为的任正非绝对是高手。
2. 任正非的用人之道:砍掉高层的“手脚”
任正非强调华为的高级干部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
高层干部不能习惯性地扎到事务性的工作中去,要指挥好团队作战,而不是自己卷着袖子和裤脚去埋头干活。
任正非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就是要他们头脑勤快,而不要用手脚的勤快掩盖思想上懒惰。
而许多忙忙碌碌的人正是犯了任正非担心的这个错误,什么都亲力亲为,不懂利用团队资源,用手脚的勤快掩盖了思想上懒惰。
三
假装勤快是一种安慰剂
你是真的勤快,还是在假装勤快
为什么打扫房间会让人有成就感
我知道许多人遇到问题沮丧低落时,会有一些怪癖,比如有些人会选择清洁马桶、打扫房间。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当遇到问题,有些事情不顺心时,我把房间仔细打扫一遍,心情就会好很多。
为什么呢,当然有房屋整洁明亮带来的心情愉悦,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通过打扫房间,可以产生一种自己非常勤快的满足感。
虽然打扫房间对于解决具体问题一点用没有,但这种假装勤快的行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灵安慰剂,能让人获得一种满足感。
许多忙碌的人正在做的事,也和打扫房间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只是一种心灵安慰剂,作用是让别人甚至自己相信,他并非无所事事,漫无方向,浪费生命,他一刻都没停地努力着呢。这也是许多人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的原因。
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是药方
光说不练假把式,比起为什么有些人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我们关注的要点,如果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是一种病,我给出以下几个药方,只要你坚持服用,能有效缓解病情,安全无副作用:
1. 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再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有些人会说,这谁不知道啊,但你真的会确定目标吗,那我问你,你上次确立目标是什么时候?
可能许多人都记不起来了,现在除了应付公司的要求,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么高手是怎么做的呢,设定一个每月或每周的目标,再把目标分解成每天的目标,然后拼命朝这个目标努力,时间到了再看目标有没有达到,达到了是什么原因,下次能不能再快些,没达到是什么原因,下次如何改进。
1984年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的获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原来他每次比赛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许多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他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他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大家一定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解,这能避免你陷入迷茫走弯路,并更快更高效地达成目标,这是解决忙碌却一事无成的第一个药方。
2. 培养借助各种外部资源的思维习惯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那些忙碌却没有成绩的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能就输在不会借助外部资源上。
明确了这一点,你就要提醒自己,不要什么都想着自己做,那些体力性的、重复性的、无助于增加你核心竞争力的事务,尽可能都找外部资源合作。
就像任正非要砍掉高层的手和脚一样,你也可以试着砍断自己的“手和脚”,从今天开始,做任何事之前都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自己亲自做,如果自己做了,会耽误和错过什么,有没有更值得做的事,如果不自己做,能找到哪些外部合作资源。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付出一些成本,把自己从纷繁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事,这是解决忙碌却一事无成的第二个药方。
3. 像记账一样记录时间使用情况
正如之前所说,许多忙碌的人其实是假装勤快,想以此获得自己不是无所事事的心理满足感。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一天忙忙碌碌,但要问忙了些什么?他又说不上来,这也是许多人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的原因,他只是通过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自己觉得忙忙碌碌,其实在关键核心事务上根本没花多少时间精力。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有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办法,就是每天晚上把一天做了什么记录下来,并做一个总结,这样今天是不是假装勤快混日子就一目了然了,这是解决忙碌却一事无成的第三个药方。
这就像记账一样,有些人总是纳闷钱花到哪儿去了,一记账才发现原来在许多没必要的地方花了太多钱,时间也是一样,不记录的话,就会在许多没必要的小事上花很多时间。
我经常建议别人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那些坚持记录的人往往触动非常大,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时间使用质量,有些人很珍惜时间,恨不得上下班的路上还要见缝插针地回复邮件,处理事务,但并没有太多的有效产出,他们经过记录后,就可以分析哪些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以及如何更好地优化时间使用状况。
有些人觉得每天记录太麻烦了吧,这不花时间吗,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在记录上花时间找出时间花在哪儿,就很容易把时间花在那些没有意义的小事上,最终导致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
写在最后
关于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都不一样,但只要按上面三个药方认真执行,多半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你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药方。
如果因为不勤奋不努力而一事无成,我们都没什么可说的,但如果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借助外部资源等原因,虽然非常勤奋,非常努力,每天忙忙碌碌还是一事无成,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不服。
为了避免自己也这样,赶紧按上面三个药方行动起来吧。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furiji)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