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济南这十年⑨丨平阴县: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当好省会“西兴”主力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济南这十年⑨丨平阴县: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当好省会“西兴”主力军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折射出十年来平阴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彰显着济南西兴战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文|孟宝乐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平阴专场,全面展现十年来平阴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与崭新面貌。

2021年,平阴县地区生产总值269.1亿元,十年来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9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世界500强企业3家,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7项,完成投资637.1亿元,并先后取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折射出十年来平阴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彰显着济南西兴战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新产业新经济加速崛起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适应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十年来,平阴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工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高端五金、绿色建材、炭素电极、医药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电子信息、生命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8家、产值达到332.65亿元。目前,平阴县内拥有全球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销售区域最广的管路连接件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基地。

作为平阴县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玫德集团在世界五金制品行业占有重要席位。2021年玫德集团实现产值177亿元,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平阴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推动一流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激荡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建成省市级研发平台49家,认定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46家,迈科管业等上市挂牌企业15家,上云企业达到1087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由19.8%提升到69.7%。

如今的平阴,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动能转换速度加快,新产业新经济正加速崛起。工业经济对全县GDP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6.9%、60.7%。

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产业集群式发展,平阴早已谋篇布局,在顶层设计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助推工业强县行稳致远。

结合全县区位、资源、基础,平阴持续优化高端五金、炭素电极、医药食品、绿色建材、节能环保五大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产业集中、功能集合、要素集聚的发展格局。

在中部,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泰德EPP新材料、鲲鹏无人机等企业为引领,推动“腾笼换鸟”,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东部,以产业新城为基点,以欧莱博、山水水泥等企业为引领,重点发展生命科技、绿色建材等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引领区。

在南部,以孔村片区为基点,以澳海炭素、万瑞炭素等企业为引领,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物流仓储等产业,打造创新创业标杆区。

与此同时,平阴县助推企业加快迈向产业链“关键环”、价值链“中高端”,全力打造全国智能智造基地、全国一流预焙阳极产业集群、全省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园区、全国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鼓励引导县内企业主动拥抱和融入数字经济大潮,打造一批智能车间、灯塔工厂和标杆企业,抢占制造业发展“智”高点。

 

放大特色优势,玫瑰阿胶产业年内争破百亿元

一直以来,玫瑰、阿胶是平阴的两张特色产业名片。

济南市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曾经指出,济南要强化重点产业集聚区引领作用,推动区县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集群和块状高地。

对此,平阴县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平阴县坚持把玫瑰、阿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产业上下游链条建设,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到研发推广,实现了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平阴县政府投资4.6亿元建设了玫瑰高端产业园,集中玫瑰加工企业入园规范管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省市配套累计突破一亿元,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做大龙头企业。

目前,平阴县有玫瑰加工企业74家,阿胶生产企业20家,玫瑰系列产品达到130多种。2021年,玫瑰产业产值达60亿元,阿胶产业产值2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康养济南”建设,平阴县以玫瑰产业为支撑,建设了“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花养花”玫瑰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了3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1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催生出泉水“农家乐”花田“民宿”等经济业态,形成“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产城互动”的玫瑰生态链,实现了“以花兴业”“以花兴城”的发展效果。

此外,平阴县致力于产业发展方式改进,提升阿胶原产地管理水平,依托数字化养殖、智慧化仓储等配套设施,积极建设毛驴养殖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玫瑰种植面积达6万亩,培育新品种50余个,年产鲜花2万吨,花农收入增幅连年保持在15%以上。

2021年,平阴玫瑰产业被确定为全省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福胶集团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

同时,为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平阴县连续三年举办玫瑰产品博览会、玫瑰文化节、阿胶节,平阴玫瑰荣获省区域公共品牌网络影响力“总冠军”,品牌价值30.28亿元,连续两年晋级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2021年4月,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

着眼未来,平阴县将放大玫瑰“市花效应”和阿胶特色优势,打造百亿级产业、创百年品牌,以特色鲜明、后劲充沛的产业布局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输出强劲动能、贡献平阴力量。

乘势“西兴”,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实施“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省党代会报告。预示着“强省会时代”,济南崛起“势”不可挡。

以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为载体,济南开辟“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位于山东省西部、济南市西南部的平阴县,当仁不让成为推进强省会“西兴”战略的重要一极。

在平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平阴县科学把握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的奋斗目标,明晰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在“六个跨越”中,平阴放在首位的即是“在融入省会上实现跨越”,由此可见平阴在全面融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决心与信心。

发布会上,平阴县委书记王秀成表示,树牢“省会”意识,坚持融入全局、一体发展,做好规划对接、交通对接、载体对接,积极争取轨道交通,对上协调推进济济高铁开工建设,打破融入省会的交通瓶颈。强化产业配套协作,主动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吸引技术孵化、成果应用、配套项目落地,在更大领域参与分工。

同时,发挥好省会连接鲁西南的支点作用,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协作中探索共赢机会,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研成果转化地、产业协作配套地、绿色产品供应地、休闲度假目的地。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平阴县正乘借着“强省会”的东风,遵循“西兴”发展的战略脚步,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新动能、新局面在平阴县的发展版图上正加速呈现。

事实上,平阴全面融入强省会的建设步伐远不只如此。一座城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硬实力支撑,更需要民众宜居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深谙此理的平阴,不仅在观念上、交通上、产业上融入省会建设,还不断向内增强经营城市的能力,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平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新建改建城区道路7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46条65公里,城区雨污分流率达到90%。10年来,累计完成老旧小区基础改造107个,拆迁城中村及棚户区8900余户。

青兰高速、国道220、国道105绕城段建成通车,高速国道互联互通的交通框架全面形成。万商城、茂昌银座等商业综合体相继落地,黄河玫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锦东公园等一批公园建成开放。

同时,创新推行“行走城管+路长制”管理模式,强力整治“城市八乱”,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级文明镇村达到4个。深入推进城镇绿化提升、破损山体治理等九大工程,实施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54个,治理面积196.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被评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如今的平阴,已实现从传统的“小县城”向现代城镇的华丽蝶变。

值得一提的是,平阴县紧紧抓住济南“西兴”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康养济南”,锚定全域旅游持续发力,大力推动玫瑰、阿胶、泉水等特色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域旅游破题起势,文旅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逐渐显现,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今后五年是平阴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期,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和“西兴”战略多重叠加,平阴县将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当好省会“西兴”主力军。一条具有平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正踏着新时代的节拍阔步迈入新征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济南这十年⑨丨平阴县: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当好省会“西兴”主力军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折射出十年来平阴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彰显着济南西兴战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文|孟宝乐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平阴专场,全面展现十年来平阴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与崭新面貌。

2021年,平阴县地区生产总值269.1亿元,十年来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9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世界500强企业3家,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7项,完成投资637.1亿元,并先后取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折射出十年来平阴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彰显着济南西兴战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新产业新经济加速崛起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加快城市化、适应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十年来,平阴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工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高端五金、绿色建材、炭素电极、医药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电子信息、生命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8家、产值达到332.65亿元。目前,平阴县内拥有全球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销售区域最广的管路连接件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基地。

作为平阴县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玫德集团在世界五金制品行业占有重要席位。2021年玫德集团实现产值177亿元,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平阴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推动一流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激荡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建成省市级研发平台49家,认定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46家,迈科管业等上市挂牌企业15家,上云企业达到1087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由19.8%提升到69.7%。

如今的平阴,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动能转换速度加快,新产业新经济正加速崛起。工业经济对全县GDP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6.9%、60.7%。

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产业集群式发展,平阴早已谋篇布局,在顶层设计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助推工业强县行稳致远。

结合全县区位、资源、基础,平阴持续优化高端五金、炭素电极、医药食品、绿色建材、节能环保五大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产业集中、功能集合、要素集聚的发展格局。

在中部,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泰德EPP新材料、鲲鹏无人机等企业为引领,推动“腾笼换鸟”,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东部,以产业新城为基点,以欧莱博、山水水泥等企业为引领,重点发展生命科技、绿色建材等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引领区。

在南部,以孔村片区为基点,以澳海炭素、万瑞炭素等企业为引领,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物流仓储等产业,打造创新创业标杆区。

与此同时,平阴县助推企业加快迈向产业链“关键环”、价值链“中高端”,全力打造全国智能智造基地、全国一流预焙阳极产业集群、全省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园区、全国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鼓励引导县内企业主动拥抱和融入数字经济大潮,打造一批智能车间、灯塔工厂和标杆企业,抢占制造业发展“智”高点。

 

放大特色优势,玫瑰阿胶产业年内争破百亿元

一直以来,玫瑰、阿胶是平阴的两张特色产业名片。

济南市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曾经指出,济南要强化重点产业集聚区引领作用,推动区县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集群和块状高地。

对此,平阴县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平阴县坚持把玫瑰、阿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产业上下游链条建设,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到研发推广,实现了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平阴县政府投资4.6亿元建设了玫瑰高端产业园,集中玫瑰加工企业入园规范管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省市配套累计突破一亿元,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做大龙头企业。

目前,平阴县有玫瑰加工企业74家,阿胶生产企业20家,玫瑰系列产品达到130多种。2021年,玫瑰产业产值达60亿元,阿胶产业产值2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康养济南”建设,平阴县以玫瑰产业为支撑,建设了“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花养花”玫瑰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了3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1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催生出泉水“农家乐”花田“民宿”等经济业态,形成“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产城互动”的玫瑰生态链,实现了“以花兴业”“以花兴城”的发展效果。

此外,平阴县致力于产业发展方式改进,提升阿胶原产地管理水平,依托数字化养殖、智慧化仓储等配套设施,积极建设毛驴养殖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玫瑰种植面积达6万亩,培育新品种50余个,年产鲜花2万吨,花农收入增幅连年保持在15%以上。

2021年,平阴玫瑰产业被确定为全省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福胶集团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

同时,为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平阴县连续三年举办玫瑰产品博览会、玫瑰文化节、阿胶节,平阴玫瑰荣获省区域公共品牌网络影响力“总冠军”,品牌价值30.28亿元,连续两年晋级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2021年4月,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

着眼未来,平阴县将放大玫瑰“市花效应”和阿胶特色优势,打造百亿级产业、创百年品牌,以特色鲜明、后劲充沛的产业布局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输出强劲动能、贡献平阴力量。

乘势“西兴”,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实施“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省党代会报告。预示着“强省会时代”,济南崛起“势”不可挡。

以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为载体,济南开辟“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位于山东省西部、济南市西南部的平阴县,当仁不让成为推进强省会“西兴”战略的重要一极。

在平阴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平阴县科学把握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的奋斗目标,明晰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在“六个跨越”中,平阴放在首位的即是“在融入省会上实现跨越”,由此可见平阴在全面融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决心与信心。

发布会上,平阴县委书记王秀成表示,树牢“省会”意识,坚持融入全局、一体发展,做好规划对接、交通对接、载体对接,积极争取轨道交通,对上协调推进济济高铁开工建设,打破融入省会的交通瓶颈。强化产业配套协作,主动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吸引技术孵化、成果应用、配套项目落地,在更大领域参与分工。

同时,发挥好省会连接鲁西南的支点作用,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协作中探索共赢机会,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科研成果转化地、产业协作配套地、绿色产品供应地、休闲度假目的地。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平阴县正乘借着“强省会”的东风,遵循“西兴”发展的战略脚步,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新动能、新局面在平阴县的发展版图上正加速呈现。

事实上,平阴全面融入强省会的建设步伐远不只如此。一座城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硬实力支撑,更需要民众宜居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深谙此理的平阴,不仅在观念上、交通上、产业上融入省会建设,还不断向内增强经营城市的能力,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平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新建改建城区道路7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46条65公里,城区雨污分流率达到90%。10年来,累计完成老旧小区基础改造107个,拆迁城中村及棚户区8900余户。

青兰高速、国道220、国道105绕城段建成通车,高速国道互联互通的交通框架全面形成。万商城、茂昌银座等商业综合体相继落地,黄河玫瑰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锦东公园等一批公园建成开放。

同时,创新推行“行走城管+路长制”管理模式,强力整治“城市八乱”,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级文明镇村达到4个。深入推进城镇绿化提升、破损山体治理等九大工程,实施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54个,治理面积196.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被评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如今的平阴,已实现从传统的“小县城”向现代城镇的华丽蝶变。

值得一提的是,平阴县紧紧抓住济南“西兴”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康养济南”,锚定全域旅游持续发力,大力推动玫瑰、阿胶、泉水等特色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域旅游破题起势,文旅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逐渐显现,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今后五年是平阴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期,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和“西兴”战略多重叠加,平阴县将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当好省会“西兴”主力军。一条具有平阴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正踏着新时代的节拍阔步迈入新征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