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宝洁这一年,营收增长全靠提了三次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宝洁这一年,营收增长全靠提了三次价

销售额增长的背后是“加价不加量”。

图源:CFP

记者 | 周芳颖

编辑 | 楼婍沁

近期,“日化大佬”宝洁集团(Procter & Gamble)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涨价挽救了其销量下滑的影响。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宝洁的净销售额达到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90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达3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亿元),同比下滑4%。

不利的外汇因素对该集团有机销售额产生了6%的下滑影响。排除外汇、收购和资产剥离的因素,宝洁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7%,主要得益于提价带来9%的增长,以及产品组合增长的1%,而其出货量则下滑了3%。

实际上,宝洁早在上一财年就已经开启涨价策略。

2022财年,宝洁已经三次宣布提价。从美妆板块下的SK-ll、OLAY,到口腔护理和剃须护理产品,宝洁均进行了价格调整。在2022年1月的财报会上,宝洁还曾提出旗下十大品类将全线提价。2022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所有部门产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8%。

赚钱越来越难的宝洁将多次提价的原因归咎于疫情以来运输、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通胀对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2023财年第一季度,宝洁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160个基点至47.4%。下滑的原因是商品和投入材料成本增加了510个基点,货运成本增加40个基点,产品和包装再投资增加30个基点,以及不利产品组合和其他影响增加了130个基点。但这些上升的成本只有部分被提价带来的470个基点和总生产力节省的110个基点所抵消。

根据路透社报道,宝洁首席财务官Andre Schulten在财报会上表示,本月将会有很多产品实施涨价。宝洁看到旗下很多中端品牌销量正在增长,比如洗衣粉品牌Gain和Tide Simply汰渍,因为消费者在寻找该公司更便宜的产品。

按部门划分来看,以有机销售额计算,洗漱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健康护理以及织物和家庭护理品类销售额均增长8%,婴幼儿及家庭护理品类销售额增长6%,而包括个人护肤在内的美容品类的销售额增幅最小,仅增长了4%。

而这些销售额增长的背后是“加价不加量”。上述所有品类的销售增长均得益于其价格的增长。而除了洗漱品类的销量持平,其他品类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近一年来,宝洁尤其加大了美容领域的投入。

2021年底至2022年初,宝洁两个月内接连收购了三个美容品牌,它们分别是护肤品牌Tula Skincare、纯净美妆品牌Farmacy和高端护发品牌Ouai。此外,宝洁还推出了美容虚拟空间BeautySPHERE,以实时和虚拟内容让大众了解宝洁美容产品背后的开发思路和原则。这被视为宝洁踏入元宇宙的第一步。

虽然宝洁通过收购不断丰富美容板块的品牌组合,但仍然欠缺像SK-II这样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作为支柱。而且,SK-II品牌本身的销售表现也不佳。2022年报和2023财年一季度报均指出,SK-II品牌的销量在下降。

此外,宝洁在过去增长最为强劲的中国市场也陷入困顿。根据2022年报,大中华区上一财年有机销售额下滑了4%。

而在日化领域,中国市场近年来正不断涌现新兴本土消费品牌。它们抓住了细分领域的机会点迅速起步,或将成为宝洁未来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对当地市场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宝洁于3月还在中国市场任命了首位本土首席执行官。

宝洁预计2023财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到3%,与外汇影响相关。有机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到5%。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宝洁

3.6k
  • 威派格(603956.SH):控股股东李纪玺累计质押数量约77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18%
  • SK-II再拖宝洁中国的后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宝洁这一年,营收增长全靠提了三次价

销售额增长的背后是“加价不加量”。

图源:CFP

记者 | 周芳颖

编辑 | 楼婍沁

近期,“日化大佬”宝洁集团(Procter & Gamble)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涨价挽救了其销量下滑的影响。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宝洁的净销售额达到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90亿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达3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亿元),同比下滑4%。

不利的外汇因素对该集团有机销售额产生了6%的下滑影响。排除外汇、收购和资产剥离的因素,宝洁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7%,主要得益于提价带来9%的增长,以及产品组合增长的1%,而其出货量则下滑了3%。

实际上,宝洁早在上一财年就已经开启涨价策略。

2022财年,宝洁已经三次宣布提价。从美妆板块下的SK-ll、OLAY,到口腔护理和剃须护理产品,宝洁均进行了价格调整。在2022年1月的财报会上,宝洁还曾提出旗下十大品类将全线提价。2022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所有部门产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8%。

赚钱越来越难的宝洁将多次提价的原因归咎于疫情以来运输、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通胀对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2023财年第一季度,宝洁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160个基点至47.4%。下滑的原因是商品和投入材料成本增加了510个基点,货运成本增加40个基点,产品和包装再投资增加30个基点,以及不利产品组合和其他影响增加了130个基点。但这些上升的成本只有部分被提价带来的470个基点和总生产力节省的110个基点所抵消。

根据路透社报道,宝洁首席财务官Andre Schulten在财报会上表示,本月将会有很多产品实施涨价。宝洁看到旗下很多中端品牌销量正在增长,比如洗衣粉品牌Gain和Tide Simply汰渍,因为消费者在寻找该公司更便宜的产品。

按部门划分来看,以有机销售额计算,洗漱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健康护理以及织物和家庭护理品类销售额均增长8%,婴幼儿及家庭护理品类销售额增长6%,而包括个人护肤在内的美容品类的销售额增幅最小,仅增长了4%。

而这些销售额增长的背后是“加价不加量”。上述所有品类的销售增长均得益于其价格的增长。而除了洗漱品类的销量持平,其他品类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近一年来,宝洁尤其加大了美容领域的投入。

2021年底至2022年初,宝洁两个月内接连收购了三个美容品牌,它们分别是护肤品牌Tula Skincare、纯净美妆品牌Farmacy和高端护发品牌Ouai。此外,宝洁还推出了美容虚拟空间BeautySPHERE,以实时和虚拟内容让大众了解宝洁美容产品背后的开发思路和原则。这被视为宝洁踏入元宇宙的第一步。

虽然宝洁通过收购不断丰富美容板块的品牌组合,但仍然欠缺像SK-II这样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作为支柱。而且,SK-II品牌本身的销售表现也不佳。2022年报和2023财年一季度报均指出,SK-II品牌的销量在下降。

此外,宝洁在过去增长最为强劲的中国市场也陷入困顿。根据2022年报,大中华区上一财年有机销售额下滑了4%。

而在日化领域,中国市场近年来正不断涌现新兴本土消费品牌。它们抓住了细分领域的机会点迅速起步,或将成为宝洁未来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对当地市场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宝洁于3月还在中国市场任命了首位本土首席执行官。

宝洁预计2023财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到3%,与外汇影响相关。有机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到5%。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