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万英镑不够花!英国中产家庭也入不敷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万英镑不够花!英国中产家庭也入不敷出

生活如此多艰……

莱安诺及克雷格夫妇二人都拥有一份体面工作,但却仍需由家中父母接济。

英国人的年平均收入是2.6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万元),5万余英镑(约合人民币44万元)的年收入保障了这些中产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但最近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3的中产家庭连500英镑的额外花销都付不起,31%的家庭甚至已入不敷出,只得举债过活。他们的收入究竟都花去哪儿了?以下这四户家庭的生活账单或许能给出答案。

米歇尔&亚历克斯一家:4年没出国旅游了

35岁的米歇尔·泰勒是一家数字广告公司的研究员,年薪2.28万英镑。40岁的丈夫亚历克斯是她的同行,身为测试部负责人的他每年也有3.5万英镑的收入进账。他们育有两女一子,分别是姐姐艾米丽(5岁)和妹妹安珀(18个月),以及刚出生两周的迪肯,一家人目前居住在萨里小镇Lightwater。

不得不精打细算:即便拥有5.78万英镑的年收入,每个月还是超支了615英镑。

家庭年收入:578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49镑(米歇尔:1381镑,亚历克斯:2068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92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641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500镑

保育费用:975镑

生活开支(燃气费、电费、通话费、网费、保险和市政税等):1180镑

汽车费用(燃油费、税费及保险):两辆车共600镑

公共交通:100镑

三餐费用:500镑

衣物购买:0镑,除非孩子们需要换新衣。常在网上淘二手货,或者穿亲戚家的旧衣服。

健身费用:夫妻二人一共90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0镑

度假费用:0镑

宠物费用:豚鼠每月花费20镑

理发费用:妻子每三个月理发一次,平均每月33镑,丈夫每月8镑

信用卡还款: 250镑

总计:4256镑(超支615镑)

每月收入剩余:-615镑

米歇尔:

今年年初,热水器出了故障,我们只好先用信用卡支付近1500镑的更换费用。虽然我们家的收入看起来十分可观,但我们没有存款,没买年金,还得偿还近万英镑的卡债,每月一个子儿都剩不了。

没有存款:每月一个子儿都剩不了。

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花钱也没有大手大脚,但我的户头名下就是什么也没剩。连一条裤袜我都买不起了,这怎么可能正常呢?

自去年9月结婚纪念日后,我与亚历克斯晚上再也没有外出约会过,从2012年开始,我们也未曾出国旅游过。每年的度假也只是去探望亚历克斯住在德文郡的家人罢了。

我用表格记录了我们的收支情况,不久前还花了一整天联系不同的燃气及保险供应商,希望能多省点钱。

我的父母也曾出手相助:购房时,父亲为我们存款;艾米丽出生时,母亲为我们支付每周两日的保育费用。

但就在我生下安珀休产假的时候,母亲病倒了,我们只好自己承担这笔钱。我不在时,保育员负责每周照顾安珀三天,艾米丽两天,时薪是5.5英镑。亚历克斯周三不用坐班,他可以负责接送孩子,省下一点钱。

现在迪肯刚出生不久,我又在休产假,我们只好想方设法地节省花销。迪肯的到来是个美好的意外,但也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经济负担。等到迪肯9个月大的时候,我会重返工作岗位,每周工作三日,但到时候保育费用自然又会翻倍。我还在进行瑜伽教练的培训,希望能多份工作补贴家用。不过饮食方面我可不愿意将就,肉类、蔬菜和水果一定要新鲜,保证家人吃得健康。

其实论收入,我赚得并不多,但我希望能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榜样,帮助减轻亚历克斯肩上的负担。即便他不说,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家庭生活成本远超于薪水的阶段,他一定不轻松。

现在的重中之重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尽量别再超支更多。

丽萨&加文一家:房屋保养可真贵

38岁的丽萨·舍伍德与42岁的丈夫加文·史密斯及两个儿子詹姆斯(4岁)与约瑟夫(2岁)住在布罗姆利的肯德县。丽萨是一名律所办事员,年收入为3.4万英镑,加文则是训练中心的一名教师,年收入为2.2万英镑。

抠着花:每月收入3400镑,刚好够花,还剩4镑。

家庭年收入:560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00镑(丽萨:1850镑,加文:1550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37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537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929镑

保育费用:1200镑

生活开支:334镑

汽车费用:65镑

游泳课费用(詹姆斯):每月18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100镑

度假费用:83镑(按一年1000镑计算)

节日花费(圣诞节及生日):54镑(按一年650镑计算)

宠物费用: 0镑

理发/美容:10镑

信用卡还款: 200镑(偿还两年前购买双层玻璃窗的3000镑,还剩500镑未还清)

总计:3533镑

每月收入剩余:4镑

丽萨:

在英国,5.6万英镑的年收入足以跻身高收入水平之列,但每到月底,我们还是花得一点儿也不剩。

保育费用简直是个无底洞,每月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落入了保姆的口袋。保姆每周照顾

孩子们三天,时薪是11英镑,剩下的两天由我和加文进行照顾。

2009年房价飞涨前,我们很幸运以26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间三室一厅的英式排房,但现在我们的账面上还欠着16.5万英镑的房贷,而这间维多利亚老式排房的保养费用可不低。今年年初,光是修复外墙裂痕和清理排水管道就花了1000英镑,要是再不修,家里都要淌水了。

为了省钱,我们三餐都吃得很简单。我会挑商场快关门的时候去扫货,总能捡些便宜。我会买些冷冻的水果和蔬菜,在家自制蛋糕和饼干。虽然我们也爱一家人出门吃饭,但结账时价钱总是贵得吓人。我也买了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英国保护及管理名胜古迹的慈善组织)的会员,这下全国不少景点都能免费参观了。

车辆年检简直是场恐怖片,这辆福特从2003年开到现在,早该更新换代了,但我们连一辆新车的钱都付不起。

为了不超支,我们都在拼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孩子们快开学了,保育成本也会降下来,但在我和加文下班前,他们还需要保姆的照顾。

我们唯一的放纵时刻就是每月一个晚上的外出,我和加文会错开出门的时间,这样家里的孩子才有人照顾,偶尔也会订一份外卖奖励自己。

我父亲的朋友在西班牙拥有一幢别墅,每年我们一家人度假的机票费用几乎都是我父亲在出。加文的父母在惠特斯特布尔也拥有一辆房车。除了这两个地方外,其他地方我们也去不起了。

年收入近6万英镑,为何生活仍如此艰难?

莱安诺&克雷格一家:不得不让父母接济

34岁的莱安诺·史蒂文与克雷格·哈丁与双胞胎杰克及艾米莉亚(8岁)和小女儿菲比(18个月)住在埃塞克斯的布伦特伍德区。莱安诺是广告公司的媒介部经理,年收入为3.9万英镑,克雷格则是一家地毯公司的人力部经理,年收入为2.6万英镑。

即便勤勤恳恳地干着一份体面工作,也没法负担家庭开销,最终不得不让家中父母接济。克雷格与莱安诺觉得很丢人。

家庭年收入:650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00镑(莱安诺:1900镑,克雷格:1500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90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590镑

*每月账单*

房租费用:1000镑

保育费用:400镑

生活开支:550镑

汽车费用:两辆车共370镑

公共交通:190镑(铁路季票)

三餐费用:250镑

衣物购买:60镑

健身费用:51镑

为孩子存款:60镑

课后活动:100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65镑

度假费用:150镑(无需支付住宿费)

节日费用:250镑

宠物费用:兔子每月花费20镑

理发/美容:30镑

信用卡还款: 0镑

总计:3546镑

每月收入剩余:44镑

莱安诺:

6.5万英镑的年收入,似乎应该意味着优质的生活,美好的假期和大方的购物,但事实上,克雷格和我每天都绷紧了神经,生怕突然出现难以负担的额外花销。

我们没有存款,只是每个月固定为孩子每人存20镑。每次出现紧急花销,我们只能向父母求助。我们都30多岁了,勤勤恳恳地干着一份体面工作,却最终不得不让家中父母接济,真是丢人。

夫妇二人每天都绷紧了神经,生怕突然出现难以负担的额外花销。

双胞胎的保育费用高达1000英镑,菲比的出现更是让境况雪上加霜。她是个美丽的意外,但却增加了不少难以预见的支出。双胞胎的儿时用品都没留下,我们只能重新购置。

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较高,连儿童福利补贴我们也拿不到多少。

现在,一家人租住在三室一厅的老式排房里。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只是这个想法太不现实了。我们都害怕房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把房子转手他人,双胞胎已经跟着我们搬了四次家。

可能有人会说,你们不是有两辆车吗。但这两辆车是我们工作与接送孩子的必需品。

家里也不是没有奢侈的消费:因为我们不常出门看电影,所以每月我们买了100英镑的付费电视台。健身房会员是真正“只属于我”的消费,我每天都会去。

我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几个月才去一次美发店。我们已经有8年没出国旅游过了,度假只会在埃塞克斯小镇沃尔顿我母亲的房车那儿度过。平日里我会自己带午饭上班,连一杯咖啡都不舍得喝。

我从来不带孩子们去买衣服,因为我怕没法满足他们的购买欲。通常我只会翻看商品目录,买些生活必需品,分期付清。我们的确算不上贫困,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我的确很幸运。

但拼了命工作,我们怎么说也该过得更好吧,是不是?

苏珊&戈登一家:衣服只能在超市买

48岁的苏珊·哈里森是临终关怀机构的一名行政助理,每周工作28个小时,年收入为1.4万英镑。43岁的丈夫戈登是精神科社康护士,年收入为3.7万英镑。夫妇二人与儿子乔治(8岁)及女儿莉亚(7岁)住在格拉斯哥。

苏珊想在60岁退休,但到那时候房贷还没还清。

家庭年收入:51000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200镑(苏珊:1050镑,戈登:2200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570镑

保育费用:132镑

生活开支:452镑

汽车费用:两辆车共495镑

三餐费用:664镑

衣物购买:100镑

度假费用:200镑(不久后要前往佛罗里达州,还需花多100镑)

节日费用:100镑

足球赛季门票:50镑

外出活动(出席婚礼):300镑

宠物费用: 0镑

理发/美容:20镑

信用卡还款: 0镑

总计:3083镑

每月收入剩余:167镑

苏珊说,三餐是家里最大的花销,但每个月只要不出现额外的花销,他们就已倍感幸运。

苏珊:

只要这个月车子不出事,屋顶不漏水,我们就觉得很幸运了。我们赚得多,但是花得更多。

11年前,我俩还没结婚,我们以15万英镑的价格买了现在所住的房子,用上一间房子售卖所得的房款付了首付,每月的房贷压力并不算太大。三餐是家里最大的花销,我习惯给家里人做些健康的菜肴,但新鲜的食材实在太贵了。现在我都只买冷冻的蔬菜,我都不记得上次吃牛排和羊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以前的我喜欢在Next这类高街品牌那儿买衣服,现在我都在超市买,真想知道年轻时候的我会怎么看待现在的我——衣服就那样随意地堆在特价面包和豆子的上方。孩子们每年夏冬两季都会有套新衣服,但也没别的了。我们的社交生活很有限,几乎不去酒吧和餐厅。

除了日常花销,出席婚礼也花了我们不少钱。最近,有五家亲戚都举办了婚礼,我们得买礼物和衣物,加上住宿费和路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们只在国内度假。今年我们在德文郡住了两周,我们看中的是那儿的好天气——你知道在海滩野餐有多实惠嘛!两年前,我们就计划好要为2018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之旅预存6000镑。

我们只能攒钱购置新物品,不过我那辆开了13年的车子也该换了,又得还汽车贷款了。

我在手机上安装了银行应用,记录月度收支。要是这个月的额度花光了,我们就只能等到下个月。

多年前,我曾梦想在60岁退休。现在看来,到那时候我连房贷都还没还清呢。

 

(翻译:潘金花)

来源:Daily Mail

原标题:We can't live on £50,000: Middle-class families with an enviable household income explain why they are BROKE and are forced to borrow from family, buy supermarket clothes and holiday in the U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万英镑不够花!英国中产家庭也入不敷出

生活如此多艰……

莱安诺及克雷格夫妇二人都拥有一份体面工作,但却仍需由家中父母接济。

英国人的年平均收入是2.6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万元),5万余英镑(约合人民币44万元)的年收入保障了这些中产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但最近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有1/3的中产家庭连500英镑的额外花销都付不起,31%的家庭甚至已入不敷出,只得举债过活。他们的收入究竟都花去哪儿了?以下这四户家庭的生活账单或许能给出答案。

米歇尔&亚历克斯一家:4年没出国旅游了

35岁的米歇尔·泰勒是一家数字广告公司的研究员,年薪2.28万英镑。40岁的丈夫亚历克斯是她的同行,身为测试部负责人的他每年也有3.5万英镑的收入进账。他们育有两女一子,分别是姐姐艾米丽(5岁)和妹妹安珀(18个月),以及刚出生两周的迪肯,一家人目前居住在萨里小镇Lightwater。

不得不精打细算:即便拥有5.78万英镑的年收入,每个月还是超支了615英镑。

家庭年收入:578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49镑(米歇尔:1381镑,亚历克斯:2068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92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641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500镑

保育费用:975镑

生活开支(燃气费、电费、通话费、网费、保险和市政税等):1180镑

汽车费用(燃油费、税费及保险):两辆车共600镑

公共交通:100镑

三餐费用:500镑

衣物购买:0镑,除非孩子们需要换新衣。常在网上淘二手货,或者穿亲戚家的旧衣服。

健身费用:夫妻二人一共90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0镑

度假费用:0镑

宠物费用:豚鼠每月花费20镑

理发费用:妻子每三个月理发一次,平均每月33镑,丈夫每月8镑

信用卡还款: 250镑

总计:4256镑(超支615镑)

每月收入剩余:-615镑

米歇尔:

今年年初,热水器出了故障,我们只好先用信用卡支付近1500镑的更换费用。虽然我们家的收入看起来十分可观,但我们没有存款,没买年金,还得偿还近万英镑的卡债,每月一个子儿都剩不了。

没有存款:每月一个子儿都剩不了。

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花钱也没有大手大脚,但我的户头名下就是什么也没剩。连一条裤袜我都买不起了,这怎么可能正常呢?

自去年9月结婚纪念日后,我与亚历克斯晚上再也没有外出约会过,从2012年开始,我们也未曾出国旅游过。每年的度假也只是去探望亚历克斯住在德文郡的家人罢了。

我用表格记录了我们的收支情况,不久前还花了一整天联系不同的燃气及保险供应商,希望能多省点钱。

我的父母也曾出手相助:购房时,父亲为我们存款;艾米丽出生时,母亲为我们支付每周两日的保育费用。

但就在我生下安珀休产假的时候,母亲病倒了,我们只好自己承担这笔钱。我不在时,保育员负责每周照顾安珀三天,艾米丽两天,时薪是5.5英镑。亚历克斯周三不用坐班,他可以负责接送孩子,省下一点钱。

现在迪肯刚出生不久,我又在休产假,我们只好想方设法地节省花销。迪肯的到来是个美好的意外,但也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经济负担。等到迪肯9个月大的时候,我会重返工作岗位,每周工作三日,但到时候保育费用自然又会翻倍。我还在进行瑜伽教练的培训,希望能多份工作补贴家用。不过饮食方面我可不愿意将就,肉类、蔬菜和水果一定要新鲜,保证家人吃得健康。

其实论收入,我赚得并不多,但我希望能成为孩子们眼中的榜样,帮助减轻亚历克斯肩上的负担。即便他不说,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家庭生活成本远超于薪水的阶段,他一定不轻松。

现在的重中之重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尽量别再超支更多。

丽萨&加文一家:房屋保养可真贵

38岁的丽萨·舍伍德与42岁的丈夫加文·史密斯及两个儿子詹姆斯(4岁)与约瑟夫(2岁)住在布罗姆利的肯德县。丽萨是一名律所办事员,年收入为3.4万英镑,加文则是训练中心的一名教师,年收入为2.2万英镑。

抠着花:每月收入3400镑,刚好够花,还剩4镑。

家庭年收入:560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00镑(丽萨:1850镑,加文:1550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37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537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929镑

保育费用:1200镑

生活开支:334镑

汽车费用:65镑

游泳课费用(詹姆斯):每月18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100镑

度假费用:83镑(按一年1000镑计算)

节日花费(圣诞节及生日):54镑(按一年650镑计算)

宠物费用: 0镑

理发/美容:10镑

信用卡还款: 200镑(偿还两年前购买双层玻璃窗的3000镑,还剩500镑未还清)

总计:3533镑

每月收入剩余:4镑

丽萨:

在英国,5.6万英镑的年收入足以跻身高收入水平之列,但每到月底,我们还是花得一点儿也不剩。

保育费用简直是个无底洞,每月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落入了保姆的口袋。保姆每周照顾

孩子们三天,时薪是11英镑,剩下的两天由我和加文进行照顾。

2009年房价飞涨前,我们很幸运以26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间三室一厅的英式排房,但现在我们的账面上还欠着16.5万英镑的房贷,而这间维多利亚老式排房的保养费用可不低。今年年初,光是修复外墙裂痕和清理排水管道就花了1000英镑,要是再不修,家里都要淌水了。

为了省钱,我们三餐都吃得很简单。我会挑商场快关门的时候去扫货,总能捡些便宜。我会买些冷冻的水果和蔬菜,在家自制蛋糕和饼干。虽然我们也爱一家人出门吃饭,但结账时价钱总是贵得吓人。我也买了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英国保护及管理名胜古迹的慈善组织)的会员,这下全国不少景点都能免费参观了。

车辆年检简直是场恐怖片,这辆福特从2003年开到现在,早该更新换代了,但我们连一辆新车的钱都付不起。

为了不超支,我们都在拼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孩子们快开学了,保育成本也会降下来,但在我和加文下班前,他们还需要保姆的照顾。

我们唯一的放纵时刻就是每月一个晚上的外出,我和加文会错开出门的时间,这样家里的孩子才有人照顾,偶尔也会订一份外卖奖励自己。

我父亲的朋友在西班牙拥有一幢别墅,每年我们一家人度假的机票费用几乎都是我父亲在出。加文的父母在惠特斯特布尔也拥有一辆房车。除了这两个地方外,其他地方我们也去不起了。

年收入近6万英镑,为何生活仍如此艰难?

莱安诺&克雷格一家:不得不让父母接济

34岁的莱安诺·史蒂文与克雷格·哈丁与双胞胎杰克及艾米莉亚(8岁)和小女儿菲比(18个月)住在埃塞克斯的布伦特伍德区。莱安诺是广告公司的媒介部经理,年收入为3.9万英镑,克雷格则是一家地毯公司的人力部经理,年收入为2.6万英镑。

即便勤勤恳恳地干着一份体面工作,也没法负担家庭开销,最终不得不让家中父母接济。克雷格与莱安诺觉得很丢人。

家庭年收入:65000镑

家庭每月收入:3400镑(莱安诺:1900镑,克雷格:1500镑)

其他收入:每月儿童福利190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590镑

*每月账单*

房租费用:1000镑

保育费用:400镑

生活开支:550镑

汽车费用:两辆车共370镑

公共交通:190镑(铁路季票)

三餐费用:250镑

衣物购买:60镑

健身费用:51镑

为孩子存款:60镑

课后活动:100镑

外出就餐或外卖费用:65镑

度假费用:150镑(无需支付住宿费)

节日费用:250镑

宠物费用:兔子每月花费20镑

理发/美容:30镑

信用卡还款: 0镑

总计:3546镑

每月收入剩余:44镑

莱安诺:

6.5万英镑的年收入,似乎应该意味着优质的生活,美好的假期和大方的购物,但事实上,克雷格和我每天都绷紧了神经,生怕突然出现难以负担的额外花销。

我们没有存款,只是每个月固定为孩子每人存20镑。每次出现紧急花销,我们只能向父母求助。我们都30多岁了,勤勤恳恳地干着一份体面工作,却最终不得不让家中父母接济,真是丢人。

夫妇二人每天都绷紧了神经,生怕突然出现难以负担的额外花销。

双胞胎的保育费用高达1000英镑,菲比的出现更是让境况雪上加霜。她是个美丽的意外,但却增加了不少难以预见的支出。双胞胎的儿时用品都没留下,我们只能重新购置。

而且因为家庭收入较高,连儿童福利补贴我们也拿不到多少。

现在,一家人租住在三室一厅的老式排房里。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只是这个想法太不现实了。我们都害怕房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把房子转手他人,双胞胎已经跟着我们搬了四次家。

可能有人会说,你们不是有两辆车吗。但这两辆车是我们工作与接送孩子的必需品。

家里也不是没有奢侈的消费:因为我们不常出门看电影,所以每月我们买了100英镑的付费电视台。健身房会员是真正“只属于我”的消费,我每天都会去。

我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几个月才去一次美发店。我们已经有8年没出国旅游过了,度假只会在埃塞克斯小镇沃尔顿我母亲的房车那儿度过。平日里我会自己带午饭上班,连一杯咖啡都不舍得喝。

我从来不带孩子们去买衣服,因为我怕没法满足他们的购买欲。通常我只会翻看商品目录,买些生活必需品,分期付清。我们的确算不上贫困,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我的确很幸运。

但拼了命工作,我们怎么说也该过得更好吧,是不是?

苏珊&戈登一家:衣服只能在超市买

48岁的苏珊·哈里森是临终关怀机构的一名行政助理,每周工作28个小时,年收入为1.4万英镑。43岁的丈夫戈登是精神科社康护士,年收入为3.7万英镑。夫妇二人与儿子乔治(8岁)及女儿莉亚(7岁)住在格拉斯哥。

苏珊想在60岁退休,但到那时候房贷还没还清。

家庭年收入:51000镑

家庭每月总收入:3200镑(苏珊:1050镑,戈登:2200镑)

*每月账单*

房屋贷款:570镑

保育费用:132镑

生活开支:452镑

汽车费用:两辆车共495镑

三餐费用:664镑

衣物购买:100镑

度假费用:200镑(不久后要前往佛罗里达州,还需花多100镑)

节日费用:100镑

足球赛季门票:50镑

外出活动(出席婚礼):300镑

宠物费用: 0镑

理发/美容:20镑

信用卡还款: 0镑

总计:3083镑

每月收入剩余:167镑

苏珊说,三餐是家里最大的花销,但每个月只要不出现额外的花销,他们就已倍感幸运。

苏珊:

只要这个月车子不出事,屋顶不漏水,我们就觉得很幸运了。我们赚得多,但是花得更多。

11年前,我俩还没结婚,我们以15万英镑的价格买了现在所住的房子,用上一间房子售卖所得的房款付了首付,每月的房贷压力并不算太大。三餐是家里最大的花销,我习惯给家里人做些健康的菜肴,但新鲜的食材实在太贵了。现在我都只买冷冻的蔬菜,我都不记得上次吃牛排和羊肉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以前的我喜欢在Next这类高街品牌那儿买衣服,现在我都在超市买,真想知道年轻时候的我会怎么看待现在的我——衣服就那样随意地堆在特价面包和豆子的上方。孩子们每年夏冬两季都会有套新衣服,但也没别的了。我们的社交生活很有限,几乎不去酒吧和餐厅。

除了日常花销,出席婚礼也花了我们不少钱。最近,有五家亲戚都举办了婚礼,我们得买礼物和衣物,加上住宿费和路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们只在国内度假。今年我们在德文郡住了两周,我们看中的是那儿的好天气——你知道在海滩野餐有多实惠嘛!两年前,我们就计划好要为2018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之旅预存6000镑。

我们只能攒钱购置新物品,不过我那辆开了13年的车子也该换了,又得还汽车贷款了。

我在手机上安装了银行应用,记录月度收支。要是这个月的额度花光了,我们就只能等到下个月。

多年前,我曾梦想在60岁退休。现在看来,到那时候我连房贷都还没还清呢。

 

(翻译:潘金花)

来源:Daily Mail

原标题:We can't live on £50,000: Middle-class families with an enviable household income explain why they are BROKE and are forced to borrow from family, buy supermarket clothes and holiday in the U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