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了《小别离》,你还会让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出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了《小别离》,你还会让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出国吗?

终于有一部国产剧能聚焦在一个社会话题上来讲故事了,像美剧那样。

在一堆带着美瞳演戏的玄幻剧中,近期由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像一股清流,流进了很多观众心里。

由黄磊和海清领衔主演,张子枫、朱媛媛、胡先煦、老戏骨高明等主演,人气偶像TFBOYS特别出演的都市家庭情感大剧《小别离》现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火热播出,该剧自开播起就因其接自身带有的社会热点家庭、教育、民生话题备受关注,剧中直击中国式教育问题。

《小别离》通过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面对留学问题引发的“一地鸡毛”,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亲子关系、低龄化留学、青春期教育等热点话题上。然而它真正吸引大家的是:终于有一部国产剧能聚焦在一个社会话题上来讲故事了,像美剧那样。

这是近年来,极少数真切反映当下教育现实的国产剧。比起令人尴尬的五毛特效玄幻剧和玛丽苏偶像剧,跳脱出婆媳题材的《小别离》更是在豆瓣上获得8.2的高分,绝对是一部良心之作。它紧抓社会痛点,以精准的定位,极高的话题感,被称为“中国首部聚焦中学生留学教育大作”。

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同一个问题

《小别离》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鲁引弓的一次机场见闻。据说,有一年,8月末的开学季,鲁引弓去机场送朋友。国际出发口那边,一群一群的小留学生们和父母“挥手从兹去”。他看到一位妈妈在孩子的背影消失后突然泪流满面:“从没见过一个大人在陌生人面前哭成这样。”这样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鲁引弓。

《小别离》聚焦的是留学低龄化,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要不要在初中的时候就让孩子出国留学,避开“一分淘汰一操场人”的中考。

第一个是富人阶层,张小宇家。学费不是问题,但富二代儿子愿不愿意留学才是问题。

奈何小宇是个学渣,典型的气死爹妈型。在家,是个麻烦,成天和待孕后妈过不去。暴发户老爹气儿子不上进,又不忍小娇妻受气,日夜和叛逆的儿子斗争。最后想到解决矛盾之道,让小宇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教育,眼不见心不烦,同时镀点金好回来继承家业。

第二个是想走捷径的,中产阶级方朵朵家。一直在“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的团聚完整”上摇摆不定。

黄磊和海清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妻,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外企公司高管,住着高档楼盘,开着凯迪拉克入门款,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朵朵。“学农”朵朵,爸妈盯得紧、学得苦,成绩还只能混个中游。一不留神,名次就百名开外。为了分数,家里经常鸡犬不宁。后来,为了告别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朵朵爸妈改变策略,决定让朵朵出国留学。

第三个是想改变命运的工薪阶层金琴琴家。因为留学费用,在“学霸有没有必要出国”这个问题上纠结。

同样是出国留学,如果说富人阶层是说去就能去,中产阶级是想去要努把力。那么,普通工薪阶层呢,却也不弱——去不起也得去!工薪阶层的娃儿金琴琴,学霸。铁打的年级前十,冲击重点的好苗子。爹妈普通身份,一个是甘心认命的出租车司机,另一个是从护工到自学考到行医执照的社区医生。琴琴妈一听学渣学农家都想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学霸女儿怎么能输在这里?必须出国。卖房卖车,砸锅卖铁也得出啊。下一代能翻身呐!

聚焦留学低龄化问题引起共鸣

该剧最引起观众共鸣的是,父母对于孩子人生道路的焦虑——孩子的留学与否已成为中国家庭面临的最重要选择!为什么留学?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孩子而言这叫进退皆有路。这也是近年来,留学热度不减,走向低龄化的原因所在。

因此,说《小别离》这是一部戳中现实的电视剧一点都不过分。而从《小别离》的热播,也不难看出,出国留学尤其是低龄留学对于众家长来说依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选择。

电视剧前半段只用几个场景就揭示了目前国内中考战役的残酷:家长会上老师说“一分一操场”,少一分就淘汰一操场的人,让很多网友感叹:“当年我的班主任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剧中海清饰演的妈妈明明很心疼女儿朵朵,但却依然不能放松对0.5分的要求,因为“考试它就看这个”。 虽然一开始坚决拒绝送女儿朵朵出国留学,但后来面对越来越残酷的升学压力以及女儿的叛逆,他们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部活生生直面中考的教育现状写照,尤其是对越来越低龄化的留学潮做了各个层面剖析,也把父母的各种纠结表现无遗。孩子出不出国?多大年龄出去好?出去后会比国内压力更小吗?回来还适应吗?也有人说,剧中的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规划,看似都是纠结出国,但背后折射出各阶层的经济问题和教育理念。

其实,抛开所谓的经济和阶层因素,单纯地讨论让孩子去国外留学,两套不同的教育体制,两套不同的教育考核、录取标准,孰优孰劣,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达到的效果或许也不一样。所以说,是否出国留学,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留学者是否从心理上接受这个选择。而在留学生越来越低龄化的当下,主导选择的大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折射血淋淋的现实更“接地气”

在玄幻、仙侠、谍战等题材大热荧屏之时,现实题材作品的出现值得珍视,其中敢于触碰和反思公众话题者就更为难得。缘于此,电视剧《小别离》开播不久,便在引发收视热点的同时获得几乎“零差评”的好口碑。

当然,这部剧的火爆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折射了中国教育中学生和家长这两大群体的焦虑——为分数拼搏,为成绩苦战的岁月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么少,竞争压力无比残酷。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分数,在家长眼中就成了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度量衡。

工薪阶层千方百计想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往上爬;中产阶层也不满足于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害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丢失了得来不易的体面的阶级地位;而已经处于上层的富豪们,则希望子孙后来能延续今天的荣华富贵,而不要陷入“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与近年的都市剧相比,该剧仍然以“家”为故事根基、以感情纠葛为戏剧冲突、以人格成长为叙述引擎,其高明之处在于:所建构的三个不同阶层的城市家庭,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象征性,贴近当下中国市民生活;所设置的青春期烦恼、亲子关系处理、升学与留学困境以及婚姻规则、职场生存、人际矛盾等敏锐话题,如多棱镜般令观众反观自我、透视社会。这种与不同年龄人群产生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最可彰显本剧的现实温度和生活质感。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了《小别离》,你还会让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出国吗?

终于有一部国产剧能聚焦在一个社会话题上来讲故事了,像美剧那样。

在一堆带着美瞳演戏的玄幻剧中,近期由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像一股清流,流进了很多观众心里。

由黄磊和海清领衔主演,张子枫、朱媛媛、胡先煦、老戏骨高明等主演,人气偶像TFBOYS特别出演的都市家庭情感大剧《小别离》现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火热播出,该剧自开播起就因其接自身带有的社会热点家庭、教育、民生话题备受关注,剧中直击中国式教育问题。

《小别离》通过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面对留学问题引发的“一地鸡毛”,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亲子关系、低龄化留学、青春期教育等热点话题上。然而它真正吸引大家的是:终于有一部国产剧能聚焦在一个社会话题上来讲故事了,像美剧那样。

这是近年来,极少数真切反映当下教育现实的国产剧。比起令人尴尬的五毛特效玄幻剧和玛丽苏偶像剧,跳脱出婆媳题材的《小别离》更是在豆瓣上获得8.2的高分,绝对是一部良心之作。它紧抓社会痛点,以精准的定位,极高的话题感,被称为“中国首部聚焦中学生留学教育大作”。

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同一个问题

《小别离》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鲁引弓的一次机场见闻。据说,有一年,8月末的开学季,鲁引弓去机场送朋友。国际出发口那边,一群一群的小留学生们和父母“挥手从兹去”。他看到一位妈妈在孩子的背影消失后突然泪流满面:“从没见过一个大人在陌生人面前哭成这样。”这样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鲁引弓。

《小别离》聚焦的是留学低龄化,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要不要在初中的时候就让孩子出国留学,避开“一分淘汰一操场人”的中考。

第一个是富人阶层,张小宇家。学费不是问题,但富二代儿子愿不愿意留学才是问题。

奈何小宇是个学渣,典型的气死爹妈型。在家,是个麻烦,成天和待孕后妈过不去。暴发户老爹气儿子不上进,又不忍小娇妻受气,日夜和叛逆的儿子斗争。最后想到解决矛盾之道,让小宇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教育,眼不见心不烦,同时镀点金好回来继承家业。

第二个是想走捷径的,中产阶级方朵朵家。一直在“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的团聚完整”上摇摆不定。

黄磊和海清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妻,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外企公司高管,住着高档楼盘,开着凯迪拉克入门款,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朵朵。“学农”朵朵,爸妈盯得紧、学得苦,成绩还只能混个中游。一不留神,名次就百名开外。为了分数,家里经常鸡犬不宁。后来,为了告别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朵朵爸妈改变策略,决定让朵朵出国留学。

第三个是想改变命运的工薪阶层金琴琴家。因为留学费用,在“学霸有没有必要出国”这个问题上纠结。

同样是出国留学,如果说富人阶层是说去就能去,中产阶级是想去要努把力。那么,普通工薪阶层呢,却也不弱——去不起也得去!工薪阶层的娃儿金琴琴,学霸。铁打的年级前十,冲击重点的好苗子。爹妈普通身份,一个是甘心认命的出租车司机,另一个是从护工到自学考到行医执照的社区医生。琴琴妈一听学渣学农家都想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学霸女儿怎么能输在这里?必须出国。卖房卖车,砸锅卖铁也得出啊。下一代能翻身呐!

聚焦留学低龄化问题引起共鸣

该剧最引起观众共鸣的是,父母对于孩子人生道路的焦虑——孩子的留学与否已成为中国家庭面临的最重要选择!为什么留学?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孩子而言这叫进退皆有路。这也是近年来,留学热度不减,走向低龄化的原因所在。

因此,说《小别离》这是一部戳中现实的电视剧一点都不过分。而从《小别离》的热播,也不难看出,出国留学尤其是低龄留学对于众家长来说依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选择。

电视剧前半段只用几个场景就揭示了目前国内中考战役的残酷:家长会上老师说“一分一操场”,少一分就淘汰一操场的人,让很多网友感叹:“当年我的班主任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剧中海清饰演的妈妈明明很心疼女儿朵朵,但却依然不能放松对0.5分的要求,因为“考试它就看这个”。 虽然一开始坚决拒绝送女儿朵朵出国留学,但后来面对越来越残酷的升学压力以及女儿的叛逆,他们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部活生生直面中考的教育现状写照,尤其是对越来越低龄化的留学潮做了各个层面剖析,也把父母的各种纠结表现无遗。孩子出不出国?多大年龄出去好?出去后会比国内压力更小吗?回来还适应吗?也有人说,剧中的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规划,看似都是纠结出国,但背后折射出各阶层的经济问题和教育理念。

其实,抛开所谓的经济和阶层因素,单纯地讨论让孩子去国外留学,两套不同的教育体制,两套不同的教育考核、录取标准,孰优孰劣,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达到的效果或许也不一样。所以说,是否出国留学,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留学者是否从心理上接受这个选择。而在留学生越来越低龄化的当下,主导选择的大多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折射血淋淋的现实更“接地气”

在玄幻、仙侠、谍战等题材大热荧屏之时,现实题材作品的出现值得珍视,其中敢于触碰和反思公众话题者就更为难得。缘于此,电视剧《小别离》开播不久,便在引发收视热点的同时获得几乎“零差评”的好口碑。

当然,这部剧的火爆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折射了中国教育中学生和家长这两大群体的焦虑——为分数拼搏,为成绩苦战的岁月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么少,竞争压力无比残酷。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分数,在家长眼中就成了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度量衡。

工薪阶层千方百计想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往上爬;中产阶层也不满足于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害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丢失了得来不易的体面的阶级地位;而已经处于上层的富豪们,则希望子孙后来能延续今天的荣华富贵,而不要陷入“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与近年的都市剧相比,该剧仍然以“家”为故事根基、以感情纠葛为戏剧冲突、以人格成长为叙述引擎,其高明之处在于:所建构的三个不同阶层的城市家庭,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象征性,贴近当下中国市民生活;所设置的青春期烦恼、亲子关系处理、升学与留学困境以及婚姻规则、职场生存、人际矛盾等敏锐话题,如多棱镜般令观众反观自我、透视社会。这种与不同年龄人群产生的精神契合和情感共鸣,最可彰显本剧的现实温度和生活质感。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