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仙本想做个远离明星八卦的人,可是,王宝强的离婚事件迅速爆炸成各种碎片,被网络扬得哪哪都是。
“出轨”、“绿帽子”这些亮闪闪的字眼,国人向来喜闻乐见,何况发生在明星身上呢。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就像一艘行驶在南极海上的船,面对四处漂浮的冰山,避之不及,触冰了。
好吧,世间谁人不八卦。
但我依然想从这里捞点对大家有用的东西。
【1】
很多人抱着同情心在看笑话,为了加深这场悲剧的喜剧色彩,还发挥无限想象,猜测他前妻和经纪人如何在7年前就布局下套、步步为营、制造车祸、洗劫全部财产。。。
似乎王宝强全程就是个傻根儿!
但是,王宝强的事业线,你了解么?
呃,我说的不是这个事业线:
是他的身价上升K线:
84年的王宝强出身贫寒,没有被认可的学历,他从一个群演开始起步。
2003年,王宝强本色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获得金马奖最佳新人、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接着他出演《天下无贼》的傻根儿。
当时大家认为他戏路窄,他认为“这个形象应该稳固住。不然,刚拍完《天下无贼》就换戏路,观众很快就把我给忘了。”
这期间,王宝强推了很多片约,接拍的是人物类型一致,《士兵突击》的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儿》的顺溜儿,都火了。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给王宝强32个赞!
一般人初得名利后容易飘飘然,一般趁热打铁、多挣快钱。试看现在的小鲜肉、小花旦们,同时接拍数个烂片,有几个塑造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呢?
“我的这个(淳朴)形象已经(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然后,王宝强决定,改变戏路,基于“对塑造角色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Hello 树先生》里,王宝强演技大爆发,他为底层小人物设计动作、步伐乃至生活道具。他成了真正的演员,而不仅是本色展现。
凭借树先生一角,王宝强拿了四个最佳男演员奖(海参崴国际电影节、亚太国际影展、纽约中国影展、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亞亚洲电影节)。
接下来,他开始试水喜剧,各种《囧途》,以及几部动作片,如《道士下山》等。
到了今年,他宣布首次自导自演《大闹天竺》。新电影发布会上,冯小刚、陈凯歌、徐峥、曹保平、陈思诚等与他合作过的大导演前来助阵。可见王宝强在娱乐圈的人缘杠杠滴。
回顾他出道以来的十三年,让人惊叹不已!
从演一种类型到演多种类型;
从一个无名群演到最佳男演员,再到制片、导演;
从吃不饱饭到持有数家公司、资产过亿。
或许有人说,出演《盲井》是他踩了狗屎运,但是随后的每一年,我分明看到一个20来岁的矮穷小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头脑和身影。
就算这次感情受挫,王宝强的江山仍在,相信很快会有另一个王后进入他的王国。
各位看官,回顾一下近十三年自己的路,走得顺溜么?
【2】
这个暑假,我见了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大学同学,同她一起的还有刚刚考上麻省理工的儿子Tony。
名校生啊,免不了我要问问那帅小伙儿“你报了什么专业?”
Tony答,“数学,因为我想学计算机,而数学能让我在计算机领域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准的视角来研究。”
她的妈妈补充说,Tony在高中时得过全美高中生计算机的奖项。
后来我又问到他的爱好,他提到拉小提琴和跑步。
他喜欢小提琴,每天自觉练半小时,已有十年。现在是当地乐团的首席。
他说:“我喜欢小提琴,曾经天真地问老师,我是不是比爱因斯坦拉的好?老师说,‘你不如老师,老师不如爱因斯坦’哈哈哈。”
他坚持跑步,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是一种享受。
我很诧异,这个年龄的孩子,居然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看得长远,做出选择,且长期坚持,终有所成。
反观我像他这个年龄时,就是个糊涂蛋啊。
高考后报专业时,听说A专业容易出国拿奖学金,就报了A专业,后来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又换B专业,浪费了一年半的光阴。而且我被家长逼着学两样乐器都没坚持到一个月。
当年我根本不懂做什么人生规划。
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还没醒过神来,依然没有规划的意识。
今年高考过后,有个北京的朋友问我,“我家儿子想报你母校,你说报哪个专业好呢?”
我说“他自己有什么想法?”
朋友答“没想法哦,有人建议报金融或计算机,将来好找工作。”
这样的家长和孩子恐怕很常见吧。
【3】
这个时代,似乎机会很多,我们想要的也很多。但可能什么也抓不住。
而王宝强清晰的事业规划,对我们个人和创业者都有借鉴意义。
根据自身特点,先是死磕一种技能或产品,立起一张个人王牌,打下一块无可替代的根据地。
接着抓住机会,上马多条产品线。
然后沿着行业产业链横向或纵向拓展,整合更多的资源,把地盘扩大,把品牌做透。
各位豆豆,何不把关注别人八卦的精力,抽一些回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规划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