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共享屏幕成诈骗关键一环!多地公安发布冒充“京东金融”电信诈骗预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共享屏幕成诈骗关键一环!多地公安发布冒充“京东金融”电信诈骗预警

南宁警方表示,冒充京东金融诈骗已占当地电信诈骗的2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苗艺伟

今年10月以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我国北京、广西、重庆、四川等多地警方多次发布了冒充“京东金融”的电信诈骗预警,提醒公众谨防以“注销校园贷”、“升级服务”、“维护征信”等名义开展的金融诈骗。

今年10月,南宁警方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冒充“京东客服”诈骗已占近期南宁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总数的25%,并发布紧急预警。

南宁警方表示,该类案件往往是诈骗分子电话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以注销校园贷、升级京东金融服务、调低京东借款利息、增加京东白条额度、取消会员业务等为由实施诈骗。

南宁警方举例,男子阿仁(化名)接到一个自称为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告知阿仁必须注销之前在京东金融上注册的账户,否则将影响征信。阿仁信以为真,便按照“客服”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叫“云视讯”的App,随后对方让他打开各银行App,取消高利率的贷款,但实则操作为开通贷款。

南宁警方表示,这类诈骗往往冒充“京东客服”,声称受害者京东白条或金条账户有问题、此前为学生账户需修改信息或注销校园贷、贷款额度需调整、网购订单需退货退款等,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给受害者制造心理恐慌,致使受害者一步步落入预设好的陷阱。

随后,要求受害人下载钉钉、软视通云会议、飞书会议等APP进行视频对话,并开启屏幕共享。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受害人京东登录验证码后,远程网页登录受害人京东账号,在客服对话界面发布伪造的京东金融工作证、银监会等部门加强校园贷管理的通告等内容,增强信任。

最后,要求受害人将自有资金和通过借贷APP借出资金转到本人银行卡后,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开展“资金核查”,从而骗取受害人钱款。

伪造的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通告

此外,今年10月,重庆警方也发布了类似防诈案例:重庆渝中区大坪街道辖区居民梅某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称,梅某的京东金融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需要取消其京东金融的贷款额度。操作流程是将其银行账户内的贷款额度贷出款来,并转款至特定账号,即可消除梅某的征信问题,事后贷款会原路返还。

梅某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相关APP注册账号,开启视频会议连线,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贷款136000元转款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中。事后,梅某没有收到回款,对方仍叫梅某向其他银行账户上继续进行同样的贷款操作。至此,梅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伪造的京东金融工作人员证件

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广东、广西、重庆、北京、甘肃、云南、福建、贵州、山东、海南、浙江等省市,于近期明确发布冒充“京东金融”的防诈预警通告,部分地区警方已经为受骗人群开展紧急止付,贵州、海南等地公安已经抓捕多位犯罪嫌疑人。

多地通告指出,该骗局的关键是通过钉钉、腾讯视频、飞书等视频软件,并使用共享屏幕等功能,获取短信验证码、第三方登录权限、人脸信息等,并使用这些信息到其他金融平台申请贷款。

记者了解到,这些通过“诈骗”行为等申请的贷款平台,包括微众银行的微粒贷、携程金融、中银E贷、广发银行“E秒贷”、浦发银行、工商银行融e借”等。在受害人群中,以25岁至40岁的年轻人、高知人群为主,其中不乏互联网、金融的业内人士。

今年10月28日,中国支付行业协会发布的支付风险典型案例也指出,欺诈风险由账户盗用模式向客户被骗主动转账模式迁移明显:不法分子仍尝试寻找各种交易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如利用部分特定手机机型的系统漏洞,通过注入视频方式突破人脸识别进行账户盗用等,客户在完全不知情情况下资金被盗的数量明显下降,大多数资金受损客户都与不法分子进行过直接沟通,泄露了个人敏感信息甚至直接向不法分子转账。常见的欺诈话术包括疫情流调、征信修复、贷款利率降低、充值返现、刷单/点赞返现等。

今年3月、7月,京东金融也多次在官方渠道发布防诈提醒:凡是要求共享屏幕填写个人信息的、凡是要求注销京东金条、京东白条、调整利率的、注销校园贷、修复征信、向对方转账的都是诈骗。

多地警方也提醒:第一,如接到自称京东、支付宝、微粒贷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转款;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京东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第二,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第三,不加好友不开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等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第四,绝不转账、借贷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第五,谈及征信切勿慌张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第六,全国反诈咨询热线要牢记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全国反诈咨询热线:9611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共享屏幕成诈骗关键一环!多地公安发布冒充“京东金融”电信诈骗预警

南宁警方表示,冒充京东金融诈骗已占当地电信诈骗的2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苗艺伟

今年10月以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我国北京、广西、重庆、四川等多地警方多次发布了冒充“京东金融”的电信诈骗预警,提醒公众谨防以“注销校园贷”、“升级服务”、“维护征信”等名义开展的金融诈骗。

今年10月,南宁警方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冒充“京东客服”诈骗已占近期南宁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总数的25%,并发布紧急预警。

南宁警方表示,该类案件往往是诈骗分子电话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以注销校园贷、升级京东金融服务、调低京东借款利息、增加京东白条额度、取消会员业务等为由实施诈骗。

南宁警方举例,男子阿仁(化名)接到一个自称为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告知阿仁必须注销之前在京东金融上注册的账户,否则将影响征信。阿仁信以为真,便按照“客服”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叫“云视讯”的App,随后对方让他打开各银行App,取消高利率的贷款,但实则操作为开通贷款。

南宁警方表示,这类诈骗往往冒充“京东客服”,声称受害者京东白条或金条账户有问题、此前为学生账户需修改信息或注销校园贷、贷款额度需调整、网购订单需退货退款等,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给受害者制造心理恐慌,致使受害者一步步落入预设好的陷阱。

随后,要求受害人下载钉钉、软视通云会议、飞书会议等APP进行视频对话,并开启屏幕共享。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受害人京东登录验证码后,远程网页登录受害人京东账号,在客服对话界面发布伪造的京东金融工作证、银监会等部门加强校园贷管理的通告等内容,增强信任。

最后,要求受害人将自有资金和通过借贷APP借出资金转到本人银行卡后,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开展“资金核查”,从而骗取受害人钱款。

伪造的国家金融监管机构通告

此外,今年10月,重庆警方也发布了类似防诈案例:重庆渝中区大坪街道辖区居民梅某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称,梅某的京东金融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需要取消其京东金融的贷款额度。操作流程是将其银行账户内的贷款额度贷出款来,并转款至特定账号,即可消除梅某的征信问题,事后贷款会原路返还。

梅某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相关APP注册账号,开启视频会议连线,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贷款136000元转款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中。事后,梅某没有收到回款,对方仍叫梅某向其他银行账户上继续进行同样的贷款操作。至此,梅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伪造的京东金融工作人员证件

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广东、广西、重庆、北京、甘肃、云南、福建、贵州、山东、海南、浙江等省市,于近期明确发布冒充“京东金融”的防诈预警通告,部分地区警方已经为受骗人群开展紧急止付,贵州、海南等地公安已经抓捕多位犯罪嫌疑人。

多地通告指出,该骗局的关键是通过钉钉、腾讯视频、飞书等视频软件,并使用共享屏幕等功能,获取短信验证码、第三方登录权限、人脸信息等,并使用这些信息到其他金融平台申请贷款。

记者了解到,这些通过“诈骗”行为等申请的贷款平台,包括微众银行的微粒贷、携程金融、中银E贷、广发银行“E秒贷”、浦发银行、工商银行融e借”等。在受害人群中,以25岁至40岁的年轻人、高知人群为主,其中不乏互联网、金融的业内人士。

今年10月28日,中国支付行业协会发布的支付风险典型案例也指出,欺诈风险由账户盗用模式向客户被骗主动转账模式迁移明显:不法分子仍尝试寻找各种交易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如利用部分特定手机机型的系统漏洞,通过注入视频方式突破人脸识别进行账户盗用等,客户在完全不知情情况下资金被盗的数量明显下降,大多数资金受损客户都与不法分子进行过直接沟通,泄露了个人敏感信息甚至直接向不法分子转账。常见的欺诈话术包括疫情流调、征信修复、贷款利率降低、充值返现、刷单/点赞返现等。

今年3月、7月,京东金融也多次在官方渠道发布防诈提醒:凡是要求共享屏幕填写个人信息的、凡是要求注销京东金条、京东白条、调整利率的、注销校园贷、修复征信、向对方转账的都是诈骗。

多地警方也提醒:第一,如接到自称京东、支付宝、微粒贷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转款;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京东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第二,拒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第三,不加好友不开视频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等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第四,绝不转账、借贷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第五,谈及征信切勿慌张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第六,全国反诈咨询热线要牢记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全国反诈咨询热线:9611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