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下游可乐卖不动,“亚洲瓶王”珠海中富三季度转盈为亏,还背着18.5亿债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下游可乐卖不动,“亚洲瓶王”珠海中富三季度转盈为亏,还背着18.5亿债务

不再辉煌的“亚洲瓶王”也折射出饮料江湖的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熹珑

饮料包装生产服务商珠海中富(000659.SZ)于10月28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4亿元,同比下降8.1%;实现归母净利润-2728万元,上年同期为1.1亿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毛利率下降5.1%。

第三季度,公司亏损596.12万元,同比变动-106.56%;营收为3.89亿元,同比变动-11.11%。

负债累累,资产负债率近八成

公司前身为珠海市香洲区中富瓶厂,于1985年成立,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位居前列的饮料包装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碳酸饮料、热灌装饮料等包装用PET瓶、胶罐的生产与销售,并同时为企业提供碳酸饮料、饮用水、无菌灌装、热灌装饮料代加工服务。

由于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饮料公司在中国的灌装厂,曾为“中国最大、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的PET饮料瓶生产基地”,珠海中富一度号称“亚洲瓶王”。

但自2012年起,公司营业收入逐年下滑,2012年首现亏损,亏损额达1.81亿元,次年亏损额一度扩大至11.08亿元。由于多次连年亏损,公司两度被“戴帽”,简称改为“*ST中富”。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下滑8.1%。前三季度以来,由于疫情导致旅游业不振、人员流动减少,对饮料等快消品市场需求降低。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饮料行业销量同比衰退6.8%,销额同比衰退5.5%,下游市场低迷导致公司销售订单减少。

加上部分时段内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阻,进一步影响生产运营。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达到1780.55万元,财报解释主要为停工损失。

尽管停工停产,但营业成本并没有降下去。公司三季度营业成本8.94亿元,同比下降2.1%,低于营业收入8.1%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5.1%。期间费用为1.72亿元,期间费用率为15.8%,较上年升高0.6个百分点。

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公司主要原料PET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整体成本的提升。浙商证券8月发布的研报指出,2021年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金属包装行业转向季度调价,22年内二片罐二次提价落地(年初、二季度各提3-4分),三片罐亦有向上调价。

另一个导致成本高企的因素是财务费用。连年债务缠身,公司近年来每年的财务费用高达1亿元。三季度,财务费用达到7409.5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9.71亿元,大幅增加60.28%,主要来自部分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到期转至该科目核算所致。也就是说,公司偿还债务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另外,长期借款方面仍有2676.03万元的数额。

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负债合计高达18.5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9.72%。流动资产为5.63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16.96亿元,约为流动资产三倍。

短期内到期负债的突然增加需要追溯到十年前。早在2012年7月,公司向银团贷款20亿元,该贷款本应于2015年9月到期,但是经过多次延期还款,最终协定2023年3月2日前结清剩余银团贷款。但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仅偿还3.33亿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中,银团借款(质押、抵押)达到3.73亿元。

为了获得银团借款及贷款额度,频繁的抵押已成家常便饭,抵押物权包括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等。

截至六月底,抵押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3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为3.34亿元;部分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为5.26亿元;土地使用权为1.11亿元。

大量抵押也像滚雪球一样增加公司负债压力。根据半年报,公司向鞍山银行借款5.63亿元,这笔借款本来于今年到期,但是公司签署协议延期至2023年3月。

另外还有面向海南银行的借款900万元,于明年6月到期;兴业银行借款885万元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借款1800万元均在明年11月到期。

“亚洲瓶王”的败退

不再辉煌的“亚洲瓶王”也折射出饮料江湖的变化。

过去,由于拿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个巨头客户,珠海中富也被称为“亚洲PET饮料瓶王”。其PET饮料瓶曾占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包装量50%以上份额。

不过,随着下游饮料江湖风云变化,这一优势逐渐变成劣势。近年来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冲击着双寡头市场,原有的两家独大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许多新兴饮料的一次性纸质包装替代PET饮料瓶成为主流,使珠海中富难以维持原先数量的订单。

财报显示,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内地业务)业绩双降,营收130.29亿港元,同比下滑5.67%;净利润5.86亿港元,大幅下滑41.52%。

百事可乐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沼,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3%;但净利润14.3亿美元,同比下降39%。财报显示,百事产品销量的增长并没有跟上收入的增长,也传递出碳酸饮料市场需求疲软的信号。

饮料行业在每年一、四季度为传统淡季,二、三季度随着天气炎热为行业旺季。不过,今年旺季公司并没有迎来业绩的爆发,反而是应收账款的剧增。截至9月底,公司营业收入10.84亿,其中将近两成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达到1.74亿元,。

根据半年报,欠款方期末前五名分别为重庆百事天府饮料、中富胶盖、北京百事可乐饮料、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和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

可见欠款主要来自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截至上半年,五大欠款放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079.39万元,占比32.91%。坏账准备期末余额达到2119.22万元。

一方面是行业客户集中,过度依赖两个可乐公司导致珠海中富业绩波动大。加上客户存在自我配套减少外购的可能,将直接影响现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另一方面,珠海中富长期遵循单纯的加工商角色定位,业务模式偏向加工,设备专用性强,产品转型难度大。而包装行业技术壁垒低,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商为争取订单相互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产能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产品成本较高。

低碳环保的新型非PET类包装正在攻陷传统的PET包装。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中指出,发展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可消纳的包装材料。而早在2020年12月,海南已启动全岛禁塑。

绿色包装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百事可乐也表示正考虑通过成本更低的包装和更谨慎的招聘方式来削减成本。

此外,产品转型或推出自主品牌也是行业的方向之一。如同为PET瓶装企业英联股份(002846.SZ)正准备向生产PET铜膜转型,PET铜膜被视为未来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大替代风口。

但显然,不管是产品转型还是推出自主品牌,珠海中富都未做好准备。根据投资问答平台,珠海中富表示没有转型方面的考虑,至于自主品牌方面,“推出自有品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鉴于近年来疫情对快消品行业的影响,目前仍需等待条件和时机的成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珠海中富

  • 2连板珠海中富:近期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2023年预亏5000万元-7500万元
  • 珠海中富:拟定增募资不超4.11亿元,用于产能扩建项目等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下游可乐卖不动,“亚洲瓶王”珠海中富三季度转盈为亏,还背着18.5亿债务

不再辉煌的“亚洲瓶王”也折射出饮料江湖的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熹珑

饮料包装生产服务商珠海中富(000659.SZ)于10月28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4亿元,同比下降8.1%;实现归母净利润-2728万元,上年同期为1.1亿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毛利率下降5.1%。

第三季度,公司亏损596.12万元,同比变动-106.56%;营收为3.89亿元,同比变动-11.11%。

负债累累,资产负债率近八成

公司前身为珠海市香洲区中富瓶厂,于1985年成立,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位居前列的饮料包装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碳酸饮料、热灌装饮料等包装用PET瓶、胶罐的生产与销售,并同时为企业提供碳酸饮料、饮用水、无菌灌装、热灌装饮料代加工服务。

由于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饮料公司在中国的灌装厂,曾为“中国最大、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的PET饮料瓶生产基地”,珠海中富一度号称“亚洲瓶王”。

但自2012年起,公司营业收入逐年下滑,2012年首现亏损,亏损额达1.81亿元,次年亏损额一度扩大至11.08亿元。由于多次连年亏损,公司两度被“戴帽”,简称改为“*ST中富”。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下滑8.1%。前三季度以来,由于疫情导致旅游业不振、人员流动减少,对饮料等快消品市场需求降低。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饮料行业销量同比衰退6.8%,销额同比衰退5.5%,下游市场低迷导致公司销售订单减少。

加上部分时段内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阻,进一步影响生产运营。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达到1780.55万元,财报解释主要为停工损失。

尽管停工停产,但营业成本并没有降下去。公司三季度营业成本8.94亿元,同比下降2.1%,低于营业收入8.1%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5.1%。期间费用为1.72亿元,期间费用率为15.8%,较上年升高0.6个百分点。

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公司主要原料PET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整体成本的提升。浙商证券8月发布的研报指出,2021年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金属包装行业转向季度调价,22年内二片罐二次提价落地(年初、二季度各提3-4分),三片罐亦有向上调价。

另一个导致成本高企的因素是财务费用。连年债务缠身,公司近年来每年的财务费用高达1亿元。三季度,财务费用达到7409.5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到9.71亿元,大幅增加60.28%,主要来自部分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到期转至该科目核算所致。也就是说,公司偿还债务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另外,长期借款方面仍有2676.03万元的数额。

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负债合计高达18.5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9.72%。流动资产为5.63亿元,流动负债却高达16.96亿元,约为流动资产三倍。

短期内到期负债的突然增加需要追溯到十年前。早在2012年7月,公司向银团贷款20亿元,该贷款本应于2015年9月到期,但是经过多次延期还款,最终协定2023年3月2日前结清剩余银团贷款。但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仅偿还3.33亿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中,银团借款(质押、抵押)达到3.73亿元。

为了获得银团借款及贷款额度,频繁的抵押已成家常便饭,抵押物权包括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等。

截至六月底,抵押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3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为3.34亿元;部分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为5.26亿元;土地使用权为1.11亿元。

大量抵押也像滚雪球一样增加公司负债压力。根据半年报,公司向鞍山银行借款5.63亿元,这笔借款本来于今年到期,但是公司签署协议延期至2023年3月。

另外还有面向海南银行的借款900万元,于明年6月到期;兴业银行借款885万元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借款1800万元均在明年11月到期。

“亚洲瓶王”的败退

不再辉煌的“亚洲瓶王”也折射出饮料江湖的变化。

过去,由于拿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个巨头客户,珠海中富也被称为“亚洲PET饮料瓶王”。其PET饮料瓶曾占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包装量50%以上份额。

不过,随着下游饮料江湖风云变化,这一优势逐渐变成劣势。近年来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冲击着双寡头市场,原有的两家独大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许多新兴饮料的一次性纸质包装替代PET饮料瓶成为主流,使珠海中富难以维持原先数量的订单。

财报显示,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内地业务)业绩双降,营收130.29亿港元,同比下滑5.67%;净利润5.86亿港元,大幅下滑41.52%。

百事可乐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沼,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3%;但净利润14.3亿美元,同比下降39%。财报显示,百事产品销量的增长并没有跟上收入的增长,也传递出碳酸饮料市场需求疲软的信号。

饮料行业在每年一、四季度为传统淡季,二、三季度随着天气炎热为行业旺季。不过,今年旺季公司并没有迎来业绩的爆发,反而是应收账款的剧增。截至9月底,公司营业收入10.84亿,其中将近两成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达到1.74亿元,。

根据半年报,欠款方期末前五名分别为重庆百事天府饮料、中富胶盖、北京百事可乐饮料、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和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

可见欠款主要来自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截至上半年,五大欠款放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079.39万元,占比32.91%。坏账准备期末余额达到2119.22万元。

一方面是行业客户集中,过度依赖两个可乐公司导致珠海中富业绩波动大。加上客户存在自我配套减少外购的可能,将直接影响现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另一方面,珠海中富长期遵循单纯的加工商角色定位,业务模式偏向加工,设备专用性强,产品转型难度大。而包装行业技术壁垒低,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商为争取订单相互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产能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产品成本较高。

低碳环保的新型非PET类包装正在攻陷传统的PET包装。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中指出,发展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可消纳的包装材料。而早在2020年12月,海南已启动全岛禁塑。

绿色包装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百事可乐也表示正考虑通过成本更低的包装和更谨慎的招聘方式来削减成本。

此外,产品转型或推出自主品牌也是行业的方向之一。如同为PET瓶装企业英联股份(002846.SZ)正准备向生产PET铜膜转型,PET铜膜被视为未来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大替代风口。

但显然,不管是产品转型还是推出自主品牌,珠海中富都未做好准备。根据投资问答平台,珠海中富表示没有转型方面的考虑,至于自主品牌方面,“推出自有品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鉴于近年来疫情对快消品行业的影响,目前仍需等待条件和时机的成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