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士信
回望少年时期,学习机、复读机、变速自行车是笔者爱不释手的“三件宝物”,前两者的品牌分别是小霸王、步步高!今年上半年,笔者更换新款手机——OPPO R9,在已使用过的几个手机中,它的体验、性能是最佳的。小霸王、步步高、OPPO(包括vivo),三个不同的品牌却有一条紧密联系的主线,事实上段永平先生是它们背后的男人。
段永平先生吸引笔者目光的不是“中国股神”、“中国巴菲特”、“中国真正的首富可能是段永平”。近期完成小稿《很传统又很现代的OPPO》,写作期间接触到段永平先生的一些故事,内心渴望去了解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杰出的商业逻辑是什么?电子产业是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快闪”行业,段关联的企业凭什么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居然一直都在,还活得相当好?
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句话简述段永平人生前半段的轨迹:1961年生于江西南昌,先后创立小霸王、步步高两家著名企业,2001年中移居美国。
关于段是一个怎样的人,笔者打上三个标签——“爱妻号“、人生赢家、学霸。夫唱妇随似乎是中国的传统,但在段永平夫妇上则是“妇唱夫随”,段永平先生为了妻子移居美国——将军放弃了心爱的战场!在天易的博客笔者读到《段永平刘昕闪婚记》,近5千字记录了段与其夫人的一段经历:段永平妻子刘昕,人大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追求大视野的她1993年赴美深造;“刘昕随后加盟《棕榈滩邮报》,任首席摄影记者。她的天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获得美国南部最佳摄影记者、亚特兰大全美摄影年赛冠军等荣誉”;刘昕在摄影上取得相当成就,她的作品《双胞胎》曾获得普利策奖提名,摄影作品关注弱势群体,传递这一群体热爱生命的精神。1998年刘昕回国探亲,与段永平“闪婚”,“双方约定,段永平将步步高推上一个新台阶后,到美国和刘昕合并长居美国”。
1999年至2001年,正值段永平人生的第二个事业高峰!从小霸王出走创立步步高,拥有自己的公司与品牌,把前者的成功经验快速复制,飞速取得了更巨大的成功!1999年、2000年,步步高电子两度夺得央视标王,公司的教育电子、VCD、无绳电话等产品在行业中数一数二,段永平先生则以“明晰的远见和创新能力”入选《亚洲周刊》的“亚洲20位商业与金融界千禧年行业领袖”。可以说,这个阶段段永平的财富、名望、事业达到一个高峰——还有更大的向上空间,但是段永平放弃了;段永平的特质和小霸王、步步高的成功,已经初步表明他可以成长为世界级商业领袖,正值40岁黄金年龄——这个荣誉与地位蕴藏无限的力量与梦想,但是段永平放弃了。
“他太爱步步高了”,然而2001年段永平的绿卡下来了,年中他过去“落地”,2002年年底正式移居美国,商业天赋让位给妻子及她的摄影天赋。在国内浙江大学、人民大学设立的奖教金、基金、自立贷学金等,都是以“心平”命名;人大聘请刘昕担任董事会副董事长,而不是段永平,这些都体现了段永平把妻子放在首位。
财富富足、地位显赫才是人生赢家?不全是。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遵从内心达成者,可谓人生赢家。段永平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对财富导师的态度,把时间给了谁,都可以佐证他的成功人生。
有次参加某电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突然问他对年轻人的忠告,他思索了一下,表示:“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这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2006年,段通过拍卖方式(62万美元)获得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引发商界关注。他的动机与常人的想法不同,不是把共进午餐当成交易、生意,想告诉世人他的理念确有价值,给他捧个场;就是觉得好玩,just for fun; 段认为自己投资股票受益得益于巴菲特的著作,想借吃饭表达感谢。如果说“时间在哪里,成就在哪里”,那么段永平先生认为他的成就在孩子、在家庭。2006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段和记者谈到,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在美国的家里陪两个孩子。“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现在,段永平夫妻在美国一家四口(一子一女),4个人的名字各取一家,恰好是“开心平安”。
他是学霸。据公开资料,段曾就读于中国两所极为知名的高校,其一是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其二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双名校学历足以秒杀一大群普通创业者。外表并不儒雅的段永平,绝非一般人所认为的他是浮浅、草根的广告狂人——开着飞机撒钱,相反他有内涵,准确把握需求与传播诉求,征服了一批批消费者。他是学霸,有理想,有上进心。浙大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60年代亚洲最大,投资1亿,员工近万,当新技术出现,段就果断放弃了铁饭碗,继续进修。
杰出的商业逻辑
段永平先生的商业征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实业家阶段、投资家阶段。其作为实业家的年代已经远去,社会、经济、消费等大环境亦发生深刻变迁,但是他当年作为实业家的商业逻辑,对于当代企业依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他也是凭借这些策略崛起,完成初步资本积累。笔者认为,段永平先生作为实业家的杰出商业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后发制人、2P(促销、产品)、利益共享。
段永平推崇“敢为人后”——后发制人,人(消费者)多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喜欢进入成熟市场,做跟随者,不轻易进行新产品尝试,从小霸王时期的游戏机,再到无绳电话、复读机、VCD等产品,段都是市场上的后来者。段的“后发制人”也可以解读为在成熟市场上突破,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与人群大大降低投入风险,搞好宣传,搞好产品,卖给他们!
经典的4P理论为公司经营提供了一个框架: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P涉及的各个维度都是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笔者梳理段的商业思维,发现他非常擅长做好其中的2个P,其一是促销(广告营销),其二是产品。对于段擅长于营销推广,这似乎不需要赘言:1991年40万广告启动了市场,1992年小霸王用200万广告费实现过亿产值;据多个网站记载,1996年(步步高成立次年)斥资8200万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无绳电话广告,营销传播与产品技术的领先拉动步步高无绳电话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1998年、1999年,步步高两次夺得央视广告“标王”;成龙、李连杰,“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 “喂,小丽啊”,《步步高》广告歌等……无论广告内容打动人心,投放密集吸引目光,段都是顶级高手。
其二是产品,这个P笔者要提到两个事例,一个是小霸王的质量管理,一个是OPPO在产研上的惊人投入。小霸王车间管理异常严格,当时一位姓张的负责生产,有“铁面包公”之称,极端严厉,生产部主管一提到“张工”就害怕得发抖。“学习机大多是进口集成电路散件组装,某些品牌返厂维修率高达30%,而小霸王不管产量扩充到多大,都把返修率牢牢控制在0.3%”。(在翻阅小霸王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平常大学生到来,在生产部实习获得“打钉冠军”称号,办事干练被火箭提拔,还接替了失火事件后辞职的张工,他是陈明永——他早早就有做好品质、管理生产的卓越才华。)
近期读到《OPPO手机低配高价为什么销量依然很好》一文(公众号广告人,作者Mr厉害),为之动容:2013年夏天一群OPPO工程师项目小展览上,作者看到了——超窄边框、京瓷骨传导、弧面玻璃、快速充电、悬浮手势、指纹解锁等,等待员工评选——内部技术展只是很小一部分。“很多用户都非常在意的功能点上,OPPO的投入可以用夸张来形容”。OPPO影像早早有一整套客观专业的打分体系,比2016国内所有测评机构还完整。OPPO竟然有几个百万、千万级别的信号暗室,在信号的投入在业内并不常见。“一整层研发大楼的‘测试’,包含跌落、机器手、老化、温度、防水、抗湿度的实验室,很多测试方法和工具机械都是单独设计制造的”。该文作者经历项目R5和N1仅在跌落环节就有几千部机器参与测试,成本价计算也达百万级别。另外,作者在OPPO两年里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本分。
其三是利益共享。这一点与段永平先生的历史经历有关,在他的卓越领导下1995年小霸王迎来发展高峰(据说产值10亿),远远超越怡华集团其它子公司。事实上,怡华集团也是一家乐于分享的开明企业——据了解“阿段及下属的工资与奖金为小霸王纯利润的20%”——这在当时绝对是领先的管理层激励了。问题是存在的,比如集团抽走小霸王盈利用于别处,会影响公司发展,集团一些人认为段等人拿得太多了……笔者认为更大的“问题”是,段永平先生想部分拥有企业,这并不过分,毕竟小霸王品牌由他创立,公司从亏损做到辉煌。段提出将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怡华集团陈总非常重视,把方案送交市府,最终未获同意。
随后段自立门户,步步高实行股份制,几乎所有管理层、全国代理商、普通员工纷纷加入。财散人聚,经过几年稀释,越来越多人成为步步高的主人,注重利益共享的段所占股份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笔者一位发小在新疆某地代理OPPO分销,营收与利润可观,曾认真问过他关于OPPO成功的原因,他说利益分享。据《成功营销》的一篇报道,“据OPPO的员工讲述,OPPO自创始以来就不断地稀释股权,OPPO全员持股,OPPO员工的总持股超过60%,所以陈明永会经常说‘公司没有老板,不要叫我老板’。
如果一直念叨着段永平先生最为成功的投资是网易,那你的了解还是入门级的。段永平作为投资家,“出手最重、获利最多、担心最少的股票”是GE。韦尔奇的自传让段读到了GE强大的企业文化,印象极为深刻。08年金融危机爆发,雷曼倒闭,市场恐慌。次年2月GE股价跌破10块,假定危机后每股利润1.5元(过去2块多),12-15倍的PE,股价应为20块以上。危机中有问题的所有公司,似乎只有GE出来认错、检讨对策,对GE企业文化的理解让他看得懂GE——“后面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调集资源,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出头,好像到12-3块后还买了些”……
投资者的社交网络“雪球”8月有一篇文章《段永平眼中的价值投资方法论》,作者是段永平,近万字记录了段的投资心法,笔者精简摘录如下:人人可投:“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真正懂的东西:“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数亿美金亏损学费)”;保守是进入准则:“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集中:”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贪婪—恐惧—贪婪:“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人们的‘恐惧’要来了,也就是轮到我该‘贪婪’的时候了”;投资原则:“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投资成长:“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