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了各区市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
其中,GDP过千亿的区市有4个,分别是西海岸(黄岛区)、胶州、市南和即墨。
与上半年相比,10个区市的竞逐,延续了强者恒强态势。
西海岸、崂山、胶州“三强鼎立”,西海岸和胶州,体量位居前两位,增速均超过5%,一个排名第二,一个排名第三。崂山的增幅,高达6%,是全市唯一。
惊喜来自青岛北部,莱西与平度的多项数据均很抢眼,尤其是莱西,GDP增速为4.6%,全市第5,固投增速全市第3。平度也不差,固投增速15.5%,全市第二。
喊了多年的北部崛起,今年终于有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
前三季度各区市经济发展的成绩单,基本与“摘星夺旗”考核的结果一致。
西海岸继续保持强势劲头。
前三季度,西海岸GDP数据为3436.75亿元,在青岛的首位度继续提升,经济总量占青岛的31.1%。
更恐怖的是其增量数据。前三季度,西海岸GDP增量为324.63亿,青岛的总增量为713亿。以此计算,西海岸的增量占青岛整体的45.4%,几乎撑起了半边天。
如今的西海岸,已成为青岛实体经济的主阵地。无论是新兴制造业京东方、芯恩,还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化工、家电,西海岸都是大户。
数据显示,今年1-8月,西海岸高端化工产业实现产值839.93亿元,智能家电产业实现产值691.7亿元,现代商贸业营业收入实现4203.9亿元,芯屏产业实现产值266.9亿元。
不仅如此,坐拥国家级新区、自贸片区试验区以及港口优势的西海岸,也是项目投资的重地。
11月1日,在青岛举行的“书记擂台”上,西海岸透露,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0个、总投资2047亿元;在谈及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3612亿元。
以现在的体量来看,只要西海岸保持良好势头,青岛的数据就不会差。
三季度一个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市南超越即墨,重新跻身青岛前三。
2020年,即墨以1278亿的经济总量,反超市南的1272亿,成为青岛经济“第二区”,之后一直位居市南之上。
自此之后,传统主城区被跻出青岛各区市的前三。
这一情况在今年第三季度发生了变化。其原因,首先是市南本身的作为,前三季度市南GDP增速为4.8%,排名全市第4。
另一个原因则是即墨发展遇到了问题。一是疫情,整个9月份,即墨几乎被疫情所耽误;再一个,即墨的主要产业汽车业,被大环境所困扰。
汽车产业是即墨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四大整车龙头。
不过,因受到经济下行、新能源汽车崛起等因素,即墨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受考验。
以即墨的主产品之一卡车为例,1-9月份,全国卡车共计销售184.1万辆,同比下降42.7%。整体不容乐观,小环境肯定要承压。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最低的是城阳,这多少有点意外。
城阳的固投、社消等关键数据,均不理想。这说明,在主产业轨道交通因疫情受到极大影响之后,在其他领域也产生了连锁反应。
在轨道交通产业之外,城阳应该打造“第二支柱”。在最近刚刚举行的“书记擂台”上,城阳表示,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5个,拿出509万元重奖招商团队,向全社会释放重商亲商的强烈信号。
前三季度,市北有了起色。GDP增速为4.1,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固投明显提升,排名全市第四。
李沧依然面临较大困难,是全市唯一一个固投下滑的区域,降幅高达14.9%。
如何让项目和资金在李沧落地,仍是李沧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
来源:青记
原标题:西海岸几乎撑起了青岛半边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