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宁波又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宁波又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11月7日,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宁波高分获评。

11月7日,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宁波高分获评。

据了解,“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最高荣誉。自2015年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宁波坚持以落实党政同责为引领,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新路径、新举措、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志性成果,推动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2021年,宁波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6.16,较“十三五”设定目标值提高16.16,位居全省前列。

追本溯源

食品安全治理触角纵向延伸

2021年6月,宁波在全省率先试点将食用农产品纳入“浙食链”系统(全称“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至消费全程“网上留痕”,确保“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至当年底,宁波已累计在“浙食链”系统上线生猪菜牛、水产品等500余种食用农产品,全市农批市场、重点大中型超市更是完成了“浙食链”系统100%覆盖。

通过“浙食链”,可以清晰掌握食用农产品的上游信息,并通过报备管理,随时查看具体产品信息及检测信息。结合监督抽检数据分析,对高风险品种进行筛查,为下一步引入“熔断机制”打好基础。

如今,食用农产品上链溯源的经验正被拓展至更多重点品种、重点场所。今年,宁波配合卤肉行业整体改造提升进程,综合“生产端信息录入、监管端抽检数据导入、系统实时推送、销售端上秤产码、消费端扫码溯源”一链式功能,自主研发“卤肉安全集成应用”,目前已在全市186家卤肉生产经营单位落地,并于今年8月向全省推广。

全程可视

食品安全治理开启“阳光”模式

2017年,宁波在全国率先研发使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系统”,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实时监测,让存在证照不一致、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的外卖“黑作坊”无处遁形。目前,宁波市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公示率、合规率均达到99.5%以上。

2021年,宁波上线“浙江外卖在线”平台,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更添一份助力。入网餐饮单位后厨安装视频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订餐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实时观看后厨实景,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过程一目了然。

“网络阳光厨房”打开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暗箱”,稳稳托起“舌尖”的安全感。据统计,宁波已建成“网络阳光厨房”2.3万家,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餐饮市场环境正逐步形成。

宁波还大力推进餐饮“红黑榜”公示制度,通过“黑榜失信惩戒+红榜守信激励”扶优汰劣,走出“阳光监管”新路径,进一步倒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目前,全市累计发布餐饮“红黑榜”551期,其中“红榜”单位2112家,“黑榜”单位1514家,所有问题单位均完成闭环处置。

换新升级

食品安全治理驶入“标准”车道

2019年起,宁波累计投入近10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行动。期间,出台了全国首部菜市场地方立法《宁波市菜市场管理条例》和一系列配套标准,助力改造提升规范化。截至目前,宁波已实现星级市场覆盖率100%,其中,高星级农贸市场204家,位居全省第一。

农贸市场之外,“老少农”领域也是宁波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宁波相继实施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农村家宴放心行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阳光厨房”建成率、食品安全量化A、B等级率均达90%以上,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等级“A、B级率”达100%,并且,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629个,居全省首位。

多方合力

食品安全治理释放“乘数”效应

2015年,宁波在全国率先试点食责险,打造了“公益+商业”“共保体+风险基金”“服务+监管”的食责险“宁波模式”,目前全市累计保费1.36亿元,保额579亿元,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并且,先后在全国首创“进口冷链防疫综合保险”“隔离送餐综合保险”等一系列新险种,为食品经营者提供多维度风险保障。

此外,宁波还在村(社区)建成380个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点,构筑“市县乡企”多元立体式宣传阵地,组建青年食品安全宣讲团、保健食品“银龄”志愿者等覆盖多层次、多年龄段的社会监督队伍,定期参与食品安全宣讲、“你送我检”“你点我查”等互动活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宁波又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11月7日,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宁波高分获评。

11月7日,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宁波高分获评。

据了解,“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最高荣誉。自2015年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宁波坚持以落实党政同责为引领,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新路径、新举措、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志性成果,推动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2021年,宁波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6.16,较“十三五”设定目标值提高16.16,位居全省前列。

追本溯源

食品安全治理触角纵向延伸

2021年6月,宁波在全省率先试点将食用农产品纳入“浙食链”系统(全称“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至消费全程“网上留痕”,确保“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至当年底,宁波已累计在“浙食链”系统上线生猪菜牛、水产品等500余种食用农产品,全市农批市场、重点大中型超市更是完成了“浙食链”系统100%覆盖。

通过“浙食链”,可以清晰掌握食用农产品的上游信息,并通过报备管理,随时查看具体产品信息及检测信息。结合监督抽检数据分析,对高风险品种进行筛查,为下一步引入“熔断机制”打好基础。

如今,食用农产品上链溯源的经验正被拓展至更多重点品种、重点场所。今年,宁波配合卤肉行业整体改造提升进程,综合“生产端信息录入、监管端抽检数据导入、系统实时推送、销售端上秤产码、消费端扫码溯源”一链式功能,自主研发“卤肉安全集成应用”,目前已在全市186家卤肉生产经营单位落地,并于今年8月向全省推广。

全程可视

食品安全治理开启“阳光”模式

2017年,宁波在全国率先研发使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系统”,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实时监测,让存在证照不一致、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的外卖“黑作坊”无处遁形。目前,宁波市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公示率、合规率均达到99.5%以上。

2021年,宁波上线“浙江外卖在线”平台,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更添一份助力。入网餐饮单位后厨安装视频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订餐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实时观看后厨实景,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过程一目了然。

“网络阳光厨房”打开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暗箱”,稳稳托起“舌尖”的安全感。据统计,宁波已建成“网络阳光厨房”2.3万家,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餐饮市场环境正逐步形成。

宁波还大力推进餐饮“红黑榜”公示制度,通过“黑榜失信惩戒+红榜守信激励”扶优汰劣,走出“阳光监管”新路径,进一步倒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目前,全市累计发布餐饮“红黑榜”551期,其中“红榜”单位2112家,“黑榜”单位1514家,所有问题单位均完成闭环处置。

换新升级

食品安全治理驶入“标准”车道

2019年起,宁波累计投入近10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行动。期间,出台了全国首部菜市场地方立法《宁波市菜市场管理条例》和一系列配套标准,助力改造提升规范化。截至目前,宁波已实现星级市场覆盖率100%,其中,高星级农贸市场204家,位居全省第一。

农贸市场之外,“老少农”领域也是宁波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宁波相继实施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农村家宴放心行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阳光厨房”建成率、食品安全量化A、B等级率均达90%以上,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量化等级“A、B级率”达100%,并且,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629个,居全省首位。

多方合力

食品安全治理释放“乘数”效应

2015年,宁波在全国率先试点食责险,打造了“公益+商业”“共保体+风险基金”“服务+监管”的食责险“宁波模式”,目前全市累计保费1.36亿元,保额579亿元,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并且,先后在全国首创“进口冷链防疫综合保险”“隔离送餐综合保险”等一系列新险种,为食品经营者提供多维度风险保障。

此外,宁波还在村(社区)建成380个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点,构筑“市县乡企”多元立体式宣传阵地,组建青年食品安全宣讲团、保健食品“银龄”志愿者等覆盖多层次、多年龄段的社会监督队伍,定期参与食品安全宣讲、“你送我检”“你点我查”等互动活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