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H5设计定制群出现以下对话:
——“G20峰会主会场征集(H5)方案,9月6、7、8三天会在今日头条上全国或全省推送!一般设计个H5,怎么个酬劳?”
——“亮预算,会有匹配的设计师来找你的。”
——“万一方案思路都不对,我也买单?”
他们互相不认识。发问的是国内地产项目开发的老手,搭话的是知名动漫形象罗小黑的设计者,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人却在这时“对立”起来。
广告主清楚H5推广的重要性,但让他们好奇的是:“我要花多少钱?”
H5的创作者会估算自己的时间成本,也纳闷:“我值多少钱?”
答案就在下面3个故事里——
1、“0成本,一晚上做40万传播?”
8月29日晚10点54分,点下“发布”按钮后,芒果小丁松了一口气。
他刚做完一个叫《快来解锁!一大波女神即将霸屏》的H5——
H5用于宣传腾讯视频8月31日开播的网络节目,《Hello!女神》。在合作方的“义务”推广下,第二天H5的点击量轻松突破40万,提前一天造势。
它的背后只有一个人:拍垂直视频、找视频素材、做平面设计,花费1个多星期;视频后期外加调整,折腾个5天;最后在iH5做出最终页面,用了半天——全是芒果小丁一手包办。
“加了好多班,没办法,被逼的。”
因为在湖南广电任职,他之前为这个节目做过10几个H5;同样以王思聪坐镇、真人秀全国直播为卖点,但一直没用渠道推,有时甚至连朋友圈都不发。其中,点击量最高的3万多,最低的70多。
这次比较费心思,但节目开播、渠道一撤,H5的使命也结束了。
很多人被腾讯“穿越故宫来看你”、网易“里约奥运画小人”H5刷屏,光顾着称赞它们内容和设计上的创意。而真相是这些作品被神化的成分居多,其实市场上也有类似的H5,甚至更能打动人,只是缺乏推广渠道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被埋没了。
如何打造一个传奇H5?好作者、好渠道,缺一不可。
2、“10000块,能包你几天?”
前两天,小牙和公司四个同事把他们小时候玩的打飞机游戏,开发成H5联机对战游戏“飞机大战”。
策划、设计、写代码,前后花了十几天。这样一个游戏多少钱?“几万吧。”
小牙属于比较全能的H5设计师,设计、交互、代码都有涉猎。
普通的宣传类H5,他报价5千至1万,包设计和交互,通过iH5实现页面。比如前两天顺丰新出一个“即刻送”的服务,他就花8天为他们设计出一个纯H5动画,动效惊艳。
如果H5涉及视频后期的剪辑、特效,报价会提到2至3万(需要录制另当别算);如果还要求代码开发,3万是起步价。“甲方要改一些东西的时候,代码很恶心,看时间长了会晕。”
即便甲方找的是一样的人,因为创意实现所需的用时成本不同,价格也会有差异。同样地,不同设计师报价也不同,低的500元有人做(不包设计或设计较弱),高的50万也有人开(包创意、文案、设计、交互甚至渠道)。创作者卖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与能力匹配的时间。
那么一个H5花多少钱?看你找什么设计师、找他/她做什么事。
3、“我花90万元,能影响多少人?”
今年父亲节,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12篇文章,前后推4次。
其中,中午发出的《原来你竟是这样的爸爸!》在4篇封面里点击量最低,却是所有文章中反响最好的。秘密是文章末尾的一句话:
点击“阅读原文”你会看到一个H5,回答4个问题就能测出你的老爸属于哪种性格。该H5浏览量高达900万。
作者1人,工期1天,传播900万人次,第三方成本=0。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除公众号之外,中新网还在APP、移动网站等同步推送这个H5——说白一点,人家就是用自己的媒体渠道推了一下自己做的H5。
以最低的点击成本,0.1元/次计算,900万点击具备90万元的广告价值。我之前特意问中新网编辑,父亲节H5的点击量主要来自哪个渠道?她说不上来,因为压根没去统计。
对他们而言,这个H5是一篇用于用户维护、反响很好的父亲节推文。如果加个按钮或二维码往品牌方导流呢?就成了典型的H5广告。
所以到底找什么渠道?一看你的H5类型;二看你在预算范围内,想到达什么人、多少个。
4、典型渠道示例&彩蛋
微信公众号咪蒙粉丝高达300万,据说7月份的广告报价是45万1篇。
结合上面的故事说明三个道理:
(1)有人有渠道,最值钱;
(2)没人有渠道,花点钱;
(3)没人没渠道,花大钱。
对于缺乏渠道的人而言,在H5制作上省下的每1块钱,可能意味多到达1个客户。以下是H5的3种典型渠道投放示例:
(1)大号推送
新榜,等价活跃粉丝>10万,采用公众号图文+H5测试的方法;阅读量1万3+的单篇推文,H5点击量可达2万。
万达集团,等价活跃粉丝>16万,在公众号菜单中添加H5链接,投放近1个月可达到7万+点击量。
同类渠道:微信公众号推送、微博推送,等等。
优势:具备一定特征的粉丝基础,有利于社交传播。
劣势:渠道成本固定,不能依照实际效果付费。
(2)信息流展示
触乐,移动游戏资讯网站,以信息流的方式展示包含H5的文章,新近一篇文章投放的H5目前点击量为3万+。
同类渠道:网站(新闻媒体、微博)、APP(微信、今日头条),等等。
优势:渠道具备一定的流量保证,有些可以针对用户按需进行定向推广。
劣势:需要二次连接才能与社交平台打通,形成二次传播。
(3)关键词推广示例渠道:
搜索竞价(百度、360)、百度网盟,等等。
优势:可以针对用户检索的关键词进行推广,精准度高、按效果付费。
劣势:需要二次连接才能与社交平台打通,形成二次传播。
具体选择什么渠道,最好经过一定测试与评估。否则,值多少钱、花多少钱,就是两个无解的死循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