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口不到北京的1/3、并且战火纷飞、资源匮乏的小国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欧洲的总和,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以色列创新者每年创立500家以上风险企业,创新密度甚至远超美国!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如此神秘?
犹太人的民族文化与特征
两千年前,日耳曼人是茹毛饮血的蛮族,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埃及和巴比伦这两个文明古国的“北戎”,是入侵和破坏人类最早文明城邦的“蛮夷”势力。那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还在“闪米特”游牧民族里尚未分化。犹太人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了搞财富、文化、艺术的好手,漫长岁月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大概是因为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
犹太人尊重拉比,拉比(Rabbi)是犹太人中的一个特别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纳赫》、《塔木德》等犹太教(Judaism)经典。犹太人更追求学识和公正而非相比强权和暴力,犹太人追求心灵的驯服而非肉体的欲望。正是这个原因,犹太人尽管只有一块三分之二是沙漠的不毛之地,而且历经了亡国、流散、屠杀、各种压迫和苦难,他们依然能迅速崛起。
以色列拉比
据美国人种学家统计,无论什么民族,一旦亡国了五百年,必定会被其他民族所同化,而犹太人亡国二干五百年,仍能不被其他民族同化,仍能保持他们的特性,这是世界上任何民族所及不上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犹太人始终能坚定自己的信仰。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已经是作为基因,成为了犹太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
创新的国度,教育和研发投入占比世界第一
以色列是一个创新的国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它是全球创业密度最高的地方。每年都有几千家新设的公司,平均几百个人就开一家公司,这个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其次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数量几乎超过了欧洲的总和,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加拿大;以色列的人均的VC投资是美国的2.5倍,是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00多倍。
有影响力的创新的科技,包括芯片行业,Intel的实验室实际上是在以色列。在1970年代,最早的80、88处理器、后来的386处理器,到2000年以后的奔腾处理器,都是Intel在以色列的团队发明创造的;另外,即时通讯技术,IPC技术,也是以色列人创造的;还有比较有影响的技术,微摄影检查肠道的疾病、IT的防火墙、很多的医疗设备、农业方面的滴灌技术,这些都是在全球很有影响力的技术,也都是以色列的创新结果。
以色列是个非常爱好读书的国家,人均的读书量可能也是最高的全球,每人平均每年要读67本书,绝对排世界第一,中国大概人均不到2本书。
以色列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导地位。以色列的知识转化以及大学与行业结合程度排名世界第10位。学术界与行业,政府间的紧密结合使得科学创新可以迅速的转化为可以进行市场推广且获得赢利的生意,以色列可以获得每年超过250亿美金的科技出口产值。
教育和产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是驱动以色列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电子、农业、工程、医疗等都是以色列大学的优势学科。很多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最早都是从大学里产生的,然后将这些创新技术产业化,再进而转化为民用。大学和产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特拉维夫大学
以色列为教育与研发投入巨资,其GDP 4.38%用于研发投资的百分比高居全球第1位。以色列50%的创新都来自特大的教职员工,特拉维夫大学让学生在入学早期就开始接触到创新和创业,并建立了一套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认证,并通过建立项目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基础设施,帮助技术创新者建立初创公司,推动这些公司进入商业市场等等。同时,政府支持众多的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投生态系统。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其源源不断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催生了“军工立国”
以色列长年饱受战乱之苦,国防科技在其国家科研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色列的很多先进科技和创新成果,最早都是萌芽于以色列的军队和国防科研机构当中,包括很多数码网络技术和其他领域的技术。他们往往都是先脱胎于军用领域,然后再慢慢转化到民用领域的。
以色列一诞生就处在强敌环伺、被周边阿拉伯国家联合进攻的恶劣环境下,要想生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取决于优良武器与高素质人员的统一。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以色列选择建立“军工立国”。
以色列将有限的资源高比例地投入军事研发,再将军工技术转化成民用。从国防军到重要的国防工业机构和企业,那里有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携带了很多积累的技术。以色列政府鼓励他们携带“军队研发的先进技术”出去单独创业。
现在,以色列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早已举世闻名,在军事科技、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领域具有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这些成功离不开“军工立国”。
以色列士兵
以色列有着独特的服兵役制度。高中毕业生,无论是男女,18岁毕业之后就当兵,2到3年不等,大部分是三年时间。三年的兵役服完之后,他们还有一个后备役的制度。即服完兵役之后,每年大概还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要回到以前所属的部队,再去做后备役的服务。因为各个兵种是不一样的,他们从高中毕业生中挑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要当兵,所以人们都想去一些最经典的部队,以色列有个番号叫8200的特种部队,相当于美国高中生毕业后想去哈佛、普林斯顿或者耶鲁,是非常难进的。8200部队出来的可以说说都是精英。
欢迎全世界犹太人来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大量的移民涌入,包括很多来自前苏联的移民。十年之内,迁入以色列的人口高达300万人。这些移民中有很多博士,也有很多科学家,这些新移民为以色列带来了技能和才学,推动了以色列的创新潮流。
1900年的以色列只有5万人,1948年建国时也只有60万人,现在大概是800多万人,这800万人来自于全球90来个国家,所以,以色列有一个制度,欢迎全世界各地犹太人来以色列,只要你来马上就给你国籍。
以色列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都是技术移民,1950年代有三分之二都是技术移民;另外一个移民潮是1990年代,前苏联的解体。因为前苏联国家有很大数量的犹太人,实际上是知识移民,他们来到了以色列。所以,以色列人都会说两种语言,一种是官方的希伯来语,一种是原来所在的国家的语言,来自俄罗斯会说俄语,来自德国就会德语。这些人刚来以色列的时候,国家免费培训希伯来语,这半年时间不用上班,国家免费提供师资、免费提供补助,免费学习希伯来语。因为这些都是知识移民,都有很好的读书传统,尤其是19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以后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很多有硕士、博士学位,医生、律师的资格。
苏联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这些人来到以色列,又由于背景非常多元化,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种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导致新的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花火。所以,移民和兵役制度是以色列除文化之外,带来很多创新和具有非常强的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原因。又因为大多数的移民都敢于冒险、具有冒险精神,舍弃过去所拥有的一切来到一个新的国家,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类比于中国人1980年代以后到2000年这一阶段的移民美国,都是中国的知识精英,并不是有钱人去美国做投资移民。他们向往一个美好的生活,恢复自己在以前国家的辉煌,这也是他们不断创新的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