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明星演员加盟网大,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明星演员加盟网大,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成长土壤,而不是B级片摇篮。明星从院线电影流向网大,起到了加强线上和线下、传统和变革、套路和脑洞激烈碰撞的电影多元化进程。

作者:冷湖

虽然网络大电影被认为在2016年遭遇了冷遇和低迷,然而预估的2200部上线的庞大体量和10亿的市场规模还是不容小觑,不少明星大咖正是看中这个契机纷纷加盟。郑伊健,周秀娜主演的《我的极品女神》上线后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喜剧《仙班校园》也集结了吴樾罗家英、葛荟婕、包贝尔等明星;现在还有消息说刘桦景岗山钟丽缇黄奕等明星也要参演网大了!

明星们上了网络电影这趟车,到底是成就了自己还是成就了网大?也许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伪命题,不过从2016年网大的整体变化趋势来看,明星们的站台捧场,确实让网大提升了高逼格,也验证了网大正在走向“精品化”的趋势:专业团队+人气演员。在小编看来,明星加盟网大,对网大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好处。

01.协助提升行业标准

网大诞生伊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平民化拍电影、演电影的伟大时代,人们普遍有两种心态:原来网络那帮人做的东西那么low都赚了钱,只要把质量稍微提高一点,就会有人掏银子;我是做网民们看的,所以就要用比较low的标准去迎合,因为“得屌丝者得天下”嘛!

于是,不少人纷纷开始低成本淘金之旅,才出道的编剧、零作品的导演、没毕业的演员都加入进来,在模糊意识的指导下玩着他们理解的电影……虽然有很多人怀揣着对艺术的追求,但不够精良和诚意的作品,最终构架了网大“投资小、周期短、门槛低”的行业标准。

当然也有无良蹭IP

然而经过2016年爆发的洗礼和蜕变,网大盈利前景越来越不乐观,也引起了从业人员的惶恐和思考。现在大批量的明星加入网大,客观上宣告了网大行业标准的重大调整:互联网+精品化,也让一些投机者、滥竽充数者自讨没趣地离开。一些明星的加入也使得网大的水准基线也逐渐提升。

02.帮助网大把故事讲好

没有好故事的电影,纵有再豪华的阵容也会被人唾弃,网大诞生之初,就深知故事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所以“讲一个好故事和讲好一个故事”成为是网大内容制作的标准,而这个核心原则还将继续下去。

相比受制多方因素影响的院线电影,明星出演网大,能够催化“故事中心论”的发酵,提升影片的可看度和思想深度。道理很简单,通常拥有明星加盟的电影,制作投入会更大,参与者也会更专业更有责任心,而明星对剧本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会加快“故事精品化”的进程。

另外,明星演员专业的表演也能够带动剧中年轻演员演技的提升,并能和导演形成较为默契的良性互动,确保好故事不会被拍烂、演烂。

03.强化“互联网+”模式

线上线下相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电影运作的趋势,无论是网大还是院线电影,从内容制作层面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互联网+”在影视领域的活学活用,明星加盟网大正是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并且能敦促网大向院线看齐。

实际上,那些被骂为垃圾的网大,并非都是受投资规模限制产生的,更多的是浮躁心态导致的责任心不强,拍摄时间短可以合理统筹,场景道具档次低可以强化故事……这些都不是拍烂网大的理由。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成长土壤,而不是B级片摇篮。明星从院线电影流向网大,起到了加强线上和线下、传统和变革、套路和脑洞激烈碰撞的电影多元化进程。

04.形成专业化团队

大浪淘沙,经过2015残酷PK留下来的网大制作团队,基本上都是网感强的、制作周期把控好、运营能力强的团队。这些团队在明星加盟的有利助推下,能创造不可估量的网络票房“吸星大法”。正如视频网站会给片方补贴一样,网大市场也需要更多的专业化团队为行业打造标杆和样板。

每年从电影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多,原来要经过漫长和复杂的从业经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或者演员,现在有了专业团队的拉动,有了明星效应的帮助,初出茅庐的电影人会获得飞速的发展。

05.从“试错平台”到“创新基地”

网大刚刚兴起时,一些从业者抱着“反正投资不大风险不高,输也输得起”的念头涉足网大,将其看成了试错平台去玩票,导致不少烂俗故事、奇葩拍摄风格、表演出位的残次品冒出来,直接拉低了网大的档次,造成了对观众的信用透支和消费透支。

有明星参与的网大,自然会在意演艺生命的可持续性和公众形象,不会胡乱试错,而是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试验,少生产“辣眼睛”的作品。

互联网给21世纪带来了奇迹和革命,电影也是如此,一旦某部网络大电影的创新实验获得成功,后来者可以将其成功点放大,加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明星和专业团队,成为新电影理念、新电影表现手段的孵化器。

当然,明星促进了网大的转型升级,网大也能帮助明星增值,拍一部有影响力的网大,也会让明星们发酵人气,帮助他们探索角色转型、吸纳新的电影演绎手段,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促进明星的“互联网化”,紧跟时代、紧跟网络,何愁没有圈钱吸粉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明星演员加盟网大,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成长土壤,而不是B级片摇篮。明星从院线电影流向网大,起到了加强线上和线下、传统和变革、套路和脑洞激烈碰撞的电影多元化进程。

作者:冷湖

虽然网络大电影被认为在2016年遭遇了冷遇和低迷,然而预估的2200部上线的庞大体量和10亿的市场规模还是不容小觑,不少明星大咖正是看中这个契机纷纷加盟。郑伊健,周秀娜主演的《我的极品女神》上线后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喜剧《仙班校园》也集结了吴樾罗家英、葛荟婕、包贝尔等明星;现在还有消息说刘桦景岗山钟丽缇黄奕等明星也要参演网大了!

明星们上了网络电影这趟车,到底是成就了自己还是成就了网大?也许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伪命题,不过从2016年网大的整体变化趋势来看,明星们的站台捧场,确实让网大提升了高逼格,也验证了网大正在走向“精品化”的趋势:专业团队+人气演员。在小编看来,明星加盟网大,对网大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好处。

01.协助提升行业标准

网大诞生伊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平民化拍电影、演电影的伟大时代,人们普遍有两种心态:原来网络那帮人做的东西那么low都赚了钱,只要把质量稍微提高一点,就会有人掏银子;我是做网民们看的,所以就要用比较low的标准去迎合,因为“得屌丝者得天下”嘛!

于是,不少人纷纷开始低成本淘金之旅,才出道的编剧、零作品的导演、没毕业的演员都加入进来,在模糊意识的指导下玩着他们理解的电影……虽然有很多人怀揣着对艺术的追求,但不够精良和诚意的作品,最终构架了网大“投资小、周期短、门槛低”的行业标准。

当然也有无良蹭IP

然而经过2016年爆发的洗礼和蜕变,网大盈利前景越来越不乐观,也引起了从业人员的惶恐和思考。现在大批量的明星加入网大,客观上宣告了网大行业标准的重大调整:互联网+精品化,也让一些投机者、滥竽充数者自讨没趣地离开。一些明星的加入也使得网大的水准基线也逐渐提升。

02.帮助网大把故事讲好

没有好故事的电影,纵有再豪华的阵容也会被人唾弃,网大诞生之初,就深知故事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所以“讲一个好故事和讲好一个故事”成为是网大内容制作的标准,而这个核心原则还将继续下去。

相比受制多方因素影响的院线电影,明星出演网大,能够催化“故事中心论”的发酵,提升影片的可看度和思想深度。道理很简单,通常拥有明星加盟的电影,制作投入会更大,参与者也会更专业更有责任心,而明星对剧本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会加快“故事精品化”的进程。

另外,明星演员专业的表演也能够带动剧中年轻演员演技的提升,并能和导演形成较为默契的良性互动,确保好故事不会被拍烂、演烂。

03.强化“互联网+”模式

线上线下相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电影运作的趋势,无论是网大还是院线电影,从内容制作层面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互联网+”在影视领域的活学活用,明星加盟网大正是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并且能敦促网大向院线看齐。

实际上,那些被骂为垃圾的网大,并非都是受投资规模限制产生的,更多的是浮躁心态导致的责任心不强,拍摄时间短可以合理统筹,场景道具档次低可以强化故事……这些都不是拍烂网大的理由。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成长土壤,而不是B级片摇篮。明星从院线电影流向网大,起到了加强线上和线下、传统和变革、套路和脑洞激烈碰撞的电影多元化进程。

04.形成专业化团队

大浪淘沙,经过2015残酷PK留下来的网大制作团队,基本上都是网感强的、制作周期把控好、运营能力强的团队。这些团队在明星加盟的有利助推下,能创造不可估量的网络票房“吸星大法”。正如视频网站会给片方补贴一样,网大市场也需要更多的专业化团队为行业打造标杆和样板。

每年从电影院校毕业的学生很多,原来要经过漫长和复杂的从业经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或者演员,现在有了专业团队的拉动,有了明星效应的帮助,初出茅庐的电影人会获得飞速的发展。

05.从“试错平台”到“创新基地”

网大刚刚兴起时,一些从业者抱着“反正投资不大风险不高,输也输得起”的念头涉足网大,将其看成了试错平台去玩票,导致不少烂俗故事、奇葩拍摄风格、表演出位的残次品冒出来,直接拉低了网大的档次,造成了对观众的信用透支和消费透支。

有明星参与的网大,自然会在意演艺生命的可持续性和公众形象,不会胡乱试错,而是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试验,少生产“辣眼睛”的作品。

互联网给21世纪带来了奇迹和革命,电影也是如此,一旦某部网络大电影的创新实验获得成功,后来者可以将其成功点放大,加大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明星和专业团队,成为新电影理念、新电影表现手段的孵化器。

当然,明星促进了网大的转型升级,网大也能帮助明星增值,拍一部有影响力的网大,也会让明星们发酵人气,帮助他们探索角色转型、吸纳新的电影演绎手段,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促进明星的“互联网化”,紧跟时代、紧跟网络,何愁没有圈钱吸粉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