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联想发布了旗舰手机Moto Z和同系列的Moto Z Play手机。
Moto Z,是一款模块化手机,被联想寄予了厚望。
当天,moto还发布了包括哈苏摄影模块、JBL扬声器模块、投影模块、电池模块和背壳模块等在内的5个模块化配件。
虽然,手机硬件配置一向不是comobs行文中所关心的重点,所以还是略过。
在发布会上,官方只是简单的提及, 为了优化天线信号,Moto Z采用了智能闭环调谐天线技术,能够智能地检测用户对手机的握持并根据实时情况对信号进行调节。虽然这个环节讲解只用了几秒钟,但这体现了摩托罗拉的与众不同。
对于当今的手机行业而言,研发上有两个痛点:
第一,智能手机越来越轻薄,用户喜欢金属边框、金属背壳;
第二是大家愿意加大手机电池容量获得更长续航。这种变态需求要求终端厂商压缩天线的设计空间,但金属对于天线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现在,市面流行LTE多模终端,旗舰终端需要满足支持50多个频段及约200个载波聚合组合,还要支持4G、VoLTE、LTE广播等等,而电信运营商对手机均提出支持各种4G+的特性,这就需要将现在已经有2000多种调制解调器特性集中到其中。
如今,终端所需要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频宽也越来越宽。对终端厂商在手机设计中的天线支持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然而,业内射频工程师在只注重外观设计的终端企业中,自身份量可能并不被重视,采取舍本逐末的方式是并不注重手机通信能力的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导致上市的手机通信性能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然而,Moto Z是个例外,这也是笔者所看重的。
确切的说,MOTO Z采用到了TruSignal天线信号增强技术,而此前全面采用该技术的手机是Nubia的Z11。(可惜的是,Z11的发布会笔者因为参加上海的MWC错过)
先谈谈骁龙820搭载的X12 LTE调制解调器。
用户平时手机打电话、上网会用到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和规格影响着终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用户习惯。X12的具体能力包括,下行支持Cat.12,达 600Mbps;上行支持Cat.13,达150Mbps;支持多频段Wi-Fi(包括2.4GHz、5GHz和60GHz);支持LTE-U(LTE非授权频谱);LWA(LTE和Wi-Fi的聚合);支持下一代通话技术(LTE与Wi-Fi之间平滑的语音切换)。
对于X12 LTE调制解调器,前所未有地把上行速率提升到150Mbps,背后主要通过三种技术来支持,主要以上行链路载波聚合为主,高阶调制和上行数据压缩为辅,相辅相成地配合:
1.上行链路载波聚合技术。下行载波聚合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行从基本原理上来说是一样的,把两个载波物理地聚合在一起,实现带宽加倍、数据并行传输,实现了更快的上行速率。上行载波聚合技术是提升整个上行速率的基础;
2.高阶调制技术,在每次传输中采用更高阶的编码,单次传输就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这样可以提高传输速率;
3.上行链路压缩技术,在不影响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在传输前压缩载荷数据来实现更高效的传输。
或许,有人认为这么高的上下行速率,对于现阶段用户的实质体验提升根本不明显,其实,这也代表了笔者的部分想法,短期内对于手持移动终端的确没有实质性的提升感受,但面向5G时代的应用,就说不准了,比如VR。
接下来,将是本文的重点:
从实际的应用场景来看,金属元素的引入使得天线技术不是那么好做,它会让手机天线对于来自外界的影响变得非常敏感。不管是双手持、单手持,甚至插耳机、插USB线,都会对天线的性能产生弱化,这需要通过技术弥补对天线的弱化,以此来保持连接特性。TruSignal的目的是出于保证对手机的天线性能和信号质量的提升。
TruSignal包含了三种技术:动态天线调谐技术、主分级天线切换技术、高阶接收技术,满足多种场景下最好的连接特性:
动态天线调谐,可以抽象的理解为,把手机到基站的通信分成两个管道,信号传输时,如果手握姿势对某个传输管道产生一些偏差,出现掉话和通信速率下降,但凭借动态天线调谐的技术,手机管道的宽窄都会跟着随时变化,保证这两个管道完美匹配,使信号最大的无损传输到基站。这样可以降低高达63%的射频功耗,最终实现更强的手机续航。此外,动态天线调谐也可为终端设计提供可扩展的频谱范围(从600MHz至2700MHz)。
TruSignal的第二个技术是多天线增强。用户使用金属边框或金属背壳手机时,手正好紧握住或覆盖住天线的缝隙,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死亡之握”,导致下天线完全阻塞。信号不能到达基站就会掉话。TruSignal会动态检测下天线是否阻塞可用,当它到达一定的界限的时候,会把上下天线切换一下,利用上天线做主要的发射,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通信连接性。
第三是接收增强技术。主辅天线之外,TruSignal再增加两个,如果把天线比作耳朵,四个耳朵可以保证手机能够全方位地去听辨来自各个方向传来的信号。如果手机在小区边缘时也可以保证覆盖,基站就会分配用户更丰富的带宽,而高阶分级接收功能能够帮助手机获得更好的VoLTE覆盖和编码。
如今,包括中国电信、联通在4G方面即将实现800MHz/900MHz建网覆盖。需要指出的是,支持的频段越低对天线提出的设计要求越高,频段越低天线要求做的越大,但空间是受限的,这时候就需要应用到TruSignal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TruSignal支持了对信号障碍的智能补偿,可提升呼叫的稳定性、数据传输速率和通话覆盖能力,同时降低无线功耗。
陈旭东说,moto z是面向市场需求开发的产品。至少从通信能力看,陈旭东的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moto Z从速率、网络覆盖和电池续航时间等方面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
会后,笔者问陈旭东,是否还看重运营商渠道?他说,从长远看,运营商市场对于联想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能够在发布旗舰机的场合看重全渠道,且不忽视运营商的渠道价值的原因之一在于,moto Z也将面向行业市场。
所以,看衰摩托罗拉急于给moto z下定论的童靴们,还是得缓缓,一款产品的成功失败证明不了什么,但moto z只要能够让大家记住摩托罗拉还活着即可。
接下来,摩托罗拉手机会不会进一步加强自我品牌的属性,拓展产品线,让品牌更加富有活力呢?值得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