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红瓦绿树写成诗,碧海蓝天绘作画”述说着青岛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如何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做大金山银山价值,成为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的破题之举。
11月19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授牌表彰,青岛市崂山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那么,获得“国家级”殊荣的崂山,究竟做对了什么?
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授牌 崂山城阳上榜
青岛的文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这座山海之城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生俱来。崂山区作为青岛打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重要一环,其生态文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11月19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命名全国106个地区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共8个县(区)入选,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青岛崂山区和城阳区入选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国家生态县的“升级版”,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反映一个区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青岛坚持生态立市,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新样本,青岛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0年)》,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州市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青岛两地再获此殊荣。
连续两年斩获“国字号”,实属不易。再次成功创建两个示范区,也是对青岛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肯定。
为什么是崂山区?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升级,是新时代必答题。生态环境是崂山宝贵的财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生态成为崂山最厚重的发展底色。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90个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2.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100%;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率先建成智慧环卫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建国家森林乡村5个,省级森林村居17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在崂山,城市与乡村共荣共生,二者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从系统治理方向来看,近三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0.3%、89.3%、90.4%,空气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PM2.5、PM10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名。辖区有白沙河、张村河等18条主要河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重点水库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自然岸线保有率高达73.71%,远超山东省管控目标。
绿色生态是崂山的底色,人文荟萃则绘就崂山的气概。拥有全市唯一国家级5A景区——崂山风景名胜区,以及3个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崂山风景区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林业部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此外,实施“上山下海”战略,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崂山旅游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茶文化节、樱桃节等各类特色节会异彩纷呈。“北宅樱桃节”获评全省最具乡村振兴推动力节庆,东麦窑和晓望社区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绿色产业带动富民增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崂山区奋力书写绿水青山答卷的生动注脚。在各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如今的崂山区不仅是一片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热土,更是一处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
绿色与发展相融,赋能城市未来
生态文明反映一座城市的品味和气质,是城市向外递出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蕴山海之灵,得人文之惠的青岛崂山区,近年来,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取得绿色发展新成效,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5月24日,崂山区召开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暨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动员大会。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三年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积极参与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对上争取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能耗指标。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工作,鼓励能源要素优先向战略新兴产业和能效标杆示范企业倾斜,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重点耗能行业提标升级。
深知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和支撑,崂山区正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来引导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为让生态底色和经济发展充分融合。崂山区严格项目环评准入,实施产业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打造绿色节能低碳产业园区,将海绵理念融入园区改造,形成张弛有度的“节水有机体”。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全国第一支“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绿色发展基金。建成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数据、算法资源汇聚共享,智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然而,之所以发展绿色的底色愈发鲜亮,源于崂山区始终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发展目标,崂山区也将更加坚定绿色发展的方向,谱写当下、谋划未来。
来源:凤凰网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