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曾义
据彭博社北京时间9月9日报道,英国足球监管机构正核查大举涌入英超俱乐部的中国资金,为确定流入俱乐部资金的最终所属者,英国足球当局正在审议中国在英超联赛俱乐部的一系列投资。
英超联赛认为,拥有超过30%的股份意味着对一项运动的控制,为了防止利益冲突和假球现象的发生,联盟禁止任何单一所有者在多个俱乐部持有超过10%的股份。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表示,由于中国资本商业纪录往往不透明,不少资本都拥有政府背景,来自中国的资本交易正使禁止多方所有权的规定变得复杂化,交易的不透明也使英超对潜在客户的审核变得复杂。
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资本密集出海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中提到:“引导体育企业做强做精。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提升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
▼欧洲足球联赛遍布中国资本身影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支持下,中国企业闻风而动,密集出海,在体育产业领域频繁的资本运作,从海外赞助到体育公司并购,再到俱乐部购买,尤其是后两者,在政策的号召下开始大举出动。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今,中国资本投资海外的体育公司就包括:万达10.5亿欧元收购瑞士盈方100%股权、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贵人鸟20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足球经纪公司100%股权,此外还有乐视体育7500万美元入股世界体育集团、暴风科技收购体育媒体公司MP &Silva以及复娱文化入股门德斯经纪公司等。
随着资本进军海外步伐的加快,中国人对海外足球俱乐部的兴趣越来越大,从荷兰这样的边缘联赛或者低级别球队开始,中国资本的入侵逐渐扩展到五大顶级联赛的中坚球队乃至老牌劲旅。
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中国资本对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14家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投资,其中有11家取得控股权;除了6家未披露金额的收购外,交易涉及资金约69.372亿元人民币。
英超或将上演中国德比
聚焦英国足球,今年8月英超球队西布朗正式对外宣布,来自中国的云毅国凯(上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拥有西布朗母公司西布罗姆维奇集团有限公司约88%股权的西布罗姆维奇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入主西布朗。这意味着中国大陆资本首次控制英超球队。
▼云毅国凯由中国商人赖国传实际控股
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底,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联手中信资本,以4亿美元的价格购得英超曼城俱乐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今年夏天,两家英冠联赛的俱乐部也换成了新的中国东家。其中,联合睿康集团以7650万英镑收购阿斯顿维拉俱乐部100%的股份。几乎同一时间,复星集团4500万镑全资买下狼队。
8月份,英超升班马赫尔城被爆出正在和一家由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戴秀丽和戴永革主导的中国财团展开收购谈判,目前收购计划仍在进行中。属国企的光大集团也向利物浦表达收购意欲,并准备开价8亿镑提出全面收购,虽然后来有消息称球队大老板约翰亨利暂无意出售球会,但同时也表示会考虑出售少数股权。
无论是赫尔城还是利物浦一旦再有一家英超俱乐部被中国人控股,就意味着继西甲和意甲之后,全球最成功的商业联赛也将迎来中国德比。
疯狂收购引英国人警惕,赫尔城收购案被严格审查
在政府的鼓励下,过去9个月中国已经在英国足球中投入了超过5亿英镑,对于英国足球来说,这种行为不仅丰富了联赛,还抬高了俱乐部的价值。但是,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联盟官员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获得多个俱乐部的大量股份。
联盟官员在试图消除未来可能的利益冲突,以避免重蹈1997/98年欧洲联盟杯的覆辙。欧洲联盟杯曾是欧洲俱乐部的顶级联赛,可当年的四强中有三支球队为英国娱乐体育公司ENIC所有,正是这个原因促使欧足联禁止某单方拥有的多支球队参加其旗下比赛。
银行家Marcus Shadbolt说:“我相信英超方面希望能确保,避免出现多家俱乐部受到同一方面重大影响的局面,这里面就包括具有很大背景的资金卷入其中的情况。”他曾为赖国传在8月份收购英超俱乐部西布罗姆维奇提供顾问服务。
此前,体育大生意独家报道了人和老板戴氏姐弟率中国财团收购英超赫尔城。目前收购案正在被严格审查,一位英超发言人表示,英超联赛正在审查房地产开发商戴秀丽和戴永革出资从球队现有者手中购买赫尔城的提案,而《中国日报》也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戴秀丽和戴永革姐弟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英超联赛已经聘请一家调查公司来确认潜在买家所提供的细节信息。该人说,这是标准程序,但这一背景检查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赫尔城要求联盟加快进程,但这一要求被联盟官员拒绝了。
目前,戴永革和其公司并没有对要求置评其收购俱乐部的地位的电子邮件以及英超联赛的调查进行回复,赫尔城足球俱乐部亦未回复置评请求。
私人还是政府,资金来源必须被确认
“针对俱乐部的所有权变动或投资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包括资金来源证明,以及广泛的背景调查,涉及所有人、董事以及最终受益人是谁,”一名联盟发言人说。“这些管理程序是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
联盟的背景调查包括,潜在的所有者是否有“合适和恰当”的组织者,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和运行俱乐部,资金的来源渠道是否合法。
至于中国的此次投资,为了执行抵制多个团队所有权的规定,官员们还必须确认资金究竟是来源于私人还是政府。
“我并不认为中国政府参与了这次对英国足球俱乐部的收购”,安永伦敦的大中华区交易服务部主管张军说,“是那些看清了中国体育世界目前趋势和巨大发展空间的中国企业促成了交易。”
相信不仅仅是英超,随着越来越多欧洲足球俱乐部改姓“中”,整个欧洲足球市场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面对“无孔不入”的中国资本,明确资金来源,理清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成为保证竞赛公平防止假球现象的前提。
注: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