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校园金融平台纷纷转型消费金融,蓝海瞬间翻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校园金融平台纷纷转型消费金融,蓝海瞬间翻红

趣分期转型做消费金融,紧接着更多平台开始转型做消费金融,大家觉得本来很蓝的市场,瞬间变红。

继互联网金融之后,消费金融成为了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多家平台使出浑身解数,纷纷跑马圈地,消费信贷的触角也早已经伸到了大学校园。

对于校园消费信贷,一方面,利用分期购等方式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购物压力,另一方面,高额的滞纳金以及裸条、负债自杀等乱象的发生,不禁让人开始质疑:校园信贷把钱贷给社会经验不足且无收入的大学生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近日,趣店集团(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宣布已于今年早些时间暂停了校园地推业务,此后将专注于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退出校园分期市场。

号称在业务范围从初创时期的校园消费金融行业扩大到七大完整产品矩阵的同时,趣店集团也声称服务对象将会从校园群体的大学生为主转变成为青年群体为主。

对于这一战略的转变,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于大学生消费信贷的讨论和思考。

甚至有人提出:难道趣分期是想通过战略性的升级的“金字招牌”洗清大学生消费信贷金融带来的原罪吗?

从“烫手山芋”到创业“红海”

国内有多家涉足校园分期贷款业务的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等,随着近段时间以来校园贷频现“跳楼自杀”、“裸贷”等极端事件,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收紧,一部分平台已经开始拓展非校园贷业务。

事实情况是,趣分期等平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手头紧”的需求,满足了体验新潮产品的好奇心理,给大学生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我们更加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分期贷款给大学生以及其身后的家庭所带来的负担,在分期平台贷款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经济条件都相对不宽裕,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攀比的欲望。但后果往往是:轻则加息还款,重则跳楼破产也是有的。这样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见诸报端的更不在少数。

曾几何时,学生贷是金融机构的一个烫手山芋,利润薄、成本高,即便相关部门采取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对学生贷都颇感索然无味。

黄牌警示之后的转型

其实,盯上学生群体这类“负翁”的还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发放的学生贷,及各类信用卡业务,之前有报道说,一些学生将一些商业银行在学校发放的信用卡,当作普通银行卡看待,无意超支提现和消费等后,忘记及时还款和注销卡号,而积累了堪称“天量”的滞纳金,个人信用还会因此出现污点。

各类金融机构为什么敢于把钱贷给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呢?

总结起来归结为三点原因:

一是因为目前国内的个人征信体系正在日趋完善,个人的违约成本已相当高了;

二是因为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社会阅历尚浅并且缺乏金融观念,属于相对弱势的人群,维权意识也比较差,催收贷款的成本较低;

三是因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多属于攀比和从众心理,对于新鲜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一类,有很大欲望。

针对频频爆出的这些不良现象,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已经亮出“黄牌”警示,要求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今年5月,教育部和银监会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

8月24日,银监会又再次强调,目前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暂停涉及到暴力催收、发放高利贷等违法违规业务,按照管理规定移交相关部门,整改存量业务;加强教育、规范引导。

与此同时,目前已有多家校园金融平台开始谋求转型。

近日,有媒体传趣店集团(原趣分期)将入股消费金融公司,借此拿到消费金融牌照,从而实现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据趣店联合创始人何洪佳透露,目前已经全面停止校园地面推广,新的校园业务将主攻生态服务,并成立校园服务生态公司,通过实习、就业、兼职等服务,伴随着信用数据的积累,等学生毕业后再做金融业务延展。

趣分期转型为趣店后,转向更宽阔的白领、蓝领消费金融市场,入股消费金融公司也就显得顺水成章了,据悉,趣分期已经将网络小贷牌照收入囊中。

在龙头老大的示范下,其他平台也纷纷跟进。

名校贷也表示,将在近期对品牌进行升级,将用户群体扩展至白领,面向泛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

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也表示,目前我们在产品分期项目上已完全过渡为向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相关Fintech(金融科技)服务。

趣店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趣店集团未来另外一个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开拓Fintech领域,做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

三、分期消费——向大学生之手并没停

7月,趣分期宣布获30亿Pre-IPO系列融资,并将公司升级为趣店集团,它也因此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创业企业。

在创始人兼CEO罗敏看来,这次升级意味着一次大的飞跃式的发展。希望人们在未来,想到趣店就会想到分期购物,想到分期购物就能够想到趣店。

虽然趣店不断在宣传中强调自己脱离校园,但实际好不容易打下的这片沃土哪能说丢就丢,在开拓白领和蓝领在流量红利消失的今天,在流量成本极为昂贵的今天,在白领的分期消费可选择余地很大的今天,转型绝对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实现的。

因此,趣店的大本营,大基地还是在校园,只不过是将重点从贷款业务换成了分期购物业务。

可以说,趣店集团的升级也引领了各类分期消费平台开始“侵占”校园市场,大到手机,电脑,小到十几块的袜子都可以随时拥有,不少大学生沉迷于这种消费方式。

在金牌顾问看来,事实上这类消费分期平台只不过是校园贷的一种“变身”。而且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变身。

之前就曾有媒体曝光:

兰州文理学院的冯雯静2015年9月在某分期购物平台购买了一部6388元的iPhone6 plus,分24期,每期还款413元。细算发现,冯须还款总计9912元,比手机本身价格多3524元,利率高达55%,仅服务费一项就要2108元。

金牌顾问仔细计算了一下趣店的利率,购买一款价格为3988元的手机,月供365.62元,分12期,最后一共4387.44元,服务费399.44元。

高达18%的年利率!如果加上服务费,那就是近35%的年利率!

有专家这样揭秘:“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具有一个‘高大上’的商业模式,一边是平台和电商对接,另一端对接投资理财的人。”

“趣店、分期乐这类公司本身并不是电商,主要是帮助电商企业销售产品。大学生在分期付款平台购买产品,这些平台与P2P平台链接,将学生借款需求包装成为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

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发出借款购买标的,投资人选择借款人将钱借给对方,借款标的被投满之后,大学生用这笔钱去消费,再按月偿还本息给出借人。

“好几种分期软件会去我们每个宿舍宣传,周围不少人在用。”一位北京的大学生这样说。

金牌顾问发现,2016上半年统计的80家分期平台中,近六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2015年,为56%。在北京成立的分期平台最多,有27家分期平台。

据金牌顾问调查发现,与大学生贷款网站大多数标明利率不同,分期购物网站很多都没有明确标明分期利率。即使不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合法,但就看这种行为背后,你觉得他们的利率会有多少?

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是在2013年进入人们视野,2014年以后进入爆发期。只不过这种分期购物并没有像大学生贷款那样有逼死人的事件,也没有像裸贷那样挑战道德底线,所以并没有引起大众关注而已。

其实阿里、京东等也早早就用借呗、白条来抢占分期消费市场,但它们的年利率要比消费分期平台克制得多。

按借1万,分12期还,借呗号称年利率是8.8%,加上服务费后实际年利率16.33%。京东白条号称年利率12%,加上服务费后实际年利率21.47%。

如果你非要消费分期,矬子里面拔将军,使用借呗要划算些!

另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检测报告》显示,分期乐、趣分期等校园分期平台存在手机质量不过关、退款缓慢、售后服务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相关投诉占互联网金融投诉领域的47.2%。

、消费金融瞬间变红海

趣分期转型做消费金融,紧接着更多平台开始转型做消费金融,大家觉得本来很蓝的市场,瞬间变红。

理智地思考,哪里有那么多未来的收入可以支撑现在庞大的消费金融梦想。最后的结果是,绝大部分人会死得很难看,联想到台湾、韩国、日本所谓的双卡危机,大量的透支未来收入用来消费,最后一堆白领背了一辈子的债,甚至会致使银行一起倒闭,这就是规律,从来都是循环往复。

编辑:王梓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趣店

445
  • 罗敏旗下趣分期小贷公司正式注销,关联上市公司趣店仍有约72亿元现金储备
  • 趣店成立优选码头科技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校园金融平台纷纷转型消费金融,蓝海瞬间翻红

趣分期转型做消费金融,紧接着更多平台开始转型做消费金融,大家觉得本来很蓝的市场,瞬间变红。

继互联网金融之后,消费金融成为了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多家平台使出浑身解数,纷纷跑马圈地,消费信贷的触角也早已经伸到了大学校园。

对于校园消费信贷,一方面,利用分期购等方式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购物压力,另一方面,高额的滞纳金以及裸条、负债自杀等乱象的发生,不禁让人开始质疑:校园信贷把钱贷给社会经验不足且无收入的大学生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近日,趣店集团(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宣布已于今年早些时间暂停了校园地推业务,此后将专注于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业务,退出校园分期市场。

号称在业务范围从初创时期的校园消费金融行业扩大到七大完整产品矩阵的同时,趣店集团也声称服务对象将会从校园群体的大学生为主转变成为青年群体为主。

对于这一战略的转变,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于大学生消费信贷的讨论和思考。

甚至有人提出:难道趣分期是想通过战略性的升级的“金字招牌”洗清大学生消费信贷金融带来的原罪吗?

从“烫手山芋”到创业“红海”

国内有多家涉足校园分期贷款业务的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优分期等,随着近段时间以来校园贷频现“跳楼自杀”、“裸贷”等极端事件,再加上相关部门的监管收紧,一部分平台已经开始拓展非校园贷业务。

事实情况是,趣分期等平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手头紧”的需求,满足了体验新潮产品的好奇心理,给大学生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我们更加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分期贷款给大学生以及其身后的家庭所带来的负担,在分期平台贷款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庭经济条件都相对不宽裕,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攀比的欲望。但后果往往是:轻则加息还款,重则跳楼破产也是有的。这样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见诸报端的更不在少数。

曾几何时,学生贷是金融机构的一个烫手山芋,利润薄、成本高,即便相关部门采取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对学生贷都颇感索然无味。

黄牌警示之后的转型

其实,盯上学生群体这类“负翁”的还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发放的学生贷,及各类信用卡业务,之前有报道说,一些学生将一些商业银行在学校发放的信用卡,当作普通银行卡看待,无意超支提现和消费等后,忘记及时还款和注销卡号,而积累了堪称“天量”的滞纳金,个人信用还会因此出现污点。

各类金融机构为什么敢于把钱贷给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呢?

总结起来归结为三点原因:

一是因为目前国内的个人征信体系正在日趋完善,个人的违约成本已相当高了;

二是因为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社会阅历尚浅并且缺乏金融观念,属于相对弱势的人群,维权意识也比较差,催收贷款的成本较低;

三是因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多属于攀比和从众心理,对于新鲜事物尤其是电子产品一类,有很大欲望。

针对频频爆出的这些不良现象,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已经亮出“黄牌”警示,要求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今年5月,教育部和银监会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

8月24日,银监会又再次强调,目前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暂停涉及到暴力催收、发放高利贷等违法违规业务,按照管理规定移交相关部门,整改存量业务;加强教育、规范引导。

与此同时,目前已有多家校园金融平台开始谋求转型。

近日,有媒体传趣店集团(原趣分期)将入股消费金融公司,借此拿到消费金融牌照,从而实现在消费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据趣店联合创始人何洪佳透露,目前已经全面停止校园地面推广,新的校园业务将主攻生态服务,并成立校园服务生态公司,通过实习、就业、兼职等服务,伴随着信用数据的积累,等学生毕业后再做金融业务延展。

趣分期转型为趣店后,转向更宽阔的白领、蓝领消费金融市场,入股消费金融公司也就显得顺水成章了,据悉,趣分期已经将网络小贷牌照收入囊中。

在龙头老大的示范下,其他平台也纷纷跟进。

名校贷也表示,将在近期对品牌进行升级,将用户群体扩展至白领,面向泛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

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也表示,目前我们在产品分期项目上已完全过渡为向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相关Fintech(金融科技)服务。

趣店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趣店集团未来另外一个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开拓Fintech领域,做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

三、分期消费——向大学生之手并没停

7月,趣分期宣布获30亿Pre-IPO系列融资,并将公司升级为趣店集团,它也因此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创业企业。

在创始人兼CEO罗敏看来,这次升级意味着一次大的飞跃式的发展。希望人们在未来,想到趣店就会想到分期购物,想到分期购物就能够想到趣店。

虽然趣店不断在宣传中强调自己脱离校园,但实际好不容易打下的这片沃土哪能说丢就丢,在开拓白领和蓝领在流量红利消失的今天,在流量成本极为昂贵的今天,在白领的分期消费可选择余地很大的今天,转型绝对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实现的。

因此,趣店的大本营,大基地还是在校园,只不过是将重点从贷款业务换成了分期购物业务。

可以说,趣店集团的升级也引领了各类分期消费平台开始“侵占”校园市场,大到手机,电脑,小到十几块的袜子都可以随时拥有,不少大学生沉迷于这种消费方式。

在金牌顾问看来,事实上这类消费分期平台只不过是校园贷的一种“变身”。而且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变身。

之前就曾有媒体曝光:

兰州文理学院的冯雯静2015年9月在某分期购物平台购买了一部6388元的iPhone6 plus,分24期,每期还款413元。细算发现,冯须还款总计9912元,比手机本身价格多3524元,利率高达55%,仅服务费一项就要2108元。

金牌顾问仔细计算了一下趣店的利率,购买一款价格为3988元的手机,月供365.62元,分12期,最后一共4387.44元,服务费399.44元。

高达18%的年利率!如果加上服务费,那就是近35%的年利率!

有专家这样揭秘:“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具有一个‘高大上’的商业模式,一边是平台和电商对接,另一端对接投资理财的人。”

“趣店、分期乐这类公司本身并不是电商,主要是帮助电商企业销售产品。大学生在分期付款平台购买产品,这些平台与P2P平台链接,将学生借款需求包装成为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

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发出借款购买标的,投资人选择借款人将钱借给对方,借款标的被投满之后,大学生用这笔钱去消费,再按月偿还本息给出借人。

“好几种分期软件会去我们每个宿舍宣传,周围不少人在用。”一位北京的大学生这样说。

金牌顾问发现,2016上半年统计的80家分期平台中,近六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2015年,为56%。在北京成立的分期平台最多,有27家分期平台。

据金牌顾问调查发现,与大学生贷款网站大多数标明利率不同,分期购物网站很多都没有明确标明分期利率。即使不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合法,但就看这种行为背后,你觉得他们的利率会有多少?

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是在2013年进入人们视野,2014年以后进入爆发期。只不过这种分期购物并没有像大学生贷款那样有逼死人的事件,也没有像裸贷那样挑战道德底线,所以并没有引起大众关注而已。

其实阿里、京东等也早早就用借呗、白条来抢占分期消费市场,但它们的年利率要比消费分期平台克制得多。

按借1万,分12期还,借呗号称年利率是8.8%,加上服务费后实际年利率16.33%。京东白条号称年利率12%,加上服务费后实际年利率21.47%。

如果你非要消费分期,矬子里面拔将军,使用借呗要划算些!

另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检测报告》显示,分期乐、趣分期等校园分期平台存在手机质量不过关、退款缓慢、售后服务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相关投诉占互联网金融投诉领域的47.2%。

、消费金融瞬间变红海

趣分期转型做消费金融,紧接着更多平台开始转型做消费金融,大家觉得本来很蓝的市场,瞬间变红。

理智地思考,哪里有那么多未来的收入可以支撑现在庞大的消费金融梦想。最后的结果是,绝大部分人会死得很难看,联想到台湾、韩国、日本所谓的双卡危机,大量的透支未来收入用来消费,最后一堆白领背了一辈子的债,甚至会致使银行一起倒闭,这就是规律,从来都是循环往复。

编辑:王梓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