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备受关注的青岛大项目陆续迎来投产。
继11月18日奇瑞青岛超级工厂实现首辆整车下线后,11月25日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正式点亮量产。
与此同时,青岛继续明确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的发展力度。
11月26日,青岛市委常委会会议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引资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西海岸新区召开,四大班子一把手均出席。通过实地观摩重点产业项目,再次强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会后,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市长赵豪志为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揭牌。
这也是继虚拟现实产业园后,再有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揭牌,也凸显了这两大产业园在青岛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地位。青记此前在《青岛正在拼命建产业园》中表示,青岛围绕10大新兴产业谋划了15个专业园区。
进入2022年,在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定位之下,青岛明确了24条重点产业链,并通过15个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将土地、资金、政策等全市优势资源都集聚到24条产业链中。
这种从时间维度可以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空间维度可以让全市优势资源更聚焦的做法值得肯定。
不过细究之下,具体到每个产业的规划,还应该在迈向中高端上持续下功夫。
比如,新型显示产业,需要辩证地去看落后产能和先进产能。在前期,青岛急需破解显示短板之下,引进一条显示模组生产线已经是不小的突破。但在新的产业变革、大屏产能饱和之下,如何引进跟新一代智能终端结合更密切的OLED生产线、甚至Micro LED生产线,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北汽新能源的低端路线已经让押宝的青岛吃了不少苦头,再加上在研发、自动驾驶等环节一直缺少含金量高的项目落地,青岛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再加把劲,避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尴尬。
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岛对于24条产业链的规划和落地还应该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专业,更深入。
产业新闻
1、驻青央企参建全球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并网运行
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2号机组近日成功并网,项目1号、2号两台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标志着全球最大海水淡化项目并网运行。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阿布扎比市区东北约50公里的波斯湾海岸线附近,日产水量90万吨,是全球在建最大的反渗透式海水淡化项目,也是阿布扎比重要的民生工程。2019年,山东电建三公司签订该项目。2021年12月,项目1号机组正式接通市政管网,标志着项目合格饮用水并网成功;2022年11月,项目2号机组成功并网并实现满负荷运行。
2、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发布,青岛位列第七
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以下简称《榜单》)。《榜单》围绕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以全国293个地级市为样本,对各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形成了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
深圳、苏州、广州、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进入榜单前十名。青岛排名连年上升——2019年排名第12,2020年排名第11,2021年、2022年排名第7。
3、青岛拟拨付500万元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日前,青岛市科技局公示显示,202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战略科技力量专项拟拨付500万元,支持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青岛大学建设,获批以来多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其产出的“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解决了传统工艺技术生产的海藻纤维强度低和不耐洗涤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了年产5000吨的海藻纤维示范生产线,目前海藻纤维销售额超2000万元、应用于后道产品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4、2022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公布,青岛位列第13
近日,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联合推出《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报告公布了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佛山位居前十,青岛位居第13位。
报告显示,青岛人才流入占比为1.7%,人才净流入占比为0.7%,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为1.8%,位列第15位;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为2.4%,位列第12位;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每万人专利授权数为57.1,每百万人电影院数量9.4,青岛在收入、创新和文娱方面,与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还有差距。区市新闻1、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产,青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
11月21日,总投资475亿元的青岛光电产业园举行二期开工仪式。同日,园区内的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点火投产。
青岛光电产业园是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东旭集团共同打造的重大光电显示产业龙头项目。一期共四个项目,总投资160亿元,其中研究院及高端装备项目已于7月份正式投产。此次开工的二期项目计划2023年底陆续投产,2024年底前全面达产。
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占地14300亩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区,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签约落地中南高科、福建万达、重庆宇隆等产业链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873.7亿元,涵盖材料、设备、制造、研发等全产业领域;总投资约775亿元的9个芯屏产业项目正在洽谈推进。2、总投资70亿元,10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
11月25日,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签约活动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举行。活动现场,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研发中心等10个总投资70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材料、测试等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条;与链主企业签约的10家合作商,均为国内一线设备、材料企业,将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注入新资源、新动能;中德生态园及链主企业还与省内6所高校签定了产业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3、总投资近40亿,9个项目在青岛蓝谷高新区集中签约
11月21日,青岛蓝谷高新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猎鹰通航旅游、盛源霖新能源科技、汉格斯特新能源、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生产科研基地、穗禾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国阿拉伯“一带一路”贸易交流合作平台、骁越科技移动智能产业园、大型智能飞防植保机器人、点点云仓等9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涵盖通用航空、新能源、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总投资近4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70亿元。4、国际陆港生鲜电商孵化基地封顶
日前,位于即墨国际陆港的生鲜电商孵化基地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生鲜电商孵化基地项目由青岛中道食材供应链有限公司投资3.05亿元建设,是青岛市重点项目,占地23亩,主要建设约2.5万平方米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生鲜电商运营中心,打造集进口、仓储、加工、运输、销售、金融服务、培训孵化全流程服务的国家级生鲜电商示范基地。项目预计明年5月份竣工投产。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主要开展生鲜货物仓储和加工分装、生鲜电商运营和代发货、贸易融资等业务。同时,以项目为支点,可辐射周边的诸多农产品种植产出乡镇,开拓“溢价直采-电商直销”新业态,结合市场需求引导农产区种植新品种高经济价值作物,开展农闲人员技能培训带动就业,提供金融助农推广服务,助力乡村稳收增收。5、董家口港区原油商储库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新增原油年周转量1380万吨
11月23日,董家口港区原油商储库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提前5天具备投产条件,新增原油年周转量达1380万吨。
该项目位于一期工程南侧,建成后可与一期工程相互依托、统一管理运营,库区内共24个储罐,总库容240万立方,配套建设2座现场设备间和2座泡沫站,库区外建4条装卸船管道,将大大提升董家口港区的油品储运能力。6、华芯晶元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首栋单体封顶
最新消息显示,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华芯晶元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首栋单体已封顶。
据了解,青岛华芯晶元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总投资7亿元,是青岛市重点工程,是青岛华芯晶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期项目,该项目将建设半导体衬底智能生产工厂,采用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材料加工生产新一代晶片衬底产品。产品将广泛用于光电子器件(激光器、探测器等),大功率器件(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动力组件、轨道交通、特高压输电组件等),及通讯微波射频器件(4G、5G通讯基站)。
项目共有4座单体,包括1栋办公楼和3座厂房,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工程的整体交付,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7、上合示范区多个项目冲刺年底投产
近日,京东青岛智慧物流项目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进入自动化分拣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12月投入使用。
该项目是京东集团在上合示范区落户的第二个产业园,规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以京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供应链技术为依托,建设跨境电商、智能物流、贸易集散中心,将国内仓储系统与海外仓打通,在将海外货品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上的同时,也实现“一仓发全球”。该项目以数字化助力智造升级,正式运营后,将投入矩阵式无人分拣、AGV自动拣选无人仓、双盘翻盘分拣机等现代化设备,分拣效率提升3倍以上。
由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吉利卫星项目,在上合示范区布局建设了中国首个全球低轨互联网星座业务总部和全球卫星应用服务,实现智慧物流应用基地、智慧海洋应用基地落地。目前,该园区整体已竣工,正处于验收前的准备阶段,预计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海之乐生物制药及园区配套项目中试车间主体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建筑内外装饰,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该项目将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致力于研究天然药物、尤其是海洋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建设成为采用先进生物工程酶解技术和国际标准GMP的生产车间,从而实现鳕鱼皮胶原蛋白肽规模化生产,带动区域内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发展。8、国内首家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启用
11月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启用暨上合组织贸易数字化便利化专题交流活动举行,国内首家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领域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据介绍,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在海关总署、新华通讯社、国家口岸办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依托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成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资讯服务中心和数据交互中心,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开放融通提供示范方案。
平台1.0版本开发了线上网页、掌上App、线下企业服务中心3个应用载体,为贸易主体、物流主体、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提供服务。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共有综合信息展示、综合功能应用、综合数据发布3大主要功能和8大应用模块、73项子功能,嵌入了信用上合跨境征信、通关信息智能查询、转关业务无纸化等特色应用,涵盖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跨国别贸易信息共享、双多边通关便利、供应链金融供给等方面,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提供“贸易+通关+物流+金融”全周期综合服务体系。9、总投资50亿,威高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青岛高新区
11月25日,威高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50亿元的威高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式落户青岛高新区。
本次签约仪式,共签订了包括青岛威高国际医疗健康产业总部、数字低碳全国总部、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涵盖了“产、研、基金”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打造覆盖医疗工业、医疗商业和医疗服务业的完善的医疗生态链,这也标志着威高集团与青岛高新区深度合作的达成。公司新闻1、海尔5G智能工厂应用创新示范项目入选工信部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
11月14日,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库案例名单,海尔5G智能工厂应用创新示范项目作为山东省唯一智能工厂类项目成功入选。
据悉,该项目以实施5G MEC边缘计算平台为重要抓手,在信息化互联、精益生产、质量检测等7大维度开展5G应用创新,已部署完成5G+机器视觉检测、5G+AI智慧天眼等30余个场景的5G工业应用,实现5G移动互联网对智慧工厂的全流程赋能。2、华通智研院与海信网络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
11月21日,华通集团所属华通智研院与海信集团旗下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扩展和深化多领域、多层面合作。围绕青岛市开展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青岛市各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构建数据运营模式,在挖掘重点场景和行业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抢抓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3、青岛能源所与贵州茅台集团签约,为酱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提供新方案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围绕“基于单细胞组学的酿造酵母菌群物种组成及代谢活力定量技术研发”项目展开合作。
此次合作,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将基于前期提出的“拉曼组”概念以及研发的一系列单细胞分析仪器,针对白酒酿造过程酵母菌群开发一套快速、高通量、自动化、具有物种分辨率的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快检技术,为酵母菌生产研判数据提供更为精准的科技支持,同时为酱香型白酒优异品质的解析保障和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提供更为权威的科学依据。
4、康普顿加码氢能产业投资,子公司氢启科技拟投资5亿元投建氢启燃料电池电堆项目
11月23日,康普顿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青岛氢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淄博市桓台县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将投资5亿元,在当地投建氢启燃料电池电堆项目。
公告表示,前述投资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建设周期5年,一期主要建设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和电堆检测线等,预计年产值达到5亿元;二期主要建设CCM涂布生产线、膜电极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电堆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和电堆检测线等,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三期主要建设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同日,康普顿披露了另一项投资计划,拟投资1.6亿元在青岛崂山区投建誉蓝智能制造产业园,用于培育增量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氢能相关产业链、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研发及制造等,以解决未来规划发展对经营场地的需求。项目计划建设期2年,预计于2025年竣工交付使用。5、青岛京东方显示模组工厂点亮投产
11月25日,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点亮暨量产仪式在西海岸新区举行,标志着项目正式由建设期转向运营期。
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是京东方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单体工厂,一期总投资81.7亿元,占地面积808亩,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显示器、AR/VR等智能终端,预计2024年建成满产后,可年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1.51亿片,年产值超百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4万人。
项目于去年8月份签约落地,10月份开工建设,今年6月21日主体封顶,8月31日首台设备搬入,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5天,模组厂房首层施工到封顶仅用36天,从开工到点亮投产仅用一年时间。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京东方在全球移动终端显示市场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推动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加快崛起,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6、青岛泰凯英启动上市辅导
从中国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获悉,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凯英”)已于11月24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企查查信息显示,注册于崂山区的泰凯英成立于2007年10月,注册资本1.67亿元。主营业务为矿山及建筑轮胎的研发、设计、服务与销售。公司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场景化研发,致力于为全球的矿业和建筑用户提供场景化的专用轮胎解决方案。
泰凯英已拥有发明专利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并已经成长为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公司已为力拓、必和必拓、紫金矿业等全球矿业巨头提供场景化的专用轮胎产品,并为三一、徐工、利勃海尔、山特维克、阿特拉斯科普柯、特雷克斯(现多田野)等全球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专用轮胎原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泰凯英董事长王传铸毕业于轮胎行业青岛科技大学橡胶专业,是深耕轮胎行业30余年的技术专家。此次泰凯英启动上市辅导,也意味着“青科大系”上市军团将增添新面孔。
来源:青记微信公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