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微信宣布对提现收取手续费7个月之后,支付宝也要收费了。
昨日,支付宝发出公告称,自2016年10月12日起(也就是一个月后),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
▲支付宝开收提现手续费,免费午餐又少了一个
今年2月无数小伙伴就曾担心支付宝也将跟进微信收费,当时支付宝“挺住”不收费的行为,曾为自己赢得一片赞赏。时隔7个月,支付宝最终还是没挺住。免费了12年的好宝宝,难道是被微信带“坏”了?
◆ ◆ ◆
一
支付宝是被微信带“坏”了?
如果从收费的先后顺序而言,支付宝确实像是被微信带坏的。尽管双方在具体的收费操作上略有不同(看起来支付宝还更厚道一些),但双方给出的理由高度相似。
微信是这样说的:
之前一直都是微信支付帮用户承担这部分费用(即提现手续费),但是由于业务增长迅速导致成本增长也越来越迅速,成本压力剧增,对微信而言都已经难以承受了。
而支付宝是这样说的:
伴随着综合经营成本的上升,在不减少应用场景的前提下,更为了能持续为您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我们做出如下调整……
总结起来就是,成本太高,我已承受不来。先前支付宝是心里苦,但是选择不说。后来一看微信说了,非但没有被人冷落,反而活得更轻松自在,于是索性也说了出来。
或许是为了照顾用户的心理感受,支付宝并没有马上跟进,而是过了半年多之后才宣布这一消息。
▲ 微信在3月开始收取提现手续费
在解读腾讯今年的一季度财报时(微信3月开始收手续费,这部分收入在一季度财报得以体现),腾讯总裁刘炽平说道:
第一季度腾讯“其他”业务收入2.6亿,营收贡献最大的是支付业务,这部分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我们对第三方商家的收费;第二大来源则是对个人用户提现收取的手续费。云服务收入占比排名第三……
来自商家和个人用户贡献的收入可以让我们收回成本,从而为支付平台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从腾讯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早先预计的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倒是通过微信支付进行的商业支付交易量(例如电子商务及O2O服务交易支付)显著增加,C2C支付交易量也不断增加。
▲在微信宣布提现收费之时,支付宝继续免费
除了收到手里的大把手续费,这一招还抬高了资金从微信流出的门槛,变相“逼”用户把钱在微信里花掉,从而提高了交易量。
这样的套路,资深业内人士支付宝自然早就看穿。微信可以这样做,支付宝也可以。更何况,本来支付宝的生态就比微信更完善,支付宝里面的资金使用场景比微信更多,更不容易引发用户的负面情绪。
◆ ◆ ◆
二
或为蚂蚁金服上市拉开序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普通用户的提现行为收取手续费的同时,支付宝对天猫、淘宝卖家的提现则仍实行免费,个人卖家、企业卖家均免费。而微信,则只对企业微商免费,对个人微商仍将收费。
对比两家的收费细则之后,邮报君发现支付宝显然比微信要厚道很多,仅管支付宝拥有的用户数更多、需要支付的成本更多。另外,支付宝也适当留下一些渠道让用户继续免费提现。这背后的原因,是支付宝的盈利能力远超微信。
▲ 微信与支付宝一直明争暗斗
当初马云之所以要做支付宝,是为了解决淘宝交易的信用问题,支付宝的角色是在中间做担保。买家的货款会先进入支付宝,等确认收货之后,货款才会进入卖家的账户。期间,无数的资金会在支付宝“沉淀”,支付宝完全可以用这部分沉淀资金进行稳健型的金融投资,获得可观的利润。
而使用微信支付的资金是直接进入对方账户,因而不会在微信上稳定地沉淀一段时间,微信利用这部分资金的难度也大大加大。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支付宝的资金流量更大。邮报君来做一个最简单的对比吧。截止今年1月,微信理财通人数刚刚突破3000万,资金保有量1000亿,而支付宝的余额宝用户高达2.6亿,资金规模增至6207亿!
支付宝的公告只强调了它面临的成本更高(仅管这也是事实),但却没有提到支付宝本身的盈利能力。综合来看,虽然支付宝的规模比微信更大,但实际的压力反而没有微信高。
那么,支付宝为什么又在这个时候开收手续费?邮报君猜测,这或许是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的上市做准备。此前,蚂蚁金服完成45亿美金的B轮融资,使得公司估值上升到600亿美金,并再次传出在A股主板上市的消息。
▲ 蚂蚁金服要上市,支付宝自然要多出力
早在3年前,蚂蚁金服就已经实现了盈利。邮报君注意到,近期蚂蚁金服明显加快了上市步伐。支付宝作为蚂蚁金服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业务,自然要为公司供应更加漂亮的业绩以提升上市时的估值。
◆ ◆ ◆
三
下一个消失的免费午餐会在哪儿?
而对于吃瓜群众而言,今后各类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免费午餐”将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完全消失。今年相继发生的滴滴优步合并后涨价、微信、支付宝相继开收提现手续费就是最好的例子。
归根到底,赚钱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但企业最终还是要赚钱的,而免费、补贴只是它们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这样的现象,最先出现在烧钱最多、竞争格局趋于固定的移动出行领域,现在是移动支付。
(有意思的是,传统的银行业在移动支付的猛烈攻势下,开始对手机银行转账采取免费策略。)
曾几何时,这些巨头们为了争夺用户,近乎攀比似地送出各种补贴。如今,当它们通过烧钱再难烧出份额时,它们的重心也就从开拓新用户变为从已有用户身上攫取最大的价值。当一个巨头取消免费午餐之后,另一个巨头马上就会心照不宣地跟进。
邮报君的问题是,下一个消失的免费午餐将会出现在哪里?
本文由创事纪邮报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微信号:luliyi621)。转发到朋友圈是不需要授权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