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失初心、坚持信念的稻盛和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失初心、坚持信念的稻盛和夫

人的职业成就、人生成就,等于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相乘的结果,如果选定方向正确,能够正确看待问题,那么,即便能力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倾注热情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不力的发展局面。

所评图书:

1.《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日)稻盛和夫 著,周征文 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2.《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日)稻盛和夫 著,曹岫云 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东方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有“经营之圣”之称的日本商业领袖稻盛和夫的两本书:《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和《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稻盛和夫是传奇性的企业家。白手起家的他领导一家小作坊企业,成长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京瓷集团,但这似乎并不能将他与同时期的日本其他企业家区分开来,创办索尼的盛田昭夫名气更大。也有人曾提出,稻盛和夫成功创办京瓷,多少是运气、机遇的产物,毕竟,二战后日本迎来经济腾飞的背景下,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企业,如果改变环境还能复制奇迹。服务于精密工业的现代陶瓷业,也的确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拥有绝佳的增长机遇。

但稻盛和夫的第二段创业经历,就非常好的证明他的领导和驾驭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而他创建的“敬天爱人”经营哲学,是可以脱离京瓷而复制到其他企业和行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书中,稻盛和夫较为详尽的介绍了1980年代成功创办日本第二电电(后合并为KDDI株式会社)的艰难历程。1980年代以前,日本政府向民营资本放开电信业,此举后来被证明是日本产业界赶上信息化革命潮流的重要举措。在改革之前,日本电信巨头电电公社(后来改组为NTT集团)几乎垄断了日本的电话等电信业务市场,并借助这样的垄断地位推行高价。稻盛和夫这样一个电信业的门外汉,生出跨界竞争的念头,却仅仅是因为觉得电信垄断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妨碍了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

尽管稻盛和夫的想法在当时获得了盛田昭夫、饭田亮等企业领袖的赞同,但日本的公路、铁路企业也有意进军电信业,后二者完全可以凭借其道路优势更快、更为廉价的铺设光缆,且并不愿意与稻盛和夫采取合作。这种情况下,稻盛和夫只能放弃铺设电信光缆,改为修建无线基站,顶住各方面压力坚持上马。第二电电的通信网在1986年架设完毕,这家公司在生意极不景气的状态下仍然坚持扩张,还第一时间抓住了移动电话的机遇,最终让第二电电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稻盛和夫在《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书中感慨指出,人的职业成就、人生成就,等于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相乘的结果,如果选定方向正确,能够正确看待问题,那么,即便能力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倾注热情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不力的发展局面。在这其中,思维方式和热情显得至关重要,而不能仅仅去关注能力一个选项。

《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一书,是由稻盛和夫本人2014年接受日本电视媒体专题采访,并由节目文稿整理而成的。在这本书中,稻盛和夫再三阐发了企业家、创业家形成积极、正确的思维方式,在选定正确方向和目标后全力以赴的重要性。稻盛和夫毕生历经挑战,很多情况下“知其难为”而偏偏坚定为之,一步步改变导致不可为的条件,让目标变得可为——而很多学习过、了解过博弈论,习惯于理性计算风险预期的年轻企业家、创业家,相反会显得瞻前顾后,不愿意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风险较高的领域。

《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最早出版于1989年,是稻盛和夫出版的第一本书,主要总结了他创建京瓷30年的经营思想。与《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等近年来的新作相比,《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欠缺了几分圆润,稻盛和夫直言不讳的阐述了自己对于创立事业目标、寻求工作乐趣、战胜困难、自我提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等重要问题的理解,呈现出一个更为严厉、更加真切希望带动企业同行进步的经营之圣形象。

从《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到《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等近年来的新作,不同时期的著述之中,稻盛和夫始终不忘强调不失初心、坚持信念。在《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书中,他指出,人不应该为外界状况所支配,不应该成为“状况盲动型”的人——所谓“状况盲动型”,指出的就是动辄树立志向和目标,但同时也顾虑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马上就觉得实施困难,从而轻易放弃。稻盛和夫希望企业家,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让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的生发,从正面击败困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稻盛和夫

  • 践行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 稻盛和夫著作全球累计发行量超2500万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失初心、坚持信念的稻盛和夫

人的职业成就、人生成就,等于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相乘的结果,如果选定方向正确,能够正确看待问题,那么,即便能力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倾注热情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不力的发展局面。

所评图书:

1.《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日)稻盛和夫 著,周征文 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2.《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日)稻盛和夫 著,曹岫云 译,东方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东方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有“经营之圣”之称的日本商业领袖稻盛和夫的两本书:《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和《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稻盛和夫是传奇性的企业家。白手起家的他领导一家小作坊企业,成长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京瓷集团,但这似乎并不能将他与同时期的日本其他企业家区分开来,创办索尼的盛田昭夫名气更大。也有人曾提出,稻盛和夫成功创办京瓷,多少是运气、机遇的产物,毕竟,二战后日本迎来经济腾飞的背景下,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企业,如果改变环境还能复制奇迹。服务于精密工业的现代陶瓷业,也的确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拥有绝佳的增长机遇。

但稻盛和夫的第二段创业经历,就非常好的证明他的领导和驾驭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而他创建的“敬天爱人”经营哲学,是可以脱离京瓷而复制到其他企业和行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书中,稻盛和夫较为详尽的介绍了1980年代成功创办日本第二电电(后合并为KDDI株式会社)的艰难历程。1980年代以前,日本政府向民营资本放开电信业,此举后来被证明是日本产业界赶上信息化革命潮流的重要举措。在改革之前,日本电信巨头电电公社(后来改组为NTT集团)几乎垄断了日本的电话等电信业务市场,并借助这样的垄断地位推行高价。稻盛和夫这样一个电信业的门外汉,生出跨界竞争的念头,却仅仅是因为觉得电信垄断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妨碍了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

尽管稻盛和夫的想法在当时获得了盛田昭夫、饭田亮等企业领袖的赞同,但日本的公路、铁路企业也有意进军电信业,后二者完全可以凭借其道路优势更快、更为廉价的铺设光缆,且并不愿意与稻盛和夫采取合作。这种情况下,稻盛和夫只能放弃铺设电信光缆,改为修建无线基站,顶住各方面压力坚持上马。第二电电的通信网在1986年架设完毕,这家公司在生意极不景气的状态下仍然坚持扩张,还第一时间抓住了移动电话的机遇,最终让第二电电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稻盛和夫在《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书中感慨指出,人的职业成就、人生成就,等于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相乘的结果,如果选定方向正确,能够正确看待问题,那么,即便能力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倾注热情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不力的发展局面。在这其中,思维方式和热情显得至关重要,而不能仅仅去关注能力一个选项。

《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一书,是由稻盛和夫本人2014年接受日本电视媒体专题采访,并由节目文稿整理而成的。在这本书中,稻盛和夫再三阐发了企业家、创业家形成积极、正确的思维方式,在选定正确方向和目标后全力以赴的重要性。稻盛和夫毕生历经挑战,很多情况下“知其难为”而偏偏坚定为之,一步步改变导致不可为的条件,让目标变得可为——而很多学习过、了解过博弈论,习惯于理性计算风险预期的年轻企业家、创业家,相反会显得瞻前顾后,不愿意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风险较高的领域。

《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最早出版于1989年,是稻盛和夫出版的第一本书,主要总结了他创建京瓷30年的经营思想。与《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等近年来的新作相比,《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欠缺了几分圆润,稻盛和夫直言不讳的阐述了自己对于创立事业目标、寻求工作乐趣、战胜困难、自我提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等重要问题的理解,呈现出一个更为严厉、更加真切希望带动企业同行进步的经营之圣形象。

从《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到《心法之叁:一个想法改变人的一生》等近年来的新作,不同时期的著述之中,稻盛和夫始终不忘强调不失初心、坚持信念。在《心法之肆: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书中,他指出,人不应该为外界状况所支配,不应该成为“状况盲动型”的人——所谓“状况盲动型”,指出的就是动辄树立志向和目标,但同时也顾虑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马上就觉得实施困难,从而轻易放弃。稻盛和夫希望企业家,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让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的生发,从正面击败困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