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防疫“新十条”明确无症状和轻症可居家隔离,如何实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防疫“新十条”明确无症状和轻症可居家隔离,如何实施?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高佳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10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出,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

《通知》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随着各地新增感染者数量增多,在北京、广州和石家庄等地个别社区,符合条件的阳性感染者实行居家隔离已成为默认模式。此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陈碧等法学界人士撰文指出,医疗机构发现感染者后,根据情况对于轻症患者或者无症状感染者,予以居家隔离治疗并不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如何实施居家隔离?北方某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当地执行的防控政策是,若居民抗原自测为阳性,首先要到就近医院进行单管核酸检测,如果医院检测结果也为阳性,则需向社区上报,社区将给居民住宅安装“门磁”(注:一种报警装置),阳性居民不能外出,同住人员属于密接人员也需居家隔离。

该社区工作人员称,社区将为阳性居民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阳性居民在症状发生第四天时即身体状况好转时,进行抗原自测,如果结果为阴性,第二天再次进行抗原自测,结果仍为阴性的情况下,社区将为居民安排一次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仍为阴性,则解除隔离。

“除非居住状况不符合隔离条件,例如房屋租客过多且没有独立卫生间等,其他情况下居民均可进行居家隔离,若感染后症状严重,居民可联系110、120进行转运就医。”该工作人员表示。

杭州市西湖区一社区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解释,居家隔离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比如有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房屋内要有单独卫生间,保证阳性人员不与他人接触。房屋需要有独立出口,例如别墅区房屋有单独大门,而楼房住户需要与他人共享一个出口,就是不符合条件。”工作人员称,阳性住户居家隔离过程中,其房屋需要贴“门磁”并被实时监控。

广州市海珠区一社区工作人员则称,抗原自测为阳性的居民,可以选择向社区报备转入方舱进行隔离,也可以不报备,选择居家隔离。“居民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报备,居家隔离期间不要外出,症状出现后第6、7天抗原自测为阴性就没事了。”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在家隔离,即便和家人住在一起也没关系,房间分开,做好防护就行。”

病毒学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参考各国疫情防控时期的措施,70岁及以上的部分接种疫苗或未接种疫苗的人;3个月以下儿童;孕龄36周及以上孕妇;部分接种疫苗或未接种疫苗的孕妇;有严重基础病的人:如糖尿病、肺心病、肾透析、晚期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病、慢性肺阻塞、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不适合居家隔离,其余感染者均可选择居家隔离。

至于居家隔离所需的具体环境条件,常荣山认为,居家隔离需尽量待在特定房间,如果没有一间单独的,密封性良好的独立房间;房间的门窗密封性不好,漏风,或者房顶破损,漏雨;房间地板或者地面漏水则不能作为居家隔离场所。

常荣山认为,住所及共居者都符合居家物理条件,本人也能严格按照居家隔离协议执行,在感染者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居家隔离是种主动性防控疫情扩散的措施,对个人和社会是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公共卫生选项。卫生行政部门也应主动提供居家隔离的各种保障,这是应尽的义务。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香港从今年2月初开始推行“居安抗疫”,允许轻症、无症状的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并专设了一个由2000多辆出租车组成的抗疫车队,由特区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免费接送有就医意愿的新冠感染者往返,尽可能让感染者与社会隔离开来。

界面新闻注意到,“新十条”还提到要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但具体如何将居家隔离措施和划定高风险区相结合,各地目前还未形成统一做法和执行机制。

常荣山认为,当风险区科学精准划分至各家各户,“高风险区”的主要功能将变成为基层工作者了解阳性病例的情况提供帮助,以便迅速控制疫情、防止扩散,而非临时封控,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防疫“新十条”明确无症状和轻症可居家隔离,如何实施?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高佳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10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出,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

《通知》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随着各地新增感染者数量增多,在北京、广州和石家庄等地个别社区,符合条件的阳性感染者实行居家隔离已成为默认模式。此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陈碧等法学界人士撰文指出,医疗机构发现感染者后,根据情况对于轻症患者或者无症状感染者,予以居家隔离治疗并不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如何实施居家隔离?北方某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当地执行的防控政策是,若居民抗原自测为阳性,首先要到就近医院进行单管核酸检测,如果医院检测结果也为阳性,则需向社区上报,社区将给居民住宅安装“门磁”(注:一种报警装置),阳性居民不能外出,同住人员属于密接人员也需居家隔离。

该社区工作人员称,社区将为阳性居民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阳性居民在症状发生第四天时即身体状况好转时,进行抗原自测,如果结果为阴性,第二天再次进行抗原自测,结果仍为阴性的情况下,社区将为居民安排一次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仍为阴性,则解除隔离。

“除非居住状况不符合隔离条件,例如房屋租客过多且没有独立卫生间等,其他情况下居民均可进行居家隔离,若感染后症状严重,居民可联系110、120进行转运就医。”该工作人员表示。

杭州市西湖区一社区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解释,居家隔离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比如有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房屋内要有单独卫生间,保证阳性人员不与他人接触。房屋需要有独立出口,例如别墅区房屋有单独大门,而楼房住户需要与他人共享一个出口,就是不符合条件。”工作人员称,阳性住户居家隔离过程中,其房屋需要贴“门磁”并被实时监控。

广州市海珠区一社区工作人员则称,抗原自测为阳性的居民,可以选择向社区报备转入方舱进行隔离,也可以不报备,选择居家隔离。“居民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报备,居家隔离期间不要外出,症状出现后第6、7天抗原自测为阴性就没事了。”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在家隔离,即便和家人住在一起也没关系,房间分开,做好防护就行。”

病毒学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参考各国疫情防控时期的措施,70岁及以上的部分接种疫苗或未接种疫苗的人;3个月以下儿童;孕龄36周及以上孕妇;部分接种疫苗或未接种疫苗的孕妇;有严重基础病的人:如糖尿病、肺心病、肾透析、晚期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病、慢性肺阻塞、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不适合居家隔离,其余感染者均可选择居家隔离。

至于居家隔离所需的具体环境条件,常荣山认为,居家隔离需尽量待在特定房间,如果没有一间单独的,密封性良好的独立房间;房间的门窗密封性不好,漏风,或者房顶破损,漏雨;房间地板或者地面漏水则不能作为居家隔离场所。

常荣山认为,住所及共居者都符合居家物理条件,本人也能严格按照居家隔离协议执行,在感染者和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居家隔离是种主动性防控疫情扩散的措施,对个人和社会是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公共卫生选项。卫生行政部门也应主动提供居家隔离的各种保障,这是应尽的义务。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香港从今年2月初开始推行“居安抗疫”,允许轻症、无症状的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并专设了一个由2000多辆出租车组成的抗疫车队,由特区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免费接送有就医意愿的新冠感染者往返,尽可能让感染者与社会隔离开来。

界面新闻注意到,“新十条”还提到要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但具体如何将居家隔离措施和划定高风险区相结合,各地目前还未形成统一做法和执行机制。

常荣山认为,当风险区科学精准划分至各家各户,“高风险区”的主要功能将变成为基层工作者了解阳性病例的情况提供帮助,以便迅速控制疫情、防止扩散,而非临时封控,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