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落实“新十条”?感染新冠怎么办?居家治疗要符合什么条件?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落实“新十条”?感染新冠怎么办?居家治疗要符合什么条件?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上海已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明天起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海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黄景源

2022年12月8日14时,上海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246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10条措施的有关情况。

一是关于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目前,本市已经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要求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街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不得随意采取“静默”管理。科学判定风险区域,尽量减少封控人员数量,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二是关于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

本市已明确,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从今天起,上海不再对来沪返沪人员实施“落地检”“三天三检”“五天四检”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其“随申码”“场所码”不再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不再限制其进入相关公共场所。

已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明天起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海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三是关于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密切接触者,本市已明确,今天起,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由“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明天起,上海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选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我们已要求各区各单位加强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就医、用药等服务保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关于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本市已明确,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避免长时间封控,减少因疫情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如封控后高风险区发现的新增感染者为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理阳性人员的同住人员、密切接触者或其同住人员,经评估后无家庭外的社区传播风险,不影响高风险区的解封时间。除划定的高风险区外,上海已不再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居住小区和其他涉及场所、密切接触者所在楼栋的涉及人员,开展相应健康管理措施和核酸检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五是关于保障群众正常购药需求:

市民可在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对线上线下“四类”药品购药人员已不再要求信息登记。上海市相关部门已与重点连锁药店、电商平台、行业协会建立四类药品应急保供机制,加大采购力度,备足备齐货源,保障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购药需求。建议市民可适当备些常用药,但没有必要囤药。

六是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重症、防死亡。特别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要。为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本市将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各项便民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朋友提供接种便利。为更好保护自己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家人着想,建议60岁以上老年朋友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抓住当前窗口期,尽快接种疫苗,为自己穿好疫苗这件“无形防护服”。

七是关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本市已要求各区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对辖区内婴幼儿、孕产妇、长期透析患者、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也要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应急情况下健康管理、闭环转运、医疗保障等方案预案,对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档的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等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健康情况并做好信息登记。

八是关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除高风险区外,其他区域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上海将全力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优化门急诊流程,特别是对发热门诊进一步扩充区域、增加诊室、充实力量,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同时,市、区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生活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保障,全力保障市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九是关于强化涉疫安全保障:

严禁以硬质隔离等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和小区大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紧急避险渠道畅通。社区与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十是关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保障师生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是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本市已对学校疫情防控作专题部署,明确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各区与属地校园要完善校地协同机制,在医疗队伍及物资、阳性感染者转运等方面,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响应,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呼吸道疾病高发叠加新冠疫情,医疗机构接诊数量可能有所上升,上海如何应对?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表示,上海已强化门急诊设置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做实预约诊疗,门诊就医时查看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门诊划分核酸阴性、阳性诊疗区域,分别接诊相应的患者;要求发热门诊、急诊应开尽开,不得以收治新冠阳性感染者为由随意关闭发热门诊和急诊。另外,通过扩充接诊诊室,配足医疗力量,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急诊的接诊能力。

闻大翔表示,上海还进一步夯实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功能,承担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常用药物的配药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做好居民健康管理以及双向转诊服务;区级医院主要负责区域内常见病患者的救治,识别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并开展救治;市级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并指导区级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闻大翔透露,上海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做好充足的防护物资、药品等储备,二、三级医院加强重症病床设置,配齐医疗设备和配足医务人员,提升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此外,上海还推出多种便民服务措施:借助“上海市级医院互联网总平台”、各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以及“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33672885、33682885)”、各医疗机构咨询电话,安排足够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渠道,为市民提供健康管理咨询和就医指;要求医疗机构结合就诊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日常门诊服务时间,必要时开展周日门诊和夜间门诊服务;同时要优化服务流程,开辟配药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长期处方服务,给慢性病稳定期的患者开具2-3个月常用药品;借助互联网医院、健康云 APP“我要配药”等平台,加强互联网医院复诊配药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感染新冠有哪些症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会上表示,大多数的新冠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大家不必恐慌,新冠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无症状,不需就医,但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发热等。基本上7-10天左右转阴。

宁光表示,大家首先要做好预防,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如果有感染大家也不必恐慌,有条件的尽量居家隔离,居家期间要做到几个原则:单独住,不共用,常通风,适当动,增营养,测抗原。

感染新冠病毒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此,宁光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经制定了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年龄、有无基础疾病以及是否全程接种疫苗可以将人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风险人群,包括无基础疾病的80岁以下的人,和基础疾病稳定同时全程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下人群;第二类是中风险人群,主要是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的65岁以下人群。同时基础疾病稳定、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65-80岁人群,以及没有基础疾病,全程接种疫苗或者是基础疾病稳定,80岁以上人群;第三类是高风险重点人群,主要是基础疾病不稳定、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65岁以下人群,基础疾病不稳定的65-80岁人群,以及全程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人群。 

宁光指出,如果持续出现三天以上的发热并不降温,有气喘、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同时基础病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重的,这个时候建议应及时就医,并且联系社区医生,可能他会给你更大的帮助。并且按照分级诊疗的方式及时转诊。就诊时注意首先尽量自我保护,不与外人接触,可通过交通工具,严重者救护车,最好自驾到医疗机构。

宁光进一步表示,上海市各家医院已经紧抓窗口期,整个医疗系统已经按照分级分区分类分诊的原则做了总体部署,医疗储备是足够的,大家不必惊慌,就近就医。在上海医院内,已形成规范化就诊流程。来医院可以先到发热门诊或者简易发热门诊,也可以到急诊,但最好不要去抢救室抢夺医疗资源。就诊后一定要听从医务人员安排,按照分诊诊治原则。

孩子感染怎么办?

针对儿童感染的问题,宁光表示,一般孩子发热大约3天左右会自己逐渐减退。对于一些精神、胃口不受影响的轻度感染的儿童,居家治疗观察就够了。当然这时候建议大家让孩子多喝水;当孩子出现高热、有明显不适时,不要捂得太紧,必要时给一点退烧药就够了。

宁光还表示,当婴幼儿有高热、体温升高持续3天以上并且整体状态不佳,例如出现了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应该及时送医。尤其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出现发热,无论孩子状态如何都应该来医院就诊。体温过高时建议口服退烧药后再前往医院。

哪些常备药比较有效?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宁光建议,若出现发热、头痛等,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若出现咳嗽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等一类药物;若有鼻塞流涕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很有效,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太多也是浪费。对于感冒及新冠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

此外,宁光指出,抗病毒治疗也应根据病毒种类进行一些适当的选择,但是不需要太多的备药。建议大家同类的药品最好吃一种,不要吃多了,可能反而会出现副作用。

老年人、孕妇、血透放化疗患者怎么办?

对此,闻大翔在会上回应,针对老年人,上海通过家庭医师为签约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闻大翔介绍,目前,上海全市家庭医生已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55万,占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近九成,为社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疗、长处方配药、优先转诊、家庭病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

他建议广大老年居民利用好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需求时,及时与家庭医生团队联系。同时,也建议大家尽早接种新冠疫苗,保护好自己,共筑免疫屏障。

针对孕产妇、新生儿、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重点人群,闻大翔表示,上海已落实属地网络化管理,安排辖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护人员做好重点人群日常健康监测,指定区内医疗机构满足重点人群常见病就医需求,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闻大翔透露,上海已建立完善的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依托“5+2”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以及各级助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级网络,全力保障本市母婴安全。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重点人群按照“原就诊医院优先救治”原则安排就诊,原就诊医院暂时无法提供服务的,由原就诊医院负责协调安排后续治疗,确保患者治疗的连续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居家治疗要符合哪些条件?同住人要怎么做?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根据国家《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规定,二类人员可以居家治疗:一是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二是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居家隔离需要注意什么?袁政安表示,居家治疗建议满足以下五个要求:

一、居家治疗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保持相对独立。

二、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三、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使用后要立即消毒。

五、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袁政安表示,居家期间,阳性感染者及同住人均要严格遵守居家治疗的各项要求,居家治疗人员和同住人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知自已的情况并配合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袁政安建议阳性感染者的同住人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与阳性感染者分开居住,最好使用独立卫浴,阳性感染者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消毒。

二、尽量减少与阳性感染者的接触,特别是近距离的接触,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

三、做好居住环境、物品表面的消毒,定期开窗通风。

四、加强健康监测,同住人可定期进行抗原检测,如出现阳性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以与阳性感染者一起适当延长居家时间。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防疫措施进一步优化以后增加感染风险怎么办?

邬惊雷表示,从2020整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医务、疾控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特别是全体市民共同配合支持下,这个城市有效地应对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守护了绝大部分市民的健康。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十项措施,从对风险区的划定、核酸检测、隔离方式、群众就医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学校等等,都提出了优化要求。

邬惊雷指出,从客观外环境情况看,11月份,上海总共报告了本土阳性感染者1446名。“这个数量比较高,差不多是7月份到10月份四个月的总和,但是11月份1400多名的感染者中80%跟其他地方的输入有关联。所以从外部环境看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

他表示,从病毒角度看,无论从国内或者国际其他一些机构研究、监测情况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比最早的原始株、德尔塔株的致病率和毒力都在减弱;从临床观察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比较强,传播的速度比较快,但是随着疫苗大规模的接种以及病毒本身的变异,对于整体人群的健康风险,相对趋于和缓。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病毒本身的传播力来看,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广大市民要重视、要认真对待,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邬惊雷说。

他进一步呼吁,符合条件的市民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公共场合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还是脏的情况不要去揉粘膜、口腔、鼻子、眼睛等;在做好保暖基本的情况下,要经常开窗通风。

“如果真的出现症状,希望大家做好保护戴好口罩等,前往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总而言之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用担心,关键在于我们主动的免疫屏障建立,主动的防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就诊。”邬惊雷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落实“新十条”?感染新冠怎么办?居家治疗要符合什么条件?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上海已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明天起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海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黄景源

2022年12月8日14时,上海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246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10条措施的有关情况。

一是关于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目前,本市已经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要求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街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不得随意采取“静默”管理。科学判定风险区域,尽量减少封控人员数量,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二是关于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

本市已明确,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外,其他人员原则上愿检尽检;对7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人员不再赋黄码。从今天起,上海不再对来沪返沪人员实施“落地检”“三天三检”“五天四检”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其“随申码”“场所码”不再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不再限制其进入相关公共场所。

已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场所外,明天起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海将继续保留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三是关于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密切接触者,本市已明确,今天起,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由“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明天起,上海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选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我们已要求各区各单位加强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就医、用药等服务保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关于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本市已明确,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避免长时间封控,减少因疫情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如封控后高风险区发现的新增感染者为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理阳性人员的同住人员、密切接触者或其同住人员,经评估后无家庭外的社区传播风险,不影响高风险区的解封时间。除划定的高风险区外,上海已不再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居住小区和其他涉及场所、密切接触者所在楼栋的涉及人员,开展相应健康管理措施和核酸检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五是关于保障群众正常购药需求:

市民可在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对线上线下“四类”药品购药人员已不再要求信息登记。上海市相关部门已与重点连锁药店、电商平台、行业协会建立四类药品应急保供机制,加大采购力度,备足备齐货源,保障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购药需求。建议市民可适当备些常用药,但没有必要囤药。

六是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重症、防死亡。特别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要。为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本市将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各项便民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朋友提供接种便利。为更好保护自己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家人着想,建议60岁以上老年朋友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抓住当前窗口期,尽快接种疫苗,为自己穿好疫苗这件“无形防护服”。

七是关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本市已要求各区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对辖区内婴幼儿、孕产妇、长期透析患者、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也要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应急情况下健康管理、闭环转运、医疗保障等方案预案,对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档的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等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健康情况并做好信息登记。

八是关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除高风险区外,其他区域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上海将全力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优化门急诊流程,特别是对发热门诊进一步扩充区域、增加诊室、充实力量,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同时,市、区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生活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保障,全力保障市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九是关于强化涉疫安全保障:

严禁以硬质隔离等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和小区大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紧急避险渠道畅通。社区与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十是关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保障师生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是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本市已对学校疫情防控作专题部署,明确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各区与属地校园要完善校地协同机制,在医疗队伍及物资、阳性感染者转运等方面,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响应,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呼吸道疾病高发叠加新冠疫情,医疗机构接诊数量可能有所上升,上海如何应对?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表示,上海已强化门急诊设置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做实预约诊疗,门诊就医时查看患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门诊划分核酸阴性、阳性诊疗区域,分别接诊相应的患者;要求发热门诊、急诊应开尽开,不得以收治新冠阳性感染者为由随意关闭发热门诊和急诊。另外,通过扩充接诊诊室,配足医疗力量,进一步提升发热门诊、急诊的接诊能力。

闻大翔表示,上海还进一步夯实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功能,承担居民常见病、慢性病常用药物的配药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做好居民健康管理以及双向转诊服务;区级医院主要负责区域内常见病患者的救治,识别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并开展救治;市级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并指导区级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闻大翔透露,上海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做好充足的防护物资、药品等储备,二、三级医院加强重症病床设置,配齐医疗设备和配足医务人员,提升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此外,上海还推出多种便民服务措施:借助“上海市级医院互联网总平台”、各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以及“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33672885、33682885)”、各医疗机构咨询电话,安排足够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渠道,为市民提供健康管理咨询和就医指;要求医疗机构结合就诊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日常门诊服务时间,必要时开展周日门诊和夜间门诊服务;同时要优化服务流程,开辟配药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长期处方服务,给慢性病稳定期的患者开具2-3个月常用药品;借助互联网医院、健康云 APP“我要配药”等平台,加强互联网医院复诊配药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感染新冠有哪些症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会上表示,大多数的新冠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大家不必恐慌,新冠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无症状,不需就医,但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发热等。基本上7-10天左右转阴。

宁光表示,大家首先要做好预防,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如果有感染大家也不必恐慌,有条件的尽量居家隔离,居家期间要做到几个原则:单独住,不共用,常通风,适当动,增营养,测抗原。

感染新冠病毒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此,宁光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经制定了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年龄、有无基础疾病以及是否全程接种疫苗可以将人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风险人群,包括无基础疾病的80岁以下的人,和基础疾病稳定同时全程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下人群;第二类是中风险人群,主要是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的65岁以下人群。同时基础疾病稳定、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65-80岁人群,以及没有基础疾病,全程接种疫苗或者是基础疾病稳定,80岁以上人群;第三类是高风险重点人群,主要是基础疾病不稳定、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65岁以下人群,基础疾病不稳定的65-80岁人群,以及全程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人群。 

宁光指出,如果持续出现三天以上的发热并不降温,有气喘、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同时基础病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重的,这个时候建议应及时就医,并且联系社区医生,可能他会给你更大的帮助。并且按照分级诊疗的方式及时转诊。就诊时注意首先尽量自我保护,不与外人接触,可通过交通工具,严重者救护车,最好自驾到医疗机构。

宁光进一步表示,上海市各家医院已经紧抓窗口期,整个医疗系统已经按照分级分区分类分诊的原则做了总体部署,医疗储备是足够的,大家不必惊慌,就近就医。在上海医院内,已形成规范化就诊流程。来医院可以先到发热门诊或者简易发热门诊,也可以到急诊,但最好不要去抢救室抢夺医疗资源。就诊后一定要听从医务人员安排,按照分诊诊治原则。

孩子感染怎么办?

针对儿童感染的问题,宁光表示,一般孩子发热大约3天左右会自己逐渐减退。对于一些精神、胃口不受影响的轻度感染的儿童,居家治疗观察就够了。当然这时候建议大家让孩子多喝水;当孩子出现高热、有明显不适时,不要捂得太紧,必要时给一点退烧药就够了。

宁光还表示,当婴幼儿有高热、体温升高持续3天以上并且整体状态不佳,例如出现了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应该及时送医。尤其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出现发热,无论孩子状态如何都应该来医院就诊。体温过高时建议口服退烧药后再前往医院。

哪些常备药比较有效?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宁光建议,若出现发热、头痛等,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若出现咳嗽可选用复方甲氧那明等一类药物;若有鼻塞流涕症状,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很有效,如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太多也是浪费。对于感冒及新冠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

此外,宁光指出,抗病毒治疗也应根据病毒种类进行一些适当的选择,但是不需要太多的备药。建议大家同类的药品最好吃一种,不要吃多了,可能反而会出现副作用。

老年人、孕妇、血透放化疗患者怎么办?

对此,闻大翔在会上回应,针对老年人,上海通过家庭医师为签约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闻大翔介绍,目前,上海全市家庭医生已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55万,占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近九成,为社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疗、长处方配药、优先转诊、家庭病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

他建议广大老年居民利用好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需求时,及时与家庭医生团队联系。同时,也建议大家尽早接种新冠疫苗,保护好自己,共筑免疫屏障。

针对孕产妇、新生儿、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重点人群,闻大翔表示,上海已落实属地网络化管理,安排辖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护人员做好重点人群日常健康监测,指定区内医疗机构满足重点人群常见病就医需求,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闻大翔透露,上海已建立完善的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依托“5+2”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以及各级助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级网络,全力保障本市母婴安全。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重点人群按照“原就诊医院优先救治”原则安排就诊,原就诊医院暂时无法提供服务的,由原就诊医院负责协调安排后续治疗,确保患者治疗的连续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居家治疗要符合哪些条件?同住人要怎么做?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根据国家《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规定,二类人员可以居家治疗:一是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二是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居家隔离需要注意什么?袁政安表示,居家治疗建议满足以下五个要求:

一、居家治疗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保持相对独立。

二、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三、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使用后要立即消毒。

五、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袁政安表示,居家期间,阳性感染者及同住人均要严格遵守居家治疗的各项要求,居家治疗人员和同住人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知自已的情况并配合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袁政安建议阳性感染者的同住人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与阳性感染者分开居住,最好使用独立卫浴,阳性感染者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消毒。

二、尽量减少与阳性感染者的接触,特别是近距离的接触,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

三、做好居住环境、物品表面的消毒,定期开窗通风。

四、加强健康监测,同住人可定期进行抗原检测,如出现阳性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以与阳性感染者一起适当延长居家时间。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防疫措施进一步优化以后增加感染风险怎么办?

邬惊雷表示,从2020整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医务、疾控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特别是全体市民共同配合支持下,这个城市有效地应对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守护了绝大部分市民的健康。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十项措施,从对风险区的划定、核酸检测、隔离方式、群众就医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学校等等,都提出了优化要求。

邬惊雷指出,从客观外环境情况看,11月份,上海总共报告了本土阳性感染者1446名。“这个数量比较高,差不多是7月份到10月份四个月的总和,但是11月份1400多名的感染者中80%跟其他地方的输入有关联。所以从外部环境看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

他表示,从病毒角度看,无论从国内或者国际其他一些机构研究、监测情况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比最早的原始株、德尔塔株的致病率和毒力都在减弱;从临床观察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比较强,传播的速度比较快,但是随着疫苗大规模的接种以及病毒本身的变异,对于整体人群的健康风险,相对趋于和缓。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病毒本身的传播力来看,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广大市民要重视、要认真对待,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邬惊雷说。

他进一步呼吁,符合条件的市民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公共场合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还是脏的情况不要去揉粘膜、口腔、鼻子、眼睛等;在做好保暖基本的情况下,要经常开窗通风。

“如果真的出现症状,希望大家做好保护戴好口罩等,前往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总而言之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用担心,关键在于我们主动的免疫屏障建立,主动的防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就诊。”邬惊雷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