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阿里发生月饼惨案,你的员工犯了小错怎么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阿里发生月饼惨案,你的员工犯了小错怎么办?

对四位被离职的员工而言,当然有点冤枉,所谓杀鸡骇猴,就算制度本意不是如此,他们还是不幸做了鸡。

作者:何伊凡

据说,9月13日是国际程序员节,也叫“溢出节”,即“选择第256天是取其一字节(8位)溢出的意思(从0开始,最大到255)”。这是一个俄罗斯的官方节日,日期是每年第256天,也就是平年的9月13日和闰年的9月12日。

这个节日,阿里巴巴的程序员们过的不太平静。

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内部搞了一个中秋抢月饼活动,把每年发给员工的月饼,剩下一部分在内网上低价出售,作为员工福利。结果安全部几个技术人员手贱设计了一个刷单程序,刷了124盒月饼,事件发生后有四人被开除。有自称被开除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根本不是利用漏洞来获利,而是无心之失。他还称这是其经历过最快的离职:下午4点上报行政部门,4点半被约谈,5点半签解约合同,下午6点离职。

因为一盒月饼就开除了四个攻城狮,对阿里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来说,算不算小题大做?

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不妨学一下阿里。

阿里是一家极为珍视自己价值观的公司。原因之一,恰恰因为其价值观屡屡受到攻击,例如假货危机、小卖家“围城”等,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次。这就是平台的尴尬,需要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做平衡。如果没有强大的,反复灌输的价值观为武器,就无法一端凝聚买家,一端凝聚卖家。包括蚂蚁金服的业务,同样要以信用为基础,需要高举价值观的大旗。

当然,阿里完全也可用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处理此事,例如将寻找bug变成一场极客大赛,可对阿里来说,这根本不是它希望向员工传递的信号,而用最强硬的方式处理几个犯了小错的员工,可以展示其价值观底线。

对四位被离职的员工而言,当然有点冤枉,所谓杀鸡骇猴,就算制度本意不是如此,他们还是不幸做了鸡。记得么,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清理了约0.8%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卫哲都可以被斩,遑论其他人。

有人自称阿里前员工匿名在知乎上写道,这件事反应阿里的大企业病已经病入膏肓,“上层越来越官僚,中层越来越扯淡,下层越来越难过;抢了个月饼就成了价值观问题,如同在80年代初期,因为调戏下小姑娘被枪毙的年轻人。”

从员工角度看,这是大企业病,从马云的角度看,这可能正是治大企业病的良方。阿里与腾讯,正成为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双寡头,不管马云与马化腾内心多么抗拒公司成为一个帝国,它们都会成为一个帝国。管理一个帝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价值观进入毛细血管的末端。

如何对抗大公司病又不让公司失去活力,是一个持久的难题。王健林在万达内部直接管的只有审计部门,某次万达广场在一个城市开业,由于工期太赶,开业前夜,项目负责人用一块地毯遮住一块未完工的细节,结果让巡场的王健林发现,立即开除了。

我并不认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完美,用防止大企业病的方式来治病,往往会延伸出一套厂卫制度。但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怎样管理一个庞大、存在官僚化风险的机构,没有唯一的方法,每家都在自己摸索具体的宽严之道。不过,从大方向上,我认同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的名言:“要明白你信仰什么”

如果是一家创业公司,是否要像马云爸爸学习这方面的杀伐决断呢?

建议不要。

你找到一个技术人员,没有马云这么容易。另外创业公司虽然也强调价值观,但都是舍命狂奔,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淘汰业绩不达标的员工,多于淘汰行为上有微小瑕疵的员工。马云还在做海博翻译社时,不要说月饼,就算有人抢了个金饼,只要能去外面挣来钱,估计他也没工夫计较。

讲两个关于曹操的老故事:

官渡之战时,曹操还是个苦逼创业者,与袁绍两军对垒,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于是曹军内许多人成了袁军的奸细。没想到后来战局逆转,曹操大败袁绍。士兵在袁绍营地内发现大量将领通敌的信件,这信件拿到曹操面前,大家都建议曹操按信抓人。没想到曹操说:当时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赢,何况那些下属。一把火把信都烧了,既往不咎。

后来曹操创业成功,建立了一个大跨国公司,常常怕人暗中谋害,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天他午睡时被子落在地上,一个小童慌忙给他捡起盖好。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把他斩了,然后上床接着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后,他痛哭一场,命别人厚葬之。从此人皆以为曹操果然梦中杀人,无人敢在他睡着时接近他。

那个胸襟广阔的曹操,和那个借头一用的曹操,都是一个曹操,他的每一面都是真实的,只是随着时事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侧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6.8k
  • 港股科技ETF(159751)联动阿里合作利好,AI概念股活跃推升指数
  • 阿里国际站发起最大规模6月大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阿里发生月饼惨案,你的员工犯了小错怎么办?

对四位被离职的员工而言,当然有点冤枉,所谓杀鸡骇猴,就算制度本意不是如此,他们还是不幸做了鸡。

作者:何伊凡

据说,9月13日是国际程序员节,也叫“溢出节”,即“选择第256天是取其一字节(8位)溢出的意思(从0开始,最大到255)”。这是一个俄罗斯的官方节日,日期是每年第256天,也就是平年的9月13日和闰年的9月12日。

这个节日,阿里巴巴的程序员们过的不太平静。

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内部搞了一个中秋抢月饼活动,把每年发给员工的月饼,剩下一部分在内网上低价出售,作为员工福利。结果安全部几个技术人员手贱设计了一个刷单程序,刷了124盒月饼,事件发生后有四人被开除。有自称被开除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根本不是利用漏洞来获利,而是无心之失。他还称这是其经历过最快的离职:下午4点上报行政部门,4点半被约谈,5点半签解约合同,下午6点离职。

因为一盒月饼就开除了四个攻城狮,对阿里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来说,算不算小题大做?

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不妨学一下阿里。

阿里是一家极为珍视自己价值观的公司。原因之一,恰恰因为其价值观屡屡受到攻击,例如假货危机、小卖家“围城”等,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次。这就是平台的尴尬,需要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做平衡。如果没有强大的,反复灌输的价值观为武器,就无法一端凝聚买家,一端凝聚卖家。包括蚂蚁金服的业务,同样要以信用为基础,需要高举价值观的大旗。

当然,阿里完全也可用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处理此事,例如将寻找bug变成一场极客大赛,可对阿里来说,这根本不是它希望向员工传递的信号,而用最强硬的方式处理几个犯了小错的员工,可以展示其价值观底线。

对四位被离职的员工而言,当然有点冤枉,所谓杀鸡骇猴,就算制度本意不是如此,他们还是不幸做了鸡。记得么,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清理了约0.8%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卫哲都可以被斩,遑论其他人。

有人自称阿里前员工匿名在知乎上写道,这件事反应阿里的大企业病已经病入膏肓,“上层越来越官僚,中层越来越扯淡,下层越来越难过;抢了个月饼就成了价值观问题,如同在80年代初期,因为调戏下小姑娘被枪毙的年轻人。”

从员工角度看,这是大企业病,从马云的角度看,这可能正是治大企业病的良方。阿里与腾讯,正成为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双寡头,不管马云与马化腾内心多么抗拒公司成为一个帝国,它们都会成为一个帝国。管理一个帝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价值观进入毛细血管的末端。

如何对抗大公司病又不让公司失去活力,是一个持久的难题。王健林在万达内部直接管的只有审计部门,某次万达广场在一个城市开业,由于工期太赶,开业前夜,项目负责人用一块地毯遮住一块未完工的细节,结果让巡场的王健林发现,立即开除了。

我并不认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完美,用防止大企业病的方式来治病,往往会延伸出一套厂卫制度。但我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怎样管理一个庞大、存在官僚化风险的机构,没有唯一的方法,每家都在自己摸索具体的宽严之道。不过,从大方向上,我认同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的名言:“要明白你信仰什么”

如果是一家创业公司,是否要像马云爸爸学习这方面的杀伐决断呢?

建议不要。

你找到一个技术人员,没有马云这么容易。另外创业公司虽然也强调价值观,但都是舍命狂奔,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淘汰业绩不达标的员工,多于淘汰行为上有微小瑕疵的员工。马云还在做海博翻译社时,不要说月饼,就算有人抢了个金饼,只要能去外面挣来钱,估计他也没工夫计较。

讲两个关于曹操的老故事:

官渡之战时,曹操还是个苦逼创业者,与袁绍两军对垒,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于是曹军内许多人成了袁军的奸细。没想到后来战局逆转,曹操大败袁绍。士兵在袁绍营地内发现大量将领通敌的信件,这信件拿到曹操面前,大家都建议曹操按信抓人。没想到曹操说:当时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赢,何况那些下属。一把火把信都烧了,既往不咎。

后来曹操创业成功,建立了一个大跨国公司,常常怕人暗中谋害,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天他午睡时被子落在地上,一个小童慌忙给他捡起盖好。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把他斩了,然后上床接着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后,他痛哭一场,命别人厚葬之。从此人皆以为曹操果然梦中杀人,无人敢在他睡着时接近他。

那个胸襟广阔的曹操,和那个借头一用的曹操,都是一个曹操,他的每一面都是真实的,只是随着时事不同,会展现出不同的侧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