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融创债务重组方案出炉,孙宏斌称“争取明年回归良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融创债务重组方案出炉,孙宏斌称“争取明年回归良性”

孙宏斌表示,将深刻反思过去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争取在明年回归良性发展。

融创董事长孙宏斌。

记者|牛钰

在股票停牌近250天后,融创终于刊发了迟到的2021年业绩报告以及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

12月9日,融创中国(01918.HK)披露其2021年经审核业绩报告。2021年,融创全年合同销售额5973.6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营收1983.87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14.0%。

融创在2021年业绩中大幅计提了各类减值约520亿元,盈利指标因此受到直接影响,毛利、核心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253亿元,分别较2020年下滑103.7%、207.4%,毛利率约为-0.9%。

但如果剔除各类减值影响,融创2021年实现的盈利为正,核心经营利润为125.7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滑58.4%至125.7亿元,若再剔除对收购物业评估调整直接减少的110.2亿元毛利,融创2021年的毛利约为402.9亿元,毛利率20.3%,仅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

从年报中计提减值的系列项目来看,融创大手笔收购的物业、持有的文旅城资产减值拨备,以及2021年在进行出售贝壳股票、处理地产项目带来的投资损失,是造成最终亏损的主因。

至于备受关注的债务规模,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底,融创的总负债为1.05万亿元,在大规模减值后净资产还有超1200亿元,尚且资能抵债。

在逾期债务方面,截止今年12月9日,融创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为685.3亿元,并因此导致借贷本金1518亿元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而2021年底其在手现金余额约为692亿元,叠加今年几次净偿还,融创的短期流动性压力仍较大。

若包含合联营公司,融创去年底的现金余额为1608亿元,但这部分资金大多受地方监管,主要要用于保交楼。

融创董事长孙宏斌表示,“这部分现金绝大部分存放在项目层面的监管账户,为项目后续的正常运营、保交付工作提供了较好保障。”

即将过去的2022年,对孙宏斌和他的融创来说并不容易,他们持续经历着房地产行业变化、债务压力带来的挑战,期间虽有通过转让资产、大股东输血等自救行为,但目前离恢复正常经营仍有距离。

孙宏斌也在反思。他说这一年多时间面临着“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经营压力”,并表示将“深刻反思过去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坚决调整”。

当下融创的重中之重,则是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

化债路阻且长

融创发布年报的这一日,刚好是其境内债展期方案投票表决结果最终出炉之日,顺利的话,融创将跟上龙光、富力的步伐,成为今年第三家成功实现境内债整体展期的出险房企。

界面新闻了解到,针对共计157亿境内债务,融创提供了两种债务展期方案,已展期的债券最终兑付日期定在2025年12月,即展期3年,未展期过的债券将展期4年,最终兑付日期为2026年12月。同时对所有债权人先行支付3%本金,并于2023年分两笔支付。

该方案相比上个月与投资者商议时已改良不少,缩短了展期时间,增设了一些文旅城项目收益作为增信措施,也新设了小额兑付安排,即5万元的小额将分别在2023年3月31日和2023年9月30日进行兑付。

但如今这一方案也并不能让所有债权人满意。一位债权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融创的小额兑付门槛太少。

不过对比已将债务展期房企的方案看,龙光集团在方案中设置了10万元的小额分两次兑付,而富力以及去年重组方案通过的华夏幸福均未设置小额优先兑付。这说明融创的方案并不是最无诚意的。

另外,也有债权人对融创用多个文旅城项目来增信表示怀疑。主要由于今年以来融创意图出售文旅城项目补充现金流的动作缓慢,类似以14亿将昆明融创文旅城二期40%股权转让给华发股份这样的大额交易寥寥,5月份便有传言出售的深圳冰雪文旅城项目,至今还未落地。

从业绩数据来看,融创文旅城建设及运营也表现一般,相较房地产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沉淀了集团不少资金,贡献的收入不如支出的1/2,前两年还不足1/3甚至更少。过去几年对文旅板块的大额投入,也是造成融创如今资金遇紧的原因之一。

虽然部分债权人仍有顾虑,但相关接近融创的人士认为,此次债务展期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只需要50%的债权人通过即可。

“一般境内债展期的成功率比较高,方案若顺利落地或能帮助融创在国内获得一些再融资机会,但境外融资的机会仍然渺茫。”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表示。

目前在债务进展方面,融创今年内已展期49.7亿元的公开境内债,以及259.6亿元的境内贷款。

相比境内债,融创化债路上最大的难题其实是规模更大的境外债。

据融创最新公布的债务进展显示,仍在沟通的美元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债务本金总额约为91亿美元,若以1:7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637亿元。

关于初步重组框架,融创计划将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及若干股东借款进行“债转股”,剩余债务兑换为新的美元票据,期限为自重组生效之日起的2-8年,预计新票据在重组后前两年的部分利息可以只计提不支付。

接近融创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历经数月与债权人小组沟通磋商后,融创境外债重组也有进展,重组框架已初步获得大多数债权人的认同。

一旦境外债也重组成功,融创未来数年的流动性压力将得到极大纾解,整体财务状况能得到改善,如何在行业复苏的推动下,公司或许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按照融创的预计,未来七年左右,集团连同其合营及联营公司的开发项目预计产生现金流总额约为3200亿元(该金额为偿付项目层面债务后的现金流),其中20%用于境外偿债,并且还将会考虑出售资产回笼资金约600亿元。

这意味着, 在未来7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融创将始终走在化解债务包袱的路上。

“争取2023年回归良性”

从扩张到收缩,再到陷入困境,融创在近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公司发展史上的剧烈变化。

2021年上半年,融创还在积极扩充土储,除公开市场拿地外的收并购动作也不断,大连一烂尾楼及广西彰泰就花去了107亿。

但这些收购和拿地,也让融创还有不少体量的土地储备。截至2021年年底,融创权益土地储备约1.6亿平方米,权益土地货值约1.77万亿,其中约80%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土储结构来看,融创在原西南区域的权益土储占比接近1/3,其中包括前几年收购的万达、彰泰以及邓鸿环球会展的一些货值。但这些货值在融创今年处置资产自救的过程中并未成为中坚力量,并且只有重庆的销售额仍较为可观。

这也说明,当年大举在西南区域并购而来的资产,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反而成了融创的负担。

融创西南区域的资产最近两年也屡陷风波。

受昆明环滇池开发调整影响,融创去年9月将昆明晋宁区土地使用权返还,已确认拆除损失20.33亿元。同样在原属于西南大区的南宁,融创有19亩土地在今年6月被官方认定为闲置土地并收回,这是早年融创摘得的文旅用地,但已有超过约定时间一年未动工。

进入2021年下半场,融创就开始暂停拿地,通过出售贝壳股票、进行资产处置以及股权融资等,孙宏斌个人还为融创提供了4.5亿美元的无息借款支持。

但进入2022年后,在行业的持续调整下,融创却没有因提前回笼资金的一系列“自救”行为躲过债务困境。

今年3月份的一笔境内债展期揭开了融创危机的开端,界面新闻获悉,融创曾为二季度的债务做过很多工作,包括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但始终方案难以落地,叠加销售下滑,只能转为保交付、保经营。

融创今年并未在公开市场拿地,10月初融创在西安的一宗土地交易,也并非常规拿地。当时知情人士透露,该地块是与当地政府谈好的拆迁安置房,融创只负责施工建设。

目前在监管层强调“保交付、保民生”的政策背景下,曾出现全国多地项目出现停工后,“保交楼”也成了融创经营方面的主要任务。

日前,中国华融、浦发银行、中信信托与融创就上海董家渡项目融资合作完成股转交易,项目将获注资超120亿元,核心是先保证董家渡项目的交付及正常运营。

2022年1-11月,融创累计交付约15万套,随着下半年各地房地产纾困资金的落地,融创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济南等20个城市的近70个项目,已累计获批纾困资金超百亿。

11月以来监管层的一系列利好优先落于经营稳健的房企,作为出险房企,融创除“保交付”、“纾困”系列支持外,还未受到直接利好影响。

与此同时,融创的销售端仍面临挑战。今年1-11月,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6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0.68%。

出于对目前行业和公司运营情况的分析,孙宏斌在年报中预计,随著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政府支持行业稳定政策的密集落地,融创将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争取在2023年回归良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孙宏斌

  •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长子孙喆一已接任融创北京区域总裁
  • 道歉、认错,孙宏斌现身说明会称“将带领融创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融创债务重组方案出炉,孙宏斌称“争取明年回归良性”

孙宏斌表示,将深刻反思过去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争取在明年回归良性发展。

融创董事长孙宏斌。

记者|牛钰

在股票停牌近250天后,融创终于刊发了迟到的2021年业绩报告以及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

12月9日,融创中国(01918.HK)披露其2021年经审核业绩报告。2021年,融创全年合同销售额5973.6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营收1983.87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14.0%。

融创在2021年业绩中大幅计提了各类减值约520亿元,盈利指标因此受到直接影响,毛利、核心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253亿元,分别较2020年下滑103.7%、207.4%,毛利率约为-0.9%。

但如果剔除各类减值影响,融创2021年实现的盈利为正,核心经营利润为125.7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滑58.4%至125.7亿元,若再剔除对收购物业评估调整直接减少的110.2亿元毛利,融创2021年的毛利约为402.9亿元,毛利率20.3%,仅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

从年报中计提减值的系列项目来看,融创大手笔收购的物业、持有的文旅城资产减值拨备,以及2021年在进行出售贝壳股票、处理地产项目带来的投资损失,是造成最终亏损的主因。

至于备受关注的债务规模,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底,融创的总负债为1.05万亿元,在大规模减值后净资产还有超1200亿元,尚且资能抵债。

在逾期债务方面,截止今年12月9日,融创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为685.3亿元,并因此导致借贷本金1518亿元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而2021年底其在手现金余额约为692亿元,叠加今年几次净偿还,融创的短期流动性压力仍较大。

若包含合联营公司,融创去年底的现金余额为1608亿元,但这部分资金大多受地方监管,主要要用于保交楼。

融创董事长孙宏斌表示,“这部分现金绝大部分存放在项目层面的监管账户,为项目后续的正常运营、保交付工作提供了较好保障。”

即将过去的2022年,对孙宏斌和他的融创来说并不容易,他们持续经历着房地产行业变化、债务压力带来的挑战,期间虽有通过转让资产、大股东输血等自救行为,但目前离恢复正常经营仍有距离。

孙宏斌也在反思。他说这一年多时间面临着“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经营压力”,并表示将“深刻反思过去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坚决调整”。

当下融创的重中之重,则是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

化债路阻且长

融创发布年报的这一日,刚好是其境内债展期方案投票表决结果最终出炉之日,顺利的话,融创将跟上龙光、富力的步伐,成为今年第三家成功实现境内债整体展期的出险房企。

界面新闻了解到,针对共计157亿境内债务,融创提供了两种债务展期方案,已展期的债券最终兑付日期定在2025年12月,即展期3年,未展期过的债券将展期4年,最终兑付日期为2026年12月。同时对所有债权人先行支付3%本金,并于2023年分两笔支付。

该方案相比上个月与投资者商议时已改良不少,缩短了展期时间,增设了一些文旅城项目收益作为增信措施,也新设了小额兑付安排,即5万元的小额将分别在2023年3月31日和2023年9月30日进行兑付。

但如今这一方案也并不能让所有债权人满意。一位债权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融创的小额兑付门槛太少。

不过对比已将债务展期房企的方案看,龙光集团在方案中设置了10万元的小额分两次兑付,而富力以及去年重组方案通过的华夏幸福均未设置小额优先兑付。这说明融创的方案并不是最无诚意的。

另外,也有债权人对融创用多个文旅城项目来增信表示怀疑。主要由于今年以来融创意图出售文旅城项目补充现金流的动作缓慢,类似以14亿将昆明融创文旅城二期40%股权转让给华发股份这样的大额交易寥寥,5月份便有传言出售的深圳冰雪文旅城项目,至今还未落地。

从业绩数据来看,融创文旅城建设及运营也表现一般,相较房地产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沉淀了集团不少资金,贡献的收入不如支出的1/2,前两年还不足1/3甚至更少。过去几年对文旅板块的大额投入,也是造成融创如今资金遇紧的原因之一。

虽然部分债权人仍有顾虑,但相关接近融创的人士认为,此次债务展期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只需要50%的债权人通过即可。

“一般境内债展期的成功率比较高,方案若顺利落地或能帮助融创在国内获得一些再融资机会,但境外融资的机会仍然渺茫。”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表示。

目前在债务进展方面,融创今年内已展期49.7亿元的公开境内债,以及259.6亿元的境内贷款。

相比境内债,融创化债路上最大的难题其实是规模更大的境外债。

据融创最新公布的债务进展显示,仍在沟通的美元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债务本金总额约为91亿美元,若以1:7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637亿元。

关于初步重组框架,融创计划将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及若干股东借款进行“债转股”,剩余债务兑换为新的美元票据,期限为自重组生效之日起的2-8年,预计新票据在重组后前两年的部分利息可以只计提不支付。

接近融创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历经数月与债权人小组沟通磋商后,融创境外债重组也有进展,重组框架已初步获得大多数债权人的认同。

一旦境外债也重组成功,融创未来数年的流动性压力将得到极大纾解,整体财务状况能得到改善,如何在行业复苏的推动下,公司或许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

按照融创的预计,未来七年左右,集团连同其合营及联营公司的开发项目预计产生现金流总额约为3200亿元(该金额为偿付项目层面债务后的现金流),其中20%用于境外偿债,并且还将会考虑出售资产回笼资金约600亿元。

这意味着, 在未来7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融创将始终走在化解债务包袱的路上。

“争取2023年回归良性”

从扩张到收缩,再到陷入困境,融创在近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公司发展史上的剧烈变化。

2021年上半年,融创还在积极扩充土储,除公开市场拿地外的收并购动作也不断,大连一烂尾楼及广西彰泰就花去了107亿。

但这些收购和拿地,也让融创还有不少体量的土地储备。截至2021年年底,融创权益土地储备约1.6亿平方米,权益土地货值约1.77万亿,其中约80%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土储结构来看,融创在原西南区域的权益土储占比接近1/3,其中包括前几年收购的万达、彰泰以及邓鸿环球会展的一些货值。但这些货值在融创今年处置资产自救的过程中并未成为中坚力量,并且只有重庆的销售额仍较为可观。

这也说明,当年大举在西南区域并购而来的资产,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反而成了融创的负担。

融创西南区域的资产最近两年也屡陷风波。

受昆明环滇池开发调整影响,融创去年9月将昆明晋宁区土地使用权返还,已确认拆除损失20.33亿元。同样在原属于西南大区的南宁,融创有19亩土地在今年6月被官方认定为闲置土地并收回,这是早年融创摘得的文旅用地,但已有超过约定时间一年未动工。

进入2021年下半场,融创就开始暂停拿地,通过出售贝壳股票、进行资产处置以及股权融资等,孙宏斌个人还为融创提供了4.5亿美元的无息借款支持。

但进入2022年后,在行业的持续调整下,融创却没有因提前回笼资金的一系列“自救”行为躲过债务困境。

今年3月份的一笔境内债展期揭开了融创危机的开端,界面新闻获悉,融创曾为二季度的债务做过很多工作,包括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但始终方案难以落地,叠加销售下滑,只能转为保交付、保经营。

融创今年并未在公开市场拿地,10月初融创在西安的一宗土地交易,也并非常规拿地。当时知情人士透露,该地块是与当地政府谈好的拆迁安置房,融创只负责施工建设。

目前在监管层强调“保交付、保民生”的政策背景下,曾出现全国多地项目出现停工后,“保交楼”也成了融创经营方面的主要任务。

日前,中国华融、浦发银行、中信信托与融创就上海董家渡项目融资合作完成股转交易,项目将获注资超120亿元,核心是先保证董家渡项目的交付及正常运营。

2022年1-11月,融创累计交付约15万套,随着下半年各地房地产纾困资金的落地,融创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济南等20个城市的近70个项目,已累计获批纾困资金超百亿。

11月以来监管层的一系列利好优先落于经营稳健的房企,作为出险房企,融创除“保交付”、“纾困”系列支持外,还未受到直接利好影响。

与此同时,融创的销售端仍面临挑战。今年1-11月,融创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6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0.68%。

出于对目前行业和公司运营情况的分析,孙宏斌在年报中预计,随著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政府支持行业稳定政策的密集落地,融创将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争取在2023年回归良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