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新西兰微财经(ID:webizlink)
长久以来流传在民间的“买卖身份”的遮羞布日前被RNZ的调查掀开,真相直白得刺眼。
新西兰移民和投资协会日前发出警告:对于新西兰移民系统而言,买卖工签将成为下一个丑闻。
一些买卖工签的案列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不少移民甘愿支付成千上万纽币给那些无良移民顾问和公司,以获得工签甚至永久居住权。
移民顾问投诉和纪律法庭(The Immigration Advisers Complaints and Disciplinary Tribunal)发现了好几起买卖工签事件,我们在此整合了三个案例,来看丑闻背后的故事。
华人移民顾问作假
中国移民Zhenying Feng曾向奥克兰华人持牌移民顾问Ming Fay Young付钱购买工签。根据法庭出示的文件,华人移民顾问Ming Fay Young和其妻子Zhang女士告知Feng,需支付2.4万纽币办理工签,并许诺会给他找到一份年薪3.12万纽币的厨师工作。
Young和Zhang哄骗Feng买工签,通过一家名为Ancheng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的公司进行暗箱操作。
这之后,Zhang女士为Feng获取到了工作签证。当Feng抵达新西兰后,Zhang女士带着他到一家餐馆工作,但却不是受骗者签证上写的那家。由于每小时的工资仅有5纽币,于是Feng便拒绝安排。
法庭认为,Young和妻子Zhang向新西兰移民局提供了虚假信息,并存在违规收费行为。最后,Young被判处20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处以2500纽币的罚款。另外,他还要支付1200纽币的法庭听证费用。Young和Zhang已被吊销了移民顾问执照。
前工党候选人涉参与工签售卖
之前涉嫌选举舞弊的前工党候选人Daljit Singh,日前也被查出涉嫌参与了移民工作售卖。
其中一名受害人Parminder Gill表示,父母为了他能够得到新西兰的一份餐厅工作和工签,向Sigh的印度银行账号汇入了1.6万纽币。但当他抵达新西兰后,他每周只能拿到120纽币的工资,雇主后来甚至连这些工资都不给了。
Gill后来以此家餐厅经理的职位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但遭到了拒绝,因为新西兰移民局发现该家餐厅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
Singh目前已经被吊销了移民顾问执照,可能面临罚款和赔偿。
但其实Singh的屁股一直就不干净,此前他曾因在2010年Otara-Papatoetoe地区选举中涉嫌舞弊,被判5个月社区监禁和200小时的社区工作。
工作是假的?亚裔电焊工被骗
事实上,RNZ发现,像这样的移民欺诈案件还有很多,新西兰移民局还在对3名非持证移民中介进行调查。这三人在奥克兰、悉尼和印度寻找那些亚洲电焊工人,收费6000纽币,为电焊工提供虚假的新西兰工作。
移民局官员已经对Srinivas Naidu Reddy Chamakuri、Anthony Reddy和Ravi Naga Vara Prasad 三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调查。
32岁的管道安装工Pithani Dugraprasad居住在印度东部的Visakhapatnam,他在去年被Reddy骗了4600纽币。另一名不愿具名的焊接工人称,他向Srinivas Chamakuri支付了2500纽币为了得到一份新西兰的工作offer。“付了钱以后,我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只给了我一张收据,然后就返回了新西兰,过了大约半年至8个月的时间,他再也没联系过我。”
他们经手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收费数千纽币,即使那些人得到了一份真正的工作,也可能面临被遣返的危险,因为他们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工作。
买卖工签就是一个丑闻!
新西兰移民和投资协会主席Richard Small表示,出售工签将成为移民问题上的下一个丑闻。“我很久以来就知道,新西兰存在买卖工签的问题。绝大部分移民顾问都会告诉顾客,在IT行业是很容易付钱买工作的。”
新西兰移民局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显示出售工作的案件到底有多少。
据统计,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一共有44件出售工作案件被成功起诉,包括11起向移民官员提供虚假和误导信息的案件。
实际上,“买卖工签”这种事在新西兰华人圈里也算是个“潜规则”,不少人为了拿到身份会选择铤而走险。
在此也提醒希望来新西兰生活的朋友,如果新西兰移民局发现你的工签存在造假情况,移民梦基本是不可能的。此外,对于协助你造假的雇主,也会被移民局列入黑名单。
所以,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其实横向比较来看,新西兰的身份比北京户口好办多了。只要有真本事,帝都你都不怕,还怕在新西兰没饭吃?
参考信源:RNZ、法庭文件
来源:新西兰微财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