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子榨菜排名发布:原来我们都喜欢孤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子榨菜排名发布:原来我们都喜欢孤单

独居者越来越多,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吃饭的时候,难免更依赖“电子榨菜”的陪伴。

文|文景网娱

吃饭前先把手机架起来,然后从收藏夹中精挑细选出一部剧,当一切准备妥当后,才能真正进入到吃饭环节。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仪式感”,即便饭菜已经凉了,没找到合适下饭的“电子榨菜”之前是绝不会动筷子的。

就在不久前,DT塔门统计了小红书“电子榨菜”相关笔记的评论区内容,总结出一份非正式版《2022年电子榨菜排行榜》。其中大部分入榜作品都堪称经典,30部影视剧中46.7%来自2010年代,4成来自2000年代及更早。

从一家人端坐在电视前吃饭,到一个人盯着手机下饭,当代人吃饭场景的“代偿”方式正发生巨大变化。

01 当代人逃不过的精神刚需

电子榨菜指的是吃饭时看的视频、文章或有声书,因为像榨菜一样有下饭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电子榨菜”。如今在小红书、豆瓣等平台上,不少用户都会将自己在吃饭时的珍藏“榨菜”拿出来分享,同时不断收藏别人的“榨菜”。

本质上来看,“电子榨菜”与30年前电视机上的“黄金档”类似,都是一种“刚性”需求,残缺了总有不适感。

“电子榨菜”之所以受欢迎,本质上是国人餐桌社交的一种“代偿”: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发现,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当代人“一人食”的状态正成为不可忽略的状态。

但成长在三口之家的当代人,一直将吃饭这件事当成一天中难得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原本以电视为媒介维系三口之家沟通交流的场景,如今被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来承载。

换一种说法,吃饭这短短不到一小时的活动中。表面上满足的是口欲,实际上则是内心获得能量补充的重要时间。

02 再看已是剧中人

当玩手机、看剧、听播客取代家庭餐桌文化成为年轻人新的餐桌习惯之后,“电子榨菜”也产生了所谓的保质期、口味的差别。

进入《2022年电子榨菜排行榜》的30部作品中,超一半为剧情类电视剧,超1/3是情景喜剧,剩下的则是动画短剧。令人意外的是,《甄嬛传》仅仅位于榜单第三位,第一位是16年前推出的《武林外传》,第二位是《蜡笔小新》。

从年代来看,30部影视剧中46.7%来自2010年代,4成来自2000年代及更早。毫无疑问,“电子榨菜”的旧活新整与反复咀嚼,也是当代人乐意去做的事情,即便是十年前的上榜剧集仍然霸占着当代人的餐桌。

比如在B站中,《武林外传》中诸如“我杀了我自己”等金句频繁出现;《征服》中“华强买瓜”更是成为今年鬼畜区常客;《蜡笔小新》中各种台词及场景也反复拿出来做分析对比,俨然是“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从“榨菜”的口味来看,轻松治愈类型内容更易获得当代人的选择,相比之下诸如悬疑类因为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体会到精髓的内容,因此并不太适合出现在饭桌上。全媒派也曾调研发现,受访者中喜欢高能悬疑风的仅占20.6%,轻松治愈类却占到68%。

除去精神食粮的反复咀嚼,更在于商业价值的延续。以2012年开播的《甄嬛传》为例,曾在开播时为东方卫视创下电视剧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即便在现在,花儿影视创始人敦勇接受采访表示,该剧平均每年仍能为花儿影视带来一千多万元的收益。

拿放大镜品玩老剧的同时,今年也有4部新剧入榜:《唐朝诡事录》《人世间》《卿卿日常》《苍兰诀》。毫无疑问,质量依旧是决定入榜的重要因素,这四部剧的豆瓣评分均在7.9份左右。

此外当代人也更倾向于选择节奏轻快、门槛较低的内容来下菜。入榜作品中6成单集时长为30-45分钟,超过1/4的单集时长在30分钟以下。在日本,这种短剧类型被称为“泡面番”,在国内,10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市场同样开始兴起。德塔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广电总局系统进行规划备案的微短剧达1789部,比去年同期增长511%。

03 年轻人构建精神围栏

当一个人就着“电子榨菜”吃饭,并不意味着孤独,反而是一种沉浸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戴耳机一样,让他人对自己保持距离。

仔细观察当代人的一天就会发现,他们每天要耗费大量时间经历去完成并不出于本意的社交,譬如见客户、开会、加班、沟通工作等,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睡觉和下班。而白天属于自己的成段时间就只有午饭。

“电子榨菜”则是为数不多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时间,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完成对一次精神的“自我按摩”,从而应对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工作与社交。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家认为手机刷剧的时间如此短暂,因为当放下手机时,就意味着针对生活的战斗又将打响。

当“电子榨菜”不可避免成为当代人的仪式感之后,对于内容制作者而言则是真正的试金石。“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也可以说那些上得了餐桌的作品才是贴近大众需求的内容。即便我们能看到一批作品凭借新设定获得到认可,但大部分作品依旧是经历了时间考验,并不断被一代人品玩到“包浆”。

这些作品往往源于精良的制作、扎实的演技、丝丝入扣的剧情,说到底,高品质内容才能让观众常看常新,才能激发他们二次创作和不断追随的热情。针对餐桌上的注意力争夺,也只有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更有料的内容创作、更精致的运营模式,或许才能将让作品成为餐桌上的珍馐。

《饮食男女》中老朱尝到家倩那碗汤后说“我尝到了”,这种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背后掌勺人的心意与理解。电子榨菜真正的目的,同样让当代人找到了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并能够在其中找到一种与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的“和解”途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子榨菜排名发布:原来我们都喜欢孤单

独居者越来越多,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吃饭的时候,难免更依赖“电子榨菜”的陪伴。

文|文景网娱

吃饭前先把手机架起来,然后从收藏夹中精挑细选出一部剧,当一切准备妥当后,才能真正进入到吃饭环节。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仪式感”,即便饭菜已经凉了,没找到合适下饭的“电子榨菜”之前是绝不会动筷子的。

就在不久前,DT塔门统计了小红书“电子榨菜”相关笔记的评论区内容,总结出一份非正式版《2022年电子榨菜排行榜》。其中大部分入榜作品都堪称经典,30部影视剧中46.7%来自2010年代,4成来自2000年代及更早。

从一家人端坐在电视前吃饭,到一个人盯着手机下饭,当代人吃饭场景的“代偿”方式正发生巨大变化。

01 当代人逃不过的精神刚需

电子榨菜指的是吃饭时看的视频、文章或有声书,因为像榨菜一样有下饭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电子榨菜”。如今在小红书、豆瓣等平台上,不少用户都会将自己在吃饭时的珍藏“榨菜”拿出来分享,同时不断收藏别人的“榨菜”。

本质上来看,“电子榨菜”与30年前电视机上的“黄金档”类似,都是一种“刚性”需求,残缺了总有不适感。

“电子榨菜”之所以受欢迎,本质上是国人餐桌社交的一种“代偿”: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发现,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当代人“一人食”的状态正成为不可忽略的状态。

但成长在三口之家的当代人,一直将吃饭这件事当成一天中难得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原本以电视为媒介维系三口之家沟通交流的场景,如今被一块小小的手机屏幕来承载。

换一种说法,吃饭这短短不到一小时的活动中。表面上满足的是口欲,实际上则是内心获得能量补充的重要时间。

02 再看已是剧中人

当玩手机、看剧、听播客取代家庭餐桌文化成为年轻人新的餐桌习惯之后,“电子榨菜”也产生了所谓的保质期、口味的差别。

进入《2022年电子榨菜排行榜》的30部作品中,超一半为剧情类电视剧,超1/3是情景喜剧,剩下的则是动画短剧。令人意外的是,《甄嬛传》仅仅位于榜单第三位,第一位是16年前推出的《武林外传》,第二位是《蜡笔小新》。

从年代来看,30部影视剧中46.7%来自2010年代,4成来自2000年代及更早。毫无疑问,“电子榨菜”的旧活新整与反复咀嚼,也是当代人乐意去做的事情,即便是十年前的上榜剧集仍然霸占着当代人的餐桌。

比如在B站中,《武林外传》中诸如“我杀了我自己”等金句频繁出现;《征服》中“华强买瓜”更是成为今年鬼畜区常客;《蜡笔小新》中各种台词及场景也反复拿出来做分析对比,俨然是“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从“榨菜”的口味来看,轻松治愈类型内容更易获得当代人的选择,相比之下诸如悬疑类因为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体会到精髓的内容,因此并不太适合出现在饭桌上。全媒派也曾调研发现,受访者中喜欢高能悬疑风的仅占20.6%,轻松治愈类却占到68%。

除去精神食粮的反复咀嚼,更在于商业价值的延续。以2012年开播的《甄嬛传》为例,曾在开播时为东方卫视创下电视剧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即便在现在,花儿影视创始人敦勇接受采访表示,该剧平均每年仍能为花儿影视带来一千多万元的收益。

拿放大镜品玩老剧的同时,今年也有4部新剧入榜:《唐朝诡事录》《人世间》《卿卿日常》《苍兰诀》。毫无疑问,质量依旧是决定入榜的重要因素,这四部剧的豆瓣评分均在7.9份左右。

此外当代人也更倾向于选择节奏轻快、门槛较低的内容来下菜。入榜作品中6成单集时长为30-45分钟,超过1/4的单集时长在30分钟以下。在日本,这种短剧类型被称为“泡面番”,在国内,10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市场同样开始兴起。德塔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广电总局系统进行规划备案的微短剧达1789部,比去年同期增长511%。

03 年轻人构建精神围栏

当一个人就着“电子榨菜”吃饭,并不意味着孤独,反而是一种沉浸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戴耳机一样,让他人对自己保持距离。

仔细观察当代人的一天就会发现,他们每天要耗费大量时间经历去完成并不出于本意的社交,譬如见客户、开会、加班、沟通工作等,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睡觉和下班。而白天属于自己的成段时间就只有午饭。

“电子榨菜”则是为数不多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时间,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完成对一次精神的“自我按摩”,从而应对接下来不可避免的工作与社交。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家认为手机刷剧的时间如此短暂,因为当放下手机时,就意味着针对生活的战斗又将打响。

当“电子榨菜”不可避免成为当代人的仪式感之后,对于内容制作者而言则是真正的试金石。“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也可以说那些上得了餐桌的作品才是贴近大众需求的内容。即便我们能看到一批作品凭借新设定获得到认可,但大部分作品依旧是经历了时间考验,并不断被一代人品玩到“包浆”。

这些作品往往源于精良的制作、扎实的演技、丝丝入扣的剧情,说到底,高品质内容才能让观众常看常新,才能激发他们二次创作和不断追随的热情。针对餐桌上的注意力争夺,也只有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更有料的内容创作、更精致的运营模式,或许才能将让作品成为餐桌上的珍馐。

《饮食男女》中老朱尝到家倩那碗汤后说“我尝到了”,这种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背后掌勺人的心意与理解。电子榨菜真正的目的,同样让当代人找到了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并能够在其中找到一种与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的“和解”途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