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五年做两件陶器,回归泥土,坚守自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五年做两件陶器,回归泥土,坚守自然

幸兵卫家族的制窑技艺在陶艺界颇有名望,但他们却生活在这深山中遗世而独立。匠人的秉性,似乎就是毫无雕琢,不染风尘,就像一杯上好的龙井,弥久的清香中,让人平静的忘掉忧愁。

撰稿:文小样

在多雪的日本北部,坐落着一间有270年历史的简单农舍。每当夜晚来临,月出云间,清辉映雪。迷蒙的山雪在窗外飞舞,窗内,一位老人神色淡然,一身黑灰麻质衣服坐在窗前,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微微禅意。他是七代加藤幸兵卫,一个日本老匠人。这个朴实无华、拥有温度和岁月的匠人,为这个雪夜带来了丝丝暖意。

不久前,加藤幸兵卫刚从伊朗回来。在那边,他发表了父亲生前的陶艺研究成果。谁也没想过,在遥远的东方,居然有人对15世纪就已经失传的波斯制陶技艺如此精通。或许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就是世界上,了解古波斯制陶“Luster 彩”技法的最后一人。

加藤幸兵卫自小便跟随着父亲研究波斯制陶。他的父亲有一项绝活,就是三彩。1980年,日本皇室将复刻圣武天皇时代的57件三彩陶器的使命交予了加藤幸兵卫的父亲加藤卓男,但加藤卓男即使花费了15年,也只做成了其中的两件。如今,这项手艺落在了加藤幸兵卫的身上,他想把这门艺术永久的传承下去。

幸兵卫家族的制窑技艺在陶艺界颇有名望,但他们却生活在这深山中遗世而独立。匠人的秉性,似乎就是毫无雕琢,不染风尘,就像一杯上好的龙井,弥久的清香中,让人平静的忘掉忧愁。在这座简单的农舍里,只有20位匠人,他们用依山而建的窑烧着幸兵卫家族独特的日本陶艺食器。

提到日本食器,其中的门道并不“简单”。西洋和中式的食器,无论是从杯子到碗碟,都习惯采用统一的设计风格。但日本的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品尝料理的同时,也是在“品尝”食器。那种仪式感强的饮食风格,决定了日本陶艺师们对食器的不同理解和孜孜追求。

如今的这间农舍,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简陋的农舍。它已经成为了一座气质古朴,融合了东西方艺术之赏的美术馆。在这里,传统的技艺与崭新的技法在古今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穿梭往来。朴实无华却带着温情,这就是每一代匠人的精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五年做两件陶器,回归泥土,坚守自然

幸兵卫家族的制窑技艺在陶艺界颇有名望,但他们却生活在这深山中遗世而独立。匠人的秉性,似乎就是毫无雕琢,不染风尘,就像一杯上好的龙井,弥久的清香中,让人平静的忘掉忧愁。

撰稿:文小样

在多雪的日本北部,坐落着一间有270年历史的简单农舍。每当夜晚来临,月出云间,清辉映雪。迷蒙的山雪在窗外飞舞,窗内,一位老人神色淡然,一身黑灰麻质衣服坐在窗前,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微微禅意。他是七代加藤幸兵卫,一个日本老匠人。这个朴实无华、拥有温度和岁月的匠人,为这个雪夜带来了丝丝暖意。

不久前,加藤幸兵卫刚从伊朗回来。在那边,他发表了父亲生前的陶艺研究成果。谁也没想过,在遥远的东方,居然有人对15世纪就已经失传的波斯制陶技艺如此精通。或许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就是世界上,了解古波斯制陶“Luster 彩”技法的最后一人。

加藤幸兵卫自小便跟随着父亲研究波斯制陶。他的父亲有一项绝活,就是三彩。1980年,日本皇室将复刻圣武天皇时代的57件三彩陶器的使命交予了加藤幸兵卫的父亲加藤卓男,但加藤卓男即使花费了15年,也只做成了其中的两件。如今,这项手艺落在了加藤幸兵卫的身上,他想把这门艺术永久的传承下去。

幸兵卫家族的制窑技艺在陶艺界颇有名望,但他们却生活在这深山中遗世而独立。匠人的秉性,似乎就是毫无雕琢,不染风尘,就像一杯上好的龙井,弥久的清香中,让人平静的忘掉忧愁。在这座简单的农舍里,只有20位匠人,他们用依山而建的窑烧着幸兵卫家族独特的日本陶艺食器。

提到日本食器,其中的门道并不“简单”。西洋和中式的食器,无论是从杯子到碗碟,都习惯采用统一的设计风格。但日本的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品尝料理的同时,也是在“品尝”食器。那种仪式感强的饮食风格,决定了日本陶艺师们对食器的不同理解和孜孜追求。

如今的这间农舍,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简陋的农舍。它已经成为了一座气质古朴,融合了东西方艺术之赏的美术馆。在这里,传统的技艺与崭新的技法在古今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穿梭往来。朴实无华却带着温情,这就是每一代匠人的精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