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阿里巴巴企业级社交产品钉钉正式发布了3.0版本。界面新闻记者第一时间更新了版本,实际体验了新版效果。
从大范围来看,新版钉钉的主色调和核心功能定位都没有变化。最明显的两个新功能是:外部联系人和智能办公电话。社交属性在新版本上体现明显。
外部联系人
此前钉钉的联系人只包括同事和好友,3.0版本在企业组织架构一栏增加了“外部联系人”。该栏专门用来添加业务往来的伙伴,包括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等。
在“联系人”标签页中,你所在的每一个小群组下的“组织架构”下都会多出一个“外部联系人”标签页。点击进去有“我负责的”和“共享给我的”两个选项,分别是导入外部联系人的两种方式。
以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为例,如果湖州德力西电子有限公司是你的供应商,就可以在“我负责的”标签下导入。
外部联系人信息添加完成后,IM沟通界面会多一个下拉打开的界面,这里能记录双方的业务往来情况,并能把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同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公司的资源和材料留存,即便离职,这些也都可以留给接任的同事。
如果通过企业后台管理,还可以看到,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可对外部联系人进行管理。后台可以实现搜索、筛选、添加成员、批量导入/导出、批量删除、批量邀请等多种动作。
另外,每个企业都可以开通针对外部的服务窗,外部联系人可以添加该服务窗功能,之后可以通过该窗口完成订单、交易等商务功能。这意味着不同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外部联系人和服务窗完成交易,具体服务类目可以包括订货单、维修申请、来访预约、付款申请等。
在3.0版本中,企业间的业务往来、同事间的工作往来,现已整合到聊天场景中。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是3.0版本主要攻克的话题,每家企业不再是信息孤岛。
智能办公电话
这是钉钉3.0版本比较惊喜的功能。围绕企业协作,钉钉3.0推出了智能办公电话的功能。
每家企业都可以申请一个虚拟的总机号码。该企业员工利用钉钉向外拨打电话时,会多一个选项——办公电话。此次通话显示在对方手机上时,将是虚拟的总机号码。如此以来,员工都可以以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对外开展业务往来。
如果对方回拨这个总机号码,钉钉在技术上也实现了智能识别,可以准确的找到刚才拨号的手机进行呼叫。
通过虚拟总机号码外拨电话,费用将走公司的账户,不需要个人负担。公司的账户需要充值,钉钉目前的合作方是联通,充值的所有费用都会交给联通。
为了拉新,钉钉会赠送给新注册的企业每家最高10000分钟办公电话时长,并为原有的老用户企业提供一定时长的试用。
以界面新闻记者的钉钉为例,进入网络电话页面,可以看到,记者有3万分钟的电话会议时长。
除了上述新亮相的功能,钉钉3.0的DING功能也进行了升级,发DING消息时可以设置任务选项,收到的DING消息则在钉钉开屏时会首先置顶显示,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达效率。
在9月19日的钉钉发布会现场,陈航(无招)介绍,截至2016年8月31日,已经有超过240万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
同时更新了钉钉企业组织客户的维度分析,数据显示,经济发达地区依然占据了钉钉企业组织客户的主力,杭州首次超越广州、深圳占据城市排名第三。
陈航介绍,在1.0时代,钉钉解决了企业内部的沟通问题;进入2.0阶段,钉钉将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同融合,基于统一通讯能力和开放平台提供了平台化的解决方案;而在3.0时代,钉钉已经突破了企业内部的局限性。
在钉钉的共创企业内测3.0的阶段,有的内测企业已通过外部联系人和服务窗,试验导入了数百家上下游企业。
可以观察到看到,钉钉3.0更注重社交、更看重企业间的沟通和协同。各家企业原本像一个孤岛,钉钉3.0更希望将企业通过商业逻辑连接起来,在to B领域完善社交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