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上风电平价,又有重大突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上风电平价,又有重大突破

平价时代,降本增效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

文|石油Link

12月20日,中国广核汕尾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国内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全容量投运。

它的成功投运也预示了由于成本下行,海上风电呈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01 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中国广核在本世纪初就开始涉足风电业务,并成立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风力风电业务和提供风力发电相关服务。

延伸、拓宽,中广核在风电领域不断地尝试,如今已经成为了主要风电开发商之一。

2007年,中广核参与了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大型风电场。

自此之后,中广核就在不断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探索。

如今,由中广核承建的国内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也实现了全容量投运。

该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项目分为三期(后湖、甲子一、甲子二),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5千米,水深30米到37米,布置78台6.45兆瓦和50台8.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及一座500千伏陆上升压站。

至12月20日,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成,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投运,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成为粤东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该风电场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能超45亿千瓦时,节省标煤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海上风电场。

在海上风电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中,中广核也实现了边际成本下降。

一方面,中广核后湖、甲子一、甲子二项目共用大容量陆上升压站(集控中心)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创新设计,实现三个场址整体经济效益最佳。

另外,推行风机精细化设计、海缆技术革新等各方面努力,将边际成本降到最低。

这些也成为中广核能最早宣布实现平价的很重要基础。

中广核凭借着产业联盟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正引领着海上风电市场健康发展。

02 降本增效成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在近海海面10米高度以内,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为7.5亿KW。丰富的风力资源使近海成为风电场理想的选址。

一时间,捕风能手纷纷下海,探索新的发展空间,这其间包括不少企业:上海电气,金风科技、明阳智能、湘电风能、太原重工等。

比如,上海电气就曾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刷新国内海上风机最大容量纪录。

202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提出对于2018年底前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执行核准时的上网电价,2022年及以后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

国补退出,平价时代开启,再加上疫情及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海上风电市场也变得冷静了下来。

截至2月初,中国海域风电安装船利用率降至76%,环比下降16%。

平价时代,降本增效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

海上风电成本构成复杂,降本涉及的环节也更复杂。在海上风电成本构成中,风机叶片、传动系统以及塔筒分别占比为6%、18%、8%,安装成本为20%,海上电力设施以及海上风电基座等成本占比25%,其余还包括前期勘察、工程维护管理、保险等费用。

上网电价面临着降幅超过50%,如何实现盈利?整机厂商必须进行全链条降本。

风机方面通过技术创新驱动降本,比如新材料替代,新工艺应用等。

主机方面通过优化设计,降低运维成本来实现降低成本。

安装方面,根据不同区域海域因地制宜,打造新一代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降本方法就是大型化。通过扩大风机容量,对设备运行成本进行有效摊薄,以大兆瓦风机增强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满负荷运行发电量。

比如,11月23日,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成为当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这不仅是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的突破,也是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一大突破。

近日,三峡集团、上海绿能、中海油融风能源联合体成功中标金山海上风电一期项目,项目容量为300MW,申报的上网电价为0.302元/千瓦时,又创历史新低。

通过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的降本增效,正推动着度电成本下行。

平价时代,海上风电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了度电成本低于煤电(0.32—0.76元/千瓦时)。这也将为海上风电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03 新增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曾指出要积极推进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重点建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

今年以来,多个沿海省市也纷纷发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11省市“十四五”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51GW左右。

同时,各省份也在大力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比如,海南“十四五”期间规划了海上风电场11个,总装机1230万千瓦。

目前正在全力推动7个海上风电示范、实验项目,3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元。

地方政策也为海上风电赢取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降本增效和地方政策因素的鼓励之下,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也纷纷地开始行动,在全国多地展开海上风电项目招标,纷纷拿下大订单。

持续到今年三季度的冷静期也终于结束了。

除了各地方和产业链企业在风电大项目上的加紧布局外,风电制造也在加快进行中。

日前,金雷股份在东营新上了40万吨的铸造产能,主要是供应海上大兆瓦风机的铸造产品,其中一期15万吨已经开始建设,预计2023年年中投产。

此外,三一重能也将新建大兆瓦风机整机生产线项目变更为郴州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平价时代开启,降本增效已然成了发展空间增长的主要动力。加上地方政策鼓励推动,海上风电市场正在呈现出回暖的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上风电平价,又有重大突破

平价时代,降本增效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

文|石油Link

12月20日,中国广核汕尾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国内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全容量投运。

它的成功投运也预示了由于成本下行,海上风电呈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01 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中国广核在本世纪初就开始涉足风电业务,并成立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风力风电业务和提供风力发电相关服务。

延伸、拓宽,中广核在风电领域不断地尝试,如今已经成为了主要风电开发商之一。

2007年,中广核参与了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大型风电场。

自此之后,中广核就在不断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探索。

如今,由中广核承建的国内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也实现了全容量投运。

该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项目分为三期(后湖、甲子一、甲子二),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5千米,水深30米到37米,布置78台6.45兆瓦和50台8.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及一座500千伏陆上升压站。

至12月20日,汕尾甲子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建成,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投运,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成为粤东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该风电场每年可为广东省提供清洁电能超45亿千瓦时,节省标煤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海上风电场。

在海上风电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中,中广核也实现了边际成本下降。

一方面,中广核后湖、甲子一、甲子二项目共用大容量陆上升压站(集控中心)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创新设计,实现三个场址整体经济效益最佳。

另外,推行风机精细化设计、海缆技术革新等各方面努力,将边际成本降到最低。

这些也成为中广核能最早宣布实现平价的很重要基础。

中广核凭借着产业联盟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正引领着海上风电市场健康发展。

02 降本增效成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在近海海面10米高度以内,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为7.5亿KW。丰富的风力资源使近海成为风电场理想的选址。

一时间,捕风能手纷纷下海,探索新的发展空间,这其间包括不少企业:上海电气,金风科技、明阳智能、湘电风能、太原重工等。

比如,上海电气就曾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刷新国内海上风机最大容量纪录。

202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提出对于2018年底前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执行核准时的上网电价,2022年及以后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

国补退出,平价时代开启,再加上疫情及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海上风电市场也变得冷静了下来。

截至2月初,中国海域风电安装船利用率降至76%,环比下降16%。

平价时代,降本增效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

海上风电成本构成复杂,降本涉及的环节也更复杂。在海上风电成本构成中,风机叶片、传动系统以及塔筒分别占比为6%、18%、8%,安装成本为20%,海上电力设施以及海上风电基座等成本占比25%,其余还包括前期勘察、工程维护管理、保险等费用。

上网电价面临着降幅超过50%,如何实现盈利?整机厂商必须进行全链条降本。

风机方面通过技术创新驱动降本,比如新材料替代,新工艺应用等。

主机方面通过优化设计,降低运维成本来实现降低成本。

安装方面,根据不同区域海域因地制宜,打造新一代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降本方法就是大型化。通过扩大风机容量,对设备运行成本进行有效摊薄,以大兆瓦风机增强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满负荷运行发电量。

比如,11月23日,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正式下线,成为当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

这不仅是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的突破,也是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一大突破。

近日,三峡集团、上海绿能、中海油融风能源联合体成功中标金山海上风电一期项目,项目容量为300MW,申报的上网电价为0.302元/千瓦时,又创历史新低。

通过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的降本增效,正推动着度电成本下行。

平价时代,海上风电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了度电成本低于煤电(0.32—0.76元/千瓦时)。这也将为海上风电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03 新增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曾指出要积极推进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重点建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

今年以来,多个沿海省市也纷纷发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11省市“十四五”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51GW左右。

同时,各省份也在大力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比如,海南“十四五”期间规划了海上风电场11个,总装机1230万千瓦。

目前正在全力推动7个海上风电示范、实验项目,3个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元。

地方政策也为海上风电赢取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降本增效和地方政策因素的鼓励之下,海上风电产业链企业也纷纷地开始行动,在全国多地展开海上风电项目招标,纷纷拿下大订单。

持续到今年三季度的冷静期也终于结束了。

除了各地方和产业链企业在风电大项目上的加紧布局外,风电制造也在加快进行中。

日前,金雷股份在东营新上了40万吨的铸造产能,主要是供应海上大兆瓦风机的铸造产品,其中一期15万吨已经开始建设,预计2023年年中投产。

此外,三一重能也将新建大兆瓦风机整机生产线项目变更为郴州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平价时代开启,降本增效已然成了发展空间增长的主要动力。加上地方政策鼓励推动,海上风电市场正在呈现出回暖的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