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避免沉默型缺氧、心肌炎?咳嗽要去拍CT吗?上海重症医学专家钟鸣解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避免沉默型缺氧、心肌炎?咳嗽要去拍CT吗?上海重症医学专家钟鸣解答

2022年12月26日至31日每晚20:00-21:30,上海“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邀请陈尔真、钟鸣、张炜、查琼芳、曾玫、李志玲等六位医学专家,从防护措施、重症预防、中医保健、保护老幼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与市民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黄景源

2022年12月26日至31日每晚20:00-21:30,上海“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邀请陈尔真、钟鸣、张炜、查琼芳、曾玫、李志玲等六位医学专家,从防护措施、重症预防、中医保健、保护老幼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与市民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27日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在直播中表示,近日热议的“沉默性缺氧”是指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机能退化,对很多刺激不敏感。所以即使出现一些重症化的倾向,但身体没有及时作出反应。

“例如肺部有浸润意味着有低氧,正常人的反应是增快呼吸,这是一种代偿。但有些老人没有这种反应,看上去很平静,这些情况就被称为沉默性缺氧。”钟鸣解释称,“沉默性缺氧”会延误家属对老人病情的判断,延误及时送医的时机。

钟鸣进一步指出,大家可以使用指夹式血氧仪主动监测血氧指标,在老人症状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有助于主动筛查出老人或者脆弱人群发展为重症的情况。

在回答要不要囤“特效药”的提问时,钟鸣表示,特效药实际上就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这个药物在上市前后的研究显示,有重症倾向的人群早期使用该药物,确实可以降低住院率重症率。但对于多数没有重症倾向的普通人群,则不需要使用这种药物。

近日出现多例感染新冠病毒后诱发心肌炎的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钟鸣表示,病毒感染都有变成心肌炎的可能,心肌炎有一些先期症状,比如频发心律失常、心慌、胸闷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大家及时就医。

有网友提问,感染后咳嗽得“肺也要咳出来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去拍CT?

钟鸣表示,如果单纯是刺激性的干咳,并不代表有肺炎。如果是肺炎,大多数人还会有气急、胸闷的感觉。上呼吸道受到损伤很容易有异物感,所以会咳嗽。炎症的消退和上呼吸道受损黏膜的修复,需要时间,在修复之前的干咳都是比较常见的。

他指出,短时间咳嗽可以等待自愈,如果咳嗽比较厉害,影响到生活质量、睡眠、日常工作等,可以使用一些镇咳类药物。大家要在等待转阴的时间里,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去修复之前损伤的部位,适当的运动加上营养更有利于康复。

“如果咳嗽伴有痰,每次都有很多痰,这可能就不仅仅是上呼吸道炎症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支气管或肺部,特别是咳出来大量的黄浓痰时,建议要到医院去看。”钟鸣表示。

还有几天就是元旦假期,随之而来的还有春节,很多市民会有聚餐、玩乐的安排,这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

对此,钟鸣回应称,在感染后康复的早期,估计大家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辛辣的食物刺激,否则身体的机能可能进一步减弱,或者受损的机能得不到有效恢复,免疫系统也可能出现问题。

“在新冠康复早期产生了抗体,同一个毒株短时间内二次感染的概率不高,但冬天流感高发,在作息不规律的状态下,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概率也会增加。”钟鸣建议大家在康复早期,不要过度饮酒,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避免沉默型缺氧、心肌炎?咳嗽要去拍CT吗?上海重症医学专家钟鸣解答

2022年12月26日至31日每晚20:00-21:30,上海“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邀请陈尔真、钟鸣、张炜、查琼芳、曾玫、李志玲等六位医学专家,从防护措施、重症预防、中医保健、保护老幼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与市民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黄景源

2022年12月26日至31日每晚20:00-21:30,上海“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邀请陈尔真、钟鸣、张炜、查琼芳、曾玫、李志玲等六位医学专家,从防护措施、重症预防、中医保健、保护老幼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与市民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27日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在直播中表示,近日热议的“沉默性缺氧”是指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机能退化,对很多刺激不敏感。所以即使出现一些重症化的倾向,但身体没有及时作出反应。

“例如肺部有浸润意味着有低氧,正常人的反应是增快呼吸,这是一种代偿。但有些老人没有这种反应,看上去很平静,这些情况就被称为沉默性缺氧。”钟鸣解释称,“沉默性缺氧”会延误家属对老人病情的判断,延误及时送医的时机。

钟鸣进一步指出,大家可以使用指夹式血氧仪主动监测血氧指标,在老人症状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有助于主动筛查出老人或者脆弱人群发展为重症的情况。

在回答要不要囤“特效药”的提问时,钟鸣表示,特效药实际上就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这个药物在上市前后的研究显示,有重症倾向的人群早期使用该药物,确实可以降低住院率重症率。但对于多数没有重症倾向的普通人群,则不需要使用这种药物。

近日出现多例感染新冠病毒后诱发心肌炎的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钟鸣表示,病毒感染都有变成心肌炎的可能,心肌炎有一些先期症状,比如频发心律失常、心慌、胸闷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大家及时就医。

有网友提问,感染后咳嗽得“肺也要咳出来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去拍CT?

钟鸣表示,如果单纯是刺激性的干咳,并不代表有肺炎。如果是肺炎,大多数人还会有气急、胸闷的感觉。上呼吸道受到损伤很容易有异物感,所以会咳嗽。炎症的消退和上呼吸道受损黏膜的修复,需要时间,在修复之前的干咳都是比较常见的。

他指出,短时间咳嗽可以等待自愈,如果咳嗽比较厉害,影响到生活质量、睡眠、日常工作等,可以使用一些镇咳类药物。大家要在等待转阴的时间里,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去修复之前损伤的部位,适当的运动加上营养更有利于康复。

“如果咳嗽伴有痰,每次都有很多痰,这可能就不仅仅是上呼吸道炎症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支气管或肺部,特别是咳出来大量的黄浓痰时,建议要到医院去看。”钟鸣表示。

还有几天就是元旦假期,随之而来的还有春节,很多市民会有聚餐、玩乐的安排,这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

对此,钟鸣回应称,在感染后康复的早期,估计大家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辛辣的食物刺激,否则身体的机能可能进一步减弱,或者受损的机能得不到有效恢复,免疫系统也可能出现问题。

“在新冠康复早期产生了抗体,同一个毒株短时间内二次感染的概率不高,但冬天流感高发,在作息不规律的状态下,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概率也会增加。”钟鸣建议大家在康复早期,不要过度饮酒,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