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补足这个短板,深圳人幸福度有望提升100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补足这个短板,深圳人幸福度有望提升100倍

作为一个深圳人,U哥一方面惊叹于这个城市迅猛的发展速度,对节节攀升的房价感到焦虑,而另一方面我又对这个城市的短板----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深感不满!

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在《财富之城》中写道:大海是史诗般攻城战、血腥海战、海盗行径、人口劫掠、“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圣战”的场所,也是利润丰厚的贸易和思想交流的途径。

靠海的城市往往是机遇汇聚之地,同时也是财富中心。

以地中海上璀璨的明珠威尼斯为例,它的前身是一片泻湖,但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进行买卖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国家。

这座城市的财富不依赖任何触手可及的实物----它没有大片的土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农产品,也没有很多人口,甚至连脚下都没有坚固的土地......

图为水城威尼斯

毗邻香港,靠海的深圳无疑也是个机遇之城!

近期,出于对于这个城市的热爱,U哥先是提出了深圳近千家公众公司竟无一从事教育的问题,然后又从创业者路径依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试探性回答。

两篇文章一经刊出,均引起广泛讨论,网易新闻甚至将后篇文章推到头条首页。

U哥在欣许之余也深感惶恐,惶恐的是节节攀升的房价正在削弱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压缩这座城市教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为什么这样说?先看下今年3月份,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16年》报告。

截图来自《机遇之城2016》

该报告对中国24个城市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排名。其中,广州以积分最高取代前两年位居榜首的深圳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深圳和杭州。

主要原因是:在智力资本和创新维度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和“重点大学研究水平”两个维度上,广州大幅超过深圳合计35个积分。

关于深圳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市委书记马兴瑞也曾公开表示,深圳虽然确立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但深圳创新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科技创新资源“先天不足”,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高精尖人才和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较少......

作为一个深圳人,U哥一方面惊叹于这个城市迅猛的发展速度,对节节攀升的房价感到焦虑,而另一方面我又对这个城市的短板----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深感不满!

但我们是否想过:教育是百年事业,高等教育尤其如此,这个城市还如此年轻,我们是不是太缺乏耐心了?

今天U哥就带你看看近现代中国的两座靠海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及其缓慢发展的教育。

从1842年被英国开辟为通商口岸,到发展成如今高等院校云集的国际大都市,曾经的渔村上海用了150多年。

从184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到发展成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中心,并拥有一批国际上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渔村香港的成长也用了150多年。

但谁又曾想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的高等教育也是裹足不前,连如今闻名遐迩的香港大学最初创立的初衷也是为港英政权培养俯首帖耳的顺民和亲信。

从两座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上海和香港的崛起都围绕着大海,发展状态也都紧密围绕着中国大陆开放或闭关锁国的政策交替,演绎着“此兴彼衰”的双城记!

通俗地讲,就是当中国敞开对外开放大门时,香港的发展就会变慢,而上海的发展就会很快;当中国大陆关上国门时,香港的发展就会加快。

两个城市最大的分野,也发生在1949年至1978年。在这期间,中国几乎关上对外开放的所有窗口,关起门搞政治谋发展,而香港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卓越的地理优势承接了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迅速崛起。

但这两个城市有个共同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都发生在1978年之后。

先看香港。

香港著名推销商冯两努曾有句名言: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看到如今名校林立的香港,你也许会以为曾经的港英政府颇有远见卓识。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英占初期(1840—1900)

19世纪40年代,英国占领香港之初,一点也不关心教育事业。此时的香港教育由英国圣公会、罗马天主教等教会管理。在这一阶段,香港的教育基本处于教会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之下,教育行政机构操纵在教会人士手中,学校教育实际上已成为传教和巩固英国统治秩序的辅助工具。

直到1860年,香港教育委员会被改组为教育局,成为专管官立学校的政府机构。香港教育才由宗教教育走向世俗教育。在英占初期,除西医书院以外,香港没有其他大专院校。可以说,高等教育几乎为零。

英占中期(1901—1941)

时间进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极度混乱,相形之下,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却是一片安静的乐土,但由于这一阶段爱国主义热情高涨,港英政府又极度恐惧,开始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

据1938年香港教育司的统计数据,香港有各类学校1249所,学生总数104134人。其中除了香港大学由香港总督直接管理和6所英文学校获豁免视察外,其余各中、小学都接受教育司署的监督、视察和管理。

在这一阶段,香港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就是1912年香港大学成立,但该校的办学初衷却是为港英政府培植亲信。

英占后期(1945—199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开始内战,内地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同时香港经济开始发展并逐渐转型,这些都向香港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阶段,香港在向国际性的金融、贸易及工商业中心发展进程中,对高科技、高技术及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也日甚。

因此,除扩大香港大学外,1963年10月,在合并3所私立书院的基础上,香港开办了第二所综合性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但香港的高等教育获得大发展的时期却是1980年代。

此时,港府先后建立多所院校,如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等。

1990年7月,港英当局提出了一个大量扩展高等教育的计划,即计划到1994—1995年度,使适龄青年修读学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8%,高等学校一年级学士学位的学额达到14500个。

除了大中小学教育外,港府也非常重视职业训练,先后建起了2所科技学院、7所工业学院和19个工业训练中心,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从操作工到技师的各种技能等级的人才。

看完香港,我们再来看看上海。

同香港一样,上海的开埠也是19世纪40年代,但与香港不一样的是,开埠之初的上海是多方共管---多国租界和中国本地政府

在中国现代史上,上海的地位要比香港重要的多。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办学层次还是办学时间都要优于香港。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政权的建立,这一阶段的中国烽火硝烟不断,民不聊生,中西思想的碰撞激起大批有志之士救国复兴中华的雄心,其中就包括教育救国。

因此,这一阶段上海成立的高等院校也多被赋予复兴救国的使命。

比如,德国医生埃里希 宝隆创办的同济大学(前身为德文医学堂),1905年成立的复旦大学,1904年创立的上海海洋大学以及1906年成立的上海理工大学。

在这一时期,上海最早的高校要追溯到盛宣怀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该校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当时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另外两所是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这一时期,上海作为国民政府的经济重镇,其私立高等教育也获得极大发展。

截图来自网络但无论国立高等院校还是私立高等教育,在战火中均受到重创。很多私立院校经营不下去,连爱国华侨、实业家陈嘉庚一手创办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也是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捐献给国民政府。

上海教育的大发展要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952年8月,华东区召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会议。上海市有25所院校参加院系调整,保留11所,新办4所合计为15所。

●1958--1960年,上海提出“以十五年左右时间普及高等教育”的要求。先后成立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

●文革前,上海市共有高等院校22所。文革十年,全国高等教育深受重创,上海也不例外。但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高等教育又开始加快发展。

●1978年起,上海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全面复校。1978年10月-1979年2月,上海部分高校与地方工业局和所在区联合创办13所大学分校。

●1993年,上海市共有高等院校49所,其中中央部委属本科院校21所、专科7所,市属本科院校10所、专科11所。

●1994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上海要建设“一流教育”,并决定加大投入,实施8项重点教育工程建设。

对比完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的教育发展,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关于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01

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出于政权稳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筹办高等教育,所以,只有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点,才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后者是,高等教育设立的初衷是教育报国,复兴中华,承担的责任要更重更大。

02

香港和上海的高等教育有如今的成就,都依赖于时局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上海的高等教育起步很早,但不断经历战乱和动荡,缺乏传承,真正的发展要到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以后,而香港的高等教育发展目的则更加明确,即服务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03

高等教育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没有政府的大力投入和鼓励,高等教育的发展会非常困难。一座机遇之城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无非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筑巢引凤,吸引外地人才;一个是闭门造车,在本地培养人才。

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及中国内地的人才,而同时外来的人才也不断创办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

在前面,U哥提到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上海的高等教育使命不光是服务于本地,更服务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然而香港完全不是这样。

香港的发展则是吸引内地和海外的人才,当吸引外来人才渠道受限时,才想起来大规模筹办高等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圳既像上海,又不同于上海,既像香港,又不同于香港!

1980年8月,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三年后,深圳大学宣告成立,但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的高等院校数量却止步不前,大力发展的反而是职业教育,这一点跟香港也很像,深圳的职业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

但另一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中国经济体中的地位又完全不同于香港,它不光是一个特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由于在体制和制度上颇具优势,因此,深圳也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内地及国外的人才,这一点它又像极了曾经的上海滩!

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房价的增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时候,外来人才流入速度就会放缓,而且由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先前涌入的人才可能也会逃离这个曾经的机遇之城。

然而,另一方面亟待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却在加大。因此,加大投资高等教育既有现实需求,又可以提高这座城市的长远竞争力。而深圳眼下正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一点又像极了1980年代的香港。

那么深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多大?

据U哥统计,目前深圳已建成12所高校,分别是:

有至少11所正在筹建或者洽谈的高校,分别是:

另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教育局正在洽谈引进国内名校来深建设新校区的项目有: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

今年,深圳还将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不过,U哥还是要重复那句话:教育是百年事业,深圳的发展也不过区区36年,请给深圳更多点时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补足这个短板,深圳人幸福度有望提升100倍

作为一个深圳人,U哥一方面惊叹于这个城市迅猛的发展速度,对节节攀升的房价感到焦虑,而另一方面我又对这个城市的短板----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深感不满!

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在《财富之城》中写道:大海是史诗般攻城战、血腥海战、海盗行径、人口劫掠、“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圣战”的场所,也是利润丰厚的贸易和思想交流的途径。

靠海的城市往往是机遇汇聚之地,同时也是财富中心。

以地中海上璀璨的明珠威尼斯为例,它的前身是一片泻湖,但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进行买卖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国家。

这座城市的财富不依赖任何触手可及的实物----它没有大片的土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农产品,也没有很多人口,甚至连脚下都没有坚固的土地......

图为水城威尼斯

毗邻香港,靠海的深圳无疑也是个机遇之城!

近期,出于对于这个城市的热爱,U哥先是提出了深圳近千家公众公司竟无一从事教育的问题,然后又从创业者路径依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试探性回答。

两篇文章一经刊出,均引起广泛讨论,网易新闻甚至将后篇文章推到头条首页。

U哥在欣许之余也深感惶恐,惶恐的是节节攀升的房价正在削弱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压缩这座城市教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为什么这样说?先看下今年3月份,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16年》报告。

截图来自《机遇之城2016》

该报告对中国24个城市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排名。其中,广州以积分最高取代前两年位居榜首的深圳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深圳和杭州。

主要原因是:在智力资本和创新维度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和“重点大学研究水平”两个维度上,广州大幅超过深圳合计35个积分。

关于深圳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市委书记马兴瑞也曾公开表示,深圳虽然确立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但深圳创新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科技创新资源“先天不足”,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高精尖人才和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较少......

作为一个深圳人,U哥一方面惊叹于这个城市迅猛的发展速度,对节节攀升的房价感到焦虑,而另一方面我又对这个城市的短板----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深感不满!

但我们是否想过:教育是百年事业,高等教育尤其如此,这个城市还如此年轻,我们是不是太缺乏耐心了?

今天U哥就带你看看近现代中国的两座靠海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及其缓慢发展的教育。

从1842年被英国开辟为通商口岸,到发展成如今高等院校云集的国际大都市,曾经的渔村上海用了150多年。

从184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到发展成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中心,并拥有一批国际上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渔村香港的成长也用了150多年。

但谁又曾想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的高等教育也是裹足不前,连如今闻名遐迩的香港大学最初创立的初衷也是为港英政权培养俯首帖耳的顺民和亲信。

从两座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上海和香港的崛起都围绕着大海,发展状态也都紧密围绕着中国大陆开放或闭关锁国的政策交替,演绎着“此兴彼衰”的双城记!

通俗地讲,就是当中国敞开对外开放大门时,香港的发展就会变慢,而上海的发展就会很快;当中国大陆关上国门时,香港的发展就会加快。

两个城市最大的分野,也发生在1949年至1978年。在这期间,中国几乎关上对外开放的所有窗口,关起门搞政治谋发展,而香港则以低廉的劳动力和卓越的地理优势承接了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迅速崛起。

但这两个城市有个共同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都发生在1978年之后。

先看香港。

香港著名推销商冯两努曾有句名言: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看到如今名校林立的香港,你也许会以为曾经的港英政府颇有远见卓识。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英占初期(1840—1900)

19世纪40年代,英国占领香港之初,一点也不关心教育事业。此时的香港教育由英国圣公会、罗马天主教等教会管理。在这一阶段,香港的教育基本处于教会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之下,教育行政机构操纵在教会人士手中,学校教育实际上已成为传教和巩固英国统治秩序的辅助工具。

直到1860年,香港教育委员会被改组为教育局,成为专管官立学校的政府机构。香港教育才由宗教教育走向世俗教育。在英占初期,除西医书院以外,香港没有其他大专院校。可以说,高等教育几乎为零。

英占中期(1901—1941)

时间进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局极度混乱,相形之下,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却是一片安静的乐土,但由于这一阶段爱国主义热情高涨,港英政府又极度恐惧,开始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

据1938年香港教育司的统计数据,香港有各类学校1249所,学生总数104134人。其中除了香港大学由香港总督直接管理和6所英文学校获豁免视察外,其余各中、小学都接受教育司署的监督、视察和管理。

在这一阶段,香港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就是1912年香港大学成立,但该校的办学初衷却是为港英政府培植亲信。

英占后期(1945—199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开始内战,内地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同时香港经济开始发展并逐渐转型,这些都向香港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阶段,香港在向国际性的金融、贸易及工商业中心发展进程中,对高科技、高技术及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也日甚。

因此,除扩大香港大学外,1963年10月,在合并3所私立书院的基础上,香港开办了第二所综合性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但香港的高等教育获得大发展的时期却是1980年代。

此时,港府先后建立多所院校,如城市理工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等。

1990年7月,港英当局提出了一个大量扩展高等教育的计划,即计划到1994—1995年度,使适龄青年修读学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8%,高等学校一年级学士学位的学额达到14500个。

除了大中小学教育外,港府也非常重视职业训练,先后建起了2所科技学院、7所工业学院和19个工业训练中心,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从操作工到技师的各种技能等级的人才。

看完香港,我们再来看看上海。

同香港一样,上海的开埠也是19世纪40年代,但与香港不一样的是,开埠之初的上海是多方共管---多国租界和中国本地政府

在中国现代史上,上海的地位要比香港重要的多。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办学层次还是办学时间都要优于香港。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政权的建立,这一阶段的中国烽火硝烟不断,民不聊生,中西思想的碰撞激起大批有志之士救国复兴中华的雄心,其中就包括教育救国。

因此,这一阶段上海成立的高等院校也多被赋予复兴救国的使命。

比如,德国医生埃里希 宝隆创办的同济大学(前身为德文医学堂),1905年成立的复旦大学,1904年创立的上海海洋大学以及1906年成立的上海理工大学。

在这一时期,上海最早的高校要追溯到盛宣怀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该校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当时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另外两所是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这一时期,上海作为国民政府的经济重镇,其私立高等教育也获得极大发展。

截图来自网络但无论国立高等院校还是私立高等教育,在战火中均受到重创。很多私立院校经营不下去,连爱国华侨、实业家陈嘉庚一手创办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也是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捐献给国民政府。

上海教育的大发展要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952年8月,华东区召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会议。上海市有25所院校参加院系调整,保留11所,新办4所合计为15所。

●1958--1960年,上海提出“以十五年左右时间普及高等教育”的要求。先后成立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

●文革前,上海市共有高等院校22所。文革十年,全国高等教育深受重创,上海也不例外。但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高等教育又开始加快发展。

●1978年起,上海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全面复校。1978年10月-1979年2月,上海部分高校与地方工业局和所在区联合创办13所大学分校。

●1993年,上海市共有高等院校49所,其中中央部委属本科院校21所、专科7所,市属本科院校10所、专科11所。

●1994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上海要建设“一流教育”,并决定加大投入,实施8项重点教育工程建设。

对比完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的教育发展,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关于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01

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出于政权稳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筹办高等教育,所以,只有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点,才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后者是,高等教育设立的初衷是教育报国,复兴中华,承担的责任要更重更大。

02

香港和上海的高等教育有如今的成就,都依赖于时局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上海的高等教育起步很早,但不断经历战乱和动荡,缺乏传承,真正的发展要到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以后,而香港的高等教育发展目的则更加明确,即服务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03

高等教育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没有政府的大力投入和鼓励,高等教育的发展会非常困难。一座机遇之城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无非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筑巢引凤,吸引外地人才;一个是闭门造车,在本地培养人才。

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及中国内地的人才,而同时外来的人才也不断创办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

在前面,U哥提到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上海的高等教育使命不光是服务于本地,更服务于整个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然而香港完全不是这样。

香港的发展则是吸引内地和海外的人才,当吸引外来人才渠道受限时,才想起来大规模筹办高等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圳既像上海,又不同于上海,既像香港,又不同于香港!

1980年8月,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三年后,深圳大学宣告成立,但很长一段时间,深圳的高等院校数量却止步不前,大力发展的反而是职业教育,这一点跟香港也很像,深圳的职业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

但另一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中国经济体中的地位又完全不同于香港,它不光是一个特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由于在体制和制度上颇具优势,因此,深圳也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内地及国外的人才,这一点它又像极了曾经的上海滩!

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房价的增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时候,外来人才流入速度就会放缓,而且由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先前涌入的人才可能也会逃离这个曾经的机遇之城。

然而,另一方面亟待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却在加大。因此,加大投资高等教育既有现实需求,又可以提高这座城市的长远竞争力。而深圳眼下正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一点又像极了1980年代的香港。

那么深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多大?

据U哥统计,目前深圳已建成12所高校,分别是:

有至少11所正在筹建或者洽谈的高校,分别是:

另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教育局正在洽谈引进国内名校来深建设新校区的项目有: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

今年,深圳还将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不过,U哥还是要重复那句话:教育是百年事业,深圳的发展也不过区区36年,请给深圳更多点时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