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易宣布将于10月19日关闭网易论坛的服务,公告大打煽情牌,“因为我们在乎每一个论坛用户的感受,才决定在通常以周和月来计算产品生命周期的行业里,一次次延长这款高龄产品的生命线。可有时候,恰到好处的离别,比不散的筵席更可贵,因为在你我的心里,留下的总是彼此最美好的回忆”,简而言之,趁彼此之间还有好感,赶紧散了吧。
其实,从之前“网易或拆分新闻业务,拟融资3亿美元”传闻开始,也许网易是真的没精力打理那些业绩不突出甚至没落的项目,网易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线游戏服务收入64.38亿元,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4%,占比72%,而网易门户占营收的比重只有6%。业内人士称:“网易关闭论坛,可以让媒体业务更精简,对其集中精力在新闻客户端等内容产品也有益处”,但是,网易为何偏偏砍掉的是论坛。
脱离优质内容支撑,BBS灌水把自己灌死了
有人说:“BBS已经脱离优质内容支撑,灌水把自己灌死了”,如今的论坛缺少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实用内容,俗称干货。曾经“南天涯北猫扑”的时代,那些“KOL”以独特的内容风格以及良好的社区管理能力,代表着论坛的权威,也是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更是触发用户交流、讨论欲望的关键。可惜的是,物极必反,随着用户数量的膨胀,用户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自然生产的内容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水军、黑贴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开始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论坛规则下日益严重的灌水现象导致内容质量开始走下坡路。这对于强调内容价值的论坛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也是论坛开始关闭的导火索。 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等各类APP产品的出现,论坛强调内容价值的核心运作模式也已广泛应用在各类APP中,这就开始分流了大量的用户,尤其是众多优质内容生产者出走,使得论坛的内容质量和社交环境开始“变味”,也带走了一大批用户黏度较高的粉丝。从1999年创立至今,网易论坛已经走过了17年,然而用户数量和活跃程度却大不如前,首页的贴子很多都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前发布的,论坛看来只能成为昨日黄花。
中美社交媒体用户分布图
从微博崛起的那一日,丧钟就开始准备为论坛而鸣了
2009年微博起来了,往后的热点尽是出自微博,好像就没有论坛的什么事了。2011年微信以及2012年微信公众号的上线,更是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后我们便不断听到一个个的坏消息:网易社区关闭、大旗网关闭、 国际在线 BBS关闭、凤凰论坛关闭。有人说:“在这个产品以月甚至是周更迭的时代,论坛已属非常难得的高龄产品。其实从微博崛起的那一日,丧钟就开始准备为论坛而鸣了”。
(CNNIC:《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年论坛刚好由盛转衰,使用率首次出现下跌,从2008年的30.7%降为2009年的30.4%。
腾讯发布的8月安卓生态报告中数据显示,从2015年8月截至2016年8月,仅仅一年的时间,社交类APP下载量已达去年同期的1.7倍。据称,在优质的社交类APP软件中,用户日均使用次数高达9次,日均在线时长也达23分钟。无疑,移动社交网络已经逐步代替了PC端社交,2015年各大自媒体平台在这一年疯狂拉作者抢内容,这些都与论坛无关了,论坛的慢慢失落的过程,其实就是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成长的过程。
也许论坛只是进化了另一种形态存在
尽管综合性的 BBS不再兴盛,但很多新的社区性 APP,实际上是BBS的变种。从当下直播、自媒体等强调内容质量的大环境中,都能找到传统BBS最初发展时通过优质内容抢占流量的影子。互联网追捧的UGC模式其实脱离不了论坛运作模式,核心都在于强调内容价值。如网友所言,“江湖永远都在,只是换个山头,将过去的KOL变成了如今的网红,过去的发帖回帖变成了如今直播中的刷礼物和“谢谢宝宝”。
但是,利益面前,模仿大而全的 “门户化”,轻视运营,试图通过粗放的流量红利而不是受众价值的深度开发来完成的商业化,却是导致部分BBS没落的重要原因。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要做内容,也是要靠内容来抢占流量,但是这个内容,是“优质内容”,而非吸人眼球的那些噱头。因此,在我们强调“内容为王”的时代,KOL和优质内容还在,高质量的互联网用户还在,交流互动的氛围还在, BBS 这类形式便不会消失。
评论